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下一個社會的管理

下一個社會的管理

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

  • 定價:430
  • 優惠價:9387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6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有未來學意味的書。杜拉克於2002 年預測,下一個社會大約會於2030 年出現。這個社會有幾個特色,其實今天導讀 管理根植於社會已多少應驗,包括資訊社會的誕生(第1 章)、人口老化(第2、10 章)、電子商務對實體企業的威脅(第4、5 章)、知識
 
  工作者崛起(第5、6、8 章)、創新以開創商機(第7、9 章)、社會問題更甚於經濟問題(第13 章)。他的觀察大致是正確的,例如:不是資訊科技本身帶給社會變化,而是資訊科技的運用促成變化。在今日,遠距上班、上課、看診已成事實。他預見知識工作者會成為職場主流,並且不同於以往的雇傭關係。他花了許多篇幅談「創新」,其中他談到,最需要創新的是政府。另外,人口老化固然是問題,年輕人口縮減才是更大的問題。第15 章是總結,面對下一個社會的挑戰,他認為需要以創造性破壞因應;至於如何預測未來? 他有一句名言可以回答: 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創造未來(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本書特色
 
  在人人開始談論新經濟的1990年代中期,作者已注意到社會正在改變,而且在那十年中,愈往後變化愈多。社會是從根基發生改變,不只是已開發國家,新興國家甚至改變得更多。資訊革命只是其中一項因素(甚至可能不是最強大的因素,至少人口結構因素與它一樣重要),尤其是已開發和新興國家的出生率節節下滑,導致年輕人口的數量、比率、成家比率迅速滑落。資訊革命是已發展一百多年趨勢的最高潮,年輕人口的萎縮卻是一項前所未見的大逆轉。另一件完全逆轉的事,是提供財富和工作的製造業逐漸式微,從經濟面來說,已開發國家的製造業已經成為邊際產業;但矛盾的是,從政治面來說,製造業的力量反而變得更強大。勞動力的轉型和細部分工,也是前所未見。
 
  已經發生的這些改變,加上資訊革命對社會的衝擊,都是本書的主題。下一個社會已經來到,無法回頭。
 
  本書有些章節,談的是傳統的「管理」課題,有些不是。不過,本書沒有任何內容觸及「萬靈丹」,宣稱是「萬無一失」的工具和技巧;而1980 年代和1990 年代許多談管理的暢銷書,寫的大部分就是那樣的內容。但本書確實是為高階主管而寫,也的確花了很大心力著墨在談管理。全書以一個論點貫穿所有章節——種種重大的社會變化正在創造下一個社會(可能是未來十幾年或更久),這些變化左右高階主管肩負的任務。對每個組織來說,社會變化既是重大威脅,也是機會;無論組織大小、營利或非營利事業、是在南北美或歐、亞、澳洲,都是如此。這項論點會在每一章中重複出現,旨在強調:和重大經濟事件相比,社會變化對組織和高階主管的成敗,可能更加重要。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彼得‧杜拉克
 
  彼得˙杜拉克生長於一個文化環境優越的家庭,薰陶於猶太– 基督教信仰傳統。1937 年移居美國,2002 年6 月20 日榮獲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杜拉克一生好學、敏思、善察、能析;筆耕不輟,以逾40 部著作享譽世界;治學精進、不拘框條,觸類旁通、不落窠臼。他早年學金融,1931 年獲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博士。經濟學上,他尊敬凱因斯(John M. Keynes 1883-1946),但跟隨熊彼德(Joseph A. Schumpeter 1883-1950)。政治學上,他主張多元化和去中心化,對極權主義持嚴肅的批判態度。他對存在主義哲學與生存神學,特別是齊克果(S. Kierkegaard 1813-1855)的思想研究,造詣頗深。
  
  杜拉克自稱為「旁觀者」,始終持守立場清醒、思維冷靜、人格獨立、思想自由以及責任意識。做為「社會生態學家」,他具有明心慧眼、洞察力強,為世人的社會與組織守望的美德、正直與良知,勇於在批判中追求創新。他創立了「現代管理學」,主張管理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走「知信行」合一之路,因此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和「管理大師中的大師」。
  
  杜拉克在世近一個世紀。他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見證從科學技術變革到思想理念革新的過程;目睹從工業時代進入智識(知識)時代、資訊時代的變化;親歷從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後現代知識型社會的變遷;對所有經歷的變化以及21 世紀的人類發展,他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今天,我們能夠深切感知到他的貢獻永不止於20 世紀,對未來世界的發展與變化,杜拉克的思想必定會產生更加積極且深遠的影響。
 
譯者簡介
 
羅耀宗
 
  台灣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畢業。曾任《經濟日報》國外新聞組主任、寰宇出版公司總編輯。所著《Google:Google 成功的七堂課》(The Seven Success Lessons from Google)獲中華民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九十四年度金書獎。另著有《第二波網路創業家:Google, eBay, Yahoo 劃時代的繁榮盛世》(Netpreneurs 2.0)。譯作無數。曾獲時報出版公司2002 年「白金翻譯家」獎。現為財金、商業、科技專業自由文字工作者、《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特約譯者。
 

目錄

總序 功能正常的社會和博雅管理 邵明路  
總序 向一位跨世紀的大師致敬 許士軍  
導讀 管理根植於社會 彭台光 
致謝  
前言  

第一部 資訊社會
第1 章 資訊革命之後 
第2 章 爆發中的網際網路世界 
第3 章 從電腦素養到資訊素養 
第4 章 電子商務:核心挑戰 
第5 章 新經濟尚未到來 
第6 章 新千禧年的執行長 

第二部 商業機會
第7 章 創業家與創新 
第8 章 他們不是員工,是工作人員 
第9 章 金融服務:不創新,就等死! 
第10 章 超越資本主義? 

第三部 改變中的世界經濟
第11 章 龐大組織的崛起 
第12 章 全球經濟和民族國家 
第13 章 笨蛋,問題在社會 
第14 章 論城市的文明化 

第四部 下一個社會
第15章 下一個社會
 

導讀
 
管理根植於社會
彭台光 教授
 
  彼得.杜拉克(1909-2005) 共出了超過40 本書。2002 年出版了《下一個社會的管理》,這是他的第36 本書。這本書收錄了杜拉克在1996 至2002 年期間,於不同刊物發表的11 篇文章和4 個專訪。這15 篇作品不按年份排列,而是以四大標題區分、歸類。杜拉克表示,這本書是為公私機構高階主管而編,但讀者應同意,一般人也可從中獲益。
 
  彼得.杜拉克無疑是個管理思想家,但其實他更關注社會,因為他認為一個正常運作的社會,需要透過健全的管理,換一個說法就是:管理根植於社會。這也是他豐富著述中的一個核心論點。本書就是這個論點的代表——下一個社會,需要怎樣的管理?
 
  這是一本有未來學意味的書。杜拉克於2002 年預測,下一個社會大約會於2030 年出現。這個社會有幾個特色,其實今天已多少應驗,包括資訊社會的誕生(第1 章)、人口老化(第2、10 章)、電子商務對實體企業的威脅(第4、5 章)、知識工作者崛起(第5、6、8 章)、創新以開創商機(第7、9 章)、社會問題更甚於經濟問題(第13 章)。他的觀察大致是正確的,例如:不是資訊科技本身帶給社會變化,而是資訊科技的運用促成變化。在今日,遠距上班、上課、看診已成事實。他預見知識工作者會成為職場主流,並且不同於以往的雇傭關係。他花了許多篇幅談「創新」,其中他談到,最需要創新的是政府。另外,人口老化固然是問題,年輕人口縮減才是更大的問題。第15 章是總結,面對下一個社會的挑戰,他認為需要以創造性破壞因應;至於如何預測未來? 他有一句名言可以回答: 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創造未來(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彼得.杜拉克影響力極大,被公認為現代管理學之父(The Father of Modern Management),當之無愧。另一位巨人是20世紀初的菲得烈,泰勒〔Frederick Taylor(1859-1915)〕,被後人尊為科學管理之父(The Father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他對工廠基層員工的工作效率做了一連串的測試和計算,獲得一個重要結論: 金錢有絕佳的激勵作用。由於帶動那年代的企業以獎金方式(如論件計酬)激勵員工,因此,20 世紀的前40 年被稱為經濟人時代(The Era of Economic Man)。1939 年,杜拉克30 歲,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經濟人的終結》(The End of Economic Man),他認為金錢固然是重要的激勵因子之一,只是必要條件,還有其他因子才是充分條件。年輕的杜拉克有這樣的立論,是因為他心中主要思考的是白領工作者。這裡可以看出,1959 年他開始談的知識工作概念,在20 年前就已萌芽。泰勒的科學管理並沒有因此終結,反而形成今天的工業工程、工業管理,著重以計量方式探討工廠效率的學科,無疑泰勒是這領域的開拓者。而彼得,杜拉克的各項立論,雖沒有自成一個領域,但在實務界和學術界追隨者無數。
     
  1998 年,美國管理學會(Academy of Management)在聖地牙哥召開年會,邀請已89 歲的杜拉克作大會主講(Keynote)。他身材中等,氣色紅潤,思路敏銳,吸引全場專注,筆者有幸與會,是終身難忘的經驗。今天正好是杜拉克逝世15 周年的日子,知道他的40 本著作即將出版中文版全集,或許他正在天上微笑。
 
彭台光
2020.11.11 于義守大學國際學院
 
前言
 
  我曾相信有「新經濟」(New Economy)那回事。當時是1929 年,我是華爾街一家大公司歐洲總部的見習人員。我的頂頭上司是公司的歐洲經濟專家,他堅信華爾街的榮景會永續下去;他寫了一本精采好書,書名是《投資》(Investment),以證明「總結來說購買美國的普通股,是迅速致富、萬無一失的法門」。我是公司最年輕的見習人員,不滿20 歲,受僱當上司的研究助理,不僅擔任那本書的校對,還負責編纂索引。紐約股市崩盤前兩天,這本書出版了,但此後消失得無影無蹤;幾天後,我的飯碗也丟了。
 
  因此,七十年後的1990 年代中期,當人們大談特談新經濟以及股市榮景永在時,我早就經歷過那樣的場景。1990 年代的用語,自然和1920 年代的不同:早年我們掛在嘴上的是「永續繁榮」(perpetual prosperity)而不是「新經濟」。不過,只有這個措辭不同而已;其他方面如論點、邏輯、預測、用語,幾乎如出一轍。
 
  但在人人開始談論新經濟時,我注意到社會正在改變,而且在那十年中,愈往後變化愈多。社會是從根基發生改變,不只是已開發國家,新興國家甚至改變得更多。資訊革命只是其中一項因素(甚至可能不是最強大的因素,至少人口結構因素與它一樣重要),尤其是已開發和新興國家的出生率節節下滑,導致年輕人口的數量、比率、成家比率迅速滑落。資訊革命是已發展一百多年趨勢的最高潮,年輕人口的萎縮卻是一項前所未見的大逆轉。另一件完全逆轉的事,是提供財富和工作的製造業逐漸式微,從經濟面來說,已開發國家的製造業已經成為邊際產業;但矛盾的是,從政治面來說,製造業的力量反而變得更強大。勞動力的轉型和細部分工,也是前所未見。
 
  已經發生的這些改變,加上資訊革命對社會的衝擊,都是本書的主題。下一個社會已經來到,無法回頭。
 
  本書有些章節,談的是傳統的「管理」課題,有些不是。不過,本書沒有任何內容觸及「萬靈丹」,宣稱是「萬無一失」的工具和技巧;而1980 年代和1990 年代許多談管理的暢銷書,寫的大部分就是那樣的內容。但本書確實是為高階主管而寫,也的確花了很大心力著墨在談管理。全書以一個論點貫穿所有章節——種種重大的社會變化正在創造下一個社會(可能是未來十幾年或更久),這些變化左右高階主管肩負的任務。對每個組織來說,社會變化既是重大威脅,也是機會;無論組織大小、營利或非營利事業、是在南北美或歐、亞、澳洲,都是如此。這項論點會在每一章中重複出現,旨在強調:
 
  和重大經濟事件相比,社會變化對組織和高階主管的成敗,可能更加重要。
 
  從1950 到1990 年代的半個世紀,在自由的、非共產的世界中,企業及其高階主管可以(也確實)認為那樣的社會是理所當然的五十年,經濟和技術的變動迅速且影響深遠。但社會狀況大致上是既定的事實,經濟和技術肯定還會持續變動。的確,本書的結論部分,也就是第四部的「下一個社會」,認為將來還會有重大的新科技出現,而且大部分新科技很可能和資訊無關,或是關係很小。但為了能讓企業善用社會變化帶來的機會,高階主管必須了解下一個社會的現實,並根據這些現實制定政策與策略;同樣地,不管是營利或非營利企業,也不分規模大小,都要這樣做。
 
  本書的目的是幫助高階主管做到這一點,協助他們在下一個社會中成功地管理。
 
  本書各章寫於2001 年9 月恐怖分子攻擊美國之前。除了第8 章和第15 章之外,其他所有章節都在2001 年9 月前刊載過,但無意更新內容。除了少量的刪節、校正錯誤(也有少數幾章是改回原來的章名),每一章都以原貌發表。明確地說,這表示首次發表在1999 年的一章,提到「三年前」,指的是1996 年;同一章的另一句提到「三年後」,指的是2002 年。這也有助於讀者判斷作者的預期和預測是已經成為現實,或是已被後來發生的事件所否定。
 
  2001 年9 月的恐怖攻擊行動,應該使得本書更貼近高階主管所需,甚至更符合時宜。恐怖分子和美國的反應,徹底改變了世界政治。我們顯然會面對很多年的世界失序,尤其是在中東地區。但在我們必然面對的動盪不安和迅速變動的時期,沒有人可以只靠聰明才智就管理成功。管理一個機構,無論是企業、大學、醫院,都必須以基本和可預測的趨勢為基礎。
 
  無論今天的新聞頭條是什麼,趨勢依舊會發展下去,管理階層必須把趨勢當作機會,加以利用。這些基本趨勢,包括:下一個社會,以及一些前所未見的新特徵的崛起,尤其是全球年輕人口萎縮和新勞動力的抬頭;產生財富和工作機會的製造業的逐漸沒落;公司和最高管理階層的形式、結構、功能都會改變。在不確定和無法預測的時代,即使一個機構的策略和政策是根據這些恆常且基本的趨勢制定的,也不保證一定會成功;但不這麼做,則肯定會失敗。
 
彼得.杜拉克
2002 年復活節於美國加州克萊蒙市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913980
  • 叢書系列:大師經典
  • 規格:軟精裝 / 320頁 / 15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1
 
資訊革命之後
 
本文首度發表於1999 年
 
我們才剛開始感受到「資訊革命」真正的革命性衝擊。但助長這股衝擊的力量不是「資訊」、不是「人工智慧」,也不是電腦和資料處理對決策、政策制定、策略的影響,而是十
 
多年前幾乎沒有人預見(甚至沒有人談論)的「電子商務」(E-commerce)。網際網路的爆炸性崛起,不僅成為商品、服務的主要全球性流通通路(distribution channel),還意外成為管理和專業工作的流通通路,最終更可能會發展成唯一的全球性流通通路。這件事深遠地改變了經濟、市場、產業結構。另外,產品、服務、產品與服務的流動,也跟著產生變化;消費者區隔、消費者價值、消費者行為開始受到注目,就業和勞動市場也出現改變。但社會和政治可能受到更大的衝擊,最重要的是,置身其中,我們看待這個世界和自己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在此同時,一些出乎意料的新產業,無疑會迅速崛起。有個新產業已經出現——生物科技;還有另外一個是養殖漁業。未來五十年,養殖漁業可能會把我們從海上的狩獵採集人,轉變為「海洋牧民」,就像大約在一萬年前,類似的創新把我們的祖先從陸上的狩獵採集人,轉變成農民和牧民。
 
其他的新科技可能會突然出現,並引出重要的新產業。不過,會是什麼樣的新科技,現在甚至無從猜測。但新科技出現的可能性極大,而且會來得相當快速。此外,我們幾乎可以確定,不管是新科技、或是以新科技為基礎的新產業,很少會來自電腦和資訊科技。就像生物科技和養殖漁業,每一種新產業都會從自身獨特且非預期的技術應運而生。
 
這些當然只是預測,但都基於一項假設,即資訊革命的演進。在1455 年左右,發生了古騰堡(Gutenberg)印刷革命,其後的五百年,幾個以科技為基礎的「革命」,都有自身的演進過程。我假設資訊革命也會演進,特別是和發生在18 世紀末和19世紀初的工業革命相類似。資訊革命頭五十年的演進恰好正是如此。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破關人生,I'm in!職場「破」力養成指南,電子書/有聲書/影音課程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