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
故宮研究員帶你看懂中國名畫

故宮研究員帶你看懂中國名畫

了不起的中国画:清宫旧藏追踪录

  • 定價:450
  • 優惠價:79355
  • 優惠期限:2024年06月17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現在,我也懂得看畫了!」
擁有30年資歷的故宮書畫研究員,打破中國畫就是山水畫的刻板印象,
用簡單、有趣的方式,帶你輕鬆看懂千古名畫,解開畫中不為人知的祕密!
 
  豆瓣超高評分8.9分,廣大網友一致鑑賞好評:
  「藝術其實沒有那麼深奧,原來中國畫這麼有趣!」
 
  「這裡的每一幅畫,我都與他們親密接觸過。」
  --故宫博物院資深書畫研究館員 余輝
 
  在故宮工作,與各朝代畫卷朝夕相處了30年的余輝教授,發現來參觀故宮的遊客難免會遇到這種情況:在看畫時,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看起,只能呆呆地讀著簡介、對照畫卷,看完了也似懂非懂……
 
  為了能讓大家看懂中國畫究竟在畫什麼,作者希望用通俗易懂的解說方式,帶領大家探索畫中的每一個神祕細節,看到中國名畫豐富多彩的一面:
 
  ‧北宋汴京一日遊!原來外送員在宋朝就已經有了,〈清明上河圖〉裡就看得到?
  ‧清心寡欲的李煜為什麼要偷偷派畫家去韓熙載家裡,畫下他在家裡開Party,夜夜笙歌的樣子?(見封面〈韓熙載夜宴圖〉)
  ‧趙孟頫愛不釋手、乾隆珍愛收藏的鎮國之寶〈五牛圖〉,為什麼韓滉要畫這五頭可愛的大牛?
  ‧南唐中主李璟和弟弟們閒暇下棋的場景被周文矩畫成了〈重屏會棋圖〉,他們對弈的棋盤裡,卻巧妙隱藏了宮鬥玄機?
  ‧顧愷之在〈女史箴圖〉裡畫出美女們坐姿端莊、對鏡梳妝的模樣,該不會這就是歷史上最悠久的女子圖鑑?
  ‧乾隆心中TOP1,瘋狂蓋章甚至提了五十六首讚美詩的〈富春山居圖〉,為什麼會被分割?
 
  看畫其實沒有這麼複雜,只要仔細觀察,便能看見民間的熱鬧生活,欣賞壯闊的山川景色,發現在文字背後活生生的歷史,滿足你對古代生活的所有好奇心!
 
本書特色
 
  ●內容專業性:作者具有30年讀畫的資深經歷,有中國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故宮博物院書畫研究館員、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之身分,底蘊深厚。
 
  ●內容豐富有趣:用簡單直白、通俗易懂的言語,搭配200多張細節展示、局部放大的清晰圖片,寫出滿滿的知識與不為人知的故事,讓中國畫不再冷冰冰!
 
  ●揭開古畫謎案:讀畫並不局限於畫作本身,而是深入探討中國古代的藝術、經濟、文化、宮廷等多個面向,全面理解中國畫的深層意涵,不放過任何一個線索。
 
讀者欣賞推薦
 
  ●原本就挺喜歡逛故宮的,看完這本書之後,找機會再去了一次,腦子裡都是余輝教授所說的,現在我也懂得看畫了!
 
  ●雖然不懂畫,但讀了余輝教授的通俗解說,也能沉浸在中國藝術史的美與薰陶之中!
 
  ●觀察一幅幅的中國畫,就像是在讀一個個的歷史故事,每當我沉浸在畫裡時,好似就能體會古人生活,讀這本書,更是讓我意猶未盡,中國畫真的跟我想像中的很不一樣。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余輝
 
  1983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1990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研究所,師從薄松年先生。
  1990年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陳列部工作,歷任書畫部主任、研究室主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兼)。
  2009年獲首屆「中國美術獎.理論評論獎」,2014年為德國海德堡大學漢斯格茨講座教授。
  著有《故宮研究員帶你看懂中國名畫》(高寶書版)、〈清明上河圖解碼錄》、《畫馬兩千年》、《大觀宋朝:風雅美學的十個側面立體》(合著)、《畫史解疑》、《畫裡江山猶在:百年藝術家族趙宋家族》等。
 

目錄

中國畫史概說
開 篇
一.古代女子圖鑑──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卷|摹本
〈女史箴圖〉和〈五牛圖〉,誰才是真正的古畫第一幅?
〈女史箴圖〉所畫的內容是什麼?
這幅畫是如何流落大英博物館的?現在保存情況如何?
〈女史箴圖〉還能回家嗎?
 
二.數字有講究──唐韓滉〈五牛圖〉卷|真跡
為什麼〈五牛圖〉偏偏畫了五頭牛,不是四頭或六頭?
〈五牛圖〉上並沒有寫畫家名,我們為何認定它是韓湟畫的?
〈五牛圖〉是如何重回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呢?
 
三.棋盤裡的玄機──南唐周文矩《重屏會棋圖〉卷|摹本
「重屏」是什麼意思?
畫中人都是誰?
棋盤裡真的有秘密嗎?
宋太宗為何如此看重這幅畫?
 
四.弦歌盛宴──南唐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卷|傳
「傳」就是「偽」的意思嗎?就是假畫?
韓熙載是誰?這幅畫畫的是什麼內容?
如何判定一幅畫的創作時代?
自1921年被盜出宮後,這幅畫又是怎麼回到北京故宮博物院的?
 
五.盛世隱憂──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真跡
張擇端是誰?
〈清明上河圖〉畫的是什麼地方?
為何說這幅畫中有許多令人心驚肉跳的細節?
這幅畫隱藏了哪些關鍵資訊?
 
六.失蹤的姊妹篇──北宋張擇端〈西湖爭標圖〉卷|已佚
〈西湖爭標圖〉真跡在哪裡?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元人〈龍舟奪標圖〉真的是它的摹本嗎?
摹本的作者是誰?他為什麼要摹這幅畫?
 
七.宋徽宗的皇家審美──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真跡
王希孟真有其人嗎?這幅畫真的是他十八歲畫的嗎?
〈千里江山圖〉卷畫的是哪裡?
宋徽宗為何如此推崇王希孟和他的這幅畫?
 
八.繪畫的特殊功用──宋代諜畫
什麼是諜畫?諜畫有什麼特殊用途?
諜畫都有哪些類型?都畫些什麼內容?
宋代有哪些著名的諜畫?
 
九.北國風光──五代胡瓌《卓歇圖〉卷|傳
「卓歇」是什麼意思?
這幅畫的內容是什麼?畫中的白衣男子是誰?
畫中的少數民族是哪個民族?
 
一〇.幾經劫難的曠世名作──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真跡
這幅畫都經歷了哪些磨難?它為何被燒成兩斷?
文人畫家們為什麼如此看重這幅畫?
乾隆皇帝看錯的那幅〈富春山居圖〉卷到底是誰畫的?
中國的山水畫和西方的風景畫有什麼區別?
 
結語
後記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們好!
 
  我是余輝,是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研究館員,也是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的委員。我最先學的是中國畫,1983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當時不少古畫的真偽、內容等探索空間吸引著我,於是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讀繪畫史研究所,導師是著名的美術史家薄松年先生。1990年研究所一畢業,我就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埋頭研究古代書畫,再一抬頭,啊!已經過了三十年了。感謝上海書畫出版社的盛情邀請,我有幸與大家一起分享我探索古畫的一些心得。
 
  我在前面向大家介紹了古代各科繪畫的歷史,現在就要正式進入「探祕」階段了,共有十二章。
 
  第一章是關於中國古畫的基本常識,接下來的十章主要是一一揭開清宮舊藏的十幾件古畫裡的隱祕,有的涉及創作動機和目的,有的涉及繪畫內容,有的是收藏中的隱祕,還有是幾個方向的結合。它們都是國家的稀世珍寶,大多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每一幅畫,我都與它親密地相處過。最後一章就應該上一個臺階了,在探祕了那麼多的古畫之後,我們應該對古代藝術史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就大家關心學習、研究藝術史的問題進行探討。當然,我們應該從最基礎的部分開始講起。
 
  一、古畫的定義
  顧名思義,古畫就是古代畫家留下來的繪畫藝術品,又叫傳統繪畫,通常是指繪製在紙絹上的畫,經過裝裱,成為手卷、立軸和冊頁等形式,我們叫它卷軸畫。這裡面還有一個分期的知識,元代以前的繪畫,我們統稱為「早期繪畫」。目前最早的傳世卷軸畫,也就到唐代了,比如說韓滉的〈五牛圖〉卷,此外,還有新疆出土的絹畫等等。
 
  元代以後一直到1840年左右的古畫,我們合稱為「明清繪畫」,往後的分法,美術史界基本吸取了政治史和文學史的分期法,1840年到1911年的繪畫屬於「近代繪畫」,1911年到1949年的繪畫就是「現代繪畫」,學界常常將近代和現代合併,稱之為「近現代繪畫」,而1949年至今,就是「當代繪畫」。自二十世紀五○年代以來,一般來說,北京故宮博物院主要收藏古代繪畫,中國美術館主要收藏近現代和當代繪畫。我主要以介紹、研究古代繪畫為主,重點在早期繪畫,古代藝術史中的疑案、大案、要案在早期繪畫裡比較多。
 
  二、古畫的分類
  古畫分類是在畫種之下分畫科,畫科的下面還有許多子科,或者稱為小畫科,我在前面講過了。畫種主要是根據不同的繪畫載體(也就是材質)來劃分的,西方繪畫也是這樣分的,如油畫、版畫、水彩畫等。
 
  中國古代繪畫根據材質可分為卷軸畫、壁畫、岩畫、工藝繪畫等,其中現存的繪畫,數岩畫的歷史最長,至少在春秋時期就有先民在今位於寧夏與內蒙古交界處的賀蘭山岩石上刻鑿人馬的形象了。卷軸畫的歷史相對短一些,最早在戰國時期出現了帛畫。
 
  三、欣賞古畫的作用
  我們在欣賞古畫的過程中可以獲知許多,概括地說,欣賞古畫有三大作用:
 
  (一)獲得教化
  這個教化主要是來自以史為鑑的圖畫,從聖賢到平民、從皇帝到臣子都離不開透過繪畫得到最形象化的教益:人的善與惡是什麼樣的、國家是怎麼興廢的,例如《孔子家語.觀周》裡說,孔子到明堂裡,看到四面牆壁上畫「堯舜之容,桀紂之像,而各有善惡之狀,興廢之戒焉」。
 
  歷朝歷代的君王都非常注重利用繪畫來自我警示和教化臣民,激勵社會。東漢王充的《論衡.須頌篇》說,在西漢宣帝的時候,畫前代的有功之臣和忠勇之士,如果子孫們沒有看到自家父祖的肖像,內心會感到羞恥。古代的大臣也常拿出有教育意義的歷史故事畫來勸誡皇帝,如唐玄宗開元年間,宰相宋璟拿來一幅〈無逸圖〉,他在上面抄錄了《尚書.無逸》篇獻給唐玄宗,警示他要勤政愛民,發奮圖強,唐玄宗便將〈無逸圖〉裝在殿內的屏風上,便於經常看。
 
  這〈無逸圖〉畫的是周公的一段告誡,說君王在位的時候,千萬不要貪圖安逸享樂,一定要知道耕種莊稼的艱難,那麼處在安逸的日子時,就會知道老百姓的痛苦。有些子女,不知道父母種地的辛勞,過著安逸的生活,還要輕視他們的父母,嫌他們沒有知識。唐玄宗看這幅畫看了幾十年,直到屏風破了才換下,這種以圖畫作為規勸皇室的事例,我們在後面的古畫探祕中會看到不少。
 
  唐代最著名的美術史家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裡總結了繪畫的勸誡作用:「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並運,發於天然,非繇述作。」他特別強調繪畫的功用與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的功用是一樣的,這是文字記錄所不能替代的。
 
  (二)獲得知識
  如果按照時間來歸納人類認知世界的話,可以分為三個時間段:研究過去發生的一切,離不開歷史學;研究和處理當下的現實生活,離不開當代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研究將來的發展也是這樣。無論是研究、認識當代,還是未來,都要知道我們是從哪裡來的,弄清楚過去的歷史,中國繪畫與中國歷史的長河並存,真實地記錄了五千多年中國的歷史形象,為處理好當下的事務提供了極其豐富的經驗教訓和歷史依據。
 
  根據古人留下來的文字、藝術品、圖像、歷史遺跡等,才可能全面地認識古代社會。總的來說,這屬於歷史學的範疇了。我們今天所說的古籍,涉及政治、倫理、哲學、經濟等,還涉及詩詞、歌賦、小說、戲劇等語言文學,都是用文字記述的方式。前者對古代社會的認識是抽象的,後者則是想像中的形象,這個形象是在你腦海裡形成的,看不見、摸不著。
 
  那如何在腦海裡形成古代社會的形象呢?這就必須根據所看到的古代繪畫和相關文物,才能想像出古代社會的形象。譬如說,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屬於倫理學的思想範疇,比較抽象,不太好理解,意思是說君王要像君王的樣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樣子,父親要像父親的樣子,兒子要像兒子的樣子。
 
  那個「樣子」到底是什麼樣子呢?如果你在古代繪畫裡見過古人行禮的樣子,你的腦海裡一定會出現大臣向君王行禮的形象—手拿笏板,彎腰鞠躬。在宋代,大臣只有在元旦等重大節日朝覲的時候才向皇帝磕頭,明代畫家畫的〈徐顯卿宦跡圖〉冊(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裡面就有一開畫的是明朝官員準備上朝的情景。
 
  當你在欣賞古代文學作品的時候,腦海裡會不斷出現古代社會的各種形象,所以文學也被稱為想像藝術。想像古代生活的重要來源之一,就是古代的造型藝術—藝術品和圖像,還有許多歷史遺跡等。這說明,欣賞古代繪畫便於我們認識和瞭解古代社會抽象的思想觀念和具象的行為活動。
 
  當然,我們欣賞古畫不僅僅是為了閱讀古籍,從根本上說,是為了擴大我們對社會生活的認識面。假如你活到一百歲,對古代的歷史文化藝術不太瞭解,那也就活個一百歲,而且在認知能力上要大打折扣。如果你瞭解古代社會的歷史文化藝術,其中包括繪畫藝術,將大大加寬了你生命的寬度,變相延長了你生命的長度。英國十六世紀至十七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散文家、哲學家培根說:「讀書使人明智」,要把書讀好,那就不能不讀畫。
 
  (三)獲得美感
  我們喜歡把最好的人物和景物比喻為「美如畫」,那是因為繪畫概括和集中了客觀世界最美好的形象。南宋的鄧椿在《畫繼》裡寫道:「畫者,文之極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繪畫裡面的文化含量是最高的,而這也就涉及到藝術美學了。所以,學校裡推廣美育,首先學習和欣賞歷代繪畫,為的是什麼呢?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培養創造力。
 
  創造力來自哪裡呢?創造力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來自想像力。想像力又來自哪裡呢?來自你腦子裡所儲存的大量美感形象。廣泛的審美活動總和了古今中外的美感形象,那古代的部分自然是來自你平時欣賞古畫所累積下來的。我們一說到素質,總是會先聯想到提高文化知識,提得再高,也只是在量化刷新,而審美教育是在文化教育量化的基礎上實現質的提高。
 
  如果你的認知和學識是在審美教育中獲得的,那麼你的情感、氣質、修養便與你的思想和學識就融合在一起了,就像氧氣溶在你的血液裡一樣,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素質。你的生活就會很充實,成為精神生活的富有者,同時,你的言談舉止也會充滿感染力,照亮別人。
 
  我們講了古畫的三個作用,還有一個額外、特別的作用,我會在案例中來說。
 
  四、如何鑑賞古畫
  鑑賞古畫,就是「鑒真偽、賞高下」。「鑑」涉及古畫鑑定,我們在實際欣賞的時候,會涉及多個角度和層面;「賞」欣賞內容,主要是創作動機、主題、構思等。欣賞技法,主要是構圖、造型和筆墨線條等,看看畫家是怎麼完成力作的,它的難度在哪裡,是怎麼進行藝術處理的。以花鳥畫的畫意為例,它有許多畫外之意,比如把動、植物擬人化,竹子長得挺直、多節、中空,將植物的自然屬性賦予人類謙虛、正直的道德品性;以象徵表達寓意,如畫松象徵高潔和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畫荷花象徵清廉,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寓意。又比如以諧音表寓意,過去科舉年代畫一鸕鶿加荷葉、蓮花,表示「一路連科」,預祝趕考者連中三元;畫喜鵲落在梅樹枝頭上叫「喜上眉梢」,亦取諧音的意思。
 
  古代內涵豐富的繪畫作品傳至今天,因時過境遷,其中有的歷史文化資訊因後人的認識不完整而被減損,或因後人誤讀而被扭曲,以訛傳訛,造成古畫中的歷史文化訊息加速衰減。其中最容易丟失,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古人作畫的動機和畫中的含義。
 
  古人作畫創作動機分社會因素、個人因素以及兩者的結合,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會產生不同的創作動機,不同的創作動機會導致不同的繪畫活動。由於時代背景涉及社會政治、歷史、文化等各個方面,還有來自藝術發展自身的風格因素等,因而畫家的創作動機也是多方面的,如政治、經濟、文化和自娛自樂等。如果探究出古人作畫的動機或用意,就會加深對該作品的本質認識,只有真正弄清楚古代畫家的創作意圖,才能發現古畫背後的一切,那裡也許潛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情感世界,或者是許許多多的歷史隱祕等,以求進一步更具體地認識當時社會歷史的某個方面。
 
  比如看這一幅畫,明宣宗朱瞻基〈瓜鼠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如果將這張圖闡釋為描繪了苦瓜和老鼠,則屬於「看圖說話」的層面。鼠和瓜都寓意為多子,若將此圖闡釋為表達企望多子的願望,這是運用民俗常識來解讀古畫,則是進入了「看圖講知識」的層面;若將這張圖與明宣宗朱瞻基畫這張畫的具體時間和事件聯繫起來,到了這個層面,就進入「看圖揭祕」的層次了。
 
  這是一幅標準的宮廷繪畫,以我的體會,古代凡是有年款的宮廷繪畫大多是與這個時期宮廷裡發生的政治事件或其他重要事件有著一定的關聯,皇帝親自動筆畫的更是如此。
 
  這張畫上有明宣宗朱瞻基親自題寫的年款:「宣德丁未(1427年)御筆戲寫。」要注意,這一年是明宣宗登基的第三年,他當時已經快三十歲了,縈繞於懷的是他久久無子。近三十歲的皇帝還沒有兒子,這意味著他很有可能無法傳位於自家後代了,皇位繼承權就會落到兄弟家裡。這在封建朝廷是非常揪心的事情,宮廷矛盾的核心往往是皇位的繼承問題。
 
  就在這一年,他與孫皇后生了長子祁鎮,顯然,宣宗繪此圖是慶賀這一年得子,或祈祝皇后順產。也就是在這一年,他畫了一幅還不夠,接連畫了多幅這樣的題材,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八年之後,明宣宗朱瞻基駕崩,這個新生兒朱祁鎮就是後來繼位的明英宗。這樣的解讀是有歷史背景的,也是有溫度的。可見,單純就畫說畫會流於表面的泛泛而談,而透過探索古代畫家作畫的背景、汲取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則會把古畫揭祕引向深入,與其他相關的知識相連結,會發現我們所不知道的歷史事實。
 
  由於歷史傳承的原因,有些古畫我們現今基本上能讀懂,如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卷(唐摹本)、唐代韓滉的〈五牛圖〉卷,還有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卷,以及實為南宋佚名的〈韓熙載夜宴圖〉卷、元代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卷等。我們只是淡漠了畫外的歷史背景,個別古畫的時代被誤判了,這當然會影響我們對他們的深入解讀,需要進一步揭祕。還有一些古畫由於歷史的塵封,今人對這些畫在不同程度上產生了誤讀,如五代南唐周文矩的〈重屏會棋圖〉卷(北宋摹本)、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卷、元人的〈龍舟奪標圖〉卷、舊作五代胡瓌的〈卓歇圖〉卷以及一批「諜畫」等,裡面深藏著可使我們大為驚嘆的繪畫內容和作畫動機。
 
  下面欣賞古畫,會先介紹一些相關的知識,然後進入我所發現的揭祕層和追蹤的路線,力求深入解讀畫意、欣賞它的藝術特性。同時,我還會結合專題講一些有關博物館和傳統繪畫的基本知識。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064006
  • 叢書系列:Break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7 x 23 x 1.57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書展活動

 

內容連載

弦歌盛宴──南唐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卷|傳
 
一、顧閎中是誰?
 
顧閎中,江南人,南唐李後主朝(961年~975年)的待詔,是宮廷畫家裡的最高職位。他擅長畫人物,特別長於強記默畫,十分生動寫實。因為他畫過〈韓熙載夜宴圖〉(圖6-1)而名垂青史,雖然其他人也畫過,從歷史上看,還是他畫的最出名。
 
當時畫過〈韓熙載夜宴圖〉的還有兩個人,一位是顧閎中的畫院同僚周文矩,他也是待詔,我們在前面說過,他善畫人物、仕女,也曾奉旨去韓宅察看,回來畫成〈韓熙載夜宴圖〉。還有一位是顧大中,與顧閎中是同一個地方來的,他可能是顧閎中的「族屬」,曾繪〈韓熙載縱樂圖〉。
 
我們知道,宮廷畫家都是在宮裡畫帝后肖像、皇家生活,或者奉旨畫山水、花鳥屏風什麼的,一般不會去大臣家裡畫他們的生活,大臣也不會雇宮廷畫家到自己家裡來作畫,那為何一下子有三個宮廷畫家都專門去畫韓熙載的夜宴活動呢?那是韓熙載被南唐後主李煜盯上了,是李後主責令他們去畫的。
 
二、韓熙載又是誰?
 
韓熙載身世複雜,韓熙載(902年~970年)字叔言,北海(今山東濰坊)人,出身官宦之家,後唐同光年間(923年~926年)考中進士,他的父親韓光嗣在宮鬥中被後唐明宗所殺。926年,韓熙載怕遭到追殺,南逃投奔了吳國。937年,李昪滅了吳國,建立南唐政權,南唐任用了韓熙載,他連仕李家三朝,官至史館修撰兼太常博士。
 
韓熙載生性耿直,好抨擊時政,在漸趨衰退的南唐社會裡,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因而他的建議常與李家朝廷相悖,其矛盾的主因是要不要北伐、什麼時候北伐。南唐前期,社會經濟處於上升期,942年,北方後晉石敬瑭卒,契丹人於946年攻破都城開封,中原大亂。韓熙載趕緊上書李璟,力主乘機北伐,但遭到了冷遇。
 
韓熙載曾對好友說:「江南若用我為相,必將長驅以定中原。」可南唐官場對從北邊過來的人總有幾分猜疑,令韓熙載很喪氣。然而當北周成為強敵之時,李璟卻不顧韓熙載的勸阻,發兵北進,不僅敗北,而且淪喪了十四個州,南唐處於苟延殘喘之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其他】2024采實電子書全書系:春暖花開‧享閱讀,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3本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 飲食烘焙展
  • 簡報溝通說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