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
國王之歌:薩惹哈尊者談大手印禪修

國王之歌:薩惹哈尊者談大手印禪修

  • 定價:390
  • 優惠價:9351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3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這是大手印「遠傳承」第一位祖師,
  也是龍樹菩薩的老師:薩惹哈尊者的教導,
  這是大寶法王的老師:創古仁波切的釋論,
  這是「道歌寶藏」三部曲之一「國王之歌」的口訣,
  鮮活、直接、有加持力,
  對心的本然力量有信心、想開啟自心寶藏的人,
  仔細聽,大手印的心跳聲,就在字裡行間!

  什麼是大手印禪修之「基」(基礎)?
  什麼是大手印禪修之「道」(過程)?
  什麼是大手印禪修之「果」(目標)?

  身為大手印傳承第一人的薩惹哈尊者,在面對國王與諸婆羅門質疑他縱欲飲酒而要撤除其婆羅門種姓時,他分別為國王、王后、庶民詠唱出三首道歌——《國王之歌》、《王后之歌》、《庶民之歌》。這三首道歌結集成《道歌寶藏》,其中為國王詠唱的《行持歌》(又名《國王之歌》),即從「基」、「道」、「果」三個面向來教導大手印。

  在基大手印中,薩惹哈尊者指出「基」是事物的如實面貌,迷妄的顯相即在「基」之中生起。如果我們能在迷妄的輪迴顯相中捨斷貪執,認出這個真實本然的自性,才可能進入大手印之道。

  在道大手印中,尊者教導「正念」、「無念」、「無生」、「離心」四個修行次第。但尊者在本書中對調了前兩個次第,首先是藉由深刻的勝觀——「無念」,以品嚐離於煩惱的滋味。接著,應用「正念」以穩固對心性的認識,並看見諸法的如幻自性,進而觀見一切諸法皆是「無生」。最後,超越概念造作的心——「離心」,而回歸到一直都在的原點——無垢的心性。

  在果大手印中,我們認識到輪迴的顯相皆空無自性,體證遍在的大樂狀態即是我們的心性,而從輪迴中解脫。如此圓滿成就智慧與慈悲,也圓滿成就利他的因緣,而獲得三身或五身等功德。

  薩惹哈尊者藉由道歌的形式詠唱大手印口訣,教導我們認出心性,而獲得佛法修持的究竟之果。在聽聞、思惟道歌之後,我們也要如薩惹哈尊者一般,執起俱生本智之劍,射穿能所二執的妄念,了證法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堪千創古仁波切(Khenchen Thrangu Rinpoche)


  創古仁波切於1933年出生於西藏康區,五歲時,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與第十一世錫度仁波切認證他為前一世創古仁波切的轉世。二十三歲時,從噶瑪巴處領受比丘具足戒。

  1959年,創古仁波切前往印度。三十五歲時,他被授予格魯傳統最高的拉然巴格西學位。繼此之後,他被任命為大寶法王噶瑪巴位於錫金之駐錫地隆德寺(Rumtek Monastery)的住持,並且擔任噶瑪噶舉四大法子的親教師。

  多年來,創古仁波切在歐洲、亞洲、北美洲設立中心。他是加拿大諾瓦斯科西亞省(Nova Scotia)岡波寺(Gampo Abbey)的住持。仁波切位於尼泊爾的教育機構包括:創古札西確林寺(Thrangu Tashi Chöling);位於南無布達(Namo Buddha)的閉關中心與佛學院;一所供在家孩童與年幼僧侶接受一般教育的學校;以及創古度母寺(Thrangu Tara Abbey),為尼師提供完整的佛法教育。1999年,智慧金剛學院(Vajra Vidya Institute)在印度鹿野苑(Sarnath)落成啓用。仁波切也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克雷斯頓(Crestone),為西方弟子興建了一座閉關中心。2000年,創古仁波切被任命為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Ogyen Trinley Dorjé)的親教師。

  關於創古仁波切及其佛行事業,請見網頁:www.rinpoche.com。

原典作者/薩惹哈尊者(Saraha)

  薩惹哈尊者(約八世紀至九世紀)是著名的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龍樹菩薩的老師,也是藏傳佛教噶舉大手印金鬘傳承遠傳承的源頭(近傳承源頭為帝洛巴),金剛總持之下即是薩惹哈。

  「Saraha」(薩惹哈)一詞本意是「射箭者」,在傳世唐卡中,他手握一枝箭,象徵「穿透二元之心的覺性」,也喻示他的妻子暨上師是位女製箭師。據信他是大手印與密續「勝樂金剛」兩大傳承的第一位傳人。

  薩惹哈尊者是大手印教法的源頭,他常以俱生道歌的形式教導大手印的實修口訣,其流傳後世的最重要著作為《道歌寶藏》。

譯者簡介

項慧齡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英國史特靈大學出版碩士,從事翻譯多年,譯有《沒事,我有定心丸》、《真好,我能放鬆了》、《如是,我能見真實》、《收拾書包成佛去》、《如來藏,藏如來》、《達賴喇嘛說止觀》(眾生文化出版)等書。目前與家人定居美國西雅圖。
 
 

目錄

作者序  趣入佛法/堪千創古仁波切
導言  一起詠唱薩惹哈尊者的道歌/蜜雪兒.馬丁
致謝詞  願找到進入大手印世界的入口/蜜雪兒.馬丁

原典  
《國王之歌》薩惹哈尊者/著  妙融法師/譯

釋論
第一章  趣入大手印
大手印能利益各類修行者
大手印的傳承與文本
睜開智慧之眼的大成就者薩惹哈
從「基」、「道」、「果」三面向教導大手印
大手印教導如何了證空性的智慧
藏語「chag」象徵「大空性」
藏語「gya」代表「無二的智慧」
藏語「chen po」意指「巨大」

第二章  唱起道歌
道歌寶藏——行持歌
禮敬已戰勝魔羅之力
基大手印——了悟如實與迷妄
虛妄的顯相於「基」中生起(第1頌)
主體與客體顯現為個別的事物(第2頌)
不知俱生智遍在於眾生(第3頌)
道大手印——回歸本性,了無迷惑
顯經與密續的道途
直視自心,盡除諸苦
「道」離於增益與損減二邊
了證實相即能淨除無明(第4頌)
轉心四思惟,增長信心與精進
方便道與解脫道
二道的本質與了證相同
大手印作為現代的佛教修持
果大手印——了證本初自性(第5.6頌)
問答

第三章  基大手印
「基」——諸法的如實面貌
禪修時所要捨斷的貪執
對有為之樂的貪執(第7頌)
對該取捨之事物的貪執(第8頌)
對染污的貪執(第9頌)
對徵相與暗示的貪執(第10頌)
識別「基」的意義
「了證」能夠移除過失(第11頌)
「了證」能夠把恐懼轉為大樂(第12頌)
顯空無二(第13頌)
念頭無處可尋
煩惱平息,悲心展現
專家與愚癡者之間的差別(第14頌)
指出自性
不執著於不實之事(第15頌)
持續不斷的禪定(第16頌)
習性如何使概念具體化(第17頌)
心不受染污的影響(第18頌)
因果緣起
輪迴與涅槃的基礎(第19頌)
離於分析(第20頌)
問答

第四章  道大手印
捨棄對邪道的貪執
對事業手印的貪執(第21頌)
對微細身的貪執(第22頌)
對覺受的貪執(第23頌)
不正確地修持拙火(第24頌)
誤會「自覺」(第25頌)
把覺受誤以為是了證(第26頌)
捨斷對「誒」與「旺」的迷惑(第27頌)
誤會世俗諦(第28頌)
大手印的正道
以四相描述正道(第29頌)
第二相:無念(第30頌)
第一相:正念(第31頌)
第三相:無生(第32頌)
第四相:離心(第33頌)
藉「聞」、「思」、「修」了證四相
捨棄心的垢染(第34頌)
無所破斥或安立(第35頌)
心是明晰且不動的(第36頌)
問答

第五章  果大手印
本初智透過大樂而延展(第37頌)
諸佛擁有圓滿的智慧與慈悲
遍在的大樂狀態即是心的自性
五身的任運(第38頌)
三身是法身的所有功德
法身展現報身與化身
利己、利他是無二的(第39頌)
報身與化身並不存在
色相本身是空性
了證無垢的心性(第40頌)

【附錄一】《國王之歌》綱要 根本頌:妙融法師譯/綱要:蜜雪兒.馬丁編譯
【附錄二】關於藏語「dran med」(無念)所隱含的深意/蜜雪兒.馬丁
【附錄三】詞彙解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609684
  • 叢書系列:經典開示系列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7 x 22 x 1.3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導言|

一起詠唱薩惹哈尊者的俱生道歌
/蜜雪兒.馬丁

 
聆聽道歌,調伏自心

數世紀以來,大成就者薩惹哈(Saraha)的俱生道歌(spontaneous songs)以及他的傳奇人生,一直激勵著探尋真理的求道者。在印度八十四位大成就者(梵mahāsiddha)當中,他出類拔萃,並且極可能居住於第九世紀的孟加拉。傳統上認為,薩惹哈尊者是提倡大手印(梵mahāmudrā)為主要禪修法門的第一人,而此大手印的傳承一直延續至今,它的重要性也歷久彌新,不減分毫。

第十六世噶瑪巴讓炯日佩多傑(Rangjung Rigpé Dorjé, 1924-1981)於一九七〇年代造訪西方國家期間,有鑒於大手印的法教超越所有的文化藩籬,他因而建議大眾修持大手印。佛教禪修的精髓在於調伏自心,大手印這個修持法門即是透過直接對心性下工夫,而達到調伏自心的目的。一切眾生都具有這相同的心性,一旦這個心性被認識,那麼,從禪座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個面向,我們都將能夠時時保持對心性的覺知。久而久之,一切生起的事物都被體驗為明晰與清新,它明亮、空虛的自性通透可見,難以言喻。

俱生的道歌中交織著譬喻,是表達「心性」這個勝義實相的自然媒介。一張文字與概念之網無法捕捉這個實相,唯有透過間接隱晦的暗指影射來表示。隱喻能夠喚起一種經驗上的、超越智識的實相,因此,隱喻不但是一種能夠加深理解的教學工具,也是進入另一個維度的開端。大成就者薩惹哈詠唱他的俱生道歌,帶領聆聽者達至正等正覺。
 
噶瑪欽列巴仁波切的三部道歌釋論

堪千創古仁波切(Khenchen Thrangu, 1933-)針對《國王之歌》(A Spontaneous Song for the King)所作的釋論,屬於延續至今依然不輟的口語傳統(oral tradition),而道歌所包含的偈頌則在這個傳統之中開展。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心理勵志】2024高寶電子書暢銷書展:人生就是選擇的總和,全展7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時報全書系
  • 華文創作展
  • 東立GoodBuy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