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你在煩惱什麼呢?:大學諮商心理師給你的陪伴之書,關於成長的疼痛與焦慮

你在煩惱什麼呢?:大學諮商心理師給你的陪伴之書,關於成長的疼痛與焦慮

  • 定價:380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4年06月15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李家雯(海蒂老師)/青春才懂憂鬱,成熟的第一份禮物 #2022世界閱讀日|閱讀支持力

    文/李家雯(海蒂),|,青春博客來編輯室2022年04月19日

      小時候開始,我就慢慢發現了:原來人生是無止境的等待,開學,等放假;放假,又等開學。小學等中學,中學又等大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對未來好多期待,其實又像沒有期待。幸運的,我算是「還能唸書」的乖小孩,可以安然地接納生命窮的只剩「唸書」,我照著大人寫好的劇本演 more
 

內容簡介

「青春該是無限美好,為何我TMD看不到?」
第一本寫給臺灣大學生的心理照顧指南
★特別收錄:心理師獨家設計21道抗焦慮練習★
 
  你是否曾出現這些想法:
  ☑ 高中名列前茅,到大學卻覺得處處不如人?
  ☑ 履歷刷好刷滿,生活忙碌充實,為什麼還是好焦慮?
  ☑ 延畢或休學,該如何面對「不務正業」人生?
  ☑ 很努力跟大家做朋友,卻還是默默成為系邊?
  ☑ 渴望當爸媽的乖小孩,但又覺得好累?
  
  有時,放手喘息,才能飛得更高。——致年輕的你,以及曾經年輕的我們
 
  擁有多年校園諮商經驗的海蒂老師,以輕鬆柔和的筆調、傾聽與陪伴的態度,與你聊聊一夜長大的焦慮、人際的困擾、原生家庭的綑綁、自我的迷失。你的煩惱,絕對不是少年維特的無病呻吟,而是奮力求生最好的證明。
 
  「當你能體悟此刻的狀態只是暫時,就能開始多相信自己一點。
  你的生命是屬於你的主場,而你擁有獨一無二的光芒!」
  ──李家雯諮商心理師
 
  本書聚焦於#課業、#人際、#家庭、#自我、#未來五大課題,帶你了解焦慮的成因以及心理運作機制,並提供豐富的實用練習圖表,讓你彷彿置身諮商室,和心理師一起拆解、修復自我。最後,帶領你看到自身的無限可能,找到人生的方向,成為最真實的自己。
 
真心推薦
 
  ann M./IG圖文創作者
  DKA/厭世廢物
  Siang|讀國文好時尚/IG創作者
  王雅涵/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狼焉/故事人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傅文豪/歷史老師黑米
  歐陽立中/爆文寫作教練、暢銷作家
 
感動專文推薦
 
  「你的心是不是也感覺生病了?」難以傾吐的心事,隨著年紀增長而無法反抗的因素,相信人人都有。在這本書裡我看見了改變的契機。冷靜下來跟著文字思考,剖析那些痛苦後,我們能做的是了解自己的需求是什麼。卡在成為社會人和學生之間的族群迷茫的生存著,想必這時期無數的困惑、無數的妥協,皆是最大的痛苦來源。相信這本書能為你們解惑,讀完後從中獲得面對苦痛的動力,和尋回自我生命價值的希望。──ann M./IG圖文創作者
 
    「要搭幾點的車?」「要穿什麼衣服?」只要活著,就會迎接各式各樣的煩惱。我知道面對這些煩惱種子,我們都曾徬徨無助,曾獨自流淚,不明不白的把責任推就給世界,所以躊躇,所以厭世。而作者給我們的並不是養分,是鏟子與水壺,讓我們去釐清自己的灌溉方式,以客觀的分析推論,找到裂縫裡的陽光,去生長。活下去吧,來了人間走一遭,就走到底試試吧,我想這是作者期望的,也是作者為了我們而寫下的溫柔。──DKA/厭世廢物
 
    成長過程的茫然、焦慮,被社會期待與主流價值扎傷的心,若是忽視心底的微弱警訊,不經意的在心中刺痛,疼痛淡去又隱隱浮現,直到你不堪負荷,是我們不願意看見的結果。
  作者李家雯老師輕輕淺淺的話語,談著故事、陪伴身處迷霧的學生,一步一步,在受到侷限的生命中,探見沒被察覺的可能性。如果你仍在求學階段勇敢踏著遲疑的步伐,可以在這本書中理清模糊的想法與應該被珍視的思緒。──Siang|讀國文好時尚/IG創作者
 
  勇敢去成為__________的自己,這個空格你會想要填上什麼呢?這個世代很多人在談創業在談斜槓,但卻依然的要求孩子們在課業上有好成績,有好學歷,明明要我們走不一樣的路,卻又同時叫我們遵循著一樣的路徑,做不到的人很挫折,做到的人卻又發現迷失了方向,學生很難當,出了社會還是痛苦,你在煩惱什麼呢?對於未來你是害怕還是充滿期待呢?也許可以透過這本書來一起想一想。──王雅涵/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如果我們拼命追逐,卻發現目的地其實什麼都沒有,該怎麼辦呢?我想這是很多臺灣學子在升上大學後感受到的迷惘。高中的課表按部就班,一週四十堂平均分配給國英數社自。心理健康與認識自己永遠在課表裡缺席,只要顧好所謂學生本業,剩下的便是你自己的事。以致於後來,我們像牧羊犬身前的羊,忘記自己為什麼定時開始奔跑,又定時回家休息。沒有課表幫忙安排一切的我們,在大學時推開了海蒂老師的諮商大門,希望能從她手上重新領取一份找尋自己的地圖與指南針。──狼焉/故事人
 
  回想我的大學時代,也充滿迷惘與焦慮。雖說精彩的人生正等著我去闖,但也面臨了各種選擇焦慮,包括同儕、愛情、課業、社團、金錢、職涯......等。我曾在大學時期接受過心理諮商,從心理師那裡更認識自己。作者海蒂老師長期與大學生互動,這本著作肯定對正值轉大人階段的年輕世代,有莫大的助益。──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對於108課綱的學生而言,我們總以為現今的教育改革給了學生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間。但在真正的教學現場中,躊躇不前、徬徨無助、猶豫擔心的情緒卻無時無刻坐落在學生柔軟的心頭。  
  學生們努力地撰寫自己的「豐功偉業」,最後成了代表自己的華麗履歷——「學習歷程檔案」。但在這些活動裡,學生們是否真的已全然將目標定矛,並有意識地進行活動的參與?還是我們都在這場升學的角力賽上,為了社會與家長們的期待,而將所有的標籤、勳章急迫地別於自己的胸前?
  而你,想要的是什麼?你真的想要嗎?
  這本書的存在,讓我們得以與我們內心最深層的焦慮與挫折深談。它是個解藥,在現實壓得我們喘不過氣時,讓我們得以在對話與內省中找出自我,持續向前。──傅文豪/歷史老師黑米
 
  這段話你應該不陌生:「好好讀書,考好成績,上好大學,接下來人生就輕鬆多了。」才怪!有多少人用成績籌碼,取得好大學入場券後,才發現人生好難,卻求助無門。李家雯心理師的《你在煩惱什麼呢?》是寫給年輕人的救贖之書,裡面有著你熟悉的困頓,如有雷同,不是巧合,是你正在面對的人生課題。你不需要假裝堅強,也不必害怕逃避。放心脆弱、允許平凡,家雯的文字會接住你。《你在煩惱什麼呢?》以阿德勒為溫暖後盾,以心理練習為明亮指引,陪伴你走出青春的迷霧。──歐陽立中/爆文寫作教練、暢銷作家
 
編輯致讀者的話
 
  編這本書的過程中,思緒不斷回到迷惘的大學時期。離開家鄉到台北念書,每天都充滿了令人驚奇的事物,但光鮮亮麗的城市卻讓人感到格格不入。脫離了高中沉重的課業壓力,接踵而來的卻是一個禮拜一百頁的英文指定閱讀,以及無數書面報告與presentation,升學遊戲並未消失,只是換了面貌、改了規則,身在其中的我們得繼續玩下去。在這裡有很多交友的機會,無數社團與活動等著你參加,但再多的狂歡,也掩蓋不了派對結束後席捲心頭的寂寞;大學自由但疏離的交友型態,放大了身在異鄉孤身一人的寂寥,連自己一個人吃飯都覺得可悲。北漂讀書,拿的是家裡的經濟支援,想法與價值觀卻已悄悄汰舊換新,與家人的矛盾、滿是裂痕的親子關係、自由與管束之間的衝突,經常是壓垮睡眠的夢魘之一。
 
  第一次,除了升學壓力之外,要獨自面對這麼多課題。眼看著自己逐漸變成陌生人,焦慮、厭世、憂鬱心情一下襲來,好多的煩惱潛伏在心底,像在養一頭巨大的獸。我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只知道自己正在向下沉;好幾次路過學校心輔中心,卻始終沒有勇氣開口求助。儘管後來幸運,莫名其妙想通了,沒有走上絕路,也出了社會努力扮演「正常人」,偶爾卻還是會想,如果當時有人輕輕地問一句:「你在煩惱什麼呢?」僅僅一句話、僅僅只是聽我傾訴,或許成長的窒息與疼痛,就能減緩一些吧。
 
  於是,「陪伴與傾聽」,便是這本書想要帶給你的。夾在大人與小孩中間的你,也許有很多煩惱說不出口,又或者是說出口之後被當作無病呻吟。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怎麼了,也想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才能看到一絲曙光,那我會誠摯地邀請你閱讀這本書。也許你只是暫時迷了路,那就讓這本書成為你的地圖,哪怕花了點時間找到方向,也沒有關係的。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家雯(海蒂)諮商心理師
 
  相信阿德勒說的:「要理解一個人就要用他的眼睛看、耳朵聽,用他的心去感受」。比起被稱為「助人工作者」,覺得自己更像個案的生命陪伴者。在個案允許下,聆聽他的故事,共度一段生命旅程。從事大專校園輔導工作15年,更加相信每個受困的人只是暫時迷了路,而心理諮商是陪伴個案撥開籠罩多時的烏雲,催化蘊藏於內在的寶貴資源與勇氣,成為一生的力量。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學務處學生心理輔導中心兼任諮商心理師
  *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講師
  *重度阿德勒心理學與日劇成癮者
 
  學經歷
  *美國芝加哥阿德勒大學諮商心理學碩士畢業
  *國立臺北大學學生諮商中心專任輔導老師
  *國立成功大學學生輔導組約聘諮商心理師
  *臺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兼任心理師
  *各機關單位、學校、社福機構合作心理師、講師、諮商督導與親師諮詢師
 
  FB│海蒂的療癒3次方 Heidi's Therapy⊃3;
  部落格│海蒂的療癒生活:Therapy X Therapy
 

目錄

前言 故事開啟前:厭世代不厭世,只是無奈
Part I: #課業──念書成了全部,人生竟成廢物?
1.履歷刷好刷滿,生活忙碌充實,為什麼我還是覺得好焦慮?
2.人生可以自己決定?TMD都是屁!
3.我成績這麼差,會有人喜歡我嗎?
4.延畢或休學,我該如何面對廢物人生?
 
Part II: #人際──交朋友與談戀愛,解鎖你的內建技能
5. 我很努力跟大家做朋友,卻默默成了系邊?
6. 溝通好難,到底要怎麼好好說話?
7. 我知道他/她是個爛人,但為什麼我就是不想分手?
8. 人際傷害無所不在,我到底該怎麼辦?
9. 別人傷害了我,但或許我有能力治癒自己?
 
Part III:#原生家庭──脫掉「乖孩子外衣」,放飛被束縛的心
10.除了學生、孩子、同學……我到底是誰?又還能是誰?
11.渴望當爸媽的乖小孩,但又覺得好疲憊。到底該怎麼辦?
12.其實我很想拒絕他們,但也好怕撕裂關係……
13.我愛我的家,但我也拒絕回家。我到底怎麼了? 
 
Part IV:#自我──修「情緒」這門學分,接住墜落的心
14. 假裝沒事,但就是快樂不起來,我到底怎麼了?
15. 我以為自己是壓力大才狂吃,但真正的原因藏在情緒之後?
16. 總是覺得比不上別人,要怎麼肯定自己?
17. 討厭的世界、不順利的人生,我要如何轉念思考?
 
Part V:#未來──找到前進的勇氣,成為喜歡的大人吧!
18. 要怎麼找到屬於自己的「充電寶」?
19. 和他人連結吧!我比自己想像的更貼近世界
20. 客觀自省、善待別人的錯誤,我能成為更好的人
21. 「怎麼這麼有趣?」好奇心是我最好的夥伴!
 
結語 現在開始,走出屬於自己的路,我決定「我是誰」!
 
後記 故事結束後:關上諮商大門
 

前言
 
故事開啟前:厭世代不厭世,只是無奈
 
  OPEN:開啟諮商的大門,蜂擁而上的懷疑人生
 
  你好!我是你的心理師,謝謝你給我陪伴你的機會。首先能否告訴我,你來諮商的理由呢?
 
  「老師,你可以告訴我,我到底怎麼了嗎?」
  「你到底怎麼了?什麼意思?」
  「為什麼,我就是快樂不起來?」                           
  
  坐在我面前的學生,哲雄,帥氣臉孔、身材高挑,頂著令人稱羨的頂尖大學學歷,來自溫暖接納、愛不匱乏的家庭,畢業於明星高中,卻愁容滿面地告訴我,「他快樂不起來」?
 
  「大學生活很順利,但我就是有種快樂不起來的感覺。該完成的作業、考試、社團……我都會按時完成,但依然感到無力。心裡總浮出一個聲音:我就一直這樣順順地過下去,然後呢?」
 
  哲雄講著講著,我不禁出神,看見他像是遊戲裡的主角,一路上過關斬將,一階階慢慢達成任務。小學畢業前,認真念書;到了國中,持續專心準備升學考試;到了高中,接著拚大學。但來到了大學這一關,他卻停滯了,因為他開始對人生產生懷疑,說到底……
 
  「人生應該是長這樣的嗎?」
 
  當然,若持續這樣往下走,努力維持成績,順利畢業後工作,或者念研究所,按照社會的期待結婚、生子,都是旁人看似圓滿完整的結果。但你是否也跟哲雄一樣感到徬徨疑惑?並且不免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在生活?又是為了誰而活著?
 
  哲雄的困境其實一點也不罕見,多年來在我的諮商室裡來來去去的學生們,表面上晤談的理由形形色色,有的是對「求學生涯」產生懷疑,有的是對「人際交往」、「情感議題」感到困擾,也有的是到了大學後,才發現自己想鬆綁來自「原生家庭」的束縛。然而,當我們慢慢一層層往下剝開,向內心探索的時候,便會發現並沒有那麼簡單,這些表面話題和主訴困擾,其實都在反映大家對「自我存在」與「生命價值」等更深層議題的矛盾。
 
  只是有時候,因為生活還可以維持,因為你還能吃、還能跑、還能在人群中假裝微笑,也因為還沒有遇到劇烈的事件衝擊,沒有出現真實的具體困境,就算你講出心中的疑慮,也會被當作少年維特的煩惱,只是無病呻吟。甚至,你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太好命,才會不懂自己快樂不起來的理由……
 
  但,真的是這樣嗎?
 
  輸送帶的人生,終點是否真是「幸福」?
 
  認真讀書,按部就班地接受學校師長、父母規畫好的安排,是我們文化裡推崇的主流價值。 
 
  如果你像哲雄一樣是「乖孩子」,你從不會讓人失望!而對於這樣的按部就班,你在過去不曾真正提出任何懷疑(又或者只是把懷疑放在心裡)。
 
  因為沒有人會懷疑「當個乖小孩有什麼不對」,而你或許也發現除了專心念書、不斷追求知識之外,大人們並不太會鼓勵你去探索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不管你做什麼,他們都會跟你說:「好!那個很好!但現在……去讀書!」(或者直接一點:「做那個幹嘛?快去讀書!」)
 
  我想到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的一張圖,圖中比較了臺灣與歐美學習養成的差異。那看似令人莞爾的圖片,卻有著幾分無奈的真實藏在裡面。
 
  自小到大,你不斷被各種說法「洗腦」,縱使除了讀書之外有想要做的事,也會被大人用各種理由哄著:「沒關係,等以後就好了!」「忍耐一下,上大學就好了!」「拚一下,等畢業賺錢就好了!」
 
  興趣?談戀愛?玩社團?總之這類與讀書無關的事情,都等之後再說!而滿足現階段的「升學任務」,才是眼前最重要的的事。(即使高中真的可以參加某些社團,或做某些志工活動,很大部分也是為了將來推甄大學時,能讓學習歷程檔案看起來漂亮一點而已!)
 
  人生的旅途看似逐步前行,但其實是不斷的等待和延宕。直到你一路過關斬將後,才突然驚覺:「不知道自己到底等的是什麼?」
 
  可能你偶爾還是會聽到一些從心裡發出的微弱警訊吧?它告訴你好像不該這樣,但大部分的我們還是選擇忽略內心的疑惑,選擇順應環境且自我壓抑。
 
  因為大家都這樣,所以你跟著做準沒錯──這就是所謂的「社會期待」。跟著社會主流走,就不會有錯,也不可以有錯!包括我自己也是在這樣的價值觀下被養育長大的。於是慢慢地,我們有了一種習慣和信念:「人生就是漫長的等待」。
 
  被規畫好的人生,卻剝奪了主動思考的可能
 
  當你努力不懈地帶著眾人的期盼,終於順利進入了理想的學校,本以為從此終結漫長的等待,之後就是幸福快樂的人生,卻在上了大學之後才發現,怎麼迎接自己的,竟是接連的懷疑和失落?
 
  「我都已經念到他們要我念的學校和科系了,然後呢?」
  「都大學了,我還是交不到(男/女)朋友啊!」
  「如果我對自己念的科系沒有動力,而且我一點都感覺不到熱情,是不是代表我該轉系?」
 
  這也是你的心聲嗎?這些是我在大學諮商室裡,經常聽到的低聲怒吼。
 
  那些原本以為到了大學就會迎刃而解的問題,原來只是躲在暗處等著突襲而已!多年來活在父母與師長期待下的你,當任務達成後,卻漸漸失去戰鬥能力,彷彿力氣已用盡。你發現自己越來越無法為自己確立下一個目標與方向,因為多年來已習慣將他人的目標視為自己的目標,於是當自己必須為人生決定方向時,竟變得不知所措。
  
  青春無敵的年紀,本應綻放燦爛光芒,你卻覺得自己無比黯淡,不知道接下來該把對生命的熱忱,放在哪裡?
 
  青黃不接世代,無所不在
 
  好吧,你說:「不!老師,那不是我!我不是那些會讀書的人。」你真的以為只有那些讀到所謂頂尖大學的學生才有這樣的煩惱嗎?
 
  或許你跟哲雄不同,並不是在課業上遊刃有餘的人;你在求學歷程上可能跌跌撞撞,但我相信你還是一路背負著「唯有讀書高」的包袱來到大學。然而在這裡,你依然感覺不到成就,以前總聽別人說「上了大學就好了!」,結果到了大學,你忍不住黑人問號地問:「上大學究竟哪裡好?」
 
  「我不明白,為什麼到大學還有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這種滿檔的課表?這跟高中有什麼不同?」
 
  「不是說大學是自由的開端嗎?為什麼我每天都被原文課本、報告追著跑?哪有可能參加社團結交朋友?」
 
  當我們已經習慣人生要以「成績分數」來為自己評價,就會發現到了大學並沒有比較快樂,自信也依然提不起來!課業跟得上的人,持續掙扎;跟不上的人,往往直接自我放棄。
 
  整體而言,十八到二十五歲的你們像是青黃不接的世代,明明已經成年,卻依然得依附在家庭或學校的評價之下。於是你低吼著,你也想為人生做決定,卻無法在自身上感受到任何力量,因為還是「學生」的你,看不到自己的實質產能。
 
  你發現自己對生命開始呈現一種「無感、無動力、無關心」的態度,也越來越渴望能有立即的方法來解套這種無力感,最好找到策略,能讓自己面對眼前的生活輕鬆一點、容易一點、快速一點。
 
  所以,你聽到有人稱你為──「厭世代」!
 
  如果可以當豔世代,誰想當厭世代?
 
  「人在面對困境時,不會在沒有任何抗爭下,就高舉白旗。」──阿德勒/心理學大師 
 
  變得厭世或憤怒,都是源自於隱藏在背後的高度焦慮感,一種「我其實知道我該努力,但我內心還是不安。因為,我真的很懷疑,到底我能不能相信自己?所謂的『努力』是真的有用嗎?我又如何確信自己可以做到?」的掙扎。
 
  這些聲音反映的是一種你對生活的無力、無奈,一種「無論我怎麼用力,我還是無法清楚看見未來」的恐懼。不論是你自嘲「我就爛!」或感覺消極「厭世」,甚至是表現出淡然無欲的「佛系青年」樣,都是間接性地反映出你對自身及未來的茫然。
 
  這種厭世心態,其實都是一種對抗的武器,用來假裝自己還有力量,能夠對抗不安感受的「自我保衛機制」(safeguarding)。面對自己該努力的人生,卻又不確定努力有何意義的狀態下,你只好躲在「厭世」心態內,說服自己「不是我沒能力努力,而是我不想,也不需要努力!」
 
  但,你是否想過,「爛」到最後呢?
 
  我知道,這樣的狀態不能怪你。你也曾努力追逐夢想,到後來才發現夢被現實狠狠擊碎,誰能繼續發光?誰能繼續織夢?所以你想逃,想放棄,想擺爛……又或者你反而追得更用力,更賣力,但依然發現還是填不滿心中的疑惑。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我想起了二〇二〇年底在連續三天內,我們所失去的那幾個臺大學生,為了某些我們不知道的原因,他們選擇放棄生命。我總會為這樣尚未綻放就逝去的青春年華,感到不捨。
 
  難道,我們真的無法事先做點什麼嗎?
 
  如果可以重來,我只希望能有人接住他們
 
  促使我動筆,書寫這本書的起心動念,是那幾個向天堂奔去的學子給我的反思。然而支持我完成的力量,不只是他們,還有這些年來我所陪伴過的,一路跌跌撞撞,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疼痛、一起掙扎,也一起看見生命曙光的學生們。是他們用一度徬徨的靈魂和生命故事,提醒我該做點什麼。
 
  我總是思索,如果有機會,我會想對當年犯下惡行的鄭捷說什麼?如果有機會,我們有沒有人能好好接住那幾個決定對生命不再抵抗的學子?每個失控的心靈,都有可以被緊緊握牢的時候,但有時一閃而逝,錯過就是錯過了。人生其實有很多變數,使力的方向不一樣,前進的方向就不一樣。
 
  自出生之後,我們誰不是起初都想好好待在輸送帶上?但有時就是會不小心跌了跤、拐了腳,於是變得裹足不前、舉步蹣跚,然後就這樣不得已地被甩出輸送帶。然而在那之前,我們是否都有機會先幫自己綁緊安全帶,讓自己不要跌出生命之外?
 
  我在大學諮商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類似狀態的學生們接踵而來。
 
  社會對你貼上不公平的標籤,媒體控訴你的不上進、不積極,嘲諷你的佛系心態,暗示你的挫折容忍力太低,不明白生命的可貴,浪費自己的生命……
 
  但我看見了這些矛盾無奈的內在心境,那是被舊有的價值觀捆綁著的新時代困境,是新舊重疊下,無數學生來不及看清內在真實自我,苦苦掙扎下所採取的抵抗姿態。
 
  這些厭世的表象,在在都反應了內心深處的焦慮,那是一種極度渴望成功,卻又害怕自己失敗的恐懼。
 
  如果這樣的心境,對你而言也逐漸變成常態,我其實很想告訴你:
 
  「沒關係啊!這都是暫時的,你只是此刻不安而已。」
  「沒關係啊!你只是這個階段不確定而已。」
  「沒關係啊!這個階段的徬徨、迷惑……都是生命的自然狀態。」
 
  當你能體悟此刻的狀態只是暫時,就能開始多相信自己一點。你會知道,你的生命是屬於你的主場,而你擁有獨一無二的光芒!
 
  這是一本陪你思索,也陪你在掙扎中走出迷霧的地圖書
 
  這本書,不是僅有熱血的激勵語言,也不會只是暖人脾胃的雞湯;它是一本陪伴與練習之書,需要你用一點一滴的時間去思量、消化。這可能是你看過最簡單,也最困難的書!
 
  因為生活其實很簡單,是我們把它活難了。而要讓自己回到簡單,需要你也為自己做一點努力。
 
  這本書穿插了許多不同的練習,有一些對話、一些自己陪伴自己的小技巧、一些需要你思考的問題,還有與他人互動的練習。如果你想透過單純的閱讀,帶給自己新的領悟,那很好。若你想帶給自己更深遠的改變,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有所不同,我更想邀請你將這本書視為一本練習簿,不只單純閱讀,更透過思考與實踐,來感知自己的改變。
 
  我總這樣對學生說:我可以對你說出上萬句話,但唯有你真正「能帶走,能使用在生命中」的那句話,才會是對你最關鍵的事。只有你帶走了,才是對你有用!
 
  所以,如果你是個習慣聽話的孩子;如果你心底有種淡淡的違和,彷彿常有聲音在告訴你,生命不該如此;如果你也一度懷疑過未來,質疑自己本來的面貌──
 
  那就跟著我一起進入生命的探索吧!要記得,你現在的茫然、對生活的「厭世」絕對不代表對生活無感,那反而是一種深層的渴望,代表你比誰都期待自己成為「豔世代」。
 
  所以,沒有關係,當你此刻越是徬徨混亂,表示你距離突破現狀的臨界點越是接近。這都是暫時的,一切都能度過的,只要好好盡力去活著,去體悟、去感受、去徬徨、去衝撞,你終究會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不要害怕現在,也不要逃避過去,只要我們足夠勇敢,無論生活如何扯淡,總有一天,時間會證明,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坂元裕二/劇作家
 
  這本書將陪你看看過去怎麼了?現在的困境可以怎麼解決?未來又將是什麼模樣?不論你是正懷著無限想像即將進入大學殿堂、開始思索生命的大一新鮮人;還是已在大學讀書,卻發現越來越感到茫然的學生;或是即將畢業(或剛畢業),卻發現自己越來越無助,開始害怕脫離學生身分的「準社會新鮮人」;我都希望此書能給你一點方向,讓你有機會知道自己怎麼了。
 
  如果你不曾害怕,怎麼知道你可以勇敢?
 
  於是,你對於自己的徬徨,也能學著給予多一點的耐心與時間;當厭世、焦慮心情出現時,也能試著去相信自己,你還有許多的勇氣。
 
  勇敢去成為______________的自己!
 
  這個空格,希望你讀完本書後,為自己填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101725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 x 21 x 1.68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歡迎光臨心理相談所

 

內容連載

14.   假裝沒事,但就是快樂不起來,我到底怎麼了?
 
「什麼時候我們開始無法像孩子一樣肆意地大呼小叫了?心裡的小情緒堆積得像山一樣高,直到溢出來。與其如此,不如永遠像孩子一樣。」──《龍貓》
 
有時候,學生在踏入諮商室之前,會先發郵件到學校諮商中心,因為他們不確定自己怎麼了,也不知道諮商對他們有沒有實質的幫助;但是,他們想要求助的心聲是真實的。某天,我收到了這樣一封信。
 
老師:
 
請你告訴我,我是不是生病了?
 
我發現我最近變了,從前的我有衝勁,會笑、會唱歌。那時知道自己要什麼,也很喜歡跟人在一起。最近的我,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
 
沒課的日子,睡到兩三點才起床,滑手機、看電腦,餓了也不想出去吃飯。
 
晚上也不想太早睡,早上又持續晚起。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早上起不來,而是不想起來。
 
有課的時候,我會硬逼自己起床,出門、吃飯、上課、交作業。
 
只是我的心好空,像是有一個大洞,但我沒辦法說,因為沒有人會懂。
 
不只沒有人懂,其實我自己也不懂!
 
大家會跟我說:你都念到大學了,要好好照顧自己啊!
 
所以我只能假裝,假裝自己專心上課,假裝自己有寫作業,假裝自己好像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我得假裝微笑,假裝自己沒事,假裝自己還活得很好。
 
對,我都在假裝!
 
他們說:你就是太好命,無病呻吟才會這樣。
 
我是嗎?可能是吧!
 
我一直覺得自己爛透了,覺得自己根本就沒有資格活著。
 
有時候,我會希望自己可以突然遇到意外,像是被車撞到,或是得到絕症,因為我對生命沒有留戀。不過,請老師先放心,我不會真的主動傷害自己,因為我不敢……
 
說來好諷刺,一個沒有生存意志的人,卻連死都不敢。
 
很可笑對嗎?沒關係,你可以笑,因為我也想笑我自己!
 
更可笑又可悲的是,我明明覺得自己爛,卻沒有勇氣承認自己爛透了!
 
我就是不敢對人家說:「嘿!我覺得自己很爛欸!」
 
老師,我該怎麼辦?
 
漂浮的浮萍 敬上

會員評鑑

5
4人評分
|
4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3/01/05
對於想學習更多心理學的方法來幫助他人也非常有用~特別是每篇的引導話語與練習都非常溫暖實用。如果你在煩惱不知如何幫助同學朋友,這本書也能給你很多靈感,知道自己可以從何下手
展開
user-img
4.5
|
2022/01/09
人生的各種難題,有時很難單靠自己就能找到出路。
作者非常佛心的,在書中提供各種表格工具,幫助讀者透過系統性的思考方式,讓自己有能力找到出口的那扇門(或看見門的樣子)。
有時我們碰到困難,也許不想跟別人說、也許不知道如何對外表達(或找錯人因此講了也沒用)。作者在書中分享情境與案例,讓我藉著別人的故事,打開我對困境的天花板。
在我腦海中的世界盡頭,並不是如此!
有時人困在胡同裡,就很難理解「轉念」的力量。這本書可以幫助曾經站在胡同裡的你我,看到轉出來的路。
展開
user-img
5.0
|
2021/11/26
這本書預設讀者是大學生,但書裡有關諮商的知識、練習、表格等自助方法很豐富,不限大學生使用,回應書名,即使不能解決煩惱,也因為有工具箱在旁邊覺得篤定許多。有些練習很適合放到子彈筆記裡面追踪(透過掌握感及實際行動,有效舒緩並降低焦慮)。練習工具也沒有喧賓奪主,內文讀了不會有那種逼你要進步的緊迫感。另外這種由國人寫的書非常接地氣,不會有讀翻譯書那種情境不到地、隔靴搔癢的感覺。有些自助類書籍讀完就想二手掉,或是等圖書館借就好,但這本可以留很久。
展開
user-img
5.0
|
2021/10/30
一則一則生活小故事,反映出我們成長與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與掙扎,再配合心理學理論,還有每章節的實作小練習,學習陪伴自己,實用又淺顯易懂。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OKAPI世界閱讀日|植感閱讀】讓植物告訴你,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需要閱讀什麼?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