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_全民閱讀報
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黑幼龍給父母的15個教養叮嚀【特別收錄】請問黑老師!關於教養的10個Q&A

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黑幼龍給父母的15個教養叮嚀【特別收錄】請問黑老師!關於教養的10個Q&A

  • 定價:360
  • 優惠價:79284
  • 優惠期限:2023年12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15個最真摯的叮嚀,讓父母們,重拾作爸媽的初心與喜悅!
黑幼龍老師的三代教養有感經驗談、親子相處的教育分享

  「當過父母才知道,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

  這個世界又煩又美好,教養小孩也是。
  身為祖父的黑幼龍老師,曾經同時教養四個正值叛逆期的青少年,
  在與孩子、孫子的互動中,有著更深的體會,
  黑幼龍老師以對父母親最深刻的同理心,個人的親身經驗,
  親筆為讀者寫下一個個的教養叮嚀。

  「父母身分難以享受?!究竟,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意義是什麼?」

  ①親子互動少,連在餐桌上也談學業。
  黑老師告訴你:「做爸媽的,不要過早介入孩子的學習問題,要讓他們練習『自己解決』。」

  ②父母投資龐大時間與心力在孩子身上,到頭來,卻不知為了什麼而辛苦。
  黑老師告訴你:「父母那麼努力,是希望孩子能幸福。我真正以我的子女為榮的,是他們都成為有愛的人,敬天愛人。」

  ③生活壓力大,夫妻關係緊張,對教養已經充滿無力感。
  黑老師告訴你:「不要急,要慢慢來,孩子一生與父母之間,最重要的體驗是『關係』,這是上帝送給父母的禮物。」

  ● 教養真的好難?
  當了父母才學當父母,是許多人的心聲。黑幼龍老師的三代教養學,不因為時代更迭而改變,每個小叮嚀,都能讓焦慮父母更安心。

  ● 到底什麼是素養?
  就是給孩子好好生活與面對未來的能力!黑幼龍老師認為,在家庭教育中就能養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這些都是送給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

  ● 黑老師,我有問題!
  黑老師說的我都懂,教養書也買了一堆,但面對孩子全都不一樣!小孩沉迷3C、過不完的叛逆期、失戀、搞自閉、被排擠……父母常遇到的教養狀況題,本書特別收錄【請問黑老師!關於教養的10個Q&A】,聽聽黑老師怎麼說?
  ‧面對5G時代、AI大未來,在教養上有哪些父母要注意的?
  ‧我的小孩很宅,人緣又不好怎麼辦?
  ‧我家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姊妹,又該如何培養小孩學會分享?
  ‧孩子天天沉迷手遊電玩,怎麼辦?
  ‧孩子不愛上學,更別說平時多閱讀了,我還可以怎麼辦?
  ‧孩子上了中學後什麼都不說,往往還沒溝通,我就常常被惹毛抓狂了。
  ‧生活壓力大,對教養充滿無力感,怎麼辦?
  ‧如何建立孩子正確價值觀?
  ‧面對自己小孩,我付出這麼多,他們卻無法理解,還說我情緒勒索?
  ‧面對就業市場,如何讓孩子在專業與興趣間找到平衡?

  其實,當父母也需要持續學習。

  這本書教你如何好好真正享受身為父母的過程與樂趣,
  也提醒父母們,儘管世界變化越快,
  更要給孩子們「潤物細無聲」式的慢教養。

  「決定孩子一生的是性格,不是成績。」

  教會孩子✔自信✔勇敢✔分享✔拓展視野和格局✔人際溝通✔解決問題能力
  就是教給孩子面向世界的關鍵能力!
  許孩子一個幸福人生,讓孩子活出最好的自己!

  ★ 隨書掃描QR code ★
  【黑幼龍老師親聲導讀:為何這本書是我30年的教養精華】


名人推薦

  沈春華│金鐘主播、主持人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彭菊仙|親子作家
  黃瑽寧|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本書特色

  ◎ 本書5大特點
  1. 去除父母的焦慮 》
  連老師們都頭痛的跨科素養教育,其實從小就能做起,在家就可以養成。

  2. 解答父母的困惑》
  其實教養沒有你想的那麼難,15個叮嚀、10個快問快答有解。

  3. 許孩子一個未來》
  培養好性格、正確價值觀,教孩子面對世界的關鍵能力。

  4. 【特別收錄】請問黑老師!關於教養的10個Q&A
  依照父母的教養經驗回饋,特別收錄爸爸媽媽在教養過程中遇到最常見的問題,整理出來幾大教養問題類型,再由黑幼龍老師回應,提供讀者最暖心的鼓勵和最實用的建議。

  5. 【特別收錄】黑老師的三封家書
  最親近的家人,如何保持黏度、勇敢說愛?「家書抵萬金」,看黑家人如何用文字,表達心底的愛與感謝。黑幼龍的家書,都對家人說了些什麼:

  給太太──
  約四十年前,我們一起參加一個教會舉辦的夫婦懇談會。記得主持人任修女不知為何冒出一句話:「妳嫁給黑幼龍,是因為妳很任性!」當下妳沒有回答,我更不敢講話,但願妳任性的結果是正確的,是快樂的。

  給女兒──
  我這一生只有一次機會,牽女兒的手走向聖壇。我會儘量走得慢一點,將所有親友的眼神與祝福都拉攏過來,投射給妳,與那位幸運的新郎。

  給兒子──
  立國,我想用你的例子提醒普天下父母,不要放棄。你曾經很叛逆,順手牽羊被逮、還在田裡放火燒草堆。但現在的你,活出了盼望。你就是上天賜給我最好的禮物,我滿懷感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黑幼龍


  中文卡內基訓練創辦人,現任卡內基訓練台灣地區負責人、光啟社董事長,台灣400年來最有影響力的200人之一,長期致力推廣親子「慢養」教育理念。

  自1987年引進全球知名的訓練課程「卡內基訓練」,幫助企業發揮人力資源潛能,增強企業競爭力,開啟人才培訓的風氣。至今在台灣畢業學員超過40萬人,連續29年創下全球營運績效第一名紀錄,並領先全球,開創卡內基訓練「青少年班」、「慢養父母班」、「總經理班」。

  著有《養出好孩子,非慢不可》、《走出一條不平凡的領導之路》、《好想與努力的你分享》、《黑幼龍與你談心》、《破局而出》、《贏在影響力》、《黑暗中總有光》等二十餘本著作。
 

目錄

自序:為什麼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

一個新的里程碑


Part 1. 當父母也需要學習

【給太太的一封信】

父母恩愛,帶給孩子一生幸福
有開心的媽媽,才有開心的孩子
幸福人生的意義
與孩子互動,父母也會成長
爸媽是成年孩子最好的顧問
父母越包容,孩子越有責任感

Part2. 家庭是素養教育的起點

【給女兒的一封信】

有彈性的父母,才有影響力
愛的禮物
姊妹兄弟很和氣,關鍵在父母
你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
陪孩子玩出創造力

Part3. 讓孩子活出最好的自己

【給立國的一封信】

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好性格
自信,是生存的基礎
傾聽,贏得孩子的信任
讚美,是語言中的鑽石

Part4. 請問黑老師,關於教養的十個Q&A

Q1. 面對5G時代、AI大未來,在教養上有哪些父母要注意的?
Q2. 我的小孩很宅,人緣又不好怎麼辦?
Q3. 我家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姊妹,又該如何培養小孩學會分享?
Q4. 孩子天天沉迷手遊電玩,怎麼辦?
Q5. 孩子不愛上學,更別說平時多閱讀了,我還可以怎麼辦?
Q6. 小孩上了中學後什麼都不說,問什麼都不要,往往還沒溝通我就被惹毛抓狂了。
Q7. 黑老師說的我都知道,但是生活壓力大,對教養充滿無力感,怎麼辦?
Q8. 如何建立孩子正確價值觀?
Q9. 上一輩父母總說「我是為你好」;
但面對自己小孩,我付出這麼多,他們卻無法理解,還說我情緒勒索?
Q10.職業無分貴賤,但面對就業市場,如何讓孩子在專業與興趣間找到平衡?

後記:我有沒有好好過一生
 

自序

為什麼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們常常會做的一件事、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關心我們的家人,特別是我們的孩子。

  全世界各地的父母都會照料自己的孩子,但我想你一定同意,華人的父母與子女之間,有一種說不清楚,卻一定感覺得出來的特別親情。我們希望把最好的給孩子,有多少就給多少,付出多少,一點都不保留。你是這樣,我也一樣。

  但實際的關心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青少年得憂鬱症增加近五○%

  有一位心理學家葛瑞(Peter Gray)說,現今的孩童比「大蕭條」時期的孩童還要鬱悶,比在冷戰時期更焦慮。

  最近一項針對十四到十七歲青少年的調查顯示,二○○九年到二○一七年期間,憂鬱症患者增加了六○%。十二至十四歲的孩子得憂鬱症增加了四七%。前一陣子聽說台灣某大學一週內,就有五位同學自殺。

  憂鬱症藥物的銷售量比十年前增加了四○○%。怎麼會這樣?怎麼辦?

  對今天的孩子而言,放假和上學已經沒有多大不同了,在大陸暑假只有一、兩週,有的從小學就開始住校、有好多作業要寫,有的還要去補習,甚至幼兒園已經要讀小學一年級、二年級的功課了。

  現今親子互動的機會越來越少。其實孩子在飯桌上需要慢慢的吃飯,需要多一些眼神的接觸,多一些交談。孩子甚至偶爾需要一些單獨的時間,自由的時間,一個人什麼都不做。

  爸媽也要學習不要過早介入孩子的問題,給他們多一點時間,練習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

  幾年前,我的四個孩子和我們倆老全家人合寫了一本書《慢養──給孩子一個好性格》。想不到很快就引起共鳴。我接到遠在北京、大連、武漢、重慶的父母來信,表示他們對「慢養」理念的認同。

  我還在上海、青島的卡內基訓練遇過從武漢、鄭州陪小孩來受訓的父母。他們心中只有一件事,希望孩子更快樂、更上進。

  慢養是什麼?慢養是:不要太緊張,不要太急。

  記得我的二兒子黑立國跟他的小孩說過,我不太關心你們五歲、十五歲時的狀況。

  我關心的是你們二十五歲、三十五歲時的狀況。

  這就是慢養。其實,二十五歲是進入社會,開始工作的年紀。三十五歲是成家立業的年紀。他們在這年紀的成功,難道不比小學、中學時的學業、成績重要?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一生最寶貴的資產

  我們有多少父母在孩子幼兒園、小學的時候,就急著要他們念書、補習、做功課,好能考進名校。

  慢養是要幫助父母了解,決定孩子一生的是性格(不是考試成績)。因為在學校學到的東西,當他們畢業時就已經落伍了。因為將來的工作有些現在都還不存在。現在逼他們念書,讓他們討厭上學,產生厭讀症,將來畢業後,就算從最好的大學畢業,從此不再繼續學習了,這才是最悲哀的事。

  幫助孩子更有自信,態度積極正向,才是他一生最需要的助力,尤其是讓他們充滿熱忱,個性開朗,樂在溝通,常常面帶笑容,更是重要。

  慢養就是要幫助孩子體驗: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一生最寶貴的資產。他們將來在工作方面的成功,多半取決於與他人合作得有多好。現代的年輕人常一個人打電腦、上網,成長過程中欠缺與他人互動的機會,尤其是家中只有一個孩子,更需要多一些用心,多一點練習。

  慢養是要討論如何培養青少年的自我管理能力。青少年必須學會善用時間,保持終生學習的進取心,並能拒絕誘惑,排除菸、酒,向損友說「不」。父母應該很清楚,靠管教或責罵,一定辦不到。

  慢養並不難,我的四個孩子與我們兩老雖然也曾遭遇困難,碰過挫折,但都走過來了。你們也一定能做到。這星期選一天陪孩子一起吃飯,要吃多久就吃多久。聽他說話,不要叫他去做功課,或催洗澡。

  這一週選一天開始和孩子共同完成一幅拼圖,或做一個大太空艙模型,只要做十五分鐘即可,剩下的下一週再做,可能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能完成。

  本週與孩子下幾次象棋或五子棋,看幾次動漫,到球場打籃球,甚至全家人一起打「兩」圈麻將。週末全家人到郊外走走,最好去人少的地方。

  特別是,跟孩子擁抱一下,不要很快鬆手。

  管孩子,比不管孩子難?

  最後,回到本書的書名,為什麼是《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如果你覺得我可能說顛倒了,我一定不會怪你。前幾天我在錄製有聲書導讀的時候,開場白就很自然的說:「管孩子,比不管孩子難。」編輯立刻衝進錄音室提醒:「不對,不對。是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難!」真的嗎?天下真有這麼好康的事?真的有!但不是從天而降,是要經過好多學習,練習,持續與孩子互動,才能做得到。而且並非一勞永逸!

  我到今天還在學,還在用。我今年已經八十一歲了,四個孩子均已成年。太太與我在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以及觀察他們與我的十個孫子女的互動關係中,最大的心得就是,常常要忍住,不要管教,不要說教,不要指教……真難!像孩子還小的時候,多陪伴,多和他們一起玩。是不是比教他們寫字、準時洗澡與上床睡覺,難得多呢?全神貫注的聆聽孩子說話,贏得他的信任,是不是比管教孩子讀書,向他們說教更難做到呢?假使孩子來請教,例如:關於工作職場的選擇、婚姻大事方面的看法,你可以與他深入交談,但一定要忍住,不要幫他做決定。是不是比下指導棋難得多?但努力做到後的美麗世界相當誘人,非常值得一試。希望閱讀這本書,就是嘗試這「不管」孩子的康莊大道的起點。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985550
  • 叢書系列:點亮未來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7 x 23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節錄)幸福人生的意義
 
好東西不只要與好朋友分享,還要讓自己也一而再,再而三的享用。好比說一篇精彩的演說,特別是一場具有震撼力的演說,聽多少次也不會覺得重覆。
 
像是哈佛大學羅伯特.瓦爾丁格(Robert J. Waldinger)教授的一篇演說,我就聽過五、六次,也常向朋友推薦、常在演溝中舉例強調。
 
瓦爾丁格教授的這篇演講,是在介紹哈佛大學一項為期七十五年的研究調查。是的,你沒有看錯,真的就是長達四分之三世紀。絕大部分的調研最多只做三、五年就算長,可能也只有像哈佛大學這樣的機構,才會做這麼長時間的調查研究。
 
有朋友,讓人幸福又健康
 
然而,這位瓦爾丁格教授強調,哈佛大學到底為什麼花這麼長時間研究什麼呢?
 
他們要研究,人怎麼樣才能活得更健康、更幸福。而這項調查不只問卷或電話訪問,還要實地面對面的討論、錄影、抽血、照腦波。他們調研的對象從哈佛大學的學生,到貧民窟的兒童都有。這七百二十四位對象到今天還有六十幾人活著。而且都已九十幾歲了。
 
根據成千上萬的資料統計顯示,幸福、快樂、健康的關鍵,在於溝通與人際關係。
 
至於金錢、名望(一般人所追求的)對幸福人生影響,甚微。
 
資料證明了,有可信賴的朋友、可傾訴對象的人,不只是較幸福,他們的身體也更健康,罹患像是老人失智、失憶症的比率也遠低於那些孤獨者。這些資料中顯示,孤獨的確有殺傷力。
 
但滿懷自信與熱忱的與他人交往,像是如何溝通,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則是需要學習的,例如,人的天性較偏向嫉妒,所以我們需要學習、練習、再練習,才能具備欣賞他人的能力,進而表達出來。
 
正向心理學大師說:幸福是有層次的
 
回歸到教養小孩領域,父母費盡心思培育小孩,最終目標也是希望他將來能更幸福。要是除了學業之外,也能了解到這方面的重要,該有多好。
 
除了哈佛的調研報告結果,記得我們前面提到的馬汀.塞利格曼教授嗎?這位正向心理學大師提到,幸福快樂的生活狀況是有層次的。
 
塞利格曼教授認為,第一個層次的幸福較表面,感覺也較快消失。
 
舉例來說,就像是吃一球香草冰淇淋,第一口真是又甜又香,但味道會漸漸淡薄,吃完後那種快感不久就消失了。或是看完一場喜劇,大笑了幾小時,也是很快就過去了。充其量,這種幸福感只能說是開心而已。

會員評鑑 TOP

會員評鑑等級 ,共 3 位評分。

感謝您為本商品發表您的看法,這是專屬於博客來會員的發表園地。 看更多書評請前往 【讀者書評】專區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繪本美術館】創意說故事,設計玩巧思,小孩大人都著迷的奇想國度!指定區2書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上誼快閃加碼書展
  • 兒童禮物書展
  • 資訊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