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從弘法寺到天后宮:走訪日治時期臺北朝聖之路

從弘法寺到天后宮:走訪日治時期臺北朝聖之路

  • 定價:420
  • 優惠價:66277
  • 優惠期限:2024年05月2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早在日治時期,
臺北曾出現一條以石佛串起的「臺北遍路」!
 
  近年臺灣興起「遍路」風潮,前往日本四國八十八所靈場進行巡禮者漸多。
  早在日治時期,臺北曾出現一條以石佛串起的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
  倘若以「點」來看單一佛寺,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就是串連起弘法寺與鐵真院的「線」。
  佛菩薩以身相守,守護台灣……
 
  四國遍路,是日本四國傳統的朝聖活動,基於對弘法大師的信仰參拜「四國八十八所靈場」的活動。全程約1077公里,也有1200至1400公里的說法,遍路者全程步行需要40多天時間。
 
  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兩者在日治時期皆是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之一,弘法寺(今臺北天后宮)為第1番,鐵真院(今北投普濟寺)為第88番,恰巧就是起站與終點。
 
  不論在西門町商樓裡的臺北天后宮,或是日式建築鮮明的北投普濟寺,亦或是北投山間的石佛小祠,穿梭在大廟小祠間,你可以尋找日本佛教在臺北的足跡,以及的八十八尊石佛留下的遺跡,及發現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石佛群的現況。
 
  現今臺北已不見遍路者,靈場意義是否仍在?留下來的石佛遭逢什麼樣的際遇?
  這些日本佛教元素如何與臺灣信仰相容並「共處一室」?臺灣人又是如何看待前政權的諸神?衝突與融合?
 
  拜拜的人不在乎眼前所求的神祇原是日本籍,他們拿香拜拜、用擲筊溝通、打造金牌酬謝,也用臺語對著日本諸神訴說內心的憂愁與感恩。
 
  書寫日治時期日本佛教諸神以身相守,具像留在臺灣守護台灣人;重視歷史情感的臺灣人,成了日本諸神的守護者,表現臺灣民間對信仰的包容與變通。
 
  看見臺北的「弘法大師」、湯守觀音與石佛,跨越百年時間,之於臺北的珍貴價值!
 
  第一本詳細尋訪臺北遍路書籍。
  走訪日治時期臺北朝聖之路!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曉鈴
 
  艋舺人,呼吸著龍山寺、青山宮的香火味長大。土水師的女兒,因為家中供奉荷葉先師,就此對神祇感到好奇。曾任報社旅遊記者,現在走在探索宗教文化的旅途。喜歡看廟,喜歡去聖地,喜歡品味廟宇那有點無厘頭的樂趣。著有《日本珍奇廟》、《日本岩手,掌心上的奇蹟旅程》(時報出版)。
 

目錄


楔子 尋找日本佛教來時路與新出路

第一章 臺北天后宮與弘法大師
*天后宮主祀哪一尊神祇?
第一節 從弘法寺到天后宮
弘法寺的創建
新興宮的消失
弘法寺走入歷史
新興宮重現西門町
臺北天后宮的時代
第二節 再現弘法大師
弘法大師託夢
弘法大師行狀繪卷
第三節 臺北天后宮與日本的交流
弘法大師開眼
天后宮裡的佛教法會
移動的神祇
第四節 一個弘法大師兩種解釋
從日本視角看弘法大師
*何謂大師信仰?
從臺灣視角看弘法大師
【到本山去旅行:高野山】

第二章 北投普濟寺與湯守觀音
第一節 日治時期臨濟宗在臺北的發展
布教成果
發展優勢
則竹玄敬其人其事
第二節 湯守觀音信仰的開展
湯守觀音的創造
湯守觀音的移動
*先有觀音堂還是先有鐵真院?
湯守觀音信仰與鐵真院的結合
湯守觀音的隱藏與再現
從佛教經典看湯守觀音
*三十三觀音,佛經與民間流傳版本有何不同?
第三節 從鐵真院到普濟寺
鐵真院的創建
普濟寺的時代
*湯守觀音是普濟寺的主祀神佛嗎?
第四節 普濟寺與日本的交流
現在式與未來式
本末寺與兄弟寺
第五節 一個湯守觀音兩種解釋
從日本視角看湯守觀音
*日本三大名泉有哪些藥師如來傳說?
從臺灣視角看湯守觀音
【到本山去旅行:京都妙心寺】

第三章 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
第一節 四國八十八所靈場在日本
四國遍路的源起
四國遍路的目的
第二節 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在臺北
臺北遍路的源起
*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是哪一個宗派發起?
臺北遍路的消失
*88尊石佛是根據什麼而雕刻?
第三節 再現臺北石佛
石佛的變與不變
臺北遍路的新出路
第四節 一個石佛兩種解釋
從日本視角看石佛
*臺灣共有多少尊日本石佛?
從臺灣視角看石佛
【到本山去旅行:四國遍路】

第四章 日本諸神在臺的新神話

第五章 在臺的日本佛寺大觀園

臨濟寺
曹洞宗別院
善導寺
西本願寺
前東本願寺
臺北法華寺
北投不動明王石窟
花蓮慶修院
前馬公妙廣寺

圖表
圖-1925年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
圖-現今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
表-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的石佛位置
表-大事表

參考書目
 

 
我的神隊友
 
  這時候,我該繼續拍攝下去,還是去幫忙拉王船? 
 
  二○二一年三月,適逢三年一度的臺南香科年,我在蘇厝真護宮採訪送王船,蘇厝人依照傳統,全靠人力把王船用繩索拉到真護宮對面空地,將船首朝著當年河邊發現王船的方向,送走王船。 
 
  這一天,南臺灣的人們與陽光同樣熱情,現場所有人的努力都是為了成就王爺順順利利的返回天庭,眾人搶著為神明服務,根本沒有我插手餘地。然而,「想幫忙拉王船」的念頭閃過,原本滿滿大小手的繩子突然在我眼前出現空位,彷彿徵召我。
 
  「是,我知道了。」既然內心戲的答案出現了,我索性把相機橫揹,手機收進口袋,抓起繩子重心向後、腳跟踏地,像拔河一樣,跟著千人一起在旱地拔一條船……。 
 
  我沒有靈異感應,只是跟著感覺走。就像時常有人問我,為什麼喜歡寫寺廟?為什麼選擇日本佛教與臺灣信仰交涉的主題?我沒有魔法,只是個隨順因緣的麻瓜。
 
  我有好多的神隊友,給予我種種與神聖交會的際遇。
 
  擔任旅遊記者的期間,我在耶路撒冷走過耶穌扛著十字架走過的苦路,面對過猶太教的哭牆,划過印度教崇敬的恆河水面,目睹瑣羅亞斯德教那盆不滅的聖火,也追尋佛陀出生、悟道、初轉法輪到涅盤的世間之路……。
 
  既不願辜負機緣,就要把這些宗教故事好好地說一說,尤其是我最常造訪的日本。
 
  有段時間,我幾乎每個月出差採訪日本一趟,當別人著墨於美景美食,我的眼光總落在跟信仰有關的事物,對寺廟神社與傳說神話勤做筆記,當時自己不知道蒐集報導之外的資料有什麼用,直到二○一五年寫了《日本珍奇廟》,成為臺灣第一本導覽日本神社寺廟文化的深度旅遊書,珍藏的筆記終究有了出口。
 
  起先我留意的是日本寺廟衍生出的文化創意,以及那有點無厘頭的趣味。再後來,我回首看到臺灣寺廟居然藏有日本佛像,這些日籍佛像與背後故事成為我的關注,尤其是日治時代結束後,祂們留在臺灣遭遇了哪些好的或壞的對待?是誰守護著祂們直到現在?我利用兩年時間回校園研讀宗教,為心中的疑問找答案,完成了碩士論文。
 
  在撰寫論文之初就已預計出書,即便如此,我在書稿改寫上還是拖拖拉拉,時常糾結在文句的加與減之間。直到二○二一年五月臺灣宣布三級警戒,在無法與親友聚會,無法正常上班上課的日子裡,以為失去所有,其實是回頭看見擁有,我趁著難得的閉關,再次拿起論文檢視,已經能夠勇敢捨去,增加旅遊見聞,且添入更多日治時期的臺灣佛寺以豐富面向。
 
  能完成此書要感謝的人太多了,首先感謝指導教授李豐楙博士的教導並鼓勵我出書,感謝輔大宗教系所有師長,感謝碩職班導師莊宏誼老師、佛光大學闞正宗老師的細膩提點。感謝所有受訪者,尤其是臺北天后宮總幹事吳教道先生,北投普濟寺慧明法師、如目法師、黃明貴師兄。感謝日本友人西村理惠在文獻與老照片上的協助。感謝楊燁、黃適上、姚其中、黃永銓、高傳棋等文史工作者大方分享資料與故事。
 
  日本佛教與臺灣信仰的關係,是人與人、人與神,甚至神與神在時空背景下的交會,可惜二○二○年以來由於疫情蔓延,許多互動按下暫停鍵。試想,假如類似嚴峻疫情發生在百年前,人與人之間連說話都有顧忌,無法產生今日的交流結果了,也就沒有這般精彩的好故事可說。從前人說謝天,我也要感謝所有的神隊友。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398754
  • 叢書系列:Across系列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1.56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在臺北
 
一、臺北遍路的源起
 
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以下視情況稱「臺北遍路」)創立於大正十四年(1925)。這一年,日本治臺滿30年,已從武官總督轉到文官總督時代(1919-1936),社會穩定,交通建設與休閒設施普遍,淡水線鐵道與新北投支線竣工、北投溫泉設施開發,加上弘法寺、臨濟寺、鐵真院、曹洞宗大本山臺北別院等皆已創建,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就在這背景下產生。
 
據當年《臺灣日日新報》報導,鎌野芳松、平尾伊三郎、大神久吉、二宮實太郎及尾崎彌三郎等5人發願創立靈場,經過奔走籌備,終於在4月10日獲臺灣總督府認可,4月14日午前10時於第1番所在的弘法寺舉行開眼供養法會。開眼法會當天,鎌野芳松擔任代表誦讀發願文,弘法寺住持主持儀式,淨土宗、臨濟宗、曹洞宗、北投鐵真院等代表僧侶出席。
 
這些發起人不僅是報紙上露出的名字,他們也出現在名人錄《南國之人士》(1922)一書中。鎌野芳松(生卒年不詳)是奈良縣人,他在臺北榮町開設鎌野時計鋪;平尾伊三郎(1871-?),四國德島縣人,在臺北本町開設平尾商店;大神久吉(1878-?),四國香川縣人,在臺從事建築五金承包工程;二宮實太郎(1869-?),四國愛媛縣人,在臺北末廣町經營酒類與醬油批發。除了查無資料的尾崎彌三郎,4人皆在臺定居,都是生意人或包工,其中3人來自四國。
 
他們的名字還出現石佛與石亭上,查閱大正十四年(1925)4月15日〈弘法寺の開光供養 靈場へ安奉する八十八體の佛像〉報導,我在舊報紙發現新聞配圖上,石亭柱清楚刻著「平尾伊三郎」。
 
現今供奉在北投陽明路民宅旁的第45番岩屋寺不動明王與「弘法大師」,共同基座上刻有「台北榮町」、「鎌野氏」與「大正十四年四月」字樣。不動明王獨立的基座上另外刻有「鎌野芳松」。這組石佛基座上所刻文字,完全說明了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開創的人事時地物。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生活風格、飲食、旅遊、親子教養】高木直子新作《便當實驗室開張》!跟著高木直子一起回憶屬於她的便當記憶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