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_選書
我的老台北

我的老台北

The City We Were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這裡說的,其實是台北的青春,我們的青春

「我的老台北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座標,它就在那兒──」張大春繼《聆聽父親》後,睽違17年的深情散文,以此書交代了一代人從家族遷徙、漂離到落定,最終將台北視為家的感情。

 

內容簡介

這裡說的,其實是台北的青春,我們的青春。--張大春

  我的老台北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座標,
  它就在那兒──
  在遼寧街116巷的公共電話亭旁
  在漢中街博愛路的相機行外
  在安和路麥田咖啡眾人作著夢的時光裡
  在如今只剩片段記憶,卻難以忘懷我的老台北故事中

  張大春繼《聆聽父親》後,睽違17年的深情散文
  以此書交代了一代人從家族遷徙、漂離到落定,最終將台北視為家的感情。

名人推薦

  周華健、詹宏志、楊澤、趙少康、王偉忠、李壽全、劉克襄、姚任祥、馬世芳……老台北人齊聲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大春


  1957年台北出生。臺灣輔仁大學中文碩士。早期作品著力跳脫日常語言慣性,捕捉80年代台灣社會的動態。張大春的小說充斥著現實的謊言與虛構的魅力,除了時事與魔幻寫實、更以文字顛覆政治,90年代以《大頭春生活周記》《我妹妹》等寫下暢銷紀錄,千禧年後重返華語敘事傳統,先推出武俠小說《城邦暴力團》,繼之又出版《聆聽父親》《認得幾個字》,將其敘事風格結合文化傳承,走上自我追索傳統的道路,並以《大唐李白》系列向書場敘事及中國詩歌致意,近年出版《文章自在》《見字如來》,顯示其對教育系統中語文教養侷限的不耐。

  《聆聽父親》入選中國「2008年度十大好書」,《認得幾個字》再次入選「2009年度十大好書」,成為唯一連續兩年獲此殊榮的作家。近作為《送給孩子的字》、大唐李白系列《少年遊》、《鳳凰臺》、《將進酒》,以及《文章自在》《見字如來》等。
 
 

目錄

自序 看見那一片寂靜
1遼寧街116巷的三輪車和電話
2新家舊家回家
3父親與我的年節儀式
4成功高中101班
5台大門前,榜單之外
6電影街與公車起站
7再春游泳池,波光粼粼的一汪池水
8紅土丘下的網球兄弟們
9一車倆驢和我哥
10菜園外的吉普墳場
11屬於夏天的小說--老先覺與通信兵
12麥田咖啡,安和路,還有那些剛起步的人
13那些數不完的第一次--漢中街幼獅、沅陵街思蜜、梅村,還有博愛路相機行
14我們的賭徒生涯 --歷史小說家高陽、副刊主編高信疆、哲學家勞思光還有我
15台北神話,想起那個對的名字
16台大醫院和麗水街那件染血的毛背心
17無照駕駛--從新莊中正路510號,到溫州街18巷6號
18打表妹、電影畫報和武俠電影裡的大時代
19富錦街的招待所--一個計程車司機之死
附錄 查他、途死、拖拉、如是說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968706
  • 叢書系列:文學森林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遼寧街116巷的三輪車和電話

我的老台北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座標,它就在那兒──
有三輪車行經一人高的郵筒和鐵框玻璃電話亭的那個年代是其中之一。

三輪車要到1960年九月才會逐漸消失在台北街頭。三輪車伕報繳了車,可以領三千塊錢現金。最早一批車的解體儀式公開盛大,一百輛三輪兒堆擠在中山堂前的廣場上,居然也有一種壯大的聲勢。接著,你聽到不知何處一聲令下,公開拆毀。外縣市拆三輪兒的工作似乎推宕得很晚,一直到八十年代,透露著那種無聲無息便再也看不見的況味。而我印象中最後一次乘坐三輪車是四歲鬧肺炎的時候。

那時我住的國防部復華新村在遼寧街116巷,距離每天早晚要到街口去打針的松本西藥房,了不起兩、三百步的距離。可那是一個颱風天,天上潑大水。慢說是走,用我媽的話說:雨大得都看不見鼻頭了。可偏偏這時門外來了一輛三輪兒,車伕原本大約也沒有料到可以做成生意,騎過家門口的時候一按鈴,我媽就衝出去,叫住那車。從此說好了:只要是下大雨,這車一早一晚地就來門口接我去打針。我那場肺炎起碼鬧了一個月,早早晚晚打消炎針的日子還真碰上不只一個颱風,到後來和那車伕都熟了起來。大風大雨之中,上車才要坐定,就聽見他隔著油布車蓬問道:「太太啊!孩子好些了嗎?」

那車伕姓郭,後來我才知道:他和咱村辦公室的工友老孟是一對不知怎麼樣交好的朋友,倆人都是大清朝年間出生的四川老鄉,經常在遼寧街靠近12路公車起站的小麵館門口的長凳上喝太白酒,一面看瘸子老闆在大鋁盆裡刷碗。彷彿那樣刷碗是個下酒的娛樂節目似的。老孟喝著酒,還會在作廢的日曆紙背面塗塗畫畫,在咱們村口上開著雜貨鋪的村幹事徐伯伯看見了,總會咧起嘴笑著說:「老孟,認字兒啦?」

至於瘸子麵館,據說是方圓多少里以內最便宜的麵食鋪子,牛肉麵五塊錢、排骨麵五塊錢,當時我都還沒吃上。我爸說:咱們吃不起,俺一個月的薪水湊足了讓全家吃八十碗,別的幹甚麼都不能再花錢了,沒有了,光蛋了。這是我爸的原話。

會員評鑑

4.5
3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4.5
|
2021/11/09

是一本有趣的書,講很多關於作者的回憶,也是很多台北人的回憶,讀起來很有感覺,喜歡大春老師的人嗯可以買來讀一讀。
展開
user-img
Lv.5
4.5
|
2021/03/09

薑是老的辣,張大春寫意又細膩的筆觸讓人手不釋卷,一則則令人動容的老台北故事讓人仿若搭乘時光機回到了過去,實在精彩。
展開
user-img
Lv.4
4.0
|
2021/01/25

張大春的《我的老台北》,由於是無心插柳的一篇篇短文的合輯,得以避免他在長篇故事中,因為知識淵博而沉迷於引述,導致主題失焦的問題,而留下他文筆的精粹。所描摹的地域如張大春幼年居住的南機場復華新村、高中混跡的成功高中、多年任職的時報大樓,旁及溫羅汀等地,和我青少年迄今的生活、工作領域頗多重疊,讀來又分外親切。
本書最吸引我的,主要還是他筆下的人物風流::帶著幼年的他到處去品評各家門口春聯的老父,在議論間蘊含的才氣與落拓、高陽的名士風流、臺靜農的長者風範,以及與才氣縱橫卻拙於交際的鄭問的一段同事情誼等,他筆下與這些人物鮮活的互動,著實讓人讀起來津津有味。
然而最觸動我的卻是他追憶兩個朋友。告訴他:「我很快就要死了,但是還好,我還在畫,還在畫」的畫家李安成,以及縱情落拓,最後卻吐血死於街頭的攝影記者葉清芳。張大春藉著一家同去的糊紙行帶出彼此的交集,走筆很是淡然,然而紙背的懷念與惋惜卻非常沉痛,其中隱藏的人生起落亦讓人心驚。此篇的結語,也很適合拿來作為這本書的寫照:
「就在這個街區裡,我們相親相識的人都未曾真正的離去,我們只是等待著學會彼此懷念而已。」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村上春樹《城與不確定的牆 (電子書)》我多麼強烈地想要進到那座城,想去那裡見真正的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飲食手作展折20
  • 天雜領券
  • 信誼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