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2012年底自深圳回到離開九年的台灣,物是人非讓我有一陣子過得相當惶恐,不知道未來該往哪個方向走。試著找工作或嘗試創業,最終都不是我想要看到的結果。摩門教會的黃主教提點了我一個方向——教學。
2015年在新竹鐵道藝術村做駐村藝術家、救國團和社區大學的任教,讓我有許多的機會接觸不同的人群與藝術,與他們交談中激發我很多的想法,終究我是學設計的,能將我以前的工作用於現在的教學,那是幸福與幸運的事。
創意讓你與眾不同,簡單的事重複做就能成功,這二件事看似毫無關連,其實就是設計和量產。這些是讓我思考如何讓「人人都是藝術家」的突破口,那藝術表達形式和媒材呢?我想到在「實踐」學設計時上課的設計圖都是用色鉛筆來表達,它簡單易學、色彩多樣、修改容易、攜帶方便,最重要的是安全又不需做善後清潔。
藝術的型態在現今是多元化又東西方並存的,行為藝術的動感美學讓我們驚嘆,它與我們認知的中國山水、仕女畫,乃至西方的印象派、野獸派實在不同但又巧妙結合,它刷新了我們對審美的標準,而寫實卻是縱貫古今歷久不衰的藝術形式。
所以色鉛筆畫該用怎樣的方式呈現呢?這個我們從小啟蒙的工具全世界都在使用它,在我們不懂繪畫時用塗鴉表達的鉛筆呀!鉛筆小筆頭畫出的細線怎樣能積聚成面這是大工程。怎樣做到與眾不同,我參考了坊間的色鉛筆作品,也思考色鉛筆本身的優缺點,於是2015年發明了SOP流程式的教學法,2017年3月出了色鉛筆畫的工具書,由於一些原因我只針對學畫的學生使用,來學的學生很多超過300位,書很快就賣完了。教學的過程讓我能力增進很大,在2018~2021年每年的藝術競賽都有多位學生嶄獲入選名額,尤其是2020年義大利的PrismaArtPrize14人參加全員入選其中還包括第四名與第六名。2021台北國際藝術家大獎賽來自82國、4342件作品中,共有388件作品脫穎而出台灣占40幅,很幸運我和三位學生入選了6幅作品,其中二位學生是學畫不到一年的素人。
我常常讚美我的學生,有時出於真心,有時是鼓勵。因為我相信我可以改變他們,讓他們更好。繪畫是一種開啟與訓練,開啟通往藝術的旅程,訓練你耐力、堅持與追求完美。
感謝我的學生,因為沒有他們表現的美好,這本書不會重新出版。也感謝購買這本書的你,能讓你的夢想實現我也可以盡一點棉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