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太陽.行星

太陽.行星

  • 定價:400
  • 優惠價:66264
  • 優惠期限:2024年05月2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林新惠/在神的視野中,「人類」不過是一場事件──讀科幻小說《太陽・行星》

    文/林新惠,|,時報出版2022年03月16日

    日本芥川獎得主上田岳弘的《太陽・行星》,分別由〈太陽〉和〈行星〉兩篇中篇小說組成。雖然是互無關聯的兩篇小說,但兩者的敘事結構、核心命題都十分類似,也或許是上田岳弘書寫的獨特風格:由「第一人稱神視點」構築的敘事,以及對於「人類結局」的終極探問。根據朱嘉漢寫於《太陽・行星》的序言, more
 

內容簡介

末世科幻/新人類科幻神級作品
狂人與先知掌控未來
人類與地球無可逃脫的最終命運

  完美即是終結?亦或不完美才是永恆?
  人沒必要活在現實世界裡?
  無盡欲望的盡頭,人類將長生不老?

  新潮新人獎、三島由紀夫獎、芥川龍之介獎、文部科學大臣新人獎,
  四項金獎得主 上田岳弘出道獎作品

  上田岳弘的小說展現了從純文學領域與科幻領域衝突中所爆發的可能性,讓人拍案叫絕。本書由兩個中篇組成,〈太陽〉獲第45回新潮新人獎,為上田岳弘亮眼出道之作。另一個〈惑星〉則入圍第152回芥川獎,被譽為大型破格新人。

  〈太陽〉是一則不可思議的未來科幻寓言,從非洲的嬰兒工廠、新宿的派遣女郎、巴黎的跳蚤市場,到印度的湖畔,地球上各種事件交錯,無盡欲望走到了盡頭,已經實現長生不老之夢的人類,在體驗到所有可以想到的經驗時,利用太陽與核融合裝置,完成了人類史上首次成功的鍊金術。

  〈行星〉以書信體呈現,一位自認為掌握全人類最終結論的心理醫師,2014年起以數十封郵件寫給「最強人類」費德列克.卡森。信中詳述費德列克.卡森、寫詞典的技術人員阿巴斯.阿爾干、製造出「完美產品」的國際企業經營者史丹利.沃克三人,從當時起至2020年東京奧運這六年間會發生的事。信中預言為了控制人口過剩,有效分配能源,所有人類終將連接「完美產品」在虛擬世界中生活。最終「人類最終結論」與「最強人類」展開辯論,連接完美產品而活,或斷開連接、重回獨立個體生活,兩者的人類最終命運究竟有何不同?

  上田岳弘在這兩篇小說中,從個體的差異對比普世理想人生範本,討論人類生存的意義,扣問人類與地球的未來。他建構起弘大的小說架構,以時間為舞臺,讓小說裡不同舞臺的先知們各自陳述狂想與末日預言,打造自己的烏托邦,追尋最終的真理。從烏托邦到反烏托邦,由獨立到集體控制,從大家所熟知的科幻體裁中,上田岳弘讓人看見人類在未來生活的理想樣貌,卻又揮下驚天一槌,在無盡的輪迴中,何為終結?何為開始?不論「大鍊金」是否能成功,或是生活在「完美產品」的一片肉海裡,人類的命運早已注定。

科幻/文學小說家,齊聲力薦

  伊格言(小說家,《噬夢人》、《零地點 GroundZero》、《零度分離》作者)
  林新惠(小說家,《瑕疵人型》作者)
  高翊峰(小說家,《幻艙》、《2069》作者)
  黃崇凱(小說家,《比冥王星更遠的地方》、《文藝春秋》作者)

  朱嘉漢(小說家、文學評論家、臺北藝術大學講師)──專文導讀

  上田岳弘在作品形式技巧上的用心之處,不是單純為了美學層次與創新層次。他的敘事選擇,尤其是敘事人稱安排,是為了他想探討的「全體人類」的問題。或者說,全體人類的未來問題。
  他還是安排小說戲劇性高潮的高手,無論是〈太陽〉的克里尼昂古門跳蚤市場的眾人匯聚,或〈行星〉的奧運會場的交會點,皆是細心鋪陳、堆高,引爆衝突的完美小說技巧示範。──朱嘉漢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上田岳弘(ウエダ.タカヒロ)


  1979年生於兵庫縣,早稻田大學法學系畢業。2013年以〈太陽〉獲得新潮新人獎後出道。2015年以〈我的情人〉獲得三島由紀夫獎。2016年獲選《GRANTA》雜誌最佳日本新秀小說家。2018年以《塔與重力》獲得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新人獎。2019年以〈寧錄〉獲芥川龍之介獎,著作有《太陽.行星》、《我的情人》、《異鄉的友人》、《塔與重力》、《寧錄》。

譯者簡介

陳嫻若


  日文系畢。曾為出版社日文編輯,目前專職日文翻譯。喜歡閱讀文學,也樂於探究各領域的知識,永遠在翻譯中學習。譯作有《夏的故事》、《今天也謝謝招待了》、《森之眠魚》、《宮澤賢治短篇小說集I》、《貓式生活──徹底解讀喵星人的100種狀態》、《小熊》、《怒》、《贖罪》、《可悲的雄性生物》等。
 
 

目錄

導讀/思考全體人類的說故事者    朱嘉漢
 
太陽
行星
 

導讀

思考全體人類的說故事者 /朱嘉漢


  上田岳弘猶如閃亮明星般迅速竄起,無論是獲得新潮新人賞的〈太陽〉,或是獲得三島由紀夫賞的《我的戀人》,或入圍多次而終於獲得芥川獎的作品《ニムロッド》,他的文學世界予人的印象,就像是某種「高度」。所謂的高度,不是令讀者仰望的意思。相反的,即便應該有強大的腦袋,他對於讀者,乃是誠心的邀請。事實上他小說裡的天才、高智慧的人類,讀起來仍有一種卑微感,確切來說,是作為一個生物個體的短暫、孤寂、虛無。

  他在這本小說裡展現的「小說鍊金術」(或者說是某種「小說敘事科學?」),是透過敘事,讓讀者與敘事者一起在同樣的高度看著故事人物的移動、想法與關係,而不是讀者與小說人物一樣,傻傻地被敘事者操弄。以俯瞰的視角,猶如以顯微鏡觀察著細菌或微生物的形貌。作者的敘事聲音導引,巧妙地讓我們跟他站在一樣的高度觀看。

  這當然不是特殊的敘事觀點,畢竟,儘管語調特殊,這大體上仍是小說的全知觀點與上帝視角。然而仔細閱讀下來,會發現並不是這麼簡單。這個高度,這個視角,本身就已經是小說「已經發生」的事件,且是核心的事件。我們以為只是全知觀點,然而在小說迅速擴張、展開及進行大幅度的時間與空間調度的同時,發現這全知觀點的敘事話語竟收攏在第一人稱。以此觀之,《太陽.行星》這一本末世小說,只有處在末世狀態才能如此言說。末世,不是一切的終結,而是終結的開始。或許說,這兩篇小說要展現的,是終結開始之前的故事。單純的故事總有結束之時,然而上田卻將我們引入一個必須極盡想像力才能企及的,乾淨得過頭的「真正開始」。

  在接受「Book Shorts」專訪時,他針對提問者所謂的「第一人稱神視點(「一人稱.神視点」)」做了說明,原來自從他二○一一年左右寫起小說,便一直思考著要如何超越純文學裡的第一人稱的限制。想要超越第一人稱的限制的理由,乃是因為透過這種方式,他可以思考「當今社會」的課題。更重要的是,他可以透過小說思考「全體人類」。

  總而言之,上田岳弘在作品形式技巧上的用心之處,不是單純為了美學層次與創新層次。他的敘事選擇,尤其是敘事人稱安排,是為了他想探討的「全體人類」的問題。或者說,全體人類的未來問題。

  關注全體人類的未來,乍聽之下是個抽象的命題。實際上,他的小說(至少本書中)反覆聚焦的,其實是在個體上面。他以龐大的敘事調度,猶如衛星視角從高空迅速捕捉的個體的形貌。

  在上田岳弘的小說裡看到的「人物」,不是角色,亦不是肉體或心靈。儘管這些人物都具備一般小說的特質,不過卻在小說家特殊的敘事與視角之下,以人物的「個體性」向讀者乍現。

  乍現的方式耐人尋味。翻閱〈太陽〉一篇,會發現上田勾勒角色十分簡潔犀利,雖然可能暫時資訊量過大,但你終會在角色的多次出場後,感到印象深刻。每個人物的出場,他們的身世設定、生存型態、幸福與不幸的比例,皆用精確的語言描述出來。他甚至發明了「古吉拉特指數」來度量幸福度。尤其,人物出場時刻的身心狀態,不論是買春或賣春的當下心理是基於怎樣的需要與命運,或在巴黎治安較差的聖德尼斯跳蚤市集販賣盜版的 Hello Kitty,以及用自己的精子以「嬰兒工廠」創造無數流落於世界的子嗣,甚至是一群身處菁英學者位置卻各自為了學院裡的規範而進行無實質意義的調查等等,作者邀請著讀者,以俯瞰著地圖,掌握著這些光點的方式,看著光點之間的交集、偶遇,以及相互的影響。
在〈行星〉,以「最終結論」寫給「最強人類」的信裡,迅速定位當代社會的冰冷本質,在個體之中,
  古典人性的消散,以及呼應前篇〈太陽〉的那種人類大終局,迎向「人的第二形態」的補完計畫。

  透過這種方式,我們看見在他的筆下,個體其實就是其限制、短暫,欲望與孤寂。他將人的存在狀態還原回自身。

  喜歡大架構的讀者很容易因此入迷,他將可以展開成巨幅作品的格局,壓縮在中短的篇幅裡。某方面而言,他令我聯想到的作家,是考德懷納.史密斯(Cordwainer Smith),他的科幻小說敘事將一種巨大的時間斷裂,建立在在當今的人類覆滅的世界裡。不過上田的作品,無論最終或是最完美的人類,所關注的,仍是我們這個時代、這個世界的人們(〈行星〉一篇主要的舞台,甚至是二○二○年的東京奧運)。甚至他還是安排小說戲劇性高潮的高手,無論是〈太陽〉的克里尼昂古門跳蚤市場的眾人匯聚,或〈行星〉的奧運會場的交會點,皆是細心鋪陳、堆高,引爆衝突的完美小說技巧示範。

  在〈太陽〉的最後,敘事者交代完了故事,告訴我們:「將所有型態都想透了、經驗過了,通過所有的查核點,終於結束的人生,則是第二形態人類的生命樣貌。人們還沒有經驗過的,只剩下終結。」

  但這終結,其實是個開始,無論他預想的未來會不會到來,我們都會在閱讀完畢後,短暫或永久地,以不同的視角思索我們,我們全體人類。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395401
  • 叢書系列:藍小說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8 x 21 x 1.6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太陽
 
嚴格說起來,太陽並不是在燃燒。

燃燒──這種現象是指伴隨熱能與火焰的激烈氧化,太陽的光芒並不是那種物質與氧氣結合的現象,而是原子核彼此融合造成的。氫原子是最簡單的元素,它的四個質子產生核融合,聚變成氦原子核。這時,原本的氫原子與聚變的氦,在總質量上出現差異,多出來的質量就釋放成能量。在地球人的眼中這是股極大的能量,但終究只是因為日常生活中看不到質量轉換成能量的現象,換句話說就是不習慣。在太陽上,它不過是種稀鬆平常的現象,甚至可以說它能量還不夠。太陽雖然靠著連續的核融合而恆久發光照耀,但是在太陽中,也只能進展到氦原子結合,如果是質量更大的恆星,會進一步聚變成鐵,而保持安定狀態。但是太陽的能量不夠,沒辦法到達那個程度。不過即使是質量比太陽更大的恆星,在從鐵進一步核融合時,也需要更大的能量,這是因為鐵是種相當安定的物質。木炭在燃燒時,會從周邊往中央變成炭灰。但是恆星卻相反,它們會先從中央變成鐵,一面聚變成鐵,一面發出光芒。當質量超過臨界值,它就會承受不了自己的重量,產生崩塌或是爆炸。靠著爆炸的能量,鐵又能繼續核融合成比鐵更重的元素, 從鈾聚變成鈽、釔、鋯、碘、氙、銫、鑭、銀、鉑──然後是,金。

經過重重的變化,金才終於產生。但是只有質量超越某個臨界值的恆星才有可能,太陽的話辦不到。

因此……
金子。
金子。
金子。
我想要金子。

從太陽數來第三個行星的居民春日晴臣的這個迫切的需求,太陽是生產不出來的。雖然,這個時候他想要的東西,既是金子,也不是金子。不過再深入一點想的話,可以說根本無所謂。因為在人類的社會,以高價交易金子,只要少量的金子,就能獲得大筆金錢。但是,追根究柢的話,也可以說他既不需要金子也不需要錢。這個時候,對春日晴臣來說,只要眼前這個外送小姐能如願的與他來一砲的話,那根本就不需要錢。在大學裡擔任教授的春日晴臣固定每個月第二、四週的星期五買女人。春日晴臣這一天照常講完課,回到在他大學只有專任教授才配給的小房間,收拾好用品,搭上電車到新宿。

會員評鑑

3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3.0
|
2022/01/13
書籍集結了日本作家上田岳弘的兩則中篇小說,雖然是不同年份的創作,但卻以相似的語言、形式以及中心思想貫穿了整部作品,試圖反思勾勒出人類未來的模樣,作為擁有高階智慧的生物、佔據著地球生物鏈的最頂端,在物種複雜的演化過程中,這確實是一個令人好奇、也值得探討的問題。

當人類的最終命運成了許多科學家預測或小說電影發想的主題,我們看到了消極、積極兩派不同可能性的存在,但是不外乎走向滅絕,抑或演變成另一新物種,〈太陽〉與〈行星〉乍看各自對應這兩者觀點,卻又帶了那麼些微本質的差異,讓人怵目驚心的在於-不是迫於無奈,而是心甘情願!

煉金術的起源最遠可以追溯到各個古文明的金屬冶煉技術, 因為點石成金、長生不老自古以來就是人們不斷追求的夢想,然而如同〈太陽〉中眾多角色不斷以不同形式賺取金錢、〈行星〉裡頭希冀完美產品所帶來的新世界,我們看到人類為了達到終極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的方式,從使用太陽作為「大鍊金」的材料、到全人類成為類似無機質燃料的「肉之海」,在在顯示慾望與野心的無窮盡。

就同類型的科幻創作而言,作者上田岳弘的個人寫作風格新穎且強烈,而且作品中呈現的哲思底蘊濃厚,除此之外《太陽.行星》還使用特殊的「第一人稱神視點」,帶領我們俯視觀察人類過去的所作所為、甚至成為歷史的未來,全書架構、內涵之複雜龐大,讓人忍不住要坦言這部小說不是太好閱讀,但若簡單一點看待,你可以說它不過是使用了另一種更新穎的形式,除卻科幻,更多的還是人性。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