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為什麼古老故事如夢魘般讓我受苦?

為什麼古老故事如夢魘般讓我受苦?

  • 定價:400
  • 優惠價:936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4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蔡醫師這本書的重點之一在於闡明理論與實作永遠有一道鴻溝,百年來臨床實務技術的修正,解決了某些問題,但也看到了其他問題......

  越來越多個案一開始就表明自己是邊緣型人格、是躁鬱症,自己會解離、有多重人格、有伊底帕斯情結,很容易產生移情等等,這或許意味個案對於自己的症狀有一定的認知,當然,也或許有更多的錯誤認知。透過網路媒介,有情緒困擾的個案自助管道越來越多樣化,這個趨勢對於心理治療工作者來說不見得是好事,假設診斷與症狀是一種防衛,一種阻抗,蔡醫師形容個案「只是說著一句死掉的語言」,然後安枕無憂、好整以暇地躲在一處庇護所或是蔡醫師形容的「古堡」中,也就是說,個案進入診療室前已經重度(再度)武裝(防衛)自己了。現今心理治療工作者面臨的現實挑戰是個案屬性從過去的neurotic與non-neurotic世代進入borderline與non-borderline世代,亦即個案的問題涉及更早期更深層的失落與創傷,人格碎裂的程度更嚴重,更缺乏彈性,治療難度更高。(李俊毅醫師)

  ◎在蔡醫師的大作【廢人心理學三部曲】第三部「廢人與迷惘」中,延續著廢人與憂鬱的核心主軸,這次所談的是千古不散的迷惘。好似說書人翻開了書,隨著聲音一落下,手杖一揮點,眼前就突然現出了婆娑幻化的潛意識,載浮載沉的看起來不太真實,但裡面會不會有著別有洞天的境地,或鬱鬱蔥蔥的桃花林呢?就這麼勾引人從幻境般的入口走探進來,讓人邊看邊猜想著「薩所羅蘭」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藏在古老村落裡到底有著什麼?為何會是心理治療師與病人交會的戰場?既可繁複遞變如萬花筒世界,又是每個人所建造出來的內在景象或用以保護自身的城牆?甚至「薩所羅蘭」它就自己活了起來,走到你的面前?!在【小小說】段落裡,從治療師第一人稱細膩的心思,看似具像化了潛意識幻想與心理治療中的潛意識交流(或交手),與艱緩的行走步調(或稱作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的技藝吧!)但其實卻更突顯出「迷惘」的本質是多麼地空洞,令人困惑與捉摸不定啊!(李芝綺心理師)

  ◎蔡醫師以拼接方式將不同形式卻觸及迷惘的生命故事和探究串接著,一篇小說、一份邀請、一場聚會討論、一個回應、一齣舞台劇,有如運用蒙太奇的處理方式,讓不同距離和角度的拍攝鏡頭重組,構成獨特的影片邏輯。這些被提取、看似無秩序的章節,以阿莎布魯的獨角戲在更高一層的觀點上進行串聯和編輯工作,讓現實的洶湧波瀾景象與無法言說之境,被聚合在一個層次中,產生強烈的對比與想像空間。每個迷惘的結尾,悲傷的阿莎布魯現身都讓我感到好奇,這個常被用來描述亂七八糟,行為不合理的用語,在賦予具生命的角色之後,既在暗喻這樣的生命本身便充滿了迷惑和茫然,也讓古老的故事有了新意,緊扣著「廢人與迷惘」《為什麼古老故事如夢魘般讓我受苦?》的核心佈展。(劉玉文心理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蔡榮裕  


  高雄醫學大學《阿米巴詩社》成員
  精神科專科醫師
  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資深督導
  無境文化【思想起】潛意識叢書策劃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兼執行委員會委員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運用和推廣委員會主委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委員會副主委
  《薩所羅蘭》分析顧問公司顧問
 
 

目錄

【 序 】

李俊毅  誰比自戀的敵人更自戀?
李芝綺  既是迷惘,要如何想得清楚又寫得出來呢?
劉玉文 那些值得迷惘,不得不迷茫的事
詹婉鈺  歡迎來到精神分析主題樂園
陳昌偉 沒有記憶、沒有慾望的薩所羅蘭
陳瑞慶  廢而不廢
 
【 小小說 】
你來了,來到古老村落薩所羅蘭
七彩虹光想念媽媽,想用一道白光看見真實母親
靠山:一通電話裡,empathy的心智地圖能吞下多少茫然?
伊底帕斯情結與餓鬼道       
精神分析與文學或宗教對話的後設想像
如果阻抗、防衛和移情,是埋在地下古堡群的迷惘
兼談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技術課題
 
【 劇本 】
想忘的,一定要記得......
三個人的孤寂和迷惘
 
 

推薦序

誰比自戀的敵人更自戀?


  「X醫師,我來這裡之前有打電話給我媽媽,這樣我會覺得好一點。或是治療結束之後,回去馬上打電話給媽媽,我覺得這樣才公平。」個案來心理治療何必稟告媽媽呢?過世二十年的爸爸早早在外頭另組一個家庭,回家的時間很短,每次個案靠爸爸太近,媽媽就會生氣,連當年爸爸癌末住院時,個案在病榻照顧他,媽媽也吃醋。媽媽告訴個案,有她就好,不要依賴心理治療師。

  這是一種「父系移情」(paternal transference),心理治療工作者應該不難懂,可以想像個案過去幾年掙扎在伊底帕斯情結困境中而進入治療室。如同蔡醫師所言,當年朵拉分析工作的失敗,是因為佛洛伊德忽略移情的分析,這是心理治療工作者耳熟能詳的一段歷史,即使佛洛伊德在半知半覺的狀態下,確立移情與移情詮釋的重要性,一百年後,我們在熟知理論與技術的情況下,處理這類問題並沒有比較輕鬆,這是怎麼一回事?

  蔡醫師這本書的重點之一在於闡明理論與實作永遠有一道鴻溝,百年來臨床實務技術的修正,解決了某些問題,但也看到了其他問題。蔡醫師點出一個臨床工作者的普遍認知,那就是對負向移情詮釋的共識度比正向移情高出許多,因為前者對於治療架構有巨大的破壞性,必須儘早處理。對於正向移情的處理,蔡醫師是這麼說的:「正向移情只要觀察注意它就好,不要去詮釋它,因為那就見光死,讓原本是治療過程的重要推動力,因此而渙散。」這個原則算是圈內共識,然而,假如治療師被極度理想化呢?這顯然是個案內在客體經過「深度分化」(deep splitting)後,外化到治療師身上的結果。我記得蔡醫師在一次研討會中,強調克萊恩眼中這個客體是以「理想化客體」(idealized object)呈現出來的,這時治療師的處境無異於被綁架在診療椅上或說是釘在十字架上動彈不得,這種極度正向移情的處理並不比負向移情容易。

  談到負向移情及其詮釋,我們總是會想到克萊因學派,尤其Rosenfeld強調的「破壞性自戀」,這源自於死亡本能、嫉妒等原始的毀滅力量。既然是「自戀」在運作,基本上處於無客體狀態或是與客體聯繫極少的狀態,如同蔡醫師所言:「這時透過移情裡所流露的生命早年的記憶,是行動式的記憶且更貼近生命早年的經驗,而不是語言式以故事記得的方式」,如同「佛洛伊德在《記憶、重複與修通》這篇有關技術的論文裡,提到的真正的早年記憶不在故事裡,而是在於行動裡」。因此,移情詮釋的效用此時大打折扣,所以呢?蔡醫師提到葛林(André Green)在《死亡母親》一文裡論述某些個案,在某些處境下,他們需要的不是詮釋,而是「同感」(empathy)。蔡醫師說得好:「我們的專業經過一百多年的臨床試煉,早就知道是『慢慢等』,但這種慢如果被個案當作如同死亡般,那麼這種慢就不再只是慢,而是死亡,勢必需要動一動的說些什麼,只是顯示我們還在,是否有時候這就是最必要的empathy?」這類困境其實也是臨床工作者經常遇到的難題,也是讓人挫折的情境。

  越來越多個案一開始就表明自己是邊緣型人格、是躁鬱症,自己會解離、有多重人格、有伊底帕斯情結,很容易產生移情等等,這或許意味個案對於自己的症狀有一定的認知,當然,也或許有更多的錯誤認知。透過網路媒介,有情緒困擾的個案自助管道越來越多樣化,這個趨勢對於心理治療工作者來說不見得是好事,假設診斷與症狀是一種防衛,一種阻抗,蔡醫師形容個案「只是說著一句死掉的語言」,然後安枕無憂、好整以暇地躲在一處庇護所或是蔡醫師形容的「古堡」中,也就是說,個案進入診療室前已經重度(再度)武裝(防衛)自己了。現今心理治療工作者面臨的現實挑戰是個案屬性從過去的neurotic與non-neurotic世代進入borderline與non-borderline世代,亦即個案的問題涉及更早期

  更深層的失落與創傷,人格碎裂的程度更嚴重,更缺乏彈性,治療難度更高。

  人的思考路徑絕對不是循著線性邏輯,而是一種繁複的辯證過程,蔡醫師的劇本與診療室中的對話一向引人入勝,那是以一種自我對話式的型態呈現,基本上就是精神分析式的思路,是一種創作演繹過程,並非歸納性質,真實呈現也帶領讀者進入蔡醫師運作中的內在世界。讀者必須帶著耐性與專注力隨著蔡醫師的思緒起伏,進進出出,撥雲見日,終於得到甚至開展另一種見解,而不是所謂正確的答案。心理治療師在這聆聽過程並非僅僅沈默、被動的聆聽,而是保持一種所謂的「分析式聆聽」(analytic listening),但若碰到葛林在《死亡母親》中的案例,蔡醫師叮嚀則必須加上主動的同理,還有,保持Bion強調的「無憶無慾」(no memory, no desire)態度。

  最後,蔡醫師提到的精神分析與文學或宗教信仰之間的關係,他舉〈伊底帕斯王〉這部希臘悲劇為例:「對精神分析來說,是藉用它們的故事,來看見我們想要看見的潛意識。但是故事仍只是故事,不是潛意識裡的『本尊』。對精神分析來說,是仍保有我們的說話特色,不是要把戲劇搬進診療室。」【高雄精神分析讀書會】多年來維持「應用性精神分析」(applied psychoanalysis)性質,以電影、文學作品、藝術等等為媒介,嘗試與精神分析理論與臨床經驗結合,期待可以看到這些作品更深邃更廣泛的意涵,並非藉精神分析理論強行解讀作者創作動機。我一直覺得讓精神分析工作能夠持續下去的動力,有一部分來自於治療室外或說是躺椅外的應用性質活動,而非僅僅嚴肅的學術活動。
 
李俊毅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理論精神分析碩士、高雄長庚醫院精神部/
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無境文化【生活】應用精神分析系列叢書策劃)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601923
  • 叢書系列:【思想起】潛意識叢書
  • 規格:平裝 / 298頁 / 14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小小說】
 
你來了,
來到古老村落薩所羅蘭
 
1.
 
你來了這裡,是我的薩所羅蘭,也是你的迷惘,是你帶我來的地方。
 
2.
 
你來了,你是來了。你竟說,你的精神史跑來找你,讓你不知道怎麼應付它們?我聽了也嚇一跳,倒不是不舒服的嚇一跳,而是有一股奇怪的暖流感受。我覺得你這麼說實在太誘人了,讓我被你這句話吸引住,「我的精神史跑來找我」實在是太生動的說法!
 
雖然這個生動的說法到後來,仍只是失落的空洞裡張貼的一句美麗的話語。不過,可以想到這些,是以後以後的事了。後來的知道,無法彌補先前的興奮所帶來的失落。
 
你說,都是記憶跑在你前面,你只是追著記憶跑。你突然靈光一現,覺得你的記憶都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它們都是被派出來應付你自己的好奇,難怪你老是覺得不可思議。你是不由自主地這麼想:難道自己有什麼問題嗎?不然何以它派出那些記憶,來阻擋自己的迷惘呢?結局卻是讓你更迷惘。
 
但是,如果你現在沒有這些記憶,你就會完全迷失了,就像個徹底失落的人。難道一直緊抓著這些記憶,就只是為了不讓自己被這種失落感淹沒嗎?你是不相信的,你覺得自己看透了一些人生,怎麼可能會甘願被這樣的記憶所欺瞞呢?也許說欺瞞是有些過頭,不過,這也只是你這麼想時的必然反應吧?
 
3.
 
你來了,你是來了。你說不知道為什麼會來到這裡?你我的交會,在山中古老村落,薩所羅蘭。
 
其實這個描述是我的想法,你說你以為自己還在沙漠,頂著陽光,尋找綠洲。你堅持你獲得太多的陽光了,幾乎把你心中很多想法和記憶都曬死,害得你要不停地藉者片片斷斷的想法,想像以前到底是什麼?
 
這是有些可怕的感覺呢!你說,有電影導演曾說,內心的變化才是豐富的紀錄片。你來這裡就是為了替自己拍攝這部紀錄片。
 
我一時之間還不是很了解,你這麼說是什麼意思?不過把紀錄片和內心變化連在一起,的確是有趣的想法。你把紀錄片也連結到你來這裡,你的說法影響我,你想像成來到了古老村落薩所羅蘭。是啊,你就這樣帶著我,來到了薩所羅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OKAPI世界閱讀日|植感閱讀】讓植物告訴你,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需要閱讀什麼?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