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擺脫年齡枷鎖的無齡指引】《真逆齡》+《2025無齡世代》+《解鎖無齡》

【擺脫年齡枷鎖的無齡指引】《真逆齡》+《2025無齡世代》+《解鎖無齡》

  • 定價:1120
  • 優惠價:9100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95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真逆齡》
 
  健康增齡,才能真逆齡
  你一定要知道的新思維
 
  不到40歲就當上國際醫學期刊主編的高齡醫學專家陳亮恭,爬梳國際間最新研究,分享令人興奮的健康增齡策略,釐清各種養生迷思。健康逆齡的真科學,讀這本就對了。
 
  每個人都會老,但每個人都能有效健康增齡,延緩老化對健康的影響。
 
  預防身體活動功能(肌肉骨骼)、心智功能(失智、憂鬱)、感覺功能(視力、聽力、平衡感等周邊神經)的喪失才是真逆齡。
 
  台灣首屈一指的高齡醫學專家陳亮恭醫師,結合近十年來最新的研究推翻過去陳舊觀念,告訴你:
 
  ●肌肉與骨骼一樣重要:肌肉是基礎新陳代謝與維持身體支架的重要部分,好的蛋白質合成肌肉最快,早午餐吃尤勝晚上吃。
 
  ●足夠的負重運動:運動量多的人比較不會失智,每天走路一個小時或8000步以上是最起碼的要求。
 
  ●七八十歲不能太瘦:維持BMI在18.5與35之間,死亡風險最低。65歲以上人稍微胖一點反而比較好。
 
  ●高齡者勿過度控制血糖與血壓:不要過度控制讓血壓太低,以免腦部缺氧,血壓比一般高一點反而可以改善大腦的血流量,避免心智衰退。
 
  ●高齡者勿讓血脂(膽固醇)維持在很低的數字:血脂過低反而是營養不良的表現,影響身體面對急性疾病時的防禦能力。
 
  冰凍人、幹細胞組織工程、複製人,醫療工程最新發展分享
 
  身份證年齡可以逐年增加,但青春的心情與身體長年留駐!
  從心血管、神經與心智健康、骨關節肌肉、營養與體能、內分泌與荷爾蒙、維他命與微量元素,全面幫你健康增齡
 
  《2025無齡世代》
 
  你可曾想像過10年後自己的生活樣貌?
  2025年,台灣每五個人就有一人超過65歲,
  480萬個老人,卻只有240萬個幼兒,
  四成沒有兒女,五成沒有孫子,七成的人住在六大都……
 
  高齡化對台灣是危機還是轉機?
  這不是一個世代能解決的問題,而是一整個世代的難題,
  你我都即將面對,我們該如何準備?
 
  三十多歲就成為國際醫學期刊的主編──榮總高齡醫學專家陳亮恭與資深專作家楊惠君觀察社會現況,遍訪專家,結合高齡醫學新趨勢,為台灣重要的國安議題---超高齡化與少子化夾殺的未來十年剖析與解答,不再將高齡者視為社消耗而是資產,重新思考都市設計、創造世代融合、健康無憂的無齡生活環境與氛圍,迎接美好未來。
 
  史上第一批全體受過九年國教,跟著台灣經濟起飛歷練過的優秀銀髮族如何得享健康、活躍、無憂的生活,台灣如何不會年金與健保雙崩盤?都需要我們現在就開始正視八大趨勢,執行15個解方,織出安全網。
 
  57歲的流行天后瑪丹娜2016年的來台演唱會,於開賣15分鐘後旋即售磬;
  71歲的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自稱Stan哥,正忙著推動台灣優質生活跟競爭力;
  84歲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將公司帶到世界級的強盛企業,任何對景氣的預測都被視做鍊金石……。
  他們活得精彩有活力,身份證上年齡完全不能約束他們。
 
  我們也期待每位老人都能像他們一樣青春、活力,然而………
  10年後的台灣社會人口結構,
  2位老人,只有1名幼兒,每3個小孩要扶養1個老人,
  4成沒有兒女,5成沒有孫子,7成的人住在6大都……。
 
  迎接這樣超高齡且多數聚集在大都會的人口結構,你可曾想像過自己的生活樣貌?你可以選擇世代融合,也可以視他們為養不起的未來,端看你今天設下什麼樣的願景!
 
  4大問題要面對
  ●全世界都要面對年金破產風險,你會不會拿不回退休金?
  ●防範孤獨死來襲,可能就在你我的社區
  ●不只老人村,還會發生無人村、廢村
  ●健保難保高齡醫療的品質
 
  4大機會現在開始抓緊
  ●生命歷程重新編排,老不一定和退休畫等號,你想繼續為社會貢獻到幾歲?
  ●「高年級新鮮人」歸隊,退休後重返職場,企業需要有能力的資深員工協助新同事戰鬥
  ●長照服務走出機構,回到社區,最新模式解決缺錢、缺人的問題
  ●銀髮產業創造新機,無齡社會新動能,食衣住行更友善
 
  《解鎖無齡》
 
  高齡醫學權威最新力作
  首部高齡醫學台灣本土研究與因地制宜的健康增齡指引
  與國際接軌,結合生物醫學、AI人工智慧、以及可實踐的介入措施
  建構長壽未來新願景
 
  終於告別2020,卻揮不走「人口從2020年開始呈現負成長」這項事實。
  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5成為超高齡社會,已在不遠處,退無可退。
  大家都準備好了嗎?
  你又如何看待「老」呢?
 
  面對人類歷史首見的長壽現象,陳亮恭醫師在本書裡顛覆大眾對「老」的刻板觀念,從理論面、應用面與科技面切入,賦予老後「健康」更高的意義,完整揭示長壽社會的理想樣貌。
 
  《解鎖無齡》是一本記錄陳亮恭醫師近乎二十年旅程的著作。
  其中包含了他領軍的團隊研究成果,以及他對國內外高齡議題的前瞻思維與反思,論理清晰、觀點獨具,發人深省。
 
  他形容,這趟解鎖旅程不輸雲霄飛車,翻騰迴旋。
 
  在高齡醫學還沒成為當紅顯學之前,陳亮恭醫師已全力投入。
 
  足跡從診間、研究室而起,飛往英國牛津進修,吸納歐美國家精髓後,返回台灣帶領高齡醫學團隊南征北討,結合臨床治療與研究,將論述化為實踐,建置符合台灣本土需求的高齡照護模式,試圖解決一些高齡長壽或老化科學的未解之謎。
 
  循著閱讀軌跡,彷彿也跟著他笑與淚,走過二十年青春歲月。
  如果你也關切老化議題、想避免失智失能,嚮往高齡長壽,不妨一起來體會這場奇幻之旅。
 
本書特色
 
  **完整闡述健康長壽新知
  **台灣本土研究新發現:「衰弱亞型」與「身智衰退症」
  **從青壯年開始,預防失智失能的關鍵做法
  **AI人工智慧在醫療與失智症照護上的最新應用
  **收錄陳亮恭醫師參訪日本「國際電氣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機器人實驗室與美女聊天機器人ERICA實況對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亮恭 醫師
 
  老化是個持續的過程,雖無法逆轉但可調控對於生活的影響。陳亮恭認為超高齡社會的解方需要結合生醫研究、多元科技發展與生活智慧,透過宏觀視野的創新策略因應人類歷史首見的長壽現象。
 
  現任:
  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教授兼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
  國立交通大學智慧醫療推動中心副主任
  亞洲衰弱症與肌少症學會理事長
 
  學經歷:
  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學士及衛生福利研究所博士
  英國牛津大學臨床老年醫學科訪問學者
 
楊惠君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先後任職《民生報》醫藥組資深記者、《蘋果日報》都會中心副總編輯,曾獲1999年、2000年、2001曾虛白新聞獎及2004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現為獨立文字工作者,著作有《穿越夢境,遇見最真實的自己》等。

採訪撰文者簡介
 
林芝安
 
  著有《一個人的價值高於全世界—天主教善牧基金會的故事》、《關鍵時刻—邁向全民健保改革新紀元》、《跟親愛的說再見》、《搶救中風》、《小心!肝》等書。
 

目錄

《真逆齡》
推薦序
能夠健康的逆齡,才能達成逆齡生活的基礎|梁賡義(國立陽明大學校長)
把逆齡推到極致,就是理想大同境界|林芳郁(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做永遠的帥哥美女|吳若權(作家/廣播主持人)
青春雖好,成熟更好,有智慧更完美|李瑟(康健雜誌社長)

自序
打造逆齡快樂世代,國家社會無憂的大未來

第一章  別被年齡數字給騙了
✽✽年齡的人生意義
**老化的各種測量指標
心血管的老化指標
骨骼肌肉可以告訴你多老了嗎?
DHEA荷爾蒙做為老化指標
抗氧化真的等於抗老化嗎?
老化的指標應該如何建立呢?
**如何健康逆齡:不受年齡羈絆的人生目標
失能預防,決定你的老年生活能否精采絕倫
✽✽別讓老化悄悄上身
**影響老化的因素
一、遺傳基因說
二、荷爾蒙假說
三、自由基假說
四、染色體終端體假說
五、粒腺體假說
六、醣化老化假說
**長壽的決定因素
**健康老化的決定因素
基因
環境要素
個人生活型態
>>如何量身打造適合自己的健檢?
>>體檢套餐中的項目真的有意義嗎?

第二章  掌握逆齡六大關鍵策略
**關鍵策略一:提升心血管代謝健康
高齡長者的血壓不用維持太低
多做心肺有氧運動
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關鍵策略二:提升神經與心智健康
認知功能退化的兩種模式
>>正常的老化模式
>>病理的老化模式
維持終身學習的心態
足夠的運動
運動為什麼可以預防失智
適當的營養
>>魚油
>>膽鹼
>>腦磷脂(Phosphatidylsrine, PS)
>>抗氧化物
**關鍵策略三:讓骨關節與肌肉強健有活力
運動有助體能維持與骨關節肌肉的健康
>>體能如何維持?運動是關鍵!
骨關節與肌肉健康的營養關鍵
>>骨骼
>>肌肉
**關鍵策略四:維持良好營養與體能健康
老化本身是一個逐漸營養不良的過程
>>老年人普遍營養不良
如何改變營養不良的過程?
>>補充蛋白質
.重點一:分散在三餐吃比集中在單一餐好
.重點二:蛋白質攝取集中於早餐和午餐效果更好
.重點三:動物性蛋白質較快合成肌肉
.重點四:乳清蛋白比酪蛋白好
.重點五:運動後補充蛋白質比較好
>>補充微量元素
維持體能健康的運動
**關鍵策略五:內分泌與荷爾蒙維持最適狀態
生長激素:人體荷爾蒙的調控者
胎盤素
性荷爾蒙
DHEA與妊烯醇酮
**關鍵策略六:維他命、微量元素與重金屬

第三章  達成逆齡的潛在科技發展
✽✽逆齡發展事業潛力無窮
**基因修復與治療
**基因修復為何還很難?
**幹細胞組織工程
**山中伸彌等人的努力
**換個身體行不行?
**把我冰凍起來吧!

第四章  逆齡人生向前行
**你有機會可以長生不老
**逆齡人生為霞尚滿天
**逆齡的實踐
**打造逆齡社會,讓老化從負擔逆轉為機會

《2025無齡世代》
推薦序
今天為2025 的台灣規劃,就是為自己的未來努力│蔡英文(民進黨主席)
青銀共融,創造活躍老化社會│朱立倫(國民黨主席)
迎接超高齡社會,你準備好了嗎?│楊志良(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

序曲  明天過後

第一章  戰後嬰兒潮世代(52~70歲)讓世界不一樣
第一節  1946年開始戰後嬰兒潮
第二節  幾歲叫做老?幾歲該退休?
第三節  生命歷程重新編排
第四節  老不一定和退休畫上等號
第五節  新品種無齡世代浮現,根本無需定義「老人」 
 
第二章  預言:2025年八個社會景象
景象一:退休終點線的消失
景象二:「高年級新鮮人」歸隊——退休後重返職場
景象三:全世界都要面臨年金破產的風險
景象四:健保難保高齡醫療的品質 
景象五:長照服務需要走出機構,回到社區
景象六:不只老人村,還會發生無人村
景象七:孤獨死悄悄來襲
景象八:銀髮產業創造新機

第三章  專家會談:解方建構醫療、社福、退休安全網
第一節  如何永保健保的長存?

健保,還能保台灣多久?
根本問題在人口倒金字塔結構
解方一:需要重新分配醫療保健支出
解方二:取消優惠稅制,防止醫院巨型化
解方三:減少無效醫療,減輕健保負擔 
解方四:教育民眾正確就醫
解方五:創新健保給付制度

第二節  長照、健保,是相生還是相剋?
怎樣不會讓長照保險重蹈健保的命運?
長照保險如何和健保接軌?
迫在眉睫、亟待進行的年金改革
解方六:軍公教過高的所得替代率一定要調降
解方七:鼓勵生育是王道,有策略的移入優秀居民也應正視

第三節  以老年賦權為核心的都巿建設
解方八:盤點都巿空間融合跨世代需求
解方九:建置友善長者的運輸工具與系統
解方十:多管齊下開發社會住宅
解方十一:再造老人社會價值

第四節  全員打造無齡健康社會,落實「都柏林宣言」
解方十二:社區健康網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抓緊社區長者
解方十三:融合式照顧 多層次無齡接軌  把年輕人拉進來
解方十四:整合健康、醫療與長照服務的PACE團隊
解方十五:給老人夢想 也給他們奉獻的機會

第四章 行動─迎向超高齡社會,成為最美麗的世代
第一節  文明社會帶來的文明災難

缺糧的未來
基改食物的潛在風險
大腸癌、肺癌、洗腎,台灣環境污染病?
中壯年移居國外工作,造成長輩缺人照顧
老老人因照護需求被迫遷移
家庭解構帶給高齡照護新挑戰

第二節  不怕死亡、但怕失能
長壽挑戰傳統思維,避免高齡身心失能成為最重要的課題
以全新思維照顧高齡人口
高齡醫學的照護模式翻轉分科太細的缺失

第三節  翻滾吧!新品種無齡世代
新時代長者又潮又先進
應將高年齡者視為社會資產,而非社會消耗
代間團結 融合世代感情

第四節  尊嚴離去的準備
臨終醫療選擇,必須學會的企劃案
用預立醫療自主計劃(ACP)取代無效醫療的折磨
以「終活」面對老後,以「零死」處理死後

第五節  不老且美麗,他們做到了
孫越輕快唱副歌,在人生下半場活出奉獻
張忠謀紀律經營健康60年 ,企業強者有秘訣
施振榮:人生的價值是因為付出與分享
徐璐找到夢土,活成自己想要看到的樣子

《解鎖無齡》
自序  寫自己喜歡的書

第1章
年齡的涵義
傳統社會對「老」的定義
西方人對「Aging」的定義
重新定義「老人」的年齡
年齡不該是社會永續發展的阻力
身心狀態決定你的生理年齡

第2章
高齡者的健康定義
與時俱進的高齡健康觀念
革命性的抗老研究
影響老化的因素

第3章
長壽社會的最佳模式
成功老化(Successful Aging)
活躍老化(Active Aging)
健康老化(Healthy Aging)
到老也要抱持著夢想、勇於追夢
身心功能老化的衰弱表徵
關鍵新發現:衰弱亞型
身智衰退症候群

第4章
健康長壽的介入方案
避免失能、失智,就能健康長壽
芬蘭的FINGER研究
荷蘭的preDIVA研究
台灣的THISCE研究
運動提升認知功能,防失智
維持骨骼肌強健有活力,防失能 運動是維持體能的關鍵
全身養肌循環鍛鍊
骨關節與肌肉健康的營養關鍵 補充蛋白質維持體能健康 預防失智的飲食策略 

第5章
人工智慧推動健康長壽
人工智慧發展的挑戰
健保大數據與人工智慧
科技應用在失智症照護的創新嘗試
科技照護新里程碑

結語  二十年的道路
 

 
《解鎖無齡》
 
寫自己喜歡的書
 
  又出書?對於出版社的提議,我心中非常抗拒,出書並非我今年的工作計畫,在《逆齡餐桌》之後,本以為自己應該會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再出書。
 
  我對於出版健康書不是真的很有熱情,科學進步雖然日新月異,但也不是真的一日千里,還是要積累一段時間才有些完整的知識分享。尤其對於閱讀的民眾而言,很多科學上的發現並不是可以輕易轉換,也不見得有感,更何況有些原創的科學研究發現還經常翻盤,需要更多資料佐證才能論斷,而我也不是很喜歡儘說些重複的內容。
 
  然而,出版於2015年一月的《真逆齡》距今已經六年,部分內容也確實有修改的必要,大原則雖然沒變,但細項部分以及新科技應用都有新的發展。因此,在《康健出版》的建議之下,我是以《真逆齡》改版的想法開始動筆。
 
  當我開始進行《真逆齡》改版,每看一段總覺得應該要補充些內容,而一旦開始就不可收拾,整本書思考的架構與邏輯都翻新,結果就變成一本新書。《真逆齡》中有關營養的建議在《逆齡餐桌》中已有詳盡演示,而《真逆齡》中運動的部分強度較低,這是當年寫書時的設定,因為不知道讀者的狀態,所以採取較保守的策略。不過,現今的運動著重強度與肌力鍛鍊,所以這部分的內容也做了修正。
 
  開始動筆時,嘗試將自己對於健康長壽的認知與想法做了較完整的闡述,也把這些年所見的議題、爭議或誤導做了些澄清。大家常用自己的語言去說「成功老化」、「活躍老化」與「健康老化」,因為文字上給人的直觀感覺,這幾個有明確定義的專有名詞總是被混用,所以便整理一下這些概念發展的緣由與脈絡。另外,長照2.0的實施使得「衰弱」變成熱門單字,也常被以字面感受解釋,忽略「衰弱」的概念在演進過程中所具有的思維與變化,常被大家混用的「衰弱」其實有著各種不同的意義,所以也在書中進一步闡述說明。
 
  隨著文字的逐漸積累,內容轉到我過去這十餘年間的研究,我們的研究本來就是在解決一些高齡長壽或是老化科學的未解之謎,自然也呼應現今全球的研究重點,本書有很大一部分在整理我們研究團隊的發展脈絡,而我不免心生疑惑,「這本書會有人買嗎?」
 
  我請《康健》評估書稿出版的可行性,因為出版已經是一門很難的事業,總不好砍了一堆樹而出版的書最後變成庫存,所幸,《康健出版》的總編輯林芝安總是再三告訴我這本書的好、很有內容,出版也是有理想性的,不是僅看銷售。類似的對話在寫書過程中出現好幾次,也感謝芝安的支持,這本書才有機會問世。
 
  有人說高齡是當今的顯學,我並不是因為什麼議題成為顯學才投入近二十年歲月,近年來高齡議題確實成為焦點,但是,看著某些只以表面文字自我詮釋的議論,我有點哭笑不得,許多討論的熱情都針對沒被充分理解的題目,或是錯置國外的論述與現象,這些討論提升了關注,但對這個世界好像沒什麼幫助,或許,全世界有人的地方都是這樣吧?許多第一線業務面的觀察轉身變成論點,卻忽略了一開始的業務設計就已經偏誤,在表面的問題以及操作細節上耗費太多能量,問題的核心未被觸及,枝節談多了,視野也狹隘了。
 
  能夠有空間暢談自己研究發展的脈絡是件奢侈的事,居然還有出版社願意花錢出版,感覺好像交代自己的前半生,也希望讀者可以跟我有著同樣的心情走過這些年的研究發想。一篇論文常只能突顯一個觀點,而集結這些研究而說一個故事並不容易,希望讀者也能興味盎然。寫這本書的過程,各種回憶湧上心頭,歷歷在目彷彿昨天,是從我的觀點而產生的回顧,重溫了每個開心與沮喪的瞬間,帶著笑和淚走過二十年。 
 
  若沒有動心的企劃,我想我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再出書了。說這是封劍之作也言過其實,但確實要有更多發想才值得成為一本書,這不是忙碌與否的問題,而是希望動筆寫出自己會喜歡的作品。
 
  《解鎖無齡》是一本記錄我近二十年旅程的書,其中包含了我們團隊的研究成果,也有我自己對於高齡議題的觀點。2015年我寫《2025無齡世代》,目的在為2025超高齡社會提出見解,近二十年來,我除了倡議也實際透過研究實踐我的論點,這趟解鎖的旅程不輸雲霄飛車的起伏迴旋,但時間來得更長,邀請您與我一起體會《解鎖無齡》中的點點滴滴。
 

詳細資料

  • 叢書系列:健康人生
  • 規格:平裝 / 760頁 / 17 x 23 x 4.1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真逆齡》
 
*老年人普遍營養不良
 
總體來說,老化本身即是一個逐漸營養不良的過程,營養不良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一個因素是新陳代謝率下降。很多老人家會說她的胃口不好、吃不下,的確,老年人的新陳代謝速率約比年輕人少了9〜12%,為什麼會少,這少的原因是可以校正的,因為這跟老年人身體肌肉量的減少有關。我們人體新陳代謝的速率是來自整體的肌肉量與運動量,在老化的過程當中很多人會有肌少症,肌肉量會逐漸減少,當肌肉量減少時,新陳代謝速率也跟著下降,所以常常變成老了之後容易不太動也不太想吃。
 
如果想減緩老化對健康的衝擊就必須逆勢操作,也就是要增加肌肉量以及持續運動。學理上來說,一旦增加肌肉量,就可相對維持住新陳代謝率,避免新陳代謝速率變慢,有了食欲,胃口好、有精神、能吃能動之後,生活各方面的狀況就會慢慢轉好。
 
反過來說,如果基礎代謝率下降,吃不下也不太願意動,視力、聽力等功能又漸漸下降,動得愈少就愈沒胃口吃東西,當減少攝食,食物的種類也跟著不會那麼完整,很多微量營養素、微量元素也會跟著缺乏,這時,除了營養的總量不足之外,連細部的營養也不良,所以我們說老化本身就是逐步的營養不良。
 
老年人營養不良非常常見。古依葛斯教授於2006年發表在《營養、健康與老化期刊(Journal of Nutrition Health and Aging)》的研究顯示,社區的一般健康老人可能約2〜5%有營養不良的情形,門診病人則約佔9%,認知功能比較差的老人則有15%,住在長照機構的老人約莫20%營養不良,醫院內的住院病人約23%,從這些數據可知,老年人營養不良可說非常常見。
 
進一步去探究住院病人則發現,假設生同樣的病來住院,營養不好的老年人死亡率比較高,住院期間發生併發症的比率也比較高,住院日也會增長,整體醫療花費自然也會增加。
 
那我們該如何去改變這個過程?
 
我們需要特別去關注好的營養這件事情,尤其對於想要成功老化或健康老化特別是有慢性病的老人來說,能否擁有好的營養,已經被目前國際老年醫學界視為關鍵因素。比如癌症病人、慢性阻塞性肺炎、行動不便者,更要特別留意營養的部分。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針灸匠張寶旬食療養生書《對症食療小妙招》 祛除百病吃出健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