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天生不愛動: 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

天生不愛動: 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

Exercised:Why Something We Never Evolved to Do Is Healthy and Rewarding

  • 定價:600
  • 優惠價:7420
  • 優惠期限:2024年06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哈佛人類演化學教授鉅作,徹底解除不運動的罪惡感

哈佛大學人類演化學教授新鉅作!什麼那麼多人不愛運動,甚至逃避運動?透過自然史和演化,徹底改變我們於自己身體知識的種種迷思!

 

OKAPI 推薦

  • 你不愛運動可能不是懶散,而是「天性使然」──《天生不愛動》

    文/黃曉鈴,|,#OKAPI 選書推薦2023年09月01日

    改編自《實驗吧!我要瘋狂養生子》原著的電視劇《養生狂女子》描述一名事業有成的記者因糟糕的生活習慣暈倒送醫,必須在短時間內改善健康的她,即便眾人苦勸運動才是正道,她也寧願花大錢去排毒中心,讓陌生人把管子放到體內清腸,死也不想上街跑步或上健身房……究竟我們為什麼這麼排斥 more
 

內容簡介

人類並未演化成愛運動,懶惰才符合人類的天性!
當運動變得商品化和醫療化,我們對運動也變得更焦慮、更加愛恨交加,
破解12個身體迷思,讓你徹底解除關於不運動的罪惡感。

要活就要動,動與不動之間
――哈佛大學人類演化學教授李柏曼最新鉅作

  《天生就會跑》一書作者克里斯多福.麥杜格(Christopher McDougall):
  「沒有人比李伯曼還要瞭解人類的身體!」

  當我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四體不動,導致肥胖率大幅攀升,帶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各種現代疾病,活動量不足在全世界每年造成約五百三十萬人死亡,與死於吸菸的人相仿,卻仍有70%的成人表示自己閒暇時從不運動。

  如果運動真的對我們的健康有益,為什麼那麼多人不愛運動、無法堅持運動計畫、甚至逃避運動?

  本書作者丹尼爾‧李伯曼(Daniel Lieberman)是哈佛大學人類演化生物學教授,透過自然史和演化,帶領我們探討現代人久坐、睡眠不足、走路蔚為風潮、運動量不夠、以及越來越多慢性疾病背後的種種健康危機,徹底改變我們看待身體運動和不活動的方式,並破解我們從媒體上得到對於自己身體知識的種種迷思。

  這些迷思包括:如果人類天生就走路和奔跑,為什麼大多數人只要能休息就不動?跑步傷膝蓋嗎?該做重量訓練、心肺訓練還是高強度訓練?久坐真的是吸菸的接班人嗎?走路無法減重嗎?以及年紀大活動量減少是正常的?等等。

  藉由自己在世界各地的研究和經驗,他深入淺出地說明人類如何及為何因為演化而走路、奔跑和從事其他種種必要且有實際回饋的身體活動,但不喜愛不必要的勞累,其餘時間能不動就不動。因此,現代人在跑步機上花上幾小時跑步,但哪裡也去不了,在原始部落的人眼睛是難以想像的行為。又或者現代人透過鐵人三項運動來鍛鍊自己,在原始部落人的眼中也是愚蠢不堪的自虐行為!
 
  藉助演化生物學的深入理解,李伯曼羅列出各種現代疾病與運動之間的關係,告訴我們現代人不能動,但要提高身體活動量,把運動醫療化、商品化和工業化,是遠遠不夠的。明知道運動並非健康的萬靈丹,但不動絕對不行,在深知醫生、教練、健身房經常嘮叨要我們運動,但我們還是不想動,甚至對於別人指定我們做什麼運動以及運動量該多少感到厭煩,他還是提出預防各項疾病的可能運動選項。

  他特別這本書想讓所有人瞭解:我們為什麼很難規律運動,以及我們為什麼應該運動。李柏曼同時建議現代人應該要讓運動變得更有樂趣,不管你幾歲才開始運動,對於身體修復和延年益壽來說,開始運動永不嫌遲。

  這是一本寫給運動愛好者,同時也寫給對運動感到焦慮又困難的一般大眾,為了自己健康必備關於運動和健康的好書。

各界推薦

  ◎王道還╱生物人類學家
  ◎李家維/清大生命科學系教授、《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李匡悌/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邱鴻霖/清大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吳韋廷/汐止國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林則彬╱台灣大學傑出教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  
  ◎屈慧麗/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主任
  ◎張嘉哲/真男人文創商行、跑步專家
  ◎黃彥鈞/兒童職能治療師
  ◎鄭國威/泛科知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暨知識長

各界讚譽

  .「李伯曼同時身為研究者和不大有恆心的體適能愛好者,探究事物的好奇心讓他對這個主題擁有獨特優勢……藉助他對演化作用的專業知識和瞭解,他破解許多一再出現且經常沒根據的說法……李伯曼除了破除迷思和仔細說明人類擅長哪些運動,以及這些活動為何對身體健康格外重要,還允許我們在不想運動時對自己好一點……最重要的是,李伯曼不批評那些明知自己該運動,但還是覺得運動很困難的人,因為運動畢竟不是那麼有趣。」――紐約時報

  .「《天生不愛動》是李伯曼教授最知名的研究領域(人類奔跑生理學)的一大進展…我最喜歡這本書中探討跳舞的部分。在許多社會中,跳舞是與儀式連結的身體活動,對參與者而言,這個活動十分社會化,而且具有深刻的象徵性意義。此外,它也讓我們瞭解,美、喜悅和通過儀式對人生非常重要,身體活動往往充滿生氣和令人入迷…我認為在赤足跑步和舊石器飲食蔚為時尚的世界中,李伯曼教授中庸的看法值得肯定……我們不該訴諸被神格化的人類演化過往,而應該多瞭解周圍形形色色的真實人類。這些人都生氣蓬勃地(而且快樂地)過著自己的生活。讀讀《天生不愛動》是好的開始。」――華爾街日報

  .「令人著迷……極富吸引力……李伯曼啟動了破解運動迷思的過程。《天生不愛動》最吸引人的一點是李伯曼堅定地指出,很難堅持運動計畫的人不需為此感到羞愧或可恥……這本書另一個格外具教育意義的部分在於探討運動引發的損傷與修復循環。李伯曼詳細地解說運動對人體的影響,以及人體在運動後如何開始自我修復……李伯曼絕妙地帶領讀者瞭解我們為什麼往往很難規律運動,以及我們為什麼應該運動。」――美國國家公共電台

  .「說理有力……讓人耳目一新……李伯曼的作品具啟發性又處處可見幽默,不僅會受健身愛好者喜愛,也讓其他人更加喜歡辛苦的健身課程。」――出版商周刊

  .「人類天生就會跑、走路或是坐在沙發上?世界首屈一指的人類生物學家帶領我們穿越數百萬年的演化過程和全球各地的文化,發掘令人驚訝又十分簡單的答案。《天生不愛動》可以說是人體使用手冊,也可以說是探索人類演化的推理小說,它將改變我們對運動、飲食和自身福祉的想法。」—芝加哥大學有機體生物學與解剖學教授及暢銷書《我們的身體裡有一條魚》(Your Inner Fish)作者尼爾‧蘇賓(Neil Shubin)

  .「非常棒的書。文筆生動、有趣、深入每個人的生活。我很少讀到一本書讓人這麼喜歡,這本書適合每個讀者,無論喜歡運動或不喜歡運動都應該讀一讀。」—《Origins Reconsidered: In Search of What Makes Us Human》共同作者理查‧李基(Richard Leakey)

  .「這本書非常棒。它以令人驚奇、博學又具啟發性的內容,帶領我們了解身體活動的自然史,以及運動為何對我們如此重要,但又如此不符自然。它拓展並改變了我們對運動、健康、動機的了解,並且了解我們為什麼對跑步機有現在這些想法。身體和心理健全的人都應該讀讀這本書。」—《紐約時報》暢銷書《運動黃金20分鐘》作者葛瑞真‧雷諾茲(Gretchen Reynolds)

  .「李伯曼在早先的作品中解釋人類如何「天生就會跑」,而在《天生不愛動》中,他解釋人類其實也天生就愛坐著,因此經常導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這些早期人類不知道的慢性病。幸運的是《天生不愛動》也解釋了身體活動如何讓我們避免罹患這些疾病。這本書讀來相當有趣,而且會在不知不覺間帶我們走向更健康(也更長)的人生。」—《跑者世界》(Runner’s World)特約編輯安比‧貝富特(Amby Burfoot),1968年波士頓馬拉松冠軍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丹尼爾.李伯曼(DANIEL E. LIEBERMAN)


  哈佛大學的赤腳教授,為哈佛人類演化生物學教授,主持哈佛骨骼生物學實驗室。曾在《科學》《自然》等熱門科學雜誌發表發表多篇關於跑步的學術文章,《天生就會跑》一書作家克里斯多福.麥杜格(Christopher McDougall)盛讚「沒有人比李伯曼還要瞭解人類的身體」。李伯曼也是暢銷書《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的作者,住在麻州劍橋。

譯者簡介

甘錫安


  由科學界進入譯界,在譯界持續關注科學界的「譯人」。曾任Discovery頻道、旅遊生活頻道、PC Magazine與Tom’s硬體指南網站特約編譯,現仍定期為《科學人》雜誌翻譯。書籍譯作有《愛因斯坦一九○五》、《改寫地球史的25種石頭故事: 人類如何破解地質學上的重大謎團》等。目前住在有山有海有美食的基隆,正朝全方位譯人的目標邁進。
 
 

目錄



第一章  人類天生就會跑還是天生不愛動?
#迷思1:人類演化出運動的天性

第一部 四體不動
第二章 不活動:懶惰的重要性
#迷思2:懶惰不符合自然
第三章 坐:吸菸的接班人?
#迷思3:久坐本質上就不健康
第四章 睡眠:壓力為什麼妨礙休息?
#迷思4:人類每天需要八小時睡眠

第二部 速度、肌力和爆發力
第五章 速度:不是烏龜也不是兔子
#迷思5:正常人無法兼具速度和耐力
第六章 肌力:從肌肉發達到骨瘦如柴
#迷思6:我們在演化影響下變得極強壯
第七章 打鬥與運動競技:從利牙到美式足球
#迷思7:運動競技等於運動

第三部 耐力
第八章 步行:一定要走的路
#迷思8:走路沒辦法減重
第九章 跑步與跳舞:從一條腿跳到另一條腿
#迷思9:跑步傷膝蓋
第十章 耐力與老化:高活動量祖父母和高耗能修復假說
#迷思10:年紀大時活動量減少是正常的

第四部 現代世界的運動
第十一章  要動還是不動:該怎麼運動
#迷思11:「做就對了」一定有用
第十二章 做什麼運動?做多少運動?
#迷思12:世界上有最佳的運動劑量和種類
第十三章 運動和疾病

尾聲
致謝

 
 

推薦序

  ● 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是我國的教育國策。其中「德、智、體」來自英國哲學家斯賓塞一八六一年出版的小冊子,由嚴復在甲午戰敗之後介紹到中國,化為「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的救國口號。時隔兩甲子,亡國滅種的焦慮煙消霧散,運動成了追求健康的時髦話題。在現代都市裡生活,缺乏運動是自然的結果。於是我們想像古時候的生活——人人會自然而然地運動;我們甚至煞有介事地懷念那種生活。只因為我們周遭出現的老人越來越多,也就是病痛纏身的人。他們展示了健康的價值,以及運動的價值。本書的主題是運動的自然史:原來演化不會驅使人——或任何動物——運動,追求健康也不是天擇塑造的價值。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好在我們有能力自求多福。運動?還是不運動?真是個問題呢!
 
王道還(生物人類學者)

  ●如果給予這本書高水平養生書的評價,一點也不誇張。更值得推薦做為大專院校運動保健學類的教科書。讀者可別誤會,作者的用意並非提供養身運動的操作方式或任何保健食品,而是極具科學性地藉由生物演化和人類學參與觀察,以及比較研究分析所累積的資料,說明人類自七百萬年前朝「人」的生物和生理結構發展後,從原本每天必須依賴勞動才能獲取維生的食物資源,隨著不同地區、不同階段的文化演化,變得不是所有人都必須以勞動來覓食而存活。正因為如此,走到二十一世紀,人類因為缺乏運動而導致的身體疾病相繼發生。作者相當有心地在十三個章節裡,舉出現代人類對身體活動與缺乏活動的後果的迷思,鉅細靡遺地提供各項深入分析的論點來解套。讀了每一章節就能清楚理解造成目前人類的各種病症都其來有自。作者的筆調相當通俗,旁徵博引,深入淺出,確實能傳遞給我們許多忽略和忽視的不運動的觀念。值得推薦!
 
李匡悌(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對一個從國中到大學期間沒上過常規體育課程的人來說,本書標題:《天生不愛動》(Exercised:Why Something We Never Evolved to Do Is Healthy and Rewarding),的確引人好奇。
  
  在拜讀全文之後,透過丹尼爾.李伯曼(Daniel E. Lieberman)教授特有的人類學和演化生物學視角,可以理解運動在狩獵採集及農業種植時代作為生活必需,逐步轉變成現代工業社會追求健康及休閒的活動的演進過程。同時,李伯曼教授在本書中引用了許多醫學的研究:包括能量代謝的分配、姿勢與人體動力學、睡眠週期分析、肌肉代謝生化學以及人體最大耗氧量等,提出對運動觀念的分析及說明。透過這些數據及解說,讀者對於作者提出的十二個運動迷思包括:久坐不健康,每天充足八小時睡眠,運動競技等於運動等等,有進一步的瞭解。
  
  透過此一著作,李伯曼教授除了闡明人類運動的演化之外,也提出運動在現代工業社會的角色。同時,運動與疾病的關聯和過度運動的潛在風險也在本書中有深入的探討。這是一本值得現代人閱讀的書籍。
 
林則彬(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台灣大學電機系/生物醫學電子資訊研究所教授、天主教聖保祿醫院醫教部顧問、台大傑出教師)

  ●從猴子在樹林間盪來盪去尋找食物與結交朋友,到史前人的狩獵採集都是在運動狀態,「動」讓人通體舒暢、充滿靈感,也難怪原住民傳說體內有「會動的靈」,打獵前要占卜,不動感覺快要生病了。

  人們為健康而運動是近代的概念,不只跑步機還有健康食品,因為買不起健康食品和無法去健身房而焦慮,這本書預設的前提是演化和人類學觀點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瞭解運動的矛盾,也就是人類未在演化中形成的某種行為如何以及為何對健康有益?作者認為這些觀點能幫助對運動焦慮、困惑或是又愛又恨的讀者開始運動。

  台灣學者近年也針對運動人類學有專刊討論,因此我推薦這本書給運動愛好者,也給對運動感到焦慮的社會多數人看。
 
屈慧麗(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主任)

  ● 古代文明史中,源自古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競技比賽,背後有著複雜的歷史脈絡,運動競技的過程展現了藝術審美、宗教神話、城邦關係聯繫等要素,可說是古希臘文明拓展與維繫的其中一種手段,因此透過運動的「競技」顯然不只是展現強大的身體機能而已。現代的奧運,承繼古代的基本精神之外還加上了和平、友誼、團結與公平等運動精神,正因為本質上還是競技,有史以來的經驗告訴我們,背後恐怕無法避免有專利技術、作弊操弄、金錢商業、種族主義與政治宣傳上的成分。運動競技不論是對自己或是對社會言,從來就不是一件單純的事情,具有超越促進生理上身體健康之外的多重目的。

  從「演化人類學」的觀點看來,人類在演化過程中絕不是靠著運動、肌肉耐力與爆發力在大自然中與其他動物一決勝負,進而邁向食物鏈的頂端與文明的開創;人類身體形態的演變也不全然是運動方式適應下的天擇結果。但是,人類即使身子骨完全兩足直立行走、腦容量與現在差不多大以來,還是要為了維持基本生存而勞動,直到農業技術的發展與階級社會的形成,才有較多人可以不靠勞動身體來維持生活。人類從「不得已」的勞動到「刻意」進行運動的轉變其實相當矛盾,數千年來人類靠著兩足步行的直立身軀、大腦袋與靈巧的雙手,積極地朝向以最少力氣獲得最大的生存效益的目標而努力,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代價才獲致今日成果,但卻反過來要多花一些力氣在運動上,豈不矛盾?因此,運動這件事顯然與現代人類發展的終極目標相違背,雖有益於健康卻又違反數千年以來追求的目標。

  從「文化人類學」的面向來觀察現代社會中「運動」這個議題,恐怕能衍生出數不盡的切入視角,現代人的行為模式受到來自身體體質、生態環境與社會文化因素的交錯影響,運動這件事已超越單純身體健康的目的。我們如何化解許多迷思與矛盾而使運動對身與心都能健康呢?本書內容除了舉出許多運動醫學的實驗、生物演化理論、基因遺傳學等觀點供我們參考,用科學角度來說明運動這件事情對身體的損益;另一方面也分析了與運動相關的文化面向(教育養成、價值觀、職業、收入、行銷手段、審美觀等),是什麼原因讓我們不由自主地開始運動?運動到什麼程度才足夠?要當一個面面俱到的合格「人類」越來越困難,生理上要維持良好體態、肌耐力、爆發力等等運動員及的要求,實際上大部分人做不到,但又希望能順從社會文化面的標籤符號。不論是為了健康、潮流或愧疚感而運動,運動有時雖是愉悅和健康的來源,但也常帶來情緒上的負擔與壓力,當本質上是免費的運動行為,更進一步轉變成商品,運動成為展現資本實力、品味與社交的工具,就免不了要產生更多層次的問題了。

  現實生活中,運動對每個人的意義與價值,是不是絕對攸關身體健康?似乎不會有標準答案。而本書透過對各種刻板印象與迷思的剖析,希望能讓各位讀者從生物演化科學、運動醫學、遺傳學與古今的文化脈絡的角度來更清楚觀察運動的本質,讓讀者自我評估,思考自己從運動的過程中想要獲得的那個部分,是不是必要與值得?也正是這個原因,讓「勞動」多於「運動」與「曾經」很愛運動的筆者,誠心推薦這本書給各位。因為,不論你現在愛不愛運動,都能在本書中找到屬於你個人在運動這件事情上的追求目標或藉口。
 
邱鴻霖(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682151
  • 叢書系列:鷹之喙
  • 規格:平裝 / 480頁 / 16 x 22.5 x 3.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三章

坐:吸菸的接班人?

迷思三:久坐本質上就不健康
 
可憐的忒修斯,餘生就此注定,被命運永久禁錮在椅子上。
—維吉爾《伊尼亞斯紀》(The Aeneid)第六卷
 
對於我那些擁有經濟能力和時間的學生和同事而言,三月的春假一向是往南移動、到溫暖地方度過一週假期、暫時逃離漫長陰鬱冬天的大好機會。對這些幸運兒而言,典型的春假生活是在溫暖晴朗的海灘上慵懶地度過,而且當然要採取身體不活動時最常見的姿勢:坐著。
 
我在這週當中通常也會一直坐著,只不過是坐在家中書桌前工作。但在二○一六年三月初的春假才一開始,我就在格陵蘭的康克盧斯瓦格走下飛機,這是位在北極圈以北幾度的地方。我下飛機時風很大,溫度是攝氏零下三十五度,不出幾分鐘就會凍傷。因紐特房東亞希娜和尤里烏斯發給我這週要在格陵蘭酷寒室內活下去的必要裝備時,我更害怕了。除了三層內衣、襪子和超大雙的毛皮內裡靴子,他們還借我一套厚重有味道的海豹皮衣物,包括手套、褲子和連帽大衣。當晚,小小的機場航廈兼鎮上旅館和餐廳外,風呼呼地吹著,我幾乎無法入睡,一直想著我傻傻地答應這次遠行,要怎樣才能活著回去。我跟丹麥同事克里斯‧麥唐納(Chris MacDonald)一起坐狗雪橇越過結冰的峽灣,進入格陵蘭中央冰河周圍積雪的群山,體驗格陵蘭的因紐特人以前如何生活。亞希娜和尤里烏斯會帶我們去獵麝牛(一種體型龐大的北極羊。譯注:經查這種動物是牛科,而不是羊)、捕魚、在酷寒下室外露營,同時拍攝紀錄片,探討生活方式的改變對於人類健康的影響。
 
我雖然早已預料到這趟北極遠征會相當辛苦,但有個挑戰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就是連續坐在狗雪橇上好幾天。因紐特人的傳統冰橇(qamutik)是將近兩公尺長的木造平台,底下有兩條彎曲的木製滑片。在清晨的酷寒中,我們用繩子將用品綁在雪橇上,然後尤里烏斯繫上十三頭嚎叫的雪橇犬,當牠們開始用力拉動雪橇時,我們要趕緊跳上去。尤里烏斯坐在前面控制狗兒,我的工作則是坐在雪橇後端。聽起來好像很簡單,對吧?在幾小時當中冰天雪地從眼前溜過去後,我發現坐在雪橇上越來越恐怖。

會員評鑑

4.5
5人評分
|
5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0
|
2023/07/14
劇透警告
「養身在動」,以往對4個字不太理解。 以現今醫學的進步,人類要達到百歲人生不再是遙不可及。 所以為什麼需要動才能養身體? 本書作者使用一種意料不到的角度來分析人類身體的運作方式。 最有趣的是指出,人本來就不應該愛運動。 這確實讓我大開腦洞。 終於有專家可以告訴我們,人不愛運動是很正常的。 也正因為如此,透過思想的調節,每一次前往運動的行爲,正是滋潤我們身心最好的方式!
展開
user-img
4.5
|
2022/12/28
將古老部族的日常活動對比於現代社會的刻意運動,是一個有趣的切入點,有的對比讀來非常鮮明,例如在肯亞,跑步是一種集體活動,跑姿是後天學習而成,因此看一列肯亞人跑步就像看鳥類結隊飛行,對比於美國人跑步,十個美國人一起跑就有十種跑姿。

動物之間的對比也蠻有趣的,為什麼豬不會跑步,但是人、馬、狗會跑步?作者提到他把豬放到跑步機時無意中發現的答案。

配上許多有趣的例子,書中主要要闡述的是,刻意運動是現代社會才有的產物,為了運動而運動,雖然有其必要性,但卻不是人的本能。對比那些處在自然狀態下的人們,現代社會的刻意運動甚至顯得有些「反自然」,有時候還反映出少數個體過頭的偏執性(作者似乎時不時想調侃一下這些人)。

但為了因應現代社會活動量過少的問題,我們仍需適度的運動,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適度運動、建立長久的運動習慣,是作者想傳達的重點。他提到面對人生,大家都想活得淋漓盡致,同理之於身體的使用,如果活了一輩子卻沒能充分探索自己的身體,那是遺憾的,而運動就是探索身體如何最大的發揮。

不過我覺得書中對於運動領域的探討有些侷限,或許因為作者主要研究的是跑步,所以跑步的篇幅佔大多數。有些運動現象,可惜書中沒提到,例如Youtube上不少網紅運動教練、瑜伽教練,甚至有破百萬的點閱率,不管是詮釋運動本身或是運動的影響力,都彷彿是另一個層次了。
展開
user-img
5.0
|
2022/12/14
這本書是我在2022年看到最棒的一本科普書了!

從科學的角度去分析,人為什麼天生不愛動的原因。作者追根究底的工程師精神,去破除種種對運動和健康的迷思,非常值得每個人都閱讀這本書。看完後,對於運動就不是僅抱著為了“減重或維持健康“才運動的想法。
展開
user-img
5.0
|
2022/11/15
雖然我有點懶得寫評論,也符合天生不愛動的主題,但其實作者要表達的,剛好跟書名相反的概念,為了健康,我們還是得盡量運動。

因為演化的關係,人類頃向保留自己的寶貴能量,好用來實踐生存和繁殖等重要目標,所以我們不喜歡動真的不要有罪惡感,這是天性使然。可是祖先們是每天要挑水、砍柴、搬獵物回家等等重活,所以他們沒事不想動。而我們已經少了做粗活的機會,只能藉由平日多增加活動的頻率,讓自己維持著跟祖先一樣健康的身體。

祖先由於活動機會多,所以比較不會有慢性病,我們則由於科技的發達與文明的進步,讓我們越來越不用動手腳做事情,只要坐著動動手機或遙控器即可。殊不知,越便利的生活也讓病魔越容易纏上我們。

據研究只要久坐不動,我們身體就會頃向合成糖和脂肪,進而導致身體容易發炎,聽起來很嚇人。但只要我們養成坐幾分鐘就起來活動的習慣,這惡性循環將被逆轉,所以我也是邊坐邊站的打評價,響應作者的觀點🤣。

然而有氧運動除了為健康,對瘦身是否有好處。作者認為短暫的有氧運動,由於身體會有代償作用,所以減肥效果不明顯。如果真的要減肥,就得花長時間做中強度的有氧運動,才能達到瘦身的效果。

而我們不愛動的本性,可以用讓運動變好玩的原則,讓這項習慣能持續,例如呼朋引伴一起動、聽音樂、在舒服的環境運動等等,塑造讓你想要一直運動下去的動機。

後天努力,可以客服我們不愛動的本性。
展開
user-img
5.0
|
2022/09/09
劇透警告
本書分4個部分,13個章節,以現代人對運動的常見迷思展開論述。作者是哈佛大學人類演化生物學教授,每個章節都引用許多研究數據和相關論文。
乍看書名”天生不愛動” ,讓我以為可找到不愛運動的理論依據當藉口,看完才發現,硬道理還是那句:要活(健康)就要動。
作者以演化學的觀點,說明原始人類從來沒有為了健康或維持體態而運動。在狩獵採集或農耕時期,人類為了生存,需要每天走路、挖掘、攀爬、奔跑、負重,不斷地活動是生活常態。人體的能量在用來生長後,最重要的就是保留給繁衍,根據能量分配理論,原始人類不會有大量活動外的多餘能量進行運動。
進入工業化時代,椅子、電梯、交通工具等發明加上久坐的工作型態,讓人類節省了能量,也讓缺乏活動變成了日常。演化的速度匹配不了環境的變遷的代價,衍生出代謝症候群、肥胖、癌症等文明病。

以下提幾個我印象較深刻或翻轉我以往觀念的部分:
1. 我們常聽到靈活的胖子來形容人可以胖得很健康,若以死亡風險來看,若要在肥胖活動量大和體瘦活動量不足做一選擇,證據顯示應該選後者,因為肥胖對於死亡率的影響接近缺乏身體活動的兩倍,活動量大無法抵銷肥胖造成的死亡風險。
2. 根據美國疾管中心資料,在美國,活動量不足造成的年死亡人數是因車禍造成的年死亡人數的30倍;全世界活動量不足造成的年死亡人數和死於吸菸的人數相仿。
3. 如同戒煙降低肺癌死亡率一樣,晚年才開始運動者,降低死亡率的效果和年輕就持續運動者相仿,所以開始運動永不嫌遲。
4. 根據現存原始部落人類的考察,年長者的血壓和年輕人相仿,因此血壓隨著年齡升高這個觀念並不正確。
5. 以往我認為跑百米選手的耐力一定不如馬拉松選手,耐力和爆發力不能並存。但事實上,採取一定的訓練模式,可改變身體快縮肌纖維和慢縮肌纖維的比例或數量,來適應不同的比賽,兔子的爆發力和烏龜的耐力並非只能擇一。
6.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煙、肥胖、缺乏活動,對於死亡前的患病狀態的影響,是死亡的兩倍。所以要活得好比活得長需付出更多努力,包括運動。

以演化學來探討運動是很重要的切入點,以此角度來看,現代人類進行運動的行為,常是以維持健康和身型為目的,這些目的肇因於演化和環境變化兩者的速度的"不匹配"。 這種不匹配的情況在各物種的演化史上都是常態,或者說正因為者些不匹配的狀況推動演化。
在非工業化時代,基因和環境不匹配的情況較為緩和,基因可以緩慢修正來適應環境,最能適應環境變動的基因存續下來。一般而言,環境很少在短時間內劇烈變動,偶爾一次的短時間大變動往往造成某些物種的滅絕。
人類進入工業化時代後,科技的發明助長了人類"不活動"的行為模式,節省了能量,卻也產生能量過剩的文明病。有了文明病的人類理應進入天擇的汰除機制,但醫療的進展讓文明病變成慢性病,可以說是科技的發明和醫療的進展使天擇作用產生了變化,天擇之手無法輕易刪除不適存的人類。
"不活動"可說是工業時代後環境變化的副產物,但這個副產物卻在演化和環境變化的不匹配間扮演關鍵的角色,醫療的進展更讓人類疾病和天擇間產生了拉鋸戰。
本書的資訊量很大,從人類的演化來看運動這個行為很有趣,在翻轉大眾對於運動的迷思方面論述有據。對於正想藉運動達到健康目的而躊躇不前的人,很值得一讀。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其他】2024采實電子書全書系:春暖花開‧享閱讀,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3本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