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讀本的目的,是為了讓各階層的更多讀者閱讀的,因此寫得盡量通俗。所以不用說,並不是為專家學者閱讀而寫的。雖然如此,不過到目前為止,我還從來沒有寫過這類的文章,因此在順序的擬定、章節的安排等方面或許有欠妥當,由於不習慣的關係,還請多多包涵。
我從自己長年的經驗中挑出,寫文章最必要,而且在現代口語文中最缺乏的根本事項為主,寫出本讀本。其他細微的點,修辭上的技巧等,相信學校也會教,這類的書也很多,在這裡就不提了。換句話說,本書只記述「我們日本人寫日本語文章的心得」。
此外,開頭已經將企圖的事項明白表露了,但若提到心願的話,因為很遺憾限於篇幅,引用文只能適度節約。文章之道重要的與其說理論不如實際,因此如果能一一舉例說明,而讀者諸君能有同感的話,必然幫助很大。因此,日後如有機會,希望能以引用文為主加以述說,作為本讀本的補遺。
谷崎潤一郎 昭和九年九月
譯後記
每次讀谷崎潤一郎的小說,總要讚嘆他文章的精采和感覺的敏銳。這本《文章讀本》卻讓我們看到他以文學大師的眼光,如何鑑賞其他名家的文章,並解析這些好文章好在哪裡的祕訣。
他舉李白的詩為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靜夜思〉相信大家都讀過,但好在哪裡?卻很少人去仔細思考。谷崎舉出因為沒有放入主格,又不像西方語言那樣有時式的限制,而使讀者更容易感同身受,才能成為影響深遠的不朽名文。有些典故也提到《史記》、《大學》、《莊子》和詩人白居易的故事,中國人讀來別有一份親切感。
例如他舉《大學》「詩云。蠻黃鳥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的例子,說明「字面的美和音調的美」不僅幫助讀者記憶,其實也幫助讀者理解。並主張從小背誦詩詞是最好的文章學習方法。
對於文章的六大要素「用語」、「調子」、「文體」、「體裁」、「品格」、「含蓄」,分別詳細說明。除了提到《源氏物語》、《太平記》、《更級日記》等古典名著之外,並提到森鷗外、志賀直哉、井原西鶴、賴山陽等名家的名文,說明為什麼名文之所以為名文的理由。
他把日本文人分為「漢文派」和「和文派」兩大主流,說他自己從小學習漢文,到晚年逐漸發現自己體質更適合和文。尤其晚年將《源氏物語》翻譯成現代口語,更加喜愛日本古典文章的婉約含蓄和謙恭有禮。
雖然本書原來是為日本讀者寫的,舉的例子也大多是日文,對於沒有學過日文的人可能有些不方便。為了方便沒有學過日文的人閱讀,在提到日文有關音調的部分時,標注羅馬發音,但重點在語意的部分,則沒有標注。
名文例子部分將原文列出,以便可以中日文對照閱讀。有兩段甚至提到英文翻譯的例子(《美國悲劇》與《源氏物語》),可以對照中英日三種語文的不同特點。相當有趣。
中文和日文雖然文法結構上有許多不同的地方,但其實擁有非常近似的東方精神。何況好文章正因為能超越不同語言,同樣感動人心,所以盛行各種語言之間的互相翻譯,而且未來的時代,翻譯必然更加盛行。
自己一面翻譯一面深感受益良多。但也正因為牽涉到許多古典名文,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唯恐有誤,曾經想半途放棄,幸得許悔之總編輯的鼓勵,又獲得柳本真理子老師和蔡佩青老師的從旁協助。更蒙林水福老師慨然答應做最後的審定,才使本書終於順利完成。在這裡謹致最誠摯的感謝。
希望有更多讀者和我一樣能享受到閱讀本書的樂趣,並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賴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