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台灣文學中的性別與族裔:從日治到當代

台灣文學中的性別與族裔:從日治到當代

Gender and Ethnicity in Taiwanese Literature: Japanese Colonial Era to Present Day

  • 定價:650
  • 優惠價:958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55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以性別與族裔兩個面向探勘台灣文學中的女性角色形塑、女性(化)敘述,及國族想像和族裔書寫,側重台灣文學和世界之鏈接。第一部分深究謝雪漁俠義故事的譯寫,以及日治時期漢文通俗作家、日語新文學作家、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第二部分前半闡釋戰後初期反共文學體制實際操作的隨機性,以及東南亞離散經驗如何在國民黨反共政策下,開展另類的反共言說;後半鑽研女作家如何藉由羅曼史,演繹兩岸錯綜的地緣政治,並考索台灣文學這一概念,在英譯過程中折射出的多種意涵及接受情況。最終部分剖析原住民作家的自我書寫和民族誌嘗試,並探討晚近小說如何以母系多族與域外(菲律賓)故事,呈顯台灣文學重構台灣歷史和華人主體的潛能。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姵吟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博士,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研究領域為現當代中文文學。曾任教於荷蘭萊頓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2020年秋季荷蘭萊頓大學台灣研究講座教授、2015/2016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代表作為Colonial Taiwan: Negotiating Identities and Modernity through Literature(2017),並編有Positioning Taiwan in a Global Context: Being and Becoming(2019)、East Asian Transwar Popular Culture: Literature and Film from Taiwan and Korea(2019)、《交界與游移:跨文史的文化傳譯和知識生產》(2016)、Print, Profit and Perception: Ideas,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in Chinese Societies, 1895-1959(2014)。
 
 

目錄

導論:現當代台灣文學中的性別與族裔

第一部分 日治時期台灣文學中的國族潛影與女性形象

第一章 從世界回望台灣:謝雪漁小說中的俠義譯寫與國族潛影
一、將世界帶來台灣:謝雪漁俠義敘事的多重源頭
二、忠孝俠義的桃花源書寫的雙面性
三、日華關係與中、日義舉的重層展演
四、結語
第二章 「現代」版賢妻良母之形塑:徐坤泉與吳漫沙作品中的女性角色
一、《風月報》作為婚戀論述的場域
二、徐坤泉的「現代」理想女性形塑
三、吳漫沙摩登女與新女性的兩極化
四、誇張的通俗劇式修辭
五、結語
第三章 沉默的她者:重探呂赫若、龍瑛宗與翁鬧作品中的女性角色
一、呂赫若作品中的女性
二、龍瑛宗作品中的女性
三、翁鬧作品中的女性
四、結語
第四章 民俗、階級、婚姻:黃鳳姿、葉陶、楊千鶴作品中的女性角色
一、黃鳳姿的民俗書寫
二、葉陶作品中的階級意識
三、楊千鶴作品中對婚姻的踟躕
四、結語

第二部分 戰後至當代台灣文學中的女性(化)敘述及國族、地緣政治

第五章 史詩式和現代主義的嘗試:王藍《藍與黑》與郭良蕙《心鎖》中的女性(化)敘述
一、台灣戰後初期的文學場域
二、史詩式的羅曼史:王藍《藍與黑》愛情和戰爭的交織
三、遭查禁的現代主義試驗:郭良蕙和她的《心鎖》
四、結語
第六章 另類中國性:潘壘《紅河三部曲》和鄧克保《異域》中的戰爭和國族
一、軟性威權(Soft-Authoritarian)的戰後初期台灣文壇場域
二、通俗與交混的中國性:潘壘的《紅河三部曲》
三、私人化的中國性之認證:鄧克保的《異域》
四、結語
第七章 愛情與兩岸政治:以李昂《七世姻緣之台灣/中國情人》及平路《東方之東》為例
一、《七世姻緣之台灣/中國情人》中的多層次過去重述
二、朝向後國族的女性個體性
三、性別化的敘述
四、全球化下的台灣與中國
五、《東方之東》的自由追尋
六、兩岸關係之四角演繹:台灣、中國、澳門、香港
七、女性敘事及女性細節
八、結語
第八章 世界中的「台灣文學」:以台灣文學英譯選集、李喬、吳明益為中心的討論
一、英譯選集樣本裡世界中的台灣之策略
二、翻譯「台灣性」
三、《寒夜》中的歷史提萃
四、《寒夜》台灣意識的弱化及語言上「台灣性」的遮蔽
五、《複眼人》朝向全球化的「台灣」
六、結語

第三部分 千禧年後台灣文學中的族裔書寫及民族誌的建構與解構

第九章 邊緣的發聲:里慕伊.阿紀《山櫻花的故鄉》與《懷鄉》中的性別及族群
一、《山櫻花的故鄉》中的性別再現
二、《懷鄉》中的女性敘事
三、女性、日常與民族誌
四、語言與文體上的泰雅族特色形塑
五、結語
第十章 海洋作為中介:夏曼.藍波安近作中的達悟尊嚴追尋與跨原住民游牧學
一、《大海浮夢》中的達悟符碼:從移動路徑到祖島尋根
二、《安洛米恩之死》中達悟知識系統的捍衛及危機
三、《大海之眼》中的達悟尊嚴尋覓
四、結語
第十一章 朝向母系的多族群民族誌:陳耀昌《福爾摩沙三族記》中的歷史再現
一、變動中的多元種族融合
二、國姓爺的通俗想像
三、查某的成長小說兼家族史
四、結語
第十二章 重構菲國華人主體:連明偉《番茄街游擊戰》中的三重「反成長」書寫
一、混血華裔孩童的流動懵懂主體:〈番茄街游擊戰〉
二、純正血統的僭越與菲華文化位階:〈我的黃皮膚哥哥〉
三、雌雄變身的慾望主體:〈情人們〉的性別認同
四、結語

結論:再談台灣文學中的性別與族裔
後記
徵引書目
各章出處
索引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04740
  • 叢書系列: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 規格:平裝 / 464頁 / 14.8 x 21 x 2.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導論:現當代台灣文學中的性別與族裔(摘錄)

台灣是個多族群的島嶼。因其重層殖民歷史,在台灣文學史的書寫上,「反帝、反封建」與反殖民是常見的大敘述(master narratives)。國族主義掛帥的評斷標準雖自1990年代以來逐步鬆動,但具強烈社會意識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仍為文學史家所偏愛。以相對菁英的新文學作品來論,除開賴和、楊逵、吳濁流等較早被納入日治時期文學「正典」的幾位作者,以另類風格取勝的作家(如以描寫蒼白知識分子著名的龍瑛宗、提倡超現實主義詩學的楊熾昌、將現代主義美學發揚光大的翁鬧等)也陸續獲得關注。同樣在1990年代,原本被冠以皇民文學作家稱號而受批評的陳火泉與周金波等人,也因學者致力於回到歷史現場的脈絡化閱讀,有了翻身契機。與此同時,關於通俗文學課題的挖掘也開始起步。

從今回望,研究課題已相對寬廣,國族論述也不必然地唯我獨尊,但對於性別論述和族裔(ethnicity)課題,尚存深究空間。關於性別和族裔,自九○年代以降,已積累若干前行研究。以專書為例,性別方面的研究,論文集可見諸:鄭明俐編的《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以及梅家玲編的《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縱論式的研究,可參見范銘如的《台灣女性小說縱論》。斷代研究,則可見於李仕芬的《愛情與婚姻:台灣當代女作家小說研究》、郝譽翔的《情慾世紀末:當代台灣女性小說論》、樊洛平的《當代台灣女性小說史論》、及王鈺婷的《女聲合唱──戰後台灣女性作家群的崛起》。清楚可見,日治時期由於女作家數量有限,與戰後相比,形成了難以避免的研究缺口。而戰後文學的研究成果,不乏援用特定理論框架的探討,例如邱貴芬的後殖民觀點、林芳玫的女性主義角度、劉乃慈以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為切入點的考察。族裔方面,同樣僅有少數觸及日治時期的專書研究,以朱惠足的《帝國下的權力與親密:殖民地台灣小說中的種族關係》為代表。至於戰後,則有陳國偉的《想像台灣:當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探討解嚴後,在以福佬人為中心的主流文化論述下,四大族群(福佬、客家、外省人、原住民)如何藉由小說創作,建構各自的認同。此外,亦有聚焦單一族群的研究,例如,浦忠成、楊翠兩人對台灣原住民作家的關注,以及黃鈺婷(Phyllis Yu-ting Huang)對台灣文學中的外省人之再現的個案梳理。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古典文學】看見古籍之美,認識古人美學,參展電子書單書75折、雙書7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