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_選書
民國的痛苦:王國維與絕望的一九二七

民國的痛苦:王國維與絕望的一九二七

  • 定價:380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2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人是藉著痛苦認識智慧,而不是透過享樂。」
  ──法國思想家西蒙・韋伊(Simone Weil)


  是什麼樣的時代,讓有思想的人不願活著?

  1927年,國學大師王國維在北京頤和園投湖自盡,留下遺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事變,義無再辱。」身為民國初年最具聲望的學者,王國維突如其來的死亡,為當代中國知識界帶來極大震撼,對他的自殺動機,歷來更是爭論不絕、眾說紛紜。有人宣稱他是以遺老身份殉清、或為中國文化衰微而死,卻也有人認為他是經濟現實的因素而走上絕路。

  但人的死亡,能夠如此輕易歸結嗎?一位知識份子選擇告別人世,原因又真會如此單純?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王國維之死?又該如何在歷史之中,理解人的痛苦?

  在《民國的痛苦》一書中,作者李建民重新探訪這個謎團,試圖理解王國維的生平、性格與他所處的時代,以詩意與富有情感的文筆,描繪王國維生前內心的幽憤、苦悶與哀傷,他所面臨的生活磨難、他與恩師羅振玉之間的矛盾糾結,還有對政治與外在環境日益增加的疏離與危亡之感。作者也指出,王氏死於一九二七年並非偶然,這是令許多人徬徨而無奈的時刻,在動盪不安、悲觀煩悶的氣氛中,知識份子一個又一個離去。絕望的一九二七,是集體自殺的年代,王國維不過是最具代表性之一人。

  痛苦的故事是人的故事,也是歷史研究的不朽課題。透過王國維的死亡抉擇,本書呈現人性的複雜與歷史的暴虐,也反覆對「我們到底為何而活」這樣的根本問題,發出最深層的哲學叩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建民
 
  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最喜歡的書是《史記》等。喜歡看老電影,因為可以想念與爸爸的時光。最喜歡的導演為Chris Marker(1921-2012)。不用電腦。沒有手機。不會開車。最好的朋友:中南街上的流浪貓。曾發表文學、神學作品。
 

目錄

序 王國維,我們的同時代人?

第一章 「沒有任何事物比死亡更長久」

第二章 時間斷裂及「驚嚇感」

一、王國維的明治青春
二、京都的死與美

第三章 王國維知道什麼?──二重證據法是懷疑的方法
一、共死之道,同死之時
二、二重證據並不存在必真的東西
三、四一二事件與王國維之死
四、被壓抑的痛苦史

第四章 再思,人的痛苦史

後記
註釋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63079
  • 叢書系列:聯經評論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8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活動贈品說明

測試圖片
 

內容連載

人類痛苦史是歷史研究中不朽課題。痛苦與死,相知相惜。德國思想史學家羅森(Jörn Rüsen)回顧自己一生的學術生涯,最後引用十九世紀瑞士歷史家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t)的話結束他的回憶:「這是一切事物的永恒中心──人類的痛苦及奮鬥。就像他過去、現在以及永遠所做的那樣。」人的永恒史是所有人經歷的痛苦。
 
我所敘述的不是一個清末民初學者的痛苦;痛苦是每一個人的體驗。每一個人在他不同的時刻,例如痛苦的生計、持續的病痛等,他們如何去做選擇?英國思想家路易斯寫道:「苦難(tribulation)隨時可能降至性格完整之人,順應頗良之人及審慎之人,恰如其隨時降至其他任何人。」因此歷史學家對於歷史具有一種悲劇性的情感。
 
我這本專書探究王國維的痛苦生存狀態(ipseity)及其生命最後發明的研究方法「二重證據法」 之間的關係。二重證據法如何是一種厚概念(thick notion)?歷史如何透過對證據的省思重新被塑造與轉化?
 
思考一個人的自殺抉擇,應嚴肅以待。如何探索一個學者崩潰的個案(a burnt-out case)?我想起了凱博文(Arthur Kleinman)曾將自己痛苦的故事寫進學術專書。人往往生活在自己所不相信的生活裡。而「所有會成為人們關注的倫理議題,都必然出自於現實生活中道德—情緒—政治上的混亂。」我審慎的考慮王國維形成其獨特性格和學術事業所面臨的情緒問題。
 
不知死的不可知,人如何活下去?「但若從來不思考這個問題,則是對於思考的放棄。」我這本書是對人類永恆史的迴向思考。
 
夏目漱石的《我是貓》,我讀過最少幾種不同的中文譯本。貓說:「只敘述大事而忽視小事,自古以來便是歷史家常犯的弊病。」死亡不是小事。雖然我討論王國維的新傳記,也涉及到一九一一年、一九二四年、一九二七年與一九三二年的大事件,但一九二七年這個自殺的落腳點有何意義?「王國維先生祭奠的該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清代只是他的落腳點。」明治時代的大作家夏目漱石的預言:「死是萬物注定的命運,生而無大用,早死也許是聰明之舉。依諸位先生之說,人類的命運終將走向自殺一途。」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5.0
|
2024/05/07
本書以幾個面向重新詮釋王國維在民國(1912)之後的際遇,本書以王國維早年醉心的中西哲學作為線索並結合王自己提出的二重證據法解釋他於清朝滅亡後延遲的死亡,頗有新意。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年度考試書展
  • 台漫大展
  • 我識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