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資訊爆炸時代」必須的輸入方法改革
隨著工作型態改革相關法案的實施,日本開始進入嚴禁過度加班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下,提高工作生產力成了必須的條件。針對這一點,鍛鍊輸入技巧、提升大腦的輸入效率,對各位絕對會有幫助。
輸入指的是透過書本或人、網路等媒介吸收,獲取資訊。更進一步來說,瀏覽電子郵件和閱讀工作資料,也算是輸入。
我們每天花很長的時間在大腦的輸入上。但是,想必一定有很多人縱使每天輸入大量資訊,卻不會活用,想不起來讀過的書在講什麼,對工作和實際的生活沒有任何改變或幫助。
在電車上,看手機的人很多,臉上掛著笑容的卻寥寥無幾,每個人都是一臉疲態。根據某項調查顯示,所有手機使用者當中,有三成三的人都有「手機倦怠」的症狀。
如今網路上的電子資訊,比起二十年前增加了將近五千倍之多。而且可以確定的是,接下來我們接觸的資訊會以更可怕的速度持續爆增,進入「資訊爆炸」的時代。
換言之,用過去的輸入方法,不論在時間和精力上,都必須耗費更多才能處理如此龐大的資訊量。這便是造成「手機倦怠」和「資訊倦怠」的原因。
由於現今科技進步,大家若是再不針對「大腦輸入方法」進行改革,光是要應付資訊的輸入,就足以讓人筋疲力盡。更遑論要提高生產力、充滿幹勁地面對工作,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如今只有做到輸入改革的人,才有辦法成為AI時代資訊化社會的贏家。
97%的輸入都是白費的?!
有個實驗,要求175個人盡可能回想「過去一週內在網路上看到的情報」。結果發現,每個人回想起來的數量,竟然平均只有3.9則。
假設一天看到約20則情報,一週也有140則之多。其中卻只記得4則,情報吸收率僅僅只有3%。
各位的輸入方法,是否也全部成了沒有任何效果的「浪費時間」了呢?
「全日本輸出量最大的精神科醫師」的輸入方法
我的名字叫作樺澤紫苑,是名精神科醫師,同時也以作家的身分出版了三十本著作,被稱為「全日本輸出量最大的精神科醫師」。以下是我一部分的輸出:
電子報:每日發行,持續十四年
Facebook:每日更新,持續九年
YouTube:每日更新,持續六年
每日三小時以上的寫作:持續十二年
每年平均二至三本的出版:連續十一年
新作講座:每個月兩場以上,連續十年
如此龐大的輸出量,完全仰賴以下的輸入:
閱讀(只有空檔時間):每個月二十至三十本書
手機使用時間:每天三十分鐘以下
網路資訊收集:每天十五至二十分鐘
事實上,我幾乎沒有花太多時間在輸入上。
即便如此,我仍舊可以有效率地收集每年三本書的寫作內容、每天更新的YouTube和電子報的靈感,以及最新的腦科學資訊等。大家都說我是「最瞭解最新資訊的人」。
這一切都是因為我採取以最短的時間,創造最高效率的輸入方法。
我在2018年8月出版的《最高學以致用:讓學習發揮最大成果的輸出大全》,至今銷售已經突破六十萬冊,成為超級暢銷書。
之後,坊間接連開始出現許多「書寫方法」、「說話方法」、「筆記術」等和輸出相關的書籍,在全日本掀起一股空前的輸出風潮。
如今許多人都知道輸出的重要性。不過,事實上輸入和輸出是一體兩面,關係就像車子左右兩邊的輪子一樣,缺一不可。
「缺乏輸入」的人再怎麼努力輸出,頂多也只能做到「貧乏的輸出」。
我希望能有更多人重新審視、調整自己的「輸入」方法,透過「輸出」達到自我成長。基於這樣的想法,在《最高學以致用法》出版約一年後,我最想寫的題材,就是「輸入大全」。
我花了數萬個小時的時間,透過經驗和驗證,建立了一套絕對有效的「提高輸出力的輸入方法」。以下將為各位一一介紹。
希望各位務必詳讀,藉此加速自我成長的腳步。
樺澤紫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