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知識不再是力量, 感性才是力量。  今後全世界渴望的人才,需要六種感性能力。(二版)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知識不再是力量, 感性才是力量。 今後全世界渴望的人才,需要六種感性能力。(二版)

A Whole New Mind Moving from the Information Age to the Conceptual Age

  • 定價:320
  • 優惠價:79252
  • 優惠期限:2024年05月15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當知識不再是力量,
  如何善用感性的六種力量,
  讓自己成為今後世界渴望的人才
  
  六種未來人才,你是不是其中之一?
  不只有功能,還重設計。
  不只有論點,還說故事。
  不只談專業,還須整合。
  不只講邏輯,還給關懷。
  不只能正經,還會玩樂。
  不只顧賺錢,還重意義。
 
  這個世界原本屬於一群高喊知識就是力量、重視理性分析的特定族群──會寫程式的電腦工程師,專搞訴狀的律師,和玩弄數字的MBA。如今,世界將屬於具有高感性能力的另一族群──有創造力、具同理心、能觀察趨勢,以及為事物賦予意義的人。我們正從一個講求邏輯與計算機效能的資訊時代,轉化為一個重視創新、同理心,與整合力的感性時代。如果你是對現有工作和生活不滿足的職場人士、或是急於想了解下一波潮流的創業家與企業領導人、乃至於關心自己下一代未來的父母,或是兼具敏銳情感和靈活創意,卻在資訊時代備受忽略與貶抑的族群……本書將提供六種攸關最近的未來有無前途的關鍵能力,它們分別是:一、不只有功能,還重設計。二、不只有論點,還說故事。三、 不只談專業,還須整合。四、不只講邏輯,還給關懷。五、不只能正經,還會玩樂。六、 不只顧賺錢,還重意義。藝術家、發明家、設計師、說故事高手、看護者、諮商員、及宏觀人士,將成為下一波職場新貴,入主社會高報酬階級,坐享快意人生。
 
  高感性(High Concept)指的是觀察趨勢和機會,以創造優美或感動人心的作品,編織引人入勝的故事,以及結合看似不相干的概念,轉化為新事物的能力。
 
  高體會(High Touch)則是體察他人情感,熟悉人與人微妙互動,懂得為自己與他人尋找喜樂,以及在繁瑣俗務間發掘意義與目的的能力。
 
  在高感性時代,我們必須在左向推理之外,補強六種關鍵右向能力。這六項高感性和高體會能力可以協助我們開發新時代不可或缺的全腦新思維。
 
  一、不只有功能,還重設計。光是提供堪用的產品、服務、體驗或生活型態,已經不夠了。如今無論為賺錢或為成就感,都必須創作出好看、獨特,或令人感動的東西。
 
  二、不只有論點,還說故事。現代人面對過量資訊,一昧據理力爭是不夠的。總有人會找到相反例證來反駁你的說法。想要說服別人、灌輸資訊,甚至說服自己,都必須具備編織故事的能力。
 
  三、不只談專業,還須整合。工業時代和資訊時代需要專業和專才,但隨著白領工作或被外包出去,或被軟體取代,與專業相反的才能也開始受到重視:也就是化零為整的整合能力。今日社會最需要的不是分析而是綜合──綜觀大趨勢、跨越藩籬、結合獨立元素成為新好產品的能力。
  
  四、不只講邏輯,還給關懷。邏輯思考是人類專屬能力之一。不過在一個資訊爆炸、分析工具日新月異的世界裡,光靠邏輯是不行的。想在未來繼續生存,必須了解他人的喜好需求、建立關係,並展現同理心。
 
  五、不只能正經,還會玩樂。太多證據顯示多笑、保持愉悅心情、玩遊戲和幽默感,對健康與工作都有極大好處。當然該嚴肅的時候要嚴肅,不過太過正經對事業不見得有益,對健康更有害。在感性時代,無論工作還是居家,都需要玩樂。
 
  六、不只顧賺錢,還重意義。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極為充裕的世界。無數人因此掙脫了營生桎梏,得以追求更深層的渴望:生命目的、出世意義,以及性靈滿足。
 
各界推薦
 
  本書告誡那些不重視培養右腦能力的人,在新經濟時代「可能被淘汰出局,或因失敗而遭受痛苦」。丹尼爾‧品克的上一本暢銷書《自由工作者國度》業已成為人力管理關係的一塊基石,相信他的最新力作和理論也將會造就下一波的風潮。——《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這本書簡直就是一個奇蹟。一方面,它獨具創意而又全面深刻地分析了當今最為緊迫的個人和經濟議題──由技術和全球化帶來的巨大變化是如何影響我們在這世界裡的生活、工作,以及想像方式。另一方面,丹尼爾‧品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穎、深刻、實用的生存──與歡愉──指南,告訴我們如何在這個錯綜複雜的世界裡找到成功和幸福。我為此感動,並歡欣鼓舞。幾年前,彼得‧杜拉克才正疑惑著現代經濟是否能找到自己的哥白尼。這本書的問世,讓我們發現了這個新時代的哥白尼。——湯姆‧彼得斯 (Tom Peters),《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作者
  
  這並不是一本自助的書,它的意義遠甚於此。標誌一個時代轉捩點的書已經很少見,這就是其中的一本,你一定會想要先睹為快。──賽斯‧高汀(Seth Godin),《紫牛》(Purple Cow)作者
 
  丹尼爾‧品克將即將到來的「感性時代」(Conceptual Age)比作歷史上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年代──就如同工業革命與文藝復興一般──藉以闡明這個新時代的重要性。──美國圖書館協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對於一心想要舒活一下創意筋骨的讀者,本書提供了豐富的演練與資源。——《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
 
  精彩絕倫!左腦、右腦,全腦新思維!我好欣賞丹尼爾‧品克的腦袋。趕快去看這本《未來在等待的人才》。更重要的,也讓你的小孩去讀這本書。他們需要學習跟丹尼爾‧品克一樣的思考方式。──亞倫‧韋伯(Alan Webber),《快速企業》雜誌(Fast Company)創刊編輯
 
  可讀性極高的分析與演練,可用以建立(右腦)技能。對畢業在即的文科畢業生而言,無疑是最振奮人心的一份畢業厚禮。──《新聞週刊》(Newsweek)
 
  右腦即將讓你致富!如果丹尼爾‧品克所勾勒的二十一世紀職場生態屬實,那麼那些讓許多父母親哭笑不得的大學主修科系(藝術史?哲學?)最近期將被廣為接納!──《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丹尼爾‧品克 Daniel H. Pink
 
  知名趨勢寫手,曾於《哈佛商業評論》大膽提出「藝術碩士是新的MBA」觀點。係暢銷書《自由工作者國度》(Free Agent Nation)作者、《連線》雜誌(Wired)特約編輯,經常在《紐約時報》雜誌、《哈佛商業評論》就勞工、商業與政治議題發表文章,並就經濟轉型以及企業策略於世界各大學、企業進行巡迴講演,也在無數電視、廣播媒體解析商業與社會趨勢,他也是前白宮講演撰稿員。《自由工作者國度》曾是《華盛頓郵報》非小說與商業類暢銷書。《出版人週刊》讚譽此書已成為「人力資源管理關係的基石」。《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已翻成十二國語言版本,strategy +business, The Miami Herald,  Fast Company等媒體推薦為二○○五年最佳企管書。
 
譯者簡介
 
查修傑
 
  臺大外文系畢業,曾任職電子媒體編譯。譯有《PC迷幻紀事》(大塊)、《決戰資訊高速公路》、《網路商機大未來》(遠流)等書。
 

目錄

楔子:知識不再是力量
第一部 感性時代
1右腦興起:感性才是力量
2富裕、亞洲,和自動化 
3高感性、高體會

第二部 高感性的六種力量
4不只有功能,還重設計
5不只有論點,還說故事
6不只談專業,還須整合
7不只講邏輯,還給關懷
8不只能正經,還會玩樂
9不只顧賺錢,還重意義
後記
 

楔子
 
知識不再是力量
 
  過去幾十年,這個世界是屬於一群擁有特定心智能力的特定族群──會寫程式的電腦工程師,專搞訴狀的律師,和玩弄數字的MBA。但現在,豬羊即將變色。未來的世界,將屬於心智迥異的另一族群──有創造力、具同理心、能觀察趨勢,以及為事物賦予意義的人。這些藝術家、發明家、設計師、說故事高手、看護者、諮商員,及宏觀人士,將入主社會高報酬階級,坐享快意人生。
 
  這本書描繪的就是這股鋪天蓋地而來,世人卻仍未察覺的趨勢洪流。我們正從一個講求邏輯、循序性與計算機效能的資訊時代,轉化為一個重視創新、同理心,與整合力的創意時代。《未來在等待的人才》這本書適合任何想在這場變遷中求生發展的人,包括對現有工作和生活不滿足的人、急於了解下一波潮流的創業家與企業領導人、關心自己下一代未來的父母,以及那些兼具敏銳情感和靈活創意,卻在資訊時代備受忽略與貶抑的族群。
 
  在這本書中,你將學習到六個關鍵能力,也就是我所謂的「高感性的六種力量」。這六個感性能力將逐漸主宰職場成就,它們是:設計、故事、整合、同理心、玩樂,和意義。這些能力都是人類與生俱來,人人皆可掌握的。而我的目的,就是要協助讀者獲取這些能力。
 
  如此劇烈的變革必然牽扯複雜。但本書論證卻簡明易懂。近一世紀以來,西方社會,尤其是美國,盛行的是極度簡化、強調分析的生活模式。我們這個世代,是知識工作者的世代,被一群受高等教育、玩弄資訊、賣弄專業的人所佔據。但情勢將有變化,在幾股趨勢的推動下,我們正邁入一個新時代,這些趨勢包括:物質優渥引發非物質需求加深;全球化趨勢導致白領階層工作機會外流;科技進步甚至讓某些職業完全消失。當今世代運轉的原動力,是另一種思考與生活模式,而成功的關鍵,是我所謂的「高感性」(high concept)與「高體會」(high touch)。1「高感性」指的是觀察趨勢和機會,以創造優美或感動人心的作品,編織引人入勝的故事,以及結合看似不相干的概念,轉化為新事物的能力。「高體會」則是體察他人情感,熟悉人與人微妙互動,懂得為自己與他人尋找喜樂,以及在繁瑣俗務間發掘意義與目的的能力。
 
  巧合的是,上述這些變化正好都可用一樣東西來囊括說明──就是我們的大腦。我們的大腦分為兩半。左半邊是循序、邏輯、解析的。右半邊是非線性、直覺、宏觀的。左右腦的差異經常被當做諷刺搞笑題材,而事實上,我們也同時需要兩者才能完成最基本的日常工作。但左右腦在科學事實上的不同,卻是在我們理解當下、試探未來時,充當思考媒介的一個適切比喻。上一世代的主要技能──也就是推動資訊發展的「左腦能力」──在今天仍不可或缺,但已不敷使用。而過去被認為是風花雪月的技能──創新、同理心、玩樂、生命意義等「右腦」特質──未來即將成為職場順逆的主要關鍵。無論個人、家庭,還是企業,事業成功和生命滿足的先決條件都是新的全腦思維。
 
  先解釋一下本書架構。很自然的,《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也是高感性與高體會的展現。第一部分──感性時代──介紹初始的共通概念。第一章概述左右腦主要差異,並解釋為何我們的大腦正是一個呈現當前趨勢的適切比喻。第二章詳細說明三股將我們送入感性時代的巨大社經潮流──富裕、亞洲,和自動化──藉此說服讀者當中堅持左向思考者。第三章解釋高感性和高體會,並舉證說明擁有這兩種能力的人,將可主導社會脈動。
 
  第二部分──高感性的六種力量。這部分介紹在現今潮流轉變中,必須具備的六種基本能力。設計、故事、整合、同理心、玩樂,和意義。每一種感性力量我用一個章節討論,描述如何將它們應用在商業與日常生活中。在這些章節的每一章結束時,我都會附上「練習簿」──提供一些從我的研究和訪問中揀選出來的練習工具、習作,以及閱讀書單,以協助讀者開發這些感性力量。
 
  全書九章,以多角度探討與訪察:從孟買的大笑俱樂部,到美國一所設在貧民區的設計專科中學,還有學習如何在世上任何角落都能一眼看穿虛偽的笑容。不過這趟旅程必須以大腦為起點──在學習運用它之前,得先知道它的運作原理。因此我來到馬里蘭州畢瑟達(Bethesda)的國家衛生研究院,被人綁在床上,仰面躺著,塞進一個車庫大小的機器裡,任由電磁波橫掃我的腦袋瓜。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549190
  • 叢書系列:FROM
  • 規格:平裝 / 292頁 / 14 x 20 x 1.4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3高感性.高體會
 
試把過去一百五十年想像成一齣三幕劇:第一幕,工業時代,大型工廠和高效率生產線是經濟動力來源。這一幕的主角是工廠工人,其主要特徵是體力和堅持。
 
第二幕,資訊時代,美國和其他國家開始轉變。大量生產成為配角,資訊和知識主導了已開發國家經濟。這一幕的主角是知識工作者,其特徵為擅長左向思考。
 
而如今,隨著富裕、亞洲,和自動化三項因素影響擴張,第三幕的簾幔已經拉起,這個世代可稱做感性時代。當今主角是創作者和諮商員,主要特徵是精通右向思考。
 
圖三之一顯示這一連串演進,不過我加進了工業時代之前的農業時代。橫軸代表時間,縱軸代表富裕程度(Affluence)、科技演進(Technology),以及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升高(我將這三項簡稱為ATG)。隨著個人財富增加、科技進步、全球連結日漸緊密,這三股力量終將匯聚足夠的動能,把我們推送到下一個世代。這也是我們從農業時代演進到工業時代,再到達資訊時代的過程。而此一歷程最近的一次推演,就是從資訊到感性時代的變遷,其背後動力仍舊是財富(西方文明的富裕)、科技推演(部分白領職務的自動化),以及全球化(幾種類型的知識工作被移往亞洲)。
 
簡言之,我們先從農夫的社會,轉型到知識工作者的社會,現在又進化到一個創作者和諮商者、模式辨認者與意義賦與者的社會。
 
如果圖畫勝過千言萬語,那麼比喻又勝過無數圖畫。我們是從建立在工人肩膀上的經濟模式,進化成以左腦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再演化到今天:一個越來越強調右腦能力的社會與經濟體。
 
當社經基礎來自工廠和大量生產,右向思考沒有太大意義。但當我們進化到知識工作形態,右向思考漸獲重視,不過地位仍遜於左向思考。如今隨著北美、西歐、日本再度演進,右向思考逐漸在社會經濟上取得同等的地位──甚至超越左腦。在二十一世紀,右向思考晉身首要能力,成為事業進展與個人實現的關鍵。
 
但我要澄清一點,未來並非極端的二元世界,不是左腦思考者都註定滅亡、右腦思考者都普天同慶,也並非藝術家一定暴富開BMW,電腦工程師全部淪為速食店服務生。左向思考仍不可或缺,只是光靠它已不足夠。在感性時代,我們需要的是「全」腦新思維。

會員評鑑

0.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0.5
|
2021/01/29
看完第一章就看不下去了,第一章內容和書名完全沒有相關,像極了一本介紹左右腦的書,之後提出的理論不夠具體,都是抽象的概念,讀起來像在看臉書的發文一樣,一堆冗長的故事和舖承,這本書不推,什麼趨勢寫手,根本非專業的作家。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破關人生,I'm in!職場「破」力養成指南,電子書/有聲書/影音課程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