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旅遊大展_加碼
疫後大未來:誰是大贏家?全球五十大最佳商學院教授蓋洛威剖析全新商業環境下的挑戰及商機

疫後大未來:誰是大贏家?全球五十大最佳商學院教授蓋洛威剖析全新商業環境下的挑戰及商機

Post Corona: From Crisis to Opportunity

  • 定價:390
  • 優惠價:7273
  • 優惠期限:2024年10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Amazon「經濟成長與發展類」排行榜第1名
★《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
★商業周刊第1751期選書

  疫情過後,誰將被新世界狠狠甩在後頭?
  蓋洛威以招牌式幽默和敏銳產業洞察力,不時發出正義怒吼
  他對「後疫時代」提出警示和希望,更期望危機能帶來轉機


  試想:
  ●公司所提供的員工福利,寵物津貼可能比健身房會員證更受歡迎?
  ●稱霸影音平台,Netflix的第一步得要收購Spotify?
  ●蘋果應該很快就會買下搜尋引擎DuckDuckGo,或是推出自己的搜尋引擎?
  ●Covid–19對人類的致死率約1%,對傳統媒體的致死率竟高達20%?
  ●疫情期間拒絕無薪假,政府應負擔三分之二的工資?

  疫情的爆發,不僅改變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方式,讓臥房成了辦公室,讓新世代對抗舊世代,更加劇貧與富、紅海與藍海、戴口罩者和痛惡口罩者之間的鴻溝。2020年,病毒每天奪走1000個美國人的生命,但市場指數持續攀升,「連華爾街專業人士都驚呆了。」一些企業如居家健身公司、視訊會議軟體業者、以及電商——一夕間發現自己被排山倒海的訂單給淹沒;然而,餐廳、旅遊、飯店、現場表演,則為求生存而苦苦掙扎。

  暢銷作家蓋洛威為疫後世界勾勒出輪廓。他指出部分強大的科技公司獨占寡頭,隨著破壞性創新而蓬勃發展;大學高等教育在人們無法並肩群聚的時刻,發現他們既有的價值主張越來越難以為繼。另外,疫情也突顯出政府和社會的深層問題。與其說冠狀病毒是改變現狀的觸媒,不如說它是加速趨勢發展的催化劑。

  ●無所不在的科技四巨頭:疫情中,只有大型科技公司睥睨群雄,被封為「四巨頭」的亞馬遜、蘋果、臉書、Google,再加上微軟,半年多的時間股價就增長35%,獲利成長47%。它們驅趕著每個產業都朝科技邁進,藉由創新、混淆事實、大撈特撈,把一個世界性危機變成大好機會。它們怎麼辦到的?有人能起身反抗嗎?

  ●耀眼的新創公司獨角獸:在科技巨頭的宰制下,仍有其他企業決心奮戰,這場疫情同樣也加速這些機會,讓它們奮戰的拳腳更加迅速威猛,特別是一些估值超過十億美元的珍禽異獸。哪些產業將發生變革而蓬勃發展?Airbnb、Uber、Netflix、Spotify、特斯拉、推特、TikTok──誰的前途大好?

  ●慘遭痛擊的高等教育:過去40年,美國大學學費增加1400%,私立商學院一堂課的毛利潤甚至可超過90%,高教機構猶如奢侈品牌而不是公共的僕人。但疫情突然來了,一夕之間校園被淨空,學生們延後入學,高等教育歷經至少一年的劇烈轉變,哪些改變會是永久性的?為什麼其中可能出現幾十年來最大的商機?  

各界專業推薦

  麥道森│「美股狙擊手」共同創辦人
  愛瑞克│知識交流平台「TMBA」共同創辦人
  凱若│作家、多元創業者
  黃瑞祥│「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專欄作家
  施雅棠│「美股夢想家」創辦人
  吳曉明│紐約理工學院計算機系終身教授暨前系主任
  王怡人│「JC財經觀點」創辦人Jenny
  Mr.Market│財經作家

  這一切發生得既突然又急促,讓許多人來不及反應,思考若疫情這個意外將帶領我們走向另一條發展道路,我們又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向前邁進?這也是我認為《疫後大未來》這本書最值得一讀的原因,史考特.蓋洛威教授完整描繪了現在與未來的可能情境,幫助讀者掌握趨勢,迎接新局!  —Jenny│「JC財經觀點」創辦人

  作者洞悉了這些科技趨勢,但也可以看到其背後的大聲呼喊:這些趨勢可能惡化、也可以加以修正,端看我們希望它是什麼樣子! —麥道森│「美股狙擊手」共同創辦人

  我很喜歡本書最後一章在探討社會、政府、教育等議題的觀點......這次Covid-19 衝擊美國太大,說得誇張些,搞不好會成為中美政經徹底分道揚鑣、走向第二次冷戰的起點。 —黃瑞祥│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專欄作家  

  作者詳盡的資訊收集與分析讓我們知道,『危機就是轉機』這句話的確無誤,但『需要的不只是修補調整,而是整個商業模式的重新思考』。不能停止觀察,不能停止動腦,不能停止調整自己以跟上變化速度,因為『最大的機會就藏在流行疫情讓變化加速的區域』。 —凱若│作家、多元創業者

  沒有人比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的科技企業家兼作家蓋洛威教授更能闡明疫情的變幻莫測。他輕快活潑的散文和容易記住的插圖,生動的展示科技巨頭如何扭轉疫情的危機,進入終生搶奪市場份額的機會。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內容有趣且豐富。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這本書快速、流利且很有說服力。任何對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有清晰眼界、以及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感興趣的人,這是你希望讀到的出色分析。 ──《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

  隨著疫情蔓延和二〇二〇大選選戰進行,假訊息和仇恨言論不斷在社群網絡擴散,史考特.蓋洛威成了科技巨頭和大型社群網絡最尖銳的批判者。 ──《高速企業》(Fast Company)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史考特.蓋洛威


  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行銷學教授,也是連續創業家。2012年著名網站Poets & Quants推選他為全球五十大最佳商學院教授。他創辦過九家公司,包括先知(Prophet)、紅包(Red Envelope)、以及L2。他是暢銷書《四騎士主宰的未來》與《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的作者,也擔任紐約時報公司、服裝品牌Urban Outfitters、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哈斯商學院的董事會成員。他的播客節目《Prof G》和《Pivot》、部落格《No Mercy/ No Malice》、以及YouTube頻道《Prof G》觸及數百萬用戶。2020年《Adweek》將《Pivot》選為年度商業播客。蓋洛威於2019年創辦在職專業人士的教育平台Section 4,提供商業策略課程:section4.com。

譯者簡介

葉中仁


  自由譯者,曾任電視節目製作人、科技公司實驗室研究員,現居台北。
 

目錄

【導言】
大加速
危機就是轉機
 
【第一章 冠狀病毒和汰弱留強】

汰弱留強:強者變得更強
在淘汰賽中存活:現金為王
危機管理的一○一法則
冠狀病毒的「流氓步數」:可變的成本結構
大分散
「品牌時代」讓位給「產品時代」
紅與藍
 
【第二章 四巨頭】
巨頭的力量/壟斷的演算法/特色化
科技業越大,問題越大
大數字的詛咒
亞馬遜
蘋果
「廣告狂人」2.0: Google 和臉書
 
【第三章 其他破壞性創新者】

破壞力指數
獨角獸廄房的熊熊大火
當煙消雲散
 
【第四章 高等教育】

破壞的時機已成熟
危機落在我們身上
前途何在
我的建議
 
【第五章 共富社會】
資本主義,共病,以及冠狀病毒
資本主義向上,社會主義向下=裙帶政商關係
裙帶主義與不平等
新種姓制度
剝削經濟
認真看待政府
共有財的悲劇
我們必須做什麼
 
致謝
注釋
 
 



  二○二○年的新冠肺炎引爆經濟危機,也改變全世界人類原本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過去很少有人願意足不出戶這麼長的時間,但封城期間被迫在家,多了與自己和家人共處時間,也必須思考該如何安排每日的規畫,才能兼顧生活與工作之間的平衡。

  對於企業來說,過去員工每天到固定場所打卡、上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現在卻因為疫情影響而改變,藉由雲端服務提供遠距工作和遠距會議來支持跨時區與地域的溝通合作,甚至有許多公司表示在疫情後仍會維持現狀,形成新常態。

  除此之外,投資市場的改變也異常巨大。恐懼徹底蔓延至全球股市,讓投資人以為將重現一九二九年經濟大蕭條的景況。只是這樣的現象並沒有延續太久,美國股市在二○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創下低點後,聯準會無限量化寬鬆與龐大的激勵措施挹注,在經濟快速復甦的預期下開啟了V型反轉行情,到二○二○年底三大指數再度創下歷史新高。

  這一切發生得既突然又急促,讓許多人來不及反應,試思考若疫情這個意外將帶領我們走向另一條發展道路,我們又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向前邁進?這也是我認為《疫後大未來》這本書最值得一讀的原因,史考特‧蓋洛威教授完整描繪了現在與未來的可能情境,幫助讀者掌握趨勢,迎接新局!

  《疫後大未來》是蓋洛威教授第一本書《四騎士主宰的未來》的延伸版本,前作提到臉書(Facebook)、亞馬遜(Amazon)、蘋果(Apple)與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四家公司的總市值高達七兆美元,在標普五百指數(S&P 500)中占有16%的權重,對於整體經濟的影響不容小覷。蓋洛威教授對此提出質疑,認為這四家公司的威脅不僅於此,當我們過度依賴它們提供的產品與服務時,甚至可以進階控制你的心理,激發渴望,以便可以讓你做出更多意料之外的行動,鞏固競爭優勢。這個過程彷彿讓商業環境回到了過去的標準石油壟斷時期,掌握優勢的企業營運重點不在創新而在自身盈利,壟斷的結果會拖累整體經濟發展。

  只是,討論分拆科技巨頭的提議總是不了了之,科技巨頭掌握的龐大資本與遊說能力讓它們仍占據優勢。直到疫情爆發,重塑產業生態。危機往往可以創造巨大的機會,帶動新興產業崛起,從利基市場切入成為市場焦點,這些破壞性創新者的群起挑戰是否動搖了四巨頭的領導地位?答案是沒有,四巨頭在疫情期間股價表現更勝以往,後疫時代只會讓大者更大,強者更強。

  想要在狹縫中嶄露頭角,企業必須找到更符合現代的生存法則,成功可歸類為一個特定公式:喜歡等於熟悉加上意外。找到既有的市場,增添創新與科技的元素,讓消費者有更深的體驗而非認知,才有可能達到閃電擴張的效果。書中蓋洛威教授也分享了他認為未來最耀眼、最有可能達到兆元市值的獨角獸公司,包括共享住宿Airbnb、新創保險公司Lemonade與居家健身器材新創公司Peloton都名列其中。

  最後,則是蓋洛威教授對高等教育普及與革新的呼籲,透過科技力量與政府支持來提高學校的競爭力,提高所有參與者的素質是當前要務。我相信這也是拜登政府在上任後最重視的問題。對於教育和基礎建設的投資將是重塑美國最有利的工具,甚至預期在未來將調高富人階級的資本利得稅負,強調公平正義,盡可能縮小貧富之間的差距。

  總結來說,這個過程絕對不容易,但與其讓資金輕鬆的流向少數贏家,更重要的是將資源做更高效的分配,才能讓後疫時代走向更美好的共富社會。對於一般人來說,除了在本書中獲得作者對趨勢的洞見,培養對商業的敏銳度外,還能藉此打造健全的資產配置計畫,為自己開創人生、事業與投資的再成長。

◎Jenny(JC財經觀點創辦人)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91114
  • 叢書系列:實戰智慧叢書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8 x 21 x 1.5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大小只有人類頭髮寬度四百分之一的病毒,占領了我們一三○億兆噸的星球,讓它以十倍速度旋轉。

但是,即使時間(變化)加速,我們的生活卻靜止不動。就像我的兒子第一次拿到糟糕的成績單一樣,我們無力去想像此時此刻之外的事。沒有之前,也沒有之後,只有Zoom視訊、外帶餐點以及Netflix。我們查看病例數和死亡數,也查看電玩遊戲分數和影片播出時間。二○二○年夏天最賣座的電影是《棕櫚泉不思議》(Palm Springs)──一個關於兩人不斷重複過著同一天的故事。

我經歷人生五十多個寒暑,知道糾結於此時此刻是不對的。就像我對孩子說的,我也試著說服自己:這一切都會過去。這本書嘗試做的,就是把眼光跳脫當今的空前變局,藉由創造未來去預測未來,催生對話,找出更好的解決之道。

當我們這顆唯一能夠負載生命的星球回復它的正常轉速之後,企業、教育和我們的國家會出現哪些不同?它是否會更合乎人性、更繁榮興盛?或者人們會希望它乾脆停止運行?我們能做些什麼以打造那個「之後」?

我是個創業者和商學院教授,因此我透過商業的角度來看待事物,這也是本書的核心──這場世紀疫情會如何重新改造商業環境。我檢視為何疫情讓大公司,特別是大型科技公司得利。這本書有相當的篇幅是我的第一本書《四騎士主宰的未來》在疫情時代的更新版,我重新審視亞馬遜(Amazon)、蘋果(Apple)、臉書(Facebook)和Google。同時我也觀察這四巨頭主導的產業之外,還有哪些破壞性創新的機會,前途大好的又是哪些公司。

企業並非在真空中運作,因此我把這些企業故事連結到更廣泛的社會故事裡。我用整整一章來討論高等教育,因為我相信它已趨近重大轉型的邊緣。我會討論幾個文化上和政治上因疫情而揭露和加速的普遍趨勢,解釋我何以認定一整個世代以資本主義之名所進行的變革,已經對資本主義體制造成傷害,以及我們能如何做出補救。這是一場全球性的危機,儘管我的舉例和分析都是源自美國的經驗,我希望這些洞見對其他國家的讀者也有其價值。

會員評鑑

4.5
7人評分
|
7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0
|
2023/01/11
劇透警告

📘 簡談—《疫後大未來》

📡 書籍類別:商業/經濟

-

✏️ 我的心得:
「新冠疫情加速了各企業間的『汰弱留強』,甚至發展至有些變態的程度。」

我對於商業社會的發展並不熟悉,因此閱讀本書時,一方面能科普到實際的企業例子,一方面則總是看不懂作者的幽默商業笑話🤣

不過本書的娛樂性滿高的,彷彿在看《蘋果橘子思考術》,作者用各種有趣數據比較有關疫情的數據。
並且一針見血的分析與建議,讓我獲得許多啟發。

-

📒 我學到···

1. 以「紅/藍」劃分大型科技公司。
(免費提供內容、廣告繁瑣/付費獲得品質、保護消費者隱私)

2. 「破壞性指數」對公司的重大影響。

3. 亞馬遜有力的故事願景,加上那嚇死人的巨量投資,讓各企業難以與它競爭。

4. 透過疫情看見了「高等教育」的本質與改變。
展開
user-img
Lv.4
3.5
|
2022/09/24
劇透警告

《疫後大未來》,作者史考特‧蓋洛威(Scott Galloway)是美國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行銷學教授,也是名創業家。因此,他用商業的眼光看待事物,在該書提出新冠疫情後的商業環境變化趨勢。這本書有三大看點:一是「無所不在的科技四巨頭」,二是「耀眼的新創獨角獸」,三是「慘遭痛擊的高等教育」。

作者在〈導言〉提出兩個論點:一是疫情最深遠的衝擊是扮演加速劑,如電子商務快速成長;二是每個危機必然存在機會。但許多加速的趨勢是負面的,會減弱我們復原跟發展的能力。(參閱頁27)

作者表示,市場有一隻左右疫情時代的產業消失、存活或蓬勃發展的手,那隻手就是政府,航空業是最明顯的例子。(參閱頁42)台灣也是一樣,要知道政府在乎的產業優先順序,紓困振興預算的分配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上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網站(https://reurl.cc/NAA4Kq)下載。

「在家工作」是最顯而易見的加速趨勢,和疫情中發生的許多事一樣,最有錢的一批人佔盡最大的好處,有辦公設備,有錢請人照顧小孩,或有其他收入來源;相對的,多數勞工階層必須到工作場所,如商店、倉庫或工廠等。(參閱頁56)

「許多公司賣的,基本上是同樣大量生產、平庸水準的產品,但是它們因為歷經幾代在品牌打造上的投資而得以溢價出售。」(頁131)作者指出,在新冠疫情後,品牌時代的競爭優勢,轉變到產品時代,特別是,只是一味打品牌來對應新的挑戰者,可能會失敗。看到這邊,我職業病作祟,把公司置換成政黨,把產品置換成候選人,似乎也可以通。

作者認為,「行銷的菜鳥們以為人們喜歡有很多選擇,但消費者要的更多的選擇,而是提供選項時更有信心。做選擇,是時間和注意力的額外負擔,消費者希望有別人可以幫他們研究和導覽這些選項。」(頁161)因此,請參考精選行程,請試試主廚推薦,請先來個組合搭配,都是常見的行銷手法。

消費時必須排排坐的產業,受疫情的打擊特別沉重,如運動賽事、航空業、電影院、餐飲、大學。(參閱頁183)作者指出,在大學裡,用時間和學費換來三種價值:證書(credential,學校科系在社會上的評價會影響求職)、教育(education,學習和充實自我)、體驗(experience,校園環境、交友談戀愛、參加社團活動等),書上列出一個公式表示:(C+E+Ex)÷學費。(參閱頁193~194)

但我看完覺得怪怪的,一是按內文描述,那公式應該是除以(學費+時間),二是這個除式後面沒有等號。好吧,就此打住,或許作者只是單純示意,並沒有要發展個等式。重點是,因為疫情而展開遠距教學,因為疫情而遠離校園,疫情前的教育學習方式和體驗模式已然改變,高等教育的價值主張,也必然要跟著改變。把眼光轉回國內,除了疫情,還有少子化的衝擊,美國還有國際生可招,台灣呢?

該如何將美國強化成人民能真正掌控的政府?作者的建議是「投票」,這是最容易,也是最重要的事,除了總統大選外,非大選年、地方選舉都要去投票。因為民選的官員決定了政府的組成,而政府的政策則反映出投票選民的人口結構。因為老年人會去投票,因此制度設計上,年輕人的財富會轉移到年長者手上。(參閱頁266~267)

我想起之前美國有一個刺激年輕人投票的廣告:「Dear Young People,"Don't Vote"」(親愛的年輕人,別投票)。鏡頭回到國內,這些年,年輕人比較願意返鄉投票了,但對於離鄉到都市工作的年輕人,特別是離島的,交通因素成了影響投票的重要因素,特別是海運跟空運,除非通過「不在籍投票」,否則很難提高離島的投票率。

展望未來,作者認為,政府的政策有兩大要務:一是限制私營公司、特別是大型科技公司的權力,二是提供扶持個人的力量。(參閱頁273~274)前者關乎政治獻金、反托拉斯與監管制度,後者關乎經濟紓困方案。「金錢是工作與時間的轉換器」大量舉債,卻讓富人減稅,不僅債留子孫,更可讓疫情下的富人更富、窮人更窮,而在美國,沒錢就是要命。(參閱頁235)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難怪該書出版半年即到八刷。

掩卷沉思,目下花時間跟學費攻讀博士所為何來?證書、教育、體驗與大學、研究所階段有何異同?若最後只有一張證書,豈不大虧!
展開
user-img
5.0
|
2022/01/10

「我們已經見到,即使疫苗問世,回歸到『正常』生活依舊緩慢而不可預測。」P.47
 
2019年末從中國擴散的新冠肺炎,直至現今都仍影響著全球各國人民的健康,除此之外還有經濟與生活也面臨諸多的重大改變,作者史考特.蓋洛威(scott galloway)在導言的部分引用亞里斯多德的觀察:「沒有變化,時間就不存在。因為所謂的時間只不過是我們對『之前』和『之後』之間差異的度量。」
 
生活在美國的他認為,2020年初時我們都還是活在「之前」,而現在則是「之後」。是吧,台灣近期疫情又開始有點嚴峻(國外則是一直很嚴峻),是否更有感觸呢?儘管懷念著過去的日常,但事實上,我們也回不去以前的生活了。
 
到目前為止,我們經歷過一次三級警戒,相信大家對於各行各業的變化都非常有感,有的產業飛黃騰達,有的直接被打趴,未來的商業與獲利模式會變得如何,你我都好奇如同書封中間那小小的五個字:誰是大贏家?
 
老實說,一開始看史考克談股價、一些數字化的東西,以及沒聽過的公司都覺得內容好硬,不過撇除掉那些數據,他對於商業與大環境等的分析,讓我整個越看越是著迷,尤其是談論Netflix、亞馬遜、蘋果、google、facebook 的章節。當然,也包含一些新創產業的探討,我個人倒是挺期待Spotify與Netflix合併的未來。(誤)
 
另外,還有一個族群也是被疫情搞到非常頭大的,那就是學校,我們的教育體系。儘管脫離學生時期已久,也不愛讀書與考試,但光想到沒辦法到學校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同樂,真的是一件好可怕的事情。新冠徹底拉開了人類之間的距離,而史考克以下的這段話,更是讓我有些傷心:
 
「在疫情中成年的這一代,對於我這一代人所珍惜的毗鄰性會有不同的價值認定。等到病毒受到控制的時候,可能已經培養出一個先天會自動保持社交距離的微世代。即使疫情之後回復到親密的人際接觸,曾短暫消失的大學校園體驗將催生出美國家庭過去怯於提出的問題:這一切到底值不值得?經過一個月的在家上課,大部分學生可能迫切想回到校園,但經過一整年沒有『傳統式的』大學經驗後,許多人也會開始問自己到底錯過了什麼,到底值不值得可惜。」P.208
 
我們台灣是有點幸運,疫情不像歐美一樣嚴重到幾乎整年都無法好好地上學與工作,可是未來也難講,因此每一個人都要更有意識去思考我們疫後的未來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品質,如果說想要打敗病毒、好好工作、好好維繫親友之間該有的親密感,那就做好防疫,不要因為防疫稍有成效就以為病毒已經消失,講真的,台灣還有鬆懈的本錢嗎?我覺得沒有。
 
這個非常時期還是有請大家防疫要做好!
(岔題了,抱歉XD)
 
史考克當然也有提到一些關於美國社會貧富差距、未來商業模式、教育、政治等建議的方法,我認為也蠻值得一讀,雖然各國因政策會有不同的做法。
 
最後,有兩段在書末的文字想與大家分享,也邀請各位可以一起來思考。
 
.民眾對於政治人物的不屑一顧,反而給了他們更多的權力,因為民眾讓他們原本具有長期制衡功能的機構空洞化。我們讓他們來控制我們。
 
.經濟上對疫情做出的回應,重點應該放在保護那些陷入風險的人們。……。股東這時候應該會賠錢,這是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但優先順序應該是這樣:保護人,而不是保護工作;保護工作,而不是保護企業;保護企業,而不是保護股東。
 
 
「傳染病、戰爭、大蕭條───這些衝擊帶來苦痛,隨之而來的往往是人類史上最具生產力的時期。曾經觀察並忍受痛苦歷程的世代,往往能為戰鬥做最好的準備。」P.280
展開
user-img
4.0
|
2021/12/12

對於台灣而言,疫情真正的到來可能是2021年。
隨著警戒不斷升高,居家辦公與上課、禁止內用,足不出戶成了我們的日常,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曾經,一切變得不再容易。在這同時,觀看紐約大學商學院教授所撰寫的「疫後大未來」感受更深了,去年的美國也正經歷了我們經歷的一切,這迫使過去不願改變的事情,不得不因應改變。當人們不能面對面,但是生活所需、緊急應變仍存在時,對應的方法便會接連出現。
藉由本書的整理,讓我對於後疫情時代有了多一點觀點與認知。
展開
user-img
Lv.2
5.0
|
2021/10/09

觀點很棒,有很多本來沒有想過的概念在書中都有一種被作者點出來的感覺。
疫情造成的問題深深影響經濟、人們的文化及習慣等等,正面臨著這一切的我們看這本書時更有感觸。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順暢表達,溝通無畏/溝通升級攻略有聲書、線上課程7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秋冬旅遊大展_加碼
  • BL輕小說展
  • 小天下加碼(10/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