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現在在我們的周遭,透過遺跡及古墳的挖掘,先祖的生活與文化逐漸明朗化。一件遺物及一幅畫竟能證實朝鮮半島與中國、北方歐亞大陸、南方諸島以及絲路文化等廣大範圍地區的關係性,除了驚訝之外,了解我們祖先的歷史涉及多廣也是箇中妙趣。
我們從古文書及古紀錄學到許多歷史,也透過「物品」了解到不少光靠語言文字無從得知的歷史事實。特別是要了解各個時代、地區的生活史及生活者的實際情況,展現「物品」與「人」關係的視覺歷史資料成了不可或缺的依據。
比方說,江戶時代長屋的格局是如何、門、障子門及暖房用具各有哪些種類,其部位名稱又叫做什麼、風呂屋的內部構造是如何、女性與男性的髮型與服裝,以及農村、山村及漁村居民的維生道具有哪些等等,光靠文字說明難以理解,得看過視覺資料才能具體理解的事情所在多有。
本書企圖透過視覺方式,從生活史及生活者的視點切入,根據歷史資料來重現及復原古代到江戶時代日本人的歷史。以圖畫為主,特別是圖畫的部位名稱會盡可能標示。這是因為隨著傳統生活用具的消失與變貌,使得這些用具的名稱變成了歷史用語,逐漸喪失。標示部位名稱(器具的各部位名稱)可說是本書的一大特色。而書末的用語索引,也可說是既有歷史事典及國語辭典所沒有、相當珍貴的名詞一覽表。
本書定位為生活史資料,以各項紀錄、文獻、繪圖、遺物、照片及農書等地方史資料,以及橫跨建築物及民具等諸多現存資料為參考依據。參考資料會適當地標示在圖片中。至於建築物及現存資料,大多仰賴各專家的協助進行繪製。另外,由於有些作為歷史資料的圖畫類資料參雜了畫手誇大及修改的成分,本書對於收錄對象也設有一定的範圍,因此收錄圖會有某種程度的偏頗,敬請見諒。
本書為方便對歷史有興趣之各專業領域者能站在各自的觀點使用而進行編纂,尤其希望能被用作歷史教育資料。日本學校的歷史教育,特別是國高中的歷史教育往往只探討政治、文化的表層,這點也常遭人詬病。只知道事件的發生年代、死背作者及作品的背多分教育,就歷史教育而言一點也不具備積極的意義。
近年來外界對於歷史教育的方向產生了許多疑問,開始重視探討生活過程的教育,這非常鼓舞人心。從學習歷史的意義來看,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歷史教育最重要的是人們的生活與社會的關係,也就是從各種角度掌握生活者的實際情況。至於學生特別感興趣的源平時代及戰國時代,也不再只是著重於述說權力的興亡,而是透過視覺資料窺見戰爭背後的生活,如此定能使學生對人們拼命開拓的生存歷史產生共鳴。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本書以圖解方式介紹日本歷史,也能作為小學生學習歷史的有效視覺教材。本書為了能為歷史教育盡一份力,編纂時特別注意符合教育現場的歷史教育之意圖。
最後,對於編輯本書時提供珍貴資料及知識的各方人士及各機關、出版社以及相關人士,致上我最誠摯的謝意。另外,也非常感謝自始至終主導編輯方向的柏美術出版遠藤茂先生、柏書房平澤公裕先生、天野清文先生、鈴木早苗小姐,以及本書的裝幀設計神田昭夫先生等人的協助,謹致上我最深的謝意。
一九九二年九月
笹間良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