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資訊展
集體倦怠:沒有熱情、沒有夢想、沒有未來,這就是千禧世代生活的殘酷世界

集體倦怠:沒有熱情、沒有夢想、沒有未來,這就是千禧世代生活的殘酷世界

Can’t Even: How Millennials Became the Burnout Generation

  • 定價:380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大家都說要做熱愛的事,但沒說出口的是:
你還是要一輩子工作到死,因為我們別無選擇。
#不要再叫我努力了 #我們光是活著就已用盡全力

  ★《時代雜誌》精選2020必讀的100本書
  ★美國亞馬遜網站編輯精選最佳圖書
  ★LinkedIn、《哈潑時尚》、《娛樂周刊》、《商業內幕》、《財富》雜誌選為2020秋季最佳書籍

  待辦清單上永遠有做不完的事,累到只能無意識地瀏覽FB或IG,覺得像是再也不可能快樂起來。聽起來熟悉嗎?這就是千禧世代生活的真相。

  我們必須學得更多、做得更快、跑得更遠;卻可能賺得更少、活得更累、摔得更深。所有人都覺得我們是越來越好的那一代,但我們的生活最終卻走向更壞。

  ◎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努力公式
  .努力唸書、做個認真的好學生→考上好大學,邁向成功
  .努力上班、尋找自己熱情所在→找到好工作,邁向成功
  .努力賺錢、付出全心全意照顧→擁有幸福家庭,邁向成功

  他們都說,你要先付出足夠努力,才能享受生活。
  可是明明已用盡全力卻仍一無所有,真的是因為我們不夠努力嗎?
  事實上我們已經開始意識到這只是個空洞且令人沮喪的幻想。
  倦怠是我們這個世代的關鍵字,
  我們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卻發現自己失去了幸福與自由。
 
  ◎為何我們活得如此倦怠?
  .一畢業即負債的就學貸款
  .為了夢想服務,讓無薪或低薪被合理化
  .更多的派遣工作,更少的升職機會
  .高額的房租,更高額的房價
  .更普遍的數位社交焦慮
  .沒有成功是因為不夠努力的普遍氛圍

  千禧世代根本沒有機會,至少在目前的社會環境就是這樣告訴我們。我們被要求要有使命感、要熱愛工作,但工作從來不曾報以同等回饋。這個悲慘的預言對仍在工作中苦苦掙扎的戰後嬰兒潮世代也同樣適用,而且對Z世代來說只會更加糟糕。造成集體倦怠的不只是單一世代的破產或混亂,而是瀕臨崩潰的所有人類世界。

  ◎想要改變,就要先正視自己的倦怠
  社會讓我們跌跌撞撞,一再受傷。本書為你提供一個鏡片,讓你清楚看見自己和周圍的世界。所以,看看你的生活;看看你對工作的想法;看看關於你和孩子的關係;看看你的恐懼、你的手機和你的電子郵件帳戶。正視你的疲勞並提醒自己,沒有任何應用程式、或自助書籍、或飲食方案可以解除它。

  我們不該活在這種不上不下的狀態裡。
  本書將帶你透視整個千禧世代的困境,並喚醒改變的可能。

共同推薦

  Jenny ∣  JC財經觀點
  NeKo嗚喵 ∣  YouTube說書人
  江湖人稱S姐 ∣ 女力學院校長
  洪仲清 ∣  臨床心理師
  黃益中 ∣  公民教師
  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 ∣ 作家
  歐陽立中 ∣  暢銷作家/知名講者
  蘇予昕 ∣ 諮商心理師/《活出你的原廠設定》作者
  (按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安妮.海倫.彼得森(Anne Helen Petersen)


  安妮是一位專攻文化研究的作家與記者,擁有德州大學媒體研究博士學位。她長期擔任BuzzFeed的資深文化撰稿人,並負責撰寫有關文化、名流、女權主義和西方觀點的文章。

譯者簡介

陳莉淋


  台北人,兼職譯者。長庚大學職能治療系學士,美國匹茲堡大學應用發展心理碩士。喜歡與兒童相處也樂於探討父母、家庭對兒童的影響。目前從事兒童發展與早期療育相關工作。
 
 

目錄

作者的話
前言
1 我們倦怠的父母
2 成長中的小大人
3 不計代價上大學
4 做你所愛的事,而你一輩子仍會每天工作
5 工作如何變得如此糟糕
6 為什麼工作一直如此糟糕
7 科技使一切運轉
8 週末是什麼?
9 精疲力竭的千禧世代父母
結尾:燃燒殆盡
 
 

作者的話

  「千禧世代根本沒有機會。」這是安妮.路萊(Annie Lowrey)報導的標題,寫於大流行期間被隔離的數星期中,報導內容詳細指出千禧世代在各種方面所遭遇的困境。她寫道:「千禧世代進入職場的時間點剛好是自經濟大蕭條後最糟的經濟衰退。背負著債務、無法累積財富,同時受困於低薪、沒有前途的工作,他們從未獲得像他們父母、祖父母,甚至是年長手足所享受到的財務安全感。」而現在,當我們應該達到所謂的「收入高峰期」時,我們卻面對著「比經濟大蕭條更嚴重的經濟災難,幾乎可以確定他們將是現代美國史上第一個最終會比他們的父母更貧窮的世代」。

  對許多千禧世代來說,類似路萊的文章給他們的感覺更像是一種確認,而非被揭露的真相:確認自己很糟糕,而且是自己多年前就已經知道的事實。即使在二  一  年代後期股市上漲、官方失業數目下降的所謂太平經濟(halcyon economy)時期,我們也只有非常少數人感受到近似安全的感覺。實際上,我們只是在等待下一次的困境、下一次的衰退,無論你想選擇哪種比喻來形容這種僅僅勉強達到財務或工作保障之類的感覺,心裡也同時確信它可能且將會消失。這種感覺與你工作得多認真或工作多久、致力且關心於工作的時間有多長都無關。你會發現自己回到了那個孤獨又令人恐慌的地方,一次又一次納悶著為什麼為你設定好的、承諾如果你這樣做便會抵達那裡的路線圖,可能會被證明錯的一塌糊塗。

  但是事實再一次證明:只有少數千禧世代對此感到驚訝。我們不期待工作或提供它們的公司會永久存在。我們之中有如此多人活在債務風暴中,而這些債務隨時有可能將我們吞噬。試圖為了我們的孩子、人際關係和財務生活維持某種平衡的工作使我們筋疲力盡。我們已經習慣於不穩定性(precarity)。

  對於數百萬美國及全世界的人民和社區來說,不穩定性早就是數十年來的一種生活方式,像是生活在貧困之中或作為難民而生活。然而差別在於這並非千禧世代,尤其是中產階級的白人自我推銷的故事。正如我們的前幾代,我們在菁英與例外主義之下成長:我們每個人都充滿了潛能,而要活化這些潛力只需要辛勤工作和專心致力。假如我們努力工作,不論目前生活狀態如何,我們都將能夠擁有穩定的生活。

  早在COVID-19大傳播之前,千禧世代就已經開始意識到這個故事是多麼空洞、沉痛與令人沮喪的幻想。我們瞭解人們持續告訴他們的孩子和同儕、持續在《紐約時報》社論以及基本指南書籍中這樣講述,是因為一旦停止就等同於承認破碎的不僅是美國夢,而是整個美國。我們想恢復的——我們是充滿機會的土地;我們是仁慈的世界強國——是錯誤的。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的領悟,但卻是那些沒有以白人、中產階級或公民身分的特權生活在我們世界的人們早已明白一段時間的真相。有些人現在才剛開始意識到破碎的程度;其他人則是已有所瞭解並用一生去哀悼它。

  在流行病期間寫這本書是因為COVID-19明顯變成出色的澄清劑。它使你清楚看見生命中什麼和誰是重要的;哪些事情是必需、哪些是想要;誰有想到他人、誰只想著自己。它揭露出被視為「必要的」工作者其實是消耗品,並且使數十年來的系統性種族主義以及因此導致對疾病的脆弱性留下難以去除的痕跡。它強調出我們目前聯邦領導人的無能、長期對科學的不信任所帶來的危險,以及允許醫療設備生產像企業一樣以利潤高於一切來經營的後果。我們的醫療系統、救助計畫與檢測能力皆已無法負荷。美國已經崩壞,我們也一起跟隨它而衰弱。

  當COVID-19一開始在中國流行時,我剛結束本書的最終編輯。當城市開始封鎖,我的編輯和我開始疑惑我們該如何應付伴隨疾病傳播而來的情緒、經濟和生理上的變化。但是我不希望將評論硬是插入每一章節,假裝自己是在大流行期間寫下這些新的轉變。因為如此一來會更困難,同時也感覺更怪異、更虛假。

  相反地,我希望邀請讀者一同思考本書中的每個論點、每則軼事、每個對於改變的期待(如:誇大和鼓勵)。之前工作是不重要和不穩定,現在是更不重要和更不穩定。為人父母之前讓人感覺精疲力竭與不可能;現在是更精疲力竭與更不可能。工作永遠無法結束的感覺也是一樣,新的循環扼制了我們的內在生活,而且我們累到無法擁有任何類似真正休閒或休息的事情。未來幾年的影響不會改變千禧世代疲累不堪與助長此結果的不穩定性之間的關係。若有,也只是會在我們的世代身分中變得更加根深蒂固。

  但是不必一定如此。這也是本書會不斷重複出現的論點。不可否認地,也許我們都需要根據那種感覺去採取行動:這不僅是反思的機會,還是從這次流行病帶來的挫折與沉澱中建立起一個不同的規劃、一種不同生活方式的機會。我並非在談論烏托邦之類的理想國度,我是在探討一種思考工作、個人價值和收益獎勵的不同方法,以及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而且實際上必須且值得從不穩定的情況下獲得照顧與保護的根本想法。不是因為我們有工作的能力,僅僅是因為我們是個人。如果你認為這個想法過於激進,那麼我不知道該如何讓你關心他人。

  的確,如同路萊所指出的,千禧世代根本沒有機會。至少在目前的系統中是如此。不過這麼悲慘的預測對於大部分的X世代和戰後嬰兒潮世代也同樣適用,而且對Z世代來說只會更加糟糕。此流行病揭示我們面臨的不僅是單一世代的破產或混亂,而是系統本身。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062248
  • 叢書系列:Break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 x 21 x 1.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前言
 
「我想妳太累了,正處於倦怠之中,」BuzzFeed的編輯在Skype上非常好心地建議:「妳可以休幾天假。」
 
那時是二○一八年十一月,坦白說,我感覺被這個想法所侮辱。我回他:「我不累,我沒有倦怠。我只是試著釐清接下來想寫些什麼。」
 
至少就我印象所及,我幾乎從未停止工作,從身為研究生開始、然後是教授,現在是新聞工作者。整個二○一六和二○一七,我追隨著政治候選人到全國各地、追逐故事,通常一天撰寫好幾千字。十一月的某一週,我從採訪德州大規模槍擊事件的倖存者開始,直奔猶他州,在那裡的一個小城鎮待了一星期,聆聽數十名逃離一夫多妻制教派婦女的故事。這份工作很重要且令人振奮,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感覺如此難以停下來。此外,選舉後我才休假過,我應該已經煥然一新。我發現自己每次和編輯交談都會哭泣的事實絕對與工作毫無關聯。
 
不過,我還是同意在感恩節後多休幾天的假。你們知道休假那幾天我做了什麼嗎?試著寫出一本書的提案。不是這本書,而是一本更加困難、更急迫的書。很明顯地,那並沒有使我感覺更好,因為我只是做了更多工作。但是在那時,我真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睡覺沒有幫助;運動也是。我去按摩和做臉一次,它們很舒服,但是效果出奇短暫。閱讀算有助益,但是我感興趣的讀物大部分與政治相關,反而使我繞回令自己精疲力竭的主題中。
 
我十一月時的感受也不是第一次。好幾個月以來,每當我想到要去睡覺,就會為了從沙發走到床邊的那幾步感到驚慌。度假一點都無法激起我的興趣,或者更精確地說,度假只是我待辦事項中的其中一項。我同時怨恨又渴求與朋友在一起的時間,但是當我從紐約搬到蒙大拿州後,我拒絕花時間去真正結識新朋友。我感到麻痺、無動於衷……像顆完全洩了氣的皮球。
 
事後證明,我當時絕對是荒謬地百分之百燃燒殆盡了,但是我並沒有意識到這點,因為我感覺到的倦怠狀態與我聽過的描述不符。沒有戲劇化地熄火、沒有崩潰、沒有在海灘或孤立的小屋中逐漸恢復。我以為倦怠像是得了感冒,你會從中恢復,這就是為什麼我完全判斷錯誤的原因。我就像是一堆灰燼,悶燒了好幾個月。

會員評鑑

4.5
5人評分
|
5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0
4.0
|
2022/10/09

正常人出社會工作幾年以後常常遇到瓶頸,抱怨說工作沒辦法帶來成就感,日復一日重複一樣的工作,讓自己成為一個快要壞掉的小螺絲釘,質疑工作的意義和價值何在? 對於工作感到不滿好像已經成為這個世代的集體焦慮,基本上所有人都把工作當作人生中的必要之惡,大家都想要趕快FIRE,最好三十五歲以前就財務自由,提早退休,這樣後半生就有數十年可以好好享受,不用受限於慣老闆的頤指氣使,老爺/老娘只要不爽隨時可以辭職不幹,這種灑狗血的電視劇情節對上班族來說似乎代表人生的最高境界~

感覺我們這個世代所有上班族都愛戲稱自己是社畜,父母輩透過工作實現自我,雖然也累,一周甚至要工作六天,但父母那一輩對工作的態度好像不會像今天的年輕人那麼負面。對父母來說,工作就是工作,養家餬口的生活日常,上下班打卡,規律的生活,任勞任怨,按部就班完成每一次任務,當年景氣也比較興旺,社會上的風氣就如同膾炙人口的那首歌「愛拚就會贏」,勞動階級對工作的向心力比較強烈,經濟正在起飛,工作就是人生中很尋常的一部分,穩穩地做到退休,期待含飴弄孫,頤養天年。

*
出社會幾年了,現在自己對於”工作”這件事也漸漸有了深刻的體悟,以前在商學院讀了很多商管理論,當時總覺得這些論述言之有物,天真的以為對於工作應可駕輕就熟,再怎麼難應該也不會比考試難吧? 如果學業都能應付了,工作應該還行吧? 結果認真讀了二十幾年的書,進社會的第一天就得全部忘掉,不然就會被笑眼高手低。所以啊,給年輕人一些毒雞湯,不要讀太多”書”XD,特別是無用的課外書不要看太多,那些社會科學言之鑿鑿,鏗鏘有力,在讀者腦中建構理想烏托邦的樣貌,殊不知一切都是他們想像出來的海市蜃樓。另外批判性思考也有不太好的副作用,有時候對一些事情會覺得難以接受。所幸隨著時間流逝,有稜有角的人都會被現實磨得圓滑許多,世界自有她運行的法則,平心靜氣地融入就對了~

工作就是把自己手頭上的事情做好,其他的就順其自然。

當學會了這種思考習慣,在循環重複的工作裡,逐漸會摸索出一些道理。專業的養成就是各種微小事物的總和,終於懂什麼叫十年磨一劍,職涯發展真的要有長線思維,而且我覺得很有趣,因為自己也轉換過跑道,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覺得所謂”職涯規劃”常常害人不淺,現在很流行職涯教練,這又是另一種選擇障礙,工作選擇太多元,反而讓人一直定不下來,總覺得下一份工作會更好。結果往往那些安分守己,不去胡思亂想,在同一間公司做二十年的人最終都當上高階主管。工作換來換去嘗試多元職涯規劃的人,有時候反而無法精通某項專業。

當代職場相當不可靠,在資本主義的框架底下,企業為了生存必須採取諸多措施,往往導致員工的權益縮減,在極端的情況下,正職直接被零工經濟取代,未來機器人也會逐步接手我們的工作。馬斯克最近不是宣布未來幾年就要量產人型機器人Optimus嗎? 這個名字就是”最佳化”(optimize),科幻小說都是真的,機器人真的要開始取代人類了,不知道未來我們會不會活在一個敵托邦裡。總之面對這些挑戰,我們普通人也只能靜觀其變,順便思索一下要如何”武裝”自己,當機器人末日來臨時(開個玩笑啦,話說這個sci-fi的題材很好看!),希望自己不會被AI殲滅。

*
總之千禧一代對於工作的看法整體來說變得有點消極,就算是工作狂也是為了趕快累積財富,同時多開幾條斜槓,希望趕快獲得”自由”。弔詭的是,那些真正財富自由的人,常常在遊山玩水幾個月之後就渴望重回職場,人生才有目標,所以說人類是一種很逗趣的生物。不管自己現在處於哪個職涯階段,難免都會心累,這時候就可以考慮讀一下相關的書籍。這類書籍叫做文化研究,通常都是針對特定現象做深入的探討,標題這一本《集體倦怠》就是在分析千禧世代面對的空虛感,英文副標題叫做「千禧世代如何燃燒殆盡?」,為什麼許多年輕人只想躺平、安靜辭職,甚至直接耍廢呢? 這本書試著提出解釋,但很遺憾的是作者在爬梳眾多文獻之後,感嘆地說雖然寫了厚厚一本書,但這種社會現象已經根深蒂固,她也無法給出解方。

這本書我讀了一個星期,看完一方面覺得很寬慰,因為原來這些是集體感受,並非個人問題;但另一方面很困惑,這種問題既然沒有解答,幹嘛花那麼多時間閱讀它? 隨著閱讀量的累積,我越來越覺得閱讀的CP值有待商榷,畢竟連作者都給不出答案,令人灰心啊。讀完隔天回老家,家人現在忙著開店,下班在客廳看電視我就問老姐和老妹,跟她們說這本書的內容,她們就直接叫我別再看這種沒意義的書了啦,因為無法解決任何問題,你應該把時間拿去做其他事情~

我再把書拿起來翻一次目錄,重新回想一下這本書到底說了哪些東西?

*
本書作者安妮是一位美國作家,替媒體BuzzFeed撰稿,專門寫文化研究的主題,她在踏入媒體界之前短暫待過學術界,因為她本身也是一位熱愛知識的千禧世代,她依照自己的興趣發展,從德州大學媒體研究所博士畢業,接下來就是漫長的博士後職涯,輾轉於幾間大專院校授課,最終踏入媒體圈。她為了取得博士學位付出極大的代價,背負沉重的學貸,偏偏媒體圈又是一個挺血汗的環境,她為了不高的收入必須”焚膏繼晷”,燃燒自我,拼命的寫稿才有收入。這樣的成長過程讓她心生恐懼,她只好放棄生育下一代,因為連自己都快顧不好,怎麼有餘力去傳承? 安妮多次在職涯過程中過勞,腦袋徹底斷線,恰巧她的研究主題又跟社會議題息息相關,她發現不只自己,很多朋友和採訪對象也都表現出精神耗盡的狀態。她決定發揮學術精神,廣泛蒐集資料,並訪談數百位人士,成果就是手上的這本書,確切的反映千禧世代的時代精神,一種有點病態的集體倦怠。

這本書的題材其實並不新鮮,已經有眾多類似的出版物,這些作品也會互相引用,只要讀過其中一本,大概就知道作者想要傳達的主旨了。這些著作共通的主題就是”效率”~~效率、生產率、利潤這些東西變成主宰人生的教條,所以人們拚死命的去追逐效率,久而久之就會燃燒殆盡。

這一切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的新自由主義,隨美國全球化向外輸出,自由市場機制主宰一切,職場框架也隨之劇變,資本主義是不帶感情的,最終的目的即利潤,當它逐漸普及,我們的人生就變成一個利潤生產器,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效率和利潤。人性、智識啟蒙、同情心…這些東西都會阻礙效率,所以越來越不重要,大學變成職業訓練所。工作也莫名其妙被賦予新的敘事(narrative),以前工作很單純就是養家糊口,但現在工作變成很高尚的情操,資本主義鼓勵人類把工作當作人生的全部,把生命奉獻在工作上是最崇高的典範,這種思考模式在潛移默化中被所有人奉為圭臬,個體為了生存就只能跟它拚了,在瘋狂的效率追求中,希望自己不要成為燃燒殆盡的爐渣。

這本書主要在探討美國的社會現象,但基本上可類推適用其他國家,特別是那些受到美國文化影響的國家,例如台灣、日本、韓國。這幾年英語世界出了很多本檢討美國資本主義的書籍,例如2018年金融時報商業書獎的入圍作品《Capitalism in America: A History》,美國建國兩百多年,19世紀晚期開始出現第一批巨富,諸如洛克斐勒等人,因為鐵路和石油而富可敵國,這段時期被稱為鍍金時代。20世紀初迎來另一批高潮,福特發明生產線,讓大量製造成為可能,華爾街也開始崛起,為資本市場提供燃料。雖然1929年大蕭條讓美國經濟一度衰退,但二戰爆發傾全國之力投入戰爭,國內經濟又快速復甦,美國女性也在此時加入勞動人口。二戰以後美國成為稱霸世界的強權,國內經濟蓬勃發展到1970年代,戰後嬰兒潮世代享受了美國經濟的蜜月期。

*
美國最自豪American dream,代表只要肯拚,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向上階級流動。不過這一套體制有其黑暗面,它著重個人,不重視群體,所以社會缺乏一個社會安全網來保護弱勢的族群。一個人如果貧窮,在這一套體制的眼中,代表你不夠努力,才會落到這副下場。生病、憂鬱、出意外嗎? Sorry,那是你自己的問題,你要自己負責。這種框架對人生一帆風順的天之驕子來說很棒,但實際上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壓力很大,因為你只要運氣不好,任何一個環節出錯就GG了。突然生病? 不好意思,美國沒有全民健保,請回家吃自己;突然心情不佳無法工作? Oh,你不夠堅強,無法維持高生產率,you are fired.

美國在20世紀中葉以前勞工權利有受到比較多的保障,當時工會的力量還能影響企業和政府,但時過境遷,漸漸美國的勞工變成一個又一個孤島,必須自食其力。種種因素集結在一起,導致職場變成一種修羅場,為了生存彼此得激烈廝殺,過去的那種命運共同體消失了,請好自為之囉~

有幸在這種環境下生存的人,或許可勉強稱為中產階級,他們了解社會的殘酷,所以會提前幫下一代做準備,所以孩子從一出生就開始被安排各式各樣的補習、活動、教育,希望讓孩子能領先群倫。這就變成一種惡性循環,千禧世代生於經濟衰退的年代,父母處心積慮為孩子設計人生,每個人都為了上大學而背負沉重的學貸,資本市場的投機又引發金融危機…各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千禧世代就成為真正意義上”垮掉的一代”,比60年代的Beat Generation還要慘,千禧世代是Burnout Generation,當年凱魯亞克還能《在路上》探索人類的精神世界,千禧世代只能過上《游牧人生》,公路電影何時拍得如此淒涼?

*
工作久了就會開始變成小時候討厭的大人,來哼唱一下Vising《長大以後》吧~

[長大以後的我們
學著 看懂每個人臉色
愛著 不會珍惜自己的人 就算了
乾脆 簡單而認份平平淡淡過一生]

想一想,很慶幸自己還算走在開心的職涯路上,每天都很充實,享受著成長的快樂。《集體倦怠》? 這本書除了給予安慰,更像警惕,如何平衡生活及志業? 真的是長大必修的學分。
展開
user-img
Lv.3
5.0
|
2022/06/18
劇透警告

這本書分析了很多有關於千禧世代的現象以及問題,像是家庭、教育、工作、生活方面皆有探討,且不是單純只分析有關這世代的問題,也描述了有關在上一個世代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很多現在擁有的制度或者生活都是一脈相傳、息息相關的。

雖然我還沒有開始工作,但我仍能體會到目前新一世代或者上一世代的那種無力感,高房價、高物價,高薪水的工作大多都是高壓、高工時,此外,這樣的工作也都要高學歷,而且不一定真的是自己的興趣相關,而且發展性也很受限,這樣的環境下,讓人有一種好像越努力,就會越覺得自己越不像個人,只像一個幫助世界維持運轉的一個機器人,壞掉了隨時有人能替換。

書中也提到有關科技佔據生活的的問題,可以發現科技真的讓生活越來越方便,但同時也讓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科技,還有網路媒介的問題,因為網路能讓人們很容易可以互相交換、獲取資訊,卻也讓人們無法很有效的消化或者過濾有用且真實的資訊,看完這本書雖然讓我對生活的追求又往悲觀的方向靠近了一點,也許真正現實的樣子就是如此殘酷吧。
展開
user-img
Lv.6
5.0
|
2021/10/28

今日介紹9月新書,是本與我這個時代(千禧世代)切身相關的書籍。而透過此書你能了解:為何千禧時代總是被稱作草莓族?為何我們再怎麼努力也達不到父母那代的巔峰,是我們的怠惰所至?還是大環境因素?書封:「沒有熱情,沒有夢想、沒有未來,這就是千禧世代生活的殘酷世界。」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翻開書好好驗證。

摘錄幾行想與大家討論的段落(▲為摘錄):

▲倦怠(burnout)實質上與疲憊(exhaustion)是不同的分類,儘管這兩種狀況是相關的。疲憊表示你已經無法再更進一步的狀態;倦怠意味你已經到達了疲憊的狀態,但仍督促自己持續前進,無論是幾天、幾週或幾年。
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其認為是一種「職業現象」,原因是「慢性職場壓力一直無法被有效管理。」在千禧世代中愈來愈常見的情況是,倦怠不僅是一種暫時的折磨,它變成是我們的當代症狀。

→朋友聚會閒聊時大都討論工作壓力,想轉換跑道,但大環境去哪都改變不了多少現況;搭車聽到路人談話內容也是抱怨職場大小事居多,卻也無力改變。只能像書中所說的:我們累得連看本書的力氣都沒有,只能每日無腦地滑滑FB、IG。(大概是這個意思,我翻得白話些。😂)

▲我們被養育成相信只要我們夠努力工作,我們就可以戰勝美國資本主義與菁英主義的系統,或至少在此系統中舒適地生活。

→只是努力工作還不一定會擁有成就,所以要比別人更努力才行。這話大概都是老一輩的教誨吧!幸好我家採取健康路線:只要身體健康又平安,其餘都是身外之物。(我還真的不爭氣地無任何成就。)

▲我們沒有經歷過經濟大蕭條或是世界大戰導致的災難性生命損失。科學進步和現代醫療以許多有意義的方式增進了我們的生活水準,但是我們的金融災難仍然改變了生活軌跡;我們所經歷的並不是那種「偉大的戰爭」,但這些永遠不受歡迎的戰爭卻耗盡了我們對政府的信任,而在這樣的經濟情勢之下,軍事是通往穩定的唯一途徑。然後還有氣候變遷,這需要全球共同努力以及重新盤整佈局。如此浩大的議題沒有一個世代,甚至一個國家可以獨自處理。

→戰後經濟起飛,但能飛到哪裡,是否會迫降或無預警墜毀?我們是否能從父母手中成功交棒,即使遇到不同時代間相異的困境,是否能理性且開放溝通,力求至少持平穩定?

▲在美國社會中要有價值就是要能夠工作。從歷史角度來看,更多的工作、更多的辛勞、更多的承諾、更多的忠誠、更多的勇氣,所有這些都可以使你更有價值。這就是美國夢的基礎。

→聽起來好累人不是,但正是你我正在做的事呀。慣老闆是誰養出來的,正是我們自己呀(朋友道)。

縱使此書與我閱讀的類型不太一樣,但能多了解身處的這個大環境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而我們又能有怎樣的改變,還是挺好的!尤其作者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寫的此書,如同序道:「在流行病期間寫這本書是因為COVID-19明顯變成出色的澄清劑。它使你看清楚生命中什麼和誰是重要的;哪些事情是必須、哪些是想要;誰有想到他人、誰只想到自己。它揭露出被視為『必要的』工作者其實是消耗品,並且使數十年來的系統性種族主義以及因此導致對疾病的脆弱性留下難以去除的痕跡。」在此疫情之下,全球經濟遭逢巨變,是與任何一個世代之人息息相關的。集體倦怠的症狀將會如何緩解抑或加劇?請翻開此書試著認同父母與尋找自己一路走來的軌跡吧!
展開
user-img
4.0
|
2021/10/11

📢源於中國大陸形容年輕人心態的「佛系」最近更進階為「躺平」,南韓則是有「七拋」心態,日本出現「低慾望」社會、還有台灣的「小確性」與「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從過往鼓吹「狼性」主義,一下轉為「把生存狀態降到最低」,不爭求名利、選擇佛性平淡的低慾望生活方式,究竟發生什麼事,讓整個世代的人都感到如此倦怠?

☑️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努力公式,他們都說,你要先付出足夠努力,才能享受生活。可是明明已用盡全力卻仍一無所有,真的是因為我們不夠努力嗎?事實上我們已經開始意識到這只是個空洞且令人沮喪的幻想。不再相信「努力有回報」、「創業神話」、「夢想成真」

▶️過往「追求功績」導向,要求人們要更向上、更快樂、更陽光,然而一直提倡到過了度,就導致一種疲勞和倦怠。甚至出現「去她的熱情,付我錢」(Fuck passion, pay me)這類的格言

📚「集體倦怠」帶你從我們的上一代、教育、工作、數位工具等面向切入,讓你了解倦怠從何而來,我們必須正視它,才有力氣對抗它。



想瞭解更多 IG歡迎搜尋【閱讀先生】
已用圖文解構的方式 讓你快速掌握這本書的重點精華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9/28

本來以為這本書是屬於比較輕鬆的讀物,沒想到一讀下去發現我真的太小看「倦怠」這件事情了!
 
作者安妮.海倫.彼得森 (Anne Helen Petersen) 在書籍後半段提到───
 
「當理想和可能的生活現實之間的距離變得無法承受時,倦怠就會出現。職場是如此,育兒也是如此。此外,千禧世代的共同點是我們被灌輸了失敗這種觀念,比如找不到穩定的工作,或存不到足夠的錢來買房子,或無法負擔龐大的醫療債務,這些被視為失敗的事情可以歸咎於只是不夠努力。」
 
是的,"千禧世代"(1980年~1990年出生的人)即是本書主要探討的對象,而我正好介於中間,所以對於作者在書中提及的許多社會現象、議題,儘管國籍不同,仍然是心有戚戚焉,因為科技快速發展是全球化的。
 
尤其是數位的發展,更是讓我深有感觸,像我們35、6歲年輕人的童年是還沒有被數位化的時代,那個時候的重心除了課業以外,會比較放在與人交流或是電視媒體上。記得以前放學不是留在操場玩就是和朋友相約去逛逛小書店,亦或是揪團去某個朋友家,若沒有局,則是回家看迪士尼頻道(重心根本沒有在學業?XD),後來到了大概13歲左右才開始有撥接網路,老實講,好奇寶寶我也是整個沉淪下去,網路世界真的太有趣了!不過很慶幸的是,撥接計費方式不便宜,因此還能夠與現實生活稍微劃清界線。
 
現在就不一樣了,網路時代來臨,所需的費用非常便宜,所以只要每天一睜開眼睛,我們就可以連上網路,它已經完完全全的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關於數位化的影響,作者在書中【科技使一切運轉】的章節說道───
 
.從手機到Apple Watches、從Instagram到Slack都在助長我們最糟糕的習慣。它們阻礙了我們自衛本能所制定的最佳計畫;它們洗劫了我們的空閒時間;它們讓我們越來越無法去做那些真正能夠使我們立足的事情,……,它們偷走了快樂與孤獨,只留下疲憊和悔恨。我討厭它們、怨恨它們,但是卻發現生活越來越不能沒有它們。
 
.這些科技最擅長的是提醒我們沒有做的事情:誰一起出去沒有約我們;誰做的工作比我們多;什麼新聞我們沒有看到。……,它不斷把生活帶到最前方,使我們無法忽視它,當然我們就會更注意它。
 
你是否也和我一樣覺得以上的文字很有感呢?於是就認為這一切都是科技進步、數位化的錯?事實上並非如此,作者在章節的最後總結是:
 
「網路並不是導致我們倦怠的根源。但是其『讓我們的生活更輕鬆』的承諾已經徹底破碎了,而且它必須為了提供似乎『能做所有事情』的錯覺負起責任。當我們無法做到這樣時,我們不會責怪毀壞這一切的工具;我們會責備自己。在內心深處,千禧世代明白加劇倦怠的主要因素其實不是電子郵件或Instagram,更不是源源不斷的新聞通知,而是持續無法達到我們為自己設定的那些不可能的期望。」
 
你們有讀出作者想要表達的現象嗎?那就是"比較"以及"自我要求過高(想被認同)",然而,是什麼因素導致我們會想要去比較呢?為什麼我們如此被束縛呢?這就要推回到教育上了,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大部分都是生於「戰後嬰兒潮世代」,他們經歷過較困苦與經濟起飛的時代,所以很多千禧世代都是背負著父母的期待在成長。

啊~《集體倦怠》雖然談的略深,可是很值得一讀,藉由理解隱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倦怠感從何而來,理性地鬆綁上一代給予的束縛,不再以反抗的方式掙脫,或許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數位時代能夠活得更自由一些。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年度暢銷榜
  • 共和國領券
  • 年度心理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