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象徵與體物:先秦兩漢禮儀中的修身與教化觀【平裝版】

象徵與體物:先秦兩漢禮儀中的修身與教化觀【平裝版】

Symbols and Bodily Senses: Self-Cultiv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Ritual in Pre-Qin and Han China (paperback)

  • 定價:620
  • 優惠價:955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52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在自然與身體感受性的脈絡下,思考禮儀中的象徵在修身及教化中所扮演的關鍵地位。本書溯源到文化源頭的先秦、兩漢時期,說明自然節氣如何影響身體經驗,在對天道的體察中,從而形構物的象徵與身體隱喻。本書透過秦漢禮儀中象徵的細部分析,說明象徵符號與自我的形構、身心轉化,人我關係定義以及倫理的秩序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象徵」既反映著自然風土與物之質性,同時也反映著不同的地方文化所形成的文化心理及身體經驗。修身與教化的理想在體察自然節氣和風土、透過象徵以調節人情中亦得到實踐。

  This book investigates the key role of symbolism in self-cultiv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nature and bodily senses. Through detailed analysis of symbols in the etiquette of Qin and Han China, this book illustrates the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mbolism and self-construction, transformation of body and mind, the definition of human-self relationship, and the order of ethics. “Symbol” not only reflects the landscapes and things, but also reflects the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physical experience formed by different local knowledge. The practice of self-cultivation and morality is also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nature and regulating human sentiments through symbols.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素娟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禮學、儀式與象徵以及先秦兩漢思想與文化。長期關注禮儀對身心的教養與形塑,政教之於身體規訓與認同建構、象徵儀式與身心轉化關係,以及性別與文化的複雜交涉。近年來,特別著重先秦儒家思想中的修身及倫理課題。相關專著有:《神聖的教化:先秦兩漢婚姻禮俗中的宇宙觀、倫理觀與政教論述》、《空間、身體與禮教規訓:探討秦漢之際的婦女禮儀教育》、《美好與醜惡的文化論述:先秦兩漢觀人論相中的禮儀、性別與身體觀》;另有數十篇禮儀、象徵、性別、秦漢思想與文化等領域之研究論文。
 

目錄

自序
導論
一、本書之研究視域
二、本書所涉重要概念說明
三、章節構思和內容說明

上篇 自然節氣中的體物與象徵

第一章 自然節氣影響下的豐產儀典與土的象徵演變
一、前言
二、春祈秋報:季節性的豐產儀典
三、合牝牡與豐產:土地崇拜性質演變與儀典特色
四、死亡與再生:替罪羊、獻祭與豐產儀式
五、土地象徵的權力化及符碼化
六、小結
第二章 自然風土影響下祭品象徵與體物之道
一、前言
二、由自然風土及身心感受思考祭祀用物
三、循天之道:因應節氣的祭祀用物與飲食
四、祭物之陰陽屬性於儀式上的運用及其反映的體物之道
五、飲食禮儀所具有的身心形塑義涵
六、小結
第三章 身體的象徵與象徵的身體化
一、前言
二、調和體氣以循天之道
三、食物對性格的薰染及對身體感的形塑
四、禮儀中象徵、隱喻之運用與情感、理念的統合
五、統合天地之道與情感的象徵體驗
六、小結

下篇 禮儀中的象徵、修身與教化觀

第四章 通過禮儀中的象徵與身心轉化(一):喪禮中的身體和飲食象徵
一、前言
二、奠祭所反映死者存在狀態的轉變及生死觀
三、守喪者的飲食過渡、身心轉化及政教意義
四、小結
第五章 通過禮儀中的象徵與身心轉化(二):喪禮中的空間象徵與倫理秩序
一、前言
二、亡者的空間象徵:由內向外的過渡
三、家屬的空間象徵:由外向內的回歸
四、銘旌、神主的象徵:由凶返吉的遞變
五、身體、空間的相互喻擬與家族關係的崩解和重整
六、小結
第六章 通過禮儀中的象徵與身心轉化(三):祭禮中的祭物象徵與合天人之道
一、前言
二、齋戒的性質與齋戒飲食的特色
三、祭祖食物所具有的文化象徵義涵
四、分享神饌儀式所具有的神祕性及社會倫理義涵
五、小結
第七章 儀式中氣氛、情境的感通與修身
一、前言
二、以氤氳之氣味歆神、饗神
三、由宗族血氣的連續性至德氣的相感
四、五味實氣:統合自然之氣、血氣、志意之氣的理想教化模式
五、氣味的德行隱喻與身體感知
六、調和氣性、和德化育:祭禮儀式的工夫義涵與強調感通的「禮」之理想
七、小結

結論
一、本書的研究特色與旨趣
二、相關議題的深入和展望
引用書目
索引


 
 

自序    

  本書的寫作前後歷經了十多年的時間,其關懷可以溯源於年輕時期對於禮儀與古文化、人類學的興趣和思索。漫長的寫作過程,雖經歷了學術視域及方法的調整和轉變,但其中的核心關懷一直縈繞於心,亦即:古文化的發展中,禮儀是如何興起的?禮儀中如何表現對於萬物的感受和想像?對於物的身心感受與道德實踐的關係為何?禮儀的規範和矩度等特質與情感的關係為何?矩度和情感能否同時圓滿?亦即,如何達到《論語》「從心所欲不逾矩」、《荀子》「情文俱盡」,欲望與矩度皆得到圓滿發展的理想狀態。這些對於禮儀、情感以及矩度關係的思考,牽動著近二十年的閱讀與寫作,也成為這本書在思考古禮儀的象徵和體物之道中最重要的幾個面向。如何在自然天地、時序流轉的背景中,思考身心的感受性及體物經驗,並由對物的體驗和想像來思考修身與美學課題,是這本書的核心關懷。

  漫長的寫作歷程,可以視為對自身疑情的叩問、探索的過程,這當中有太多機緣需要感謝。感謝師長在知識和視野上的提攜,沒有這些學術先行者的努力,這些思考的機緣無由產生。本書中每一篇章皆經過學術會議的發表,以及學術刊物的審查程序,過程中受益於諸多與談人和審查人的提點和指正,得以再三省思和調整學術視域,避免思考的盲點。雖然此處限於篇幅,無法一一致上謝忱,但衷心感謝。也感謝本書寫作期間,科技部研究計畫和專書計畫之補助,使研究、出版流程得以順利進行。並特別感謝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編委會及審查委員的細心指正,以及召集人陳弱水教授對於本書的章節安排和中、英文書名的建議與提點。感謝本書的校訂流程中,臺大出版中心謝依均小姐及紀淑玲小姐的熱心幫助;研究助理施譯涵及莊正沅對書稿的耐心校訂。感謝錫三在學問之道上的相伴和針砭,以及域外思考的對照⋯⋯諸多師友的幫助及指教,銘感於心。

  本書出版,適逢父親過世二十周年。二十年間,人事更迭、滄海桑田。每憶念親人,常記起《禮記.祭義》「致愛則存,致慤則著」,神靈因精誠而長存之說。渺小人身面對無盡藏之宇宙,俯仰天地間,因對至親的思念,而得以常處於情感及意義的時空之中。年歲越長越能體會禮儀原於人情的需要,同時也在感情的真誠中,因「情深」而「文明」。因深情而制禮,因深情相召,生命得以從私我中成長和轉化,契接上更深遠、渾厚而綿長的歷史、文化長河。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05990
  • 叢書系列: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 規格:平裝 / 426頁 / 15 x 23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導論(摘錄)
 
一、本書之研究視域

 
本書希望在自然時氣與身體感受性的脈絡下,思考禮儀中的體物,以及奠基於物和身體經驗中的象徵。本書將思考象徵如何在禮儀、修身中,發揮著轉化身心、調節倫理關係、興發道德實踐的動力等傳統文化中所關注的課題。本書將溯源到文化源頭的先秦、兩漢時期,以思考文化身體的形構,此形構並不割裂自我與環境的關係,亦不在封閉主體的脈絡下思考自我的內涵。此時期,天地自然、時氣節令、物候與身心之實踐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禮儀中透過象徵及符號名言系統以形塑、轉化身心,定義人我關係以及其間的理序。所謂修身和道德是在這個脈絡下被理解,倫理關係的破裂和治療也透過自然、文化身體的象徵和隱喻相互詮釋。「象徵」奠基於人對物的原初之「象」的體驗,其有廣大的自然風土背景,同時亦無法離開身心的參與意義表徵的過程,故而同時具有自然性及人文性的特質。可以說,「象徵」既反映著自然風土與物之質性,同時也反映著不同的地方文化心理及身體經驗參與的共構過程。象徵「物」在古文化中,不能簡化為客觀的對象物,而是如《易.繫辭上》所謂:「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來自於天地化育的「神物」,被聖人透過「象」加以領會,透過對物象的法則和仿效,以參贊天地之道。宗教現象學者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指出:「自然界的一切,都可能顯現自身而成為宇宙的神聖性。整個的宇宙,都可以成為一個聖顯」。由於天地之道透過各種圖象、記號、象徵才得以「聖顯」(hierophany),伊利亞德於是透過宗教儀典中的象徵運用,來探討其所屬文化的結構和形態。若回到〈繫辭〉,「象」使得神聖的天道得以彰顯,其同時具有開顯天地之道以及人事吉凶之判斷的特質,正因為如此,「象」於先秦宗教禮儀與文化中具有核心地位。學者因此透過原初物的想像來思考古文化中的物論與道論。由象而引生的類比思維,不但是禮儀的基礎,直至漢代天人感應的宇宙圖式也架構於此象徵和類比之上。事實上,象徵、類比並非只是文學之表現方式,亦非只是經驗主義的謬誤,而實為理解事物的重要方法。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