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氍毹弄影:文學、戲曲和電影的融涉與觀照

氍毹弄影:文學、戲曲和電影的融涉與觀照

  • 定價:330
  • 優惠價:9297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81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氍毹,原是鋪設於舞台之上的毛織品,屏氣凝神中,演員踏上了紅毯,敷衍人間百態。

  戲曲、電影乃至於常賴以改編的文學,往往有著微妙的連結,且交織出奇異的影像世界。本書從虛構的小說作品中,看見了以南管、電影發展為背景的臺灣早期風華,見證著戲曲、電影在臺灣的演變歷程。接著檢視華語電影中,探討性別展演與戲班文化的精彩作品,如:《霸王別姬》、《梅蘭芳》等,突顯其類型特色與寓意,並選擇標誌著戲曲電影里程碑的京劇電影《洛神》、紹劇電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兩部作品,探討其圖像意義與美學價值,從而引出電影《刺客聶隱娘》,從尤侗《黑白衛》雜劇、京劇再到電影,析論聶隱娘故事演變及生命情懷的轉變。最後將視野擴大,以展現「獻子成忠」精神之日本戲劇《菅原傳授手習鑑》,與元雜劇《趙氏孤兒》進行跨文化比對,兼論山田洋次「武士三部曲」所呈現的武士精神蛻變。

本書特色

  ★文學、戲曲、電影,呈現不同展演方式中或同或異的影像世界!
  ★由臺灣、華語、延展到日本的跨文化對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沈惠如


  東吳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中華戲劇學會常務理事,曾獲第二屆中國王國維戲曲論文奬。著有《尤侗西堂樂府研究》(花木蘭文化)、《從原創到改編──戲曲編劇的多重對話》(國家)、《袖珍曲選》(里仁)、《漫遊旅人──旅行文學讀本》(新學林)、《氍毹弄影──文學、戲曲和電影的融涉與觀照》(新銳文創)等。

  並創作多部戲曲劇本:京劇《廖添丁》(與邱少頤合編)、《水滸英義》、《閻羅夢》(陳亞先原創、與王安祈合編)、《八百八年》,清唱劇《烏江恨》、實驗崑劇《小船幻想詩》、《戀戀南柯》、《半世英雄‧李陵》、《亂紅》(與朱挈儂、施如芳合編)、舞劇《媽祖林默娘》等。

  ★2004年獲第二屆中國王國維戲曲論文奬
  ★《閻羅夢》獲電視金鐘獎傳統戲曲類、台新藝術獎年度十大表演藝術
  ★《小船幻想詩》、《戀戀南柯》獲台新藝術獎年度十大表演藝術
  ★《亂紅》獲台新藝術獎評審團大獎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紀實與虛構:台灣傳統戲曲的小說與影像書寫
第一節 「戲」說台灣—以小說《行過洛津》、《戲金戲土》為例
第二節 性別、家國的重層觀照—電影《失聲畫眉》、《戲夢人生》與《沙河悲歌》
第三節 小結

第三章 諧擬與反諷:影像敘事中的性別展演與戲班文化
第一節 乾旦坤生的愛與恨—電影《霸王別姬》與《梅蘭芳》
第二節 鏡像/複象/後設—電影《龍飛鳳舞》與《盂蘭神功》

第四章 互文與視角:戲曲電影的圖像美學與現實寓意
第一節 京劇電影《洛神》的多重視域與文本解讀
第二節 紹劇電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在猴戲演變中的意義

第五章 戲魂與魅影:神隱女刺客的登峰造極
第一節 從傳奇到京劇—戲曲中的聶隱娘
第二節 電影《刺客聶隱娘》的故事演變與生命情境

第六章 櫻花與薔薇:差異對比下的跨文化思維
第一節 明治維新時期武士的蛻變—山田洋次「武士三部曲」和《末代武士》
第二節 「獻子成忠」之中日武士道精神比較—《菅原傳授手習鑑》與《趙氏孤兒》

第七章 結語

後記
參考文獻
 

後記

  自從認定了戲曲為一生摯愛,研究、教學、創作、娛樂等都離不開她,「愛屋及烏」之餘,戲劇、電影與文學本行,均成了密不可分的生活良伴。授課、書寫以外的時間,常流連在戲院、劇場,別人的觀賞是餘興,我則是要評論、紀錄;別人以為我在享樂,其實緊接而來的評鑑意見才真是傷神,然而,當這些經驗轉化為學術能量,其間的樂趣和成果自是豐沛滿溢。

  這本書就是如此積累而成。我喜歡觸類旁通,也喜歡跨界整合,所以一旦發現議題,就會興致勃勃沉浸於斯,然後延伸視角,關注不同領域的相關面向。一方氍毹,就像一本動態的書,也宛如一場影像實境秀,任想像馳騁遨遊,然而將這些觀覽經驗轉化為學術論文時,卻因討論跨度較大,往往需費時琢磨,於是許多篇章便在自身的檔案庫中積累沉寂。

  或許是心境使然,也或許是即將邁入退休倒數年限,忽然有歸納研究成果的想法,起心動念之後,開啟檔案資料庫,又常常陷溺其中,幾經斟酌,終於選定了《氍毹弄影—文學、戲曲和電影的融涉與觀照》這個主題,從心愛的傳統戲曲出發,呈現部分研究心得。由於興趣廣泛,其實也已順便在思索下一部專書了,專書寫作之門既已開啟,在接下來的生涯中,應該會更加充實而忙碌。

  成書過程中,校對與補缺是最繁瑣的工作,剛完成碩士論文口試的愛徒王彥婷,在畢業至覓職的這段休息空檔,扛起了協助我校稿及查證資料的任務,她細心、專注的個性,及對治學方法的熟稔,真是幫了我大忙,希望認真負責的她,能盡快找到適合的工作,當她主管的人,絕對是幸運的。

  另外要謝謝好友台北市立大學中語系郭晉銓老師為本書書名題字,以及國光劇團劉珈后小姐提供劇照,讓本書增添許多美感。也要謝謝秀威及責任編輯人玉,以及匿名審查者。希望這本書,不僅是我個人的學術成果,也能帶給大家些許啟發。
 
沈惠如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540418
  • 叢書系列:新美學
  • 規格:平裝 / 268頁 / 14.8 x 21 x 1.38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神來之筆:兩岸京劇電影《洛神》的美學探析〉

除了戲曲之外,關於洛神故事的影視作品不少,最早是台灣攝製於1955年,為慶祝中製廠成立22週年所拍的《洛神》,由熊光導演,梅派青衣祭酒金素琴飾洛神,劉玉麟飾曹植,於劇場內、影棚中,實地再佐以搭景,拍成京劇舞台紀實片,齊如山親任藝術指導。1956年,北京電影製片廠也拍攝了戲曲電影片《洛神》,由吳祖光導演,梅蘭芳飾洛神,姜妙香飾曹子建。1957年香港大成影片公司拍攝粵劇戲曲電影《洛神》,由羅志雄執導,芳豔芬(飾甄婉貞)、任劍輝(飾曹植)、麥炳榮(飾曹丕)、劉克宣(飾曹操)、任冰兒、半日安等領銜主演。1966年上映的香港潮劇戲曲電影《洛神》,由高歌執導,方巧玉、陳楚蕙等主演。1994年,台視八點檔【楊麗花歌仔戲】製播了《洛神》,這也是第一部登上八點檔播出的電視歌仔戲作品。由楊麗花、宗華製作,楊麗花、陳亞蘭、李如麟、馮寶寶領銜主演,全劇共40集。2002年香港無線電視台播映《洛神》劇集,蔡少芬(飾甄宓)、馬浚偉(飾曹植)、陳豪(飾曹丕)、劉丹(飾曹操)主演。2013年,華策影視播映《新洛神》劇集,李依曉(飾甄宓)、楊洋(飾曹植)、張迪(飾曹丕)、李進榮(飾曹操)主演。

在這些作品中,值得注意的是海峽兩岸幾乎同時推出的京劇電影《洛神》,由於時間相近,又都是梅派的版本,但卻因美術設計和拍攝手法不同,頗有對比較勁的意味。大陸版本是《梅蘭芳的舞台藝術》攝製計畫的內容,是觀賞梅蘭芳京劇藝術的重要管道,台灣版是慶祝中國電影製片廠22週年紀念,主要目的是為勞軍,1956年才做商業放映。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