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烘焙展
尋找藥師佛(中文出版20週年長銷回歸):尼泊爾的山居歲月

尋找藥師佛(中文出版20週年長銷回歸):尼泊爾的山居歲月

In Search of the Medicine Buddha: A Himalayan Journey

  • 定價:480
  • 優惠價:79379
  • 優惠期限:2024年10月13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追尋藥師佛的十年旅程,
探索西藏醫學的神祕面紗!

——洪啓嵩專文深度導讀——


尼泊爾是個嚴厲的老師,
讓人洞見生命和人性的實相!
這好比是一個漫長且複雜的煉金過程,
而我真正的教育才正要開始……

尼泊爾是個古今融合之地,它交織著粗陋和美麗、疾病和貧窮,以及深奧的知識。

一九八七年,大衛.克羅放下舊金山經營有成的針灸草藥診所,踏上這片反差極大的土地,實際探尋西藏佛教和印度傳統醫學阿育吠陀的醫藥知識。

抵達加德滿都未滿一週,他就認識了阿旺‧培傑醫師。這位老喇嘛被中共監禁和折磨多年後,逃到尼泊爾。接下來十年,克羅潛心研習西藏診斷和治療的藝術及科學,師從培傑醫師、醫僧、尼泊爾首位女性草藥醫師,和教克羅如何煉汞的煉金師(天然汞是危險的毒藥,提煉後卻是一代代阿育吠陀醫者所用的良藥)等等。克羅運用新學會的古老西藏及印度療法,在加德滿都一座小山村裡開設診所,以傳統草藥治療各種病患,其中也包括在莊嚴的喇嘛寺旁乞討的乞丐。

《尋找藥師佛》是一部生動、讀之不忍釋卷的書,內容兼具冒險、探索和自我發現。它引領讀者走進大衛.克羅和其師父的生活和工作之中,是一趟進入喜馬拉雅山草藥和精神世界的奇妙旅程。克羅以抒情散文書寫珍貴的醫藥知識,以及他對尼泊爾佛教和印度文化的洞見;這部追尋喜馬拉雅山醫藥的十年紀錄,不僅喚起讀者對遙遠異地的美好憧憬,也揭開了西藏和尼泊爾醫療世界的神祕面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大衛.克羅David Crow, L. Ac.
大衛.克羅畢業自美國傳統中國醫藥學院,是第一位在美國完成完整針灸訓練的外國人,是合格的針灸醫師、草藥師,也是傳統亞洲治療藝術的奉行者。克羅同時是洛杉磯、加州大南方岬的悅性醫藥中心(Center for Sattvic Medicine)和善現草藥公司(Sudarshan Herb Company)的創辦人。

譯者簡介

余慧敏
國立台灣大學畢業,目前旅居海外,業餘從事翻譯。

 

目錄

導讀   洪啓嵩
引言
藥師佛
知識樹
婆羅門的指導
國王的煉金師
蘇摩
欲望和解放
被遺忘的女神
進入蓮花
悅性療法
濕婆的精子
善現世界
 跋
致謝辭

 

〈導讀〉

佛法與醫學    洪啓嵩

 

一、從佛陀去SPA談起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和弟子大眾在古印度的摩揭陀國教化弘法。

  當一天的說法行程告一段落,當地的大長者耆婆醫師就請佛陀帶領弟子大眾共同去作溫水「SPA」,以消除一整天的疲勞。

  這不是電影回到未來的情節,而是《溫室洗浴眾僧經》的記載。

  佛陀接受了耆婆醫師的美意,並藉此機會為大家上了一堂讓身心容光煥發、青春健康的SPA課程。

  一般的「溫室」是指僧坊中或公共、私人的浴室。由於印度氣候炎熱,居民較常淋浴,因此在印度各地,常有人隨處鑿池,以供行人自由洗澡沐浴之用。在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就記載:「所在之處,極饒池水,時人皆以穿池為福。若行一驛,則望見三二十所,或寬一畝五畝,於四邊種多羅樹,高四五十尺,池乃皆承雨水。」

  同書中亦記載印度著名的那爛陀寺就有十餘所大池,每至早晨,以鳴槌為訊號,集合僧人洗浴。在進入溫室之前,首先要將用具準備齊全。佛陀告訴弟子,SPA要準備七種物品,以去除七種疾患,並可獲得七種利益。

  這七種物品分別是燃火、淨水、澡豆、酥膏、淳灰、楊枝、內衣。如果用現代SPA的觀點來看,適當的水溫,潔淨的好水,是基本的要件。這些都準備好之後,首先用「澡豆」洗去塵垢,這是用大豆、小豆、碗豆所磨成的粉,不但可以去垢,更有使皮膚光滑的功用。再來用「酥膏」塗身滋潤,接著用「淳灰」敷身,淳灰是以山桑的切木燒製而成,用這種灰敷身能使機能活化。

  身體照顧齊全了,牙齒的健康美白也要注意,所以用「楊枝」來照顧口腔保健。楊枝即齒木(Neem),是清除口內臭氣用的木片,相當於現代用的牙刷,待全身上下都打理完畢之後,最後還要換上潔淨的內衣,才算大功告成。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佛陀對個人衛生及公共衛生的重視。

  不僅如此,在佛陀常年駐止說法的祇園經舍,這個僧團共同生活居住的地方,更設有僧人專用的浴室和醫療研究中心──「天下醫方之院」,由此可見,早在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佛陀對整體性的醫療就有完整的看法和作為了。



二、無上醫王──佛陀

  磨揭陀國的耆婆醫師,是佛教醫學史的重要人物,其醫術神乎其技,傳說他當時甚至曾以巧妙的麻醉方法為國王進行腦部開刀手術。耆婆醫師對藥的觀點,充分表達了佛法法界萬象皆為因緣聚合而有,空無自性的因緣觀。

  在耆婆學醫的過程中,有一次奇特的經驗。他跟隨老師學習七年,盡學藥理。有一天。老師教他去找一種不是藥的草木回來。

  耆婆找了許久,竟發現找不到一種不是藥的草;原因是他善能分別這些草木的特性,他發現:只要用在適當的時機,每一種草木都可以作為藥。在《四分律》中描寫:耆婆於叉羅國中:「求覓非是藥者,周竟不得非是藥者。所見草木一切物,善能分別,之所用處無非藥者。」於是他空手而返。他的老師因此歡喜的認可他「醫道已成」。

  耆婆對藥的獨到觀點,和佛法的因緣觀不謀而合。任何草木、物品,在恰當的因緣中,都可能是藥。而藥本身在不同的病因、節氣等氣候條件變化下,作用也會隨之變化。例如現代將奈米化科技運用在製藥技術上,所產生的驚人效果,就是一個最佳的例子。

  除了對因緣的透徹了解之外,佛法對疾病與醫藥有更超越的觀點:佛陀認為,當疾病發生時已是「果」的形成,雖然能加以治療,但根本之道還是應從「因」上來斷除。這也就是為何在經典中處處可見佛陀對個人衛生、公共衛生如此重視的原因。

  例如,在《梵網經》中記載大乘比丘隨身攜帶的十八種物品當中,就包括了「楊枝」、「澡豆」和「漉水囊」(用來濾過水中之蟲的布囊,相當於現代的隨身濾水器,過濾飲水中的雜質和細菌)。

  而在佛教典籍中,也有許多和醫藥有關的記載,如:《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載有「先體病源」及「進藥方法」二章,其中對於印度古來各種診察投藥之法,歸納為八類,即所謂的「八分醫方」。《大藏經》中更有許多醫藥的相關典籍,如《佛醫經》、《醫喻經》、《療痔病經》、《治禪病祕要經》、《能淨一切眼疾病陀羅尼經》等,都是佛教醫學中非常重要的史料。

  佛法中對「病」的看法,比一般定義更加廣大深入,除了生理上的疾病,一切身心不和諧、不統一,無法圓滿成佛的一切障礙,都可說是「病」。

  正如同世間的良醫,能善知種種眾病、病的起源、對治的方法,並能去除病根使其永不復發,佛陀也具足四種特德,而被稱為「大醫王」。在《雜阿含經》卷十五中說,佛陀對眾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痛苦的現象、痛苦的根本原因,都能如實了知,並有對治的方法,使眾生徹底斷除煩惱,到達涅槃安樂的彼岸,此四德更勝於世間良醫,因此被尊稱為「大醫王」。

  在《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中,更說如來大醫王以三種清淨法藥療治眾生三種毒熱煩惱:以不淨觀法療治眾生貪欲熱惱之病,以大慈之法療治眾生瞋恚熱惱之病,以緣起觀療治眾生愚痴熱惱之病。佛陀為救度一切眾生故,通達一切善法,為大醫王。



三、龍樹的醫學與科技

  緣於眾生對遠離病苦的想望,通達醫療之理也就成為菩薩所必須具備的能力。而「醫方明」也成為菩薩必須修學的「五明」之一。

  「五明」即聲明(語言學)、因明(邏輯推理)、醫方明(醫學)、工巧明(科技、工藝)和內明(經典)。這五明也包括了大乘菩薩所應修學的所有學問,等於含括了世間及修行的一切學問。

  在《菩提資糧論》有人問龍樹菩薩:若菩薩於眾生中若要得力救度,當如何修行?龍樹菩薩回答:「諸論及工巧,明術種種業,利益世間故,出生建立之。」

  菩薩由於了知緣起的實相,因此身處於每一個時代,他對當代最先進的科技不但不排斥,相反的,他能總攝其中的精要,加以整合,靈活運用,用之為人類創造出最大的生命利益。因此通達世間一切技術學問,可說是菩薩救度眾生的得力要件。龍樹菩薩本身可說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人物。

  相傳龍樹擅長養生之道,因而極為長壽。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說,龍樹菩薩日常鼻中飲水一杓,必其鼻中不串,以其作為長生之術,這就類似現代的「灌鼻法」。《大唐西域記》卷十中也記載其「善閑藥術,餐餌養生,壽年數百,志貌不衰」。

  除了長壽養生之外,龍樹菩薩對各種工巧明也多有研究,相傳其在年輕時曾研究隱身藥,塗之使人莫見其蹤跡。他並長於鍊金術,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有一次其弟子引正王為建精舍鑄金像,然財力不足,正在憂愁,龍樹菩薩便以神妙藥滴於林中大石,使其變為黃金,而圓滿其願。對於製香,龍樹菩薩也有深入的研究,在《隋書》中記載其曾著《同和香法》。

  《隋書》中還提到龍樹菩薩著有《龍樹菩薩藥方》、《同養性方》等養生醫學之書,西藏《丹珠爾》中現存有龍樹的醫方著作《治療法一百》、《龍樹論師釋阿婆藥儀軌》。相傳他曾增補印度著名的醫書《妙聞集》,雖然在年代上不盡相符,但是我們可以推斷其對醫學必定有相當深入的研究。



四、藥師佛信仰的形成

  在十方諸佛中,藥師佛特別以拔除一切眾生身心疾病苦痛為本願,除了個別的佛陀之外,藥師佛也可以說是一切如來無上醫王之特德具體化的表徵。

  藥師如來梵名Bhaisya-guru-Vaidurya-prabharajah(藥師琉璃光王),通稱「藥師琉璃光如來」。依《藥師如來功德本願經》所記載,東方過娑婆世十恆河沙佛土之外,有佛土名為「淨琉璃」,其佛號為「藥師琉璃光如來」,領導著日光菩薩與月光菩薩等眷屬,化導眾生,並拔除眾生生死煩惱之病。

  由於這個世界的眾生老化、疾病等苦惱,因此對於藥師佛的救度也就更加渴仰,這也是藥師佛信仰形成的原因。只是一般人稱其為「消災延壽藥師琉璃光如來」,單著重於藥師佛救度世間疾病的一面,卻不知道藥師佛最深的誓願,就是使一切眾生圓滿成佛,與其無異。

  在藥師佛十二大願中的第一大願說:「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好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藥師佛在此大願中說,當他成佛時,一切眾生在身相上都和他一般具光明熾然,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身,圓滿成佛。

  但是在此有一個弔詭之處,因為藥師佛已經成佛了,為何我們還沒成佛呢?果真如此,藥師佛也無法成佛了。或是我們的一切煩惱、疾病,只是我們自我的催眠與執著幻化?還是我們集體的潛意識中,誤以為自身為眾病苦惱?



五、西藏醫學源流

  《四部醫典》被認為是西藏醫學中最重要的經典著作,其全名為《甘露要義八支祕密訣竅續》(bdud-rtsi-snying-po-yan-lag-bugyad-pa-gsang-ba-man-ngan-gi-ygyud)。

  「甘露」是指其宛如長生不死藥一般,「八支」是指其內容的八個部分。

  本書的傳出,在《土派宗觀源流》中說是由掘藏師扎巴.恩協拔所取出的「伏藏」。「伏藏」(藏語gterma)是指從地上或山洞挖掘出來的聖典。在西藏朗達瑪禁佛時期,佛教遭到嚴重的迫害,於是有的僧人就將經典埋藏在岩洞或地下,以免遭毀壞。而挖掘這些伏藏的人則稱為「掘藏師」,《四部醫典》即屬此類伏藏。

  而本書是如何著述完成的?有說是藥師佛親自宣說的,但由於在西藏《大藏經》中,並未收入此書,因此是否為佛說並無確切的定論。

  本書中敘述此書為藥師佛對其所化現的身、語、意、功德、事業五位仙人所宣說的醫經,可說是藥師佛自性的對話。

  在《觀無量壽經》中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六祖壇經》中六祖也說自性具足佛、法、僧三寶:「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以此種理趣來思惟,再加以對密教五方佛的觀察,就更能了解其中藥師佛透過與自身化現仙人的對話,宣說法要的旨趣。

  西藏醫學很顯然受到印度醫學的影響,二者雖相近,但西藏醫學並非印度醫學的全然移轉,在《漢藏史集》中即說西藏醫學中包含了十三種醫療法,如:印度、尼泊爾、漢地、突厥等各地的不同醫療法。可見當時西藏醫學已有獨立的一套體系,而非純然移植印度的醫學。

  談到古印度醫學的源頭,就不能不提到「四吠陀」。這是古印度婆羅門教的四部根本聖典,分別為

  (1)梨俱吠陀:讚頌明論,是雅利安文學最古且最重要的文集。

  (2)娑摩吠陀:歌頌明論,係一部歌頌集,為婆羅門僧祭酒時所歌唱。

  (3)夜柔吠陀:祭祀明論,為一部獻祭的禱詞。

  (4)阿闥婆吠陀:禳災明論,乃控制神鬼之法。

  四吠陀中,最後取得地位的是阿闥婆吠陀,其核心的內容是咒術,且廣泛涉及疾病與治療。在其中第六卷 第一○五首〈治咳嗽〉,是一首有趣的詩:

 

  像心中的願望,

  迅速飛向遠方,

  咳嗽啊!遠遠的飛去吧,

  隨著心願的飛翔。

 

  像磨尖了的箭,

  迅速飛向遠方,

  咳嗽啊!遠遠的飛去吧,

  在這廣闊的地面上。

  像太陽的光芒,

 

  迅速飛向遠方,

  咳嗽啊!遠遠的飛去吧,

  跟著大海的波浪。

 

  這是結合了想像的療病法。除此之外,《阿闥婆吠陀》有為治療熱病、白癩、骨折……之咒文。在印度稱醫師為「vidya」,義為「知道吠陀的人」,而醫學的傳授者也都強調醫學是吠陀的一個分支。

  古代印度醫學──「阿輸吠陀」(Ayur Veda,本書另譯為「阿育吠陀」),則為阿闥婆吠陀的分支。

  西藏醫學明顯受到印度醫學的影響痕跡,隨處可見。例如,阿輸吠陀的「三病素說」幾乎原封不動的被複製到藏醫的醫學理論中。此外,藏醫學認為人體有「七種基礎物質」和「三種穢物」,此種說法也同樣源於印度醫學。

  西藏醫學的根本要典──四部醫典,和阿輸吠陀有密切的關聯,甚至有「四部醫典是阿輸吠陀的藏文遺本」的說法。

  而四部醫典的講說處,據說為「善見城」,可能即帝釋天王因陀羅所居住之處。而印度醫學亦相傳為因陀羅所傳,這種關聯或許可視為西藏醫學體系在內在系統上與印度傳統醫學的緊密聯結。

  四部醫典編撰者,西藏著名的醫藥學家宇妥.元丹貢布,受藏王派遣,曾二次赴內地五台山、打箭爐等地學習漢族醫學,三次到天竺等國家學習天竺醫學、波斯醫學,汲取這些醫學的菁華。由此可看出西藏醫學受到印度醫學與中國醫學的密切影響。

 

六、佛教醫學的理想

  現代人比古代人長壽,享受著先進醫療科技的成果,卻非由自身的身心健康提升所致,這是一個警訊。

  佛教對健康的觀點,並非消極的「不生病」,而是更進一步的讓身心更加生機蓬勃,在因緣條件中具足健康的活力,除了讓身心完全無病無惱之外,甚至透過各種因緣的修行方法,達到完全圓滿覺悟的境界,讓所有的病因、病根永遠不再發起。我們可以說佛教醫療不只是一種被動型的醫療,而且是一種主動性、自覺性的醫療,這才是佛教醫療的理想。

  經典中的記載,佛深具足三十二種圓滿的形象,也就是所謂的「三十二相」。這些圓滿的身形特徵是由各種內在德行相應外顯而成。此種相好是由於佛陀持戒、聞法、精勤實踐所感得的相好,而從健康的層面來看,我們也可以發現由於佛陀身心完全放鬆,沒有執著,而使氣脈通達的相好。

  佛陀所展現的人類圓滿進化,不僅是外相的圓滿,更是內在心靈的圓滿。

  就好比同樣與佛陀具足三十二相的轉輪聖王,其圓滿的身相是由福報所來,而非由內在德行的圓滿外化而來,並不能說是圓滿的生命進化。

  或許佛陀圓滿光明生命型態,正可以做為人類進化的美麗藍圖,而讓每一個人健康覺悟,是藥師佛的心願。

  綜合以上的觀察比較,我們可以發現,由於佛陀的心安住在宇宙寬相的智慧,廣大的悲心及正確的見解,所以從最微細的心到呼吸、氣脈,乃至身體的每一部分構造都是很圓滿理想的,最後甚至能擴大到創造外境的圓滿,也就是淨土的圓滿。從心的圓滿、到呼吸、氣脈、身體乃至世間外境的全體圓滿,完全和諧,沒有對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767582
  • 叢書系列:當代名家旅行文學系列
  • 規格:平裝 / 384頁 / 21 x 14.8 x 2.4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6歲~99歲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博客來|日文】2024日本秋季旅遊書展,參展旅遊書‧雜誌任2刊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人文社科加碼折20
  • 三采暢銷展
  • BL漫畫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