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獻嚴法師
一行禪師,我們稱他為Thầy(越南語老師的意思),是一位詩人、學者、和平主義者。他憑藉内在的寧靜和智慧,體現了激發人心、果斷、慈悲和無畏的入世精神。老師教導,禪修就是「深觀事實的核心,看到別人無法看到的」。他也說:「一旦看到就必須有行動,不然看到有什麼用呢?」
老師出家已經近八十年,他找到了有效的方法,結合禪法、正念修習,以及為和平、社會公義做出的非凡行動,並投入精力培訓下一代的入世佛教徒,建立健康的正念生活團體,成為持續改變世界的催化劑。
一九六○年代,老師離開越南前往西方呼籲和平。作為非暴力轉化社會的主要倡導者,老師和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博士有一個共同的願景―建立超越分裂、歧視和憎恨的「摯愛社群」。在這個社群裡,所有人和所有種族都能真正和解共存。一九七○年代,老師與朋友和同僚一起,在新加坡公海拯救越南船民,並在歐洲發起了早期的國際環境保護會議。在隨後數十年,老師建立了可在日常生活中傳授並應用正念的方法,讓百萬人接觸並認識正念。老師也和各界人士分享慈悲領袖的視野,包括政治家、商業人士、教師、社會運動參與者,乃至最近的矽谷執行長。他從個人在紛亂、極端時期經歷的痛苦,發展出簡單有力的全球倫理指引,引導我們向著光明前行。
當前,我們面對各種危機同時爆發:生態破壞、氣候變遷、不平等現象加劇,還有剝削、種族不平等,以及造成長遠毀滅性影響的疫情,事態嚴峻。為了盡我們所能面對這些挑戰,我們需要方法加強心靈的清明、慈悲和勇氣。精進的禪修和正念修習並非逃避這些問題的麻醉劑,而是令内心平靜,更清晰地觀照自己和這個世界。由此而生的清明和洞見,讓我們採取最適當和有效的行動,轉化目前的狀況並重建全新的文化,讓所有生命得到應有的尊重。
老師告訴我們:「這世界並不需要額外的意識形態或學說,而是一種能夠恢復我們靈性力量的覺醒。」這本書,由他的學生們編輯,把老師最具啟發且適時的教導傳給下一代,並指引他們持續保持精力,幫助社會和地球,避免身心透支。老師在十年前就囑托我們籌備這本書,我們從他的著作、開示、訪談及問答環節中,節錄了他最有力量的禪修教導,包括深層生態學、入世行動、社區建設及集體覺醒。現在我們懷著雀躍的心情,終於把這些教導匯集成書。老師提出非常實用的日常倫理,指引我們的決定和行動,轉化那些阻礙我們的日常習氣,幫助我們時刻接觸内在的喜悅和意義。老師解釋,若是沒有這樣的倫理指引,沒有靈性的層面去指引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將失去一切。
老師於二○一四年嚴重中風之前,我們之中有很多人與他一起在梅村修習,有機會直接體驗到他的教導。他指引我們並挑戰我們,有時鼓勵,有時呵斥。他溫柔如祖父,勇猛如戰士。有些時候,他動員我們成為他在世界各地入世行動的眾多手臂,而且無論給予什麼事務都必須直接去實踐(我學到,一個年輕的學生永遠不應問老師:「您確定嗎?」)。帶著真正的禪宗風格,老師有時候宣告:「不要只是做事,坐在那裡!」但在其他時候,他呼喚我們的名字,把我們從禪堂的蒲團驅趕出去,去做一些緊急而我們還沒完成的工作;在一些有迫切任務的日子,他眼中閃爍著光芒,微笑著提醒我們:「不需要吃午餐,人不進食數天也能生存。」而有些日子,看到我們辛勞工作忘了進食,他會靜靜走到廚房熬煮熱湯給我們當晚餐。
很難用言語表達老師的慈悲和他洞悉一切的注視;很難表達他的柔和與溫暖;難以解釋他給予學生多少無條件的愛和信任。老師鼓勵我們去勇敢想像一種嶄新的生活和做事方式,永遠不害怕去夢想。他提醒我們,無論如何都要一起行動,不離群獨行。作為走在這條道路上的同伴,我們邀請你參與我們這趟旅程,走向老師教導的精髓―禪與拯救地球的藝術。
*
老師一直在尋找你,我的孩子,
自天地伊始,山河無名,
老師就在尋找你。
縱使螺號聲聲,響徹十方,
你依舊在沉睡中,
老師在尋找你。
未曾離開古老群山,
我遙望遠方大地,
於萬千道路中認出你的腳步,
我的孩子,你要走向何方?
前世,你常執我手,一起漫步,
在古柏青松下促膝久坐。
我們並肩,默然佇立,
靜聽風的溫柔低吟,
仰望白雲掠過。
秋天的第一片紅葉落下,
你拾起贈予我,
老師帶你穿過皚皚白雪的樹林。
不論去往何方,
我們終將回歸那古老的山嶽,
與星月為伴,
在每個清晨邀請洪鐘響起,
喚醒沉睡的生靈。
──摘錄自一行禪師的詩作〈在森林邊緣〉(At the Edge of the Fo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