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_選書
說故事的人,在療傷的路上:十三組在家與國之間往復的真實故事

說故事的人,在療傷的路上:十三組在家與國之間往復的真實故事

  • 定價:380
  • 優惠價:7266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31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說故事的人》是我自己最喜歡的作品

    文/范琪斐2022年08月31日

    圖說:【說故事的人】為范琪斐製作、採訪 說故事的人,在療傷的路上:十三組在家與國之間往復的真實故事 我二○二一年最重要的成果,是做了Podcast「說故事的人」。因為我一直想講台灣的故事,所以錢的事,沒有想很多,這就是英文講的passion project吧?!我回來台灣以後,發現跟我想法一樣 more
 

內容簡介

在這裡,我們一起聽見真實的人、真實的故事
范琪斐30多年採訪生涯以來,最喜愛的作品
 
《說故事的人》入圍2021年《卓越新聞獎》Podcast新聞節目獎,
創造70 萬次收聽,2022年第一季編輯成書,圖文並茂,
收錄30張插畫與近50張照片,13組人物故事躍然紙上。
 
  在這塊土地上,我們怎麼生活、怎麼思考、經歷了什麼?這些面向的問題,《說故事的人》在不同的受訪者身上感受到解答。《說故事的人》第一季編輯成書,講了十三組不同的人、不同立場的故事,讓有著精采故事、不被一般主流媒體青睞的人,有說出自己故事的管道。
 
  這些小人物、日常生活的故事,不希望讀者用理性來「判斷是非」,而是期待用心細細「體會」,不同人面對不同的人生,選擇了什麼樣的抉擇與立場。
 
  也許你會說這是別人的「故事」,但許多個故事串起來,這就是屬於「我們的故事」,用理解取代劃分你我,每個人的故事,都可能是你的故事!我們當代的故事,它不一定像童話有套路,卻無比真實。 
 
  「她的提問循序漸進,看似無招,卻都溫柔地正中要害。」──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接受愛的人,同時也可能是受傷害的人。
  這些說故事的人,往往回不了真正的家,總是在療傷的路上。
 
  第一個故事,疫情下的人,有的人關在家,親朋好友都不在身邊,家給人的親密感,被重新定義;有的人住加護病房,家人不願意隔離入院照顧長者,只剩下外籍幫傭願意。
 
  第二個故事,全球化流動之下,外籍幫傭不僅照顧老人,也照顧小孩,然而時間一到便要離開,多年來小孩已把她認作第二個媽媽,這份分離焦慮影響了此後成長的人生。
 
  第三個故事,台灣早年家庭之中小孩成員眾多,很多社經地位不佳的家庭會把孩子送出去當養子養女,孩子來回在寄養家庭與原生家庭之間,兩邊的爸媽可能把他忘掉了,但他從未忘記。
 
  第四個故事,遇到不負責任的父輩,甚至讓自己成為乞丐,孩子對家長的尊敬與失落,如何幻化成為他自己成長的動力,他又如何看待這樣的家庭?
 
  第五個故事,一個家裡,可能不只一個人受傷,因為家內性的侵害,可能受害者不只一個人,當傷害以愛為名,要如何走出來這樣的重重陰霾?
 
  第六到第八個故事,從家的暴力,放大到國家的暴力,白色恐怖時期,不僅冤案頻傳,無法給予歷史正義,而受害者的心理創傷,還可能變相影響自己的下一代,這樣的歷史創傷與代間創傷,療傷之路該如何走下去?
 
  第九個故事,國家暴力從台灣的故事轉往西藏,中共軍事統治鎮壓,許多藏人因為抗暴而流亡異鄉,面對跟原鄉親人的分離與重逢,台灣雖是他鄉,已是故鄉。
 
  第十個故事,同樣是流離與逃亡,港人的際遇也不單純,書店老闆不願出賣名單給中共,在三根菸內的時間決定要挺身而出,將不義公諸於世,然後離港來台。
 
  第十一和十二個故事,是關於捐贈精子與連結海內外血緣家族的奇特故事,一個身在紐約,卻子嗣成百滿天下的現象,重新定義了人們對於家庭與世界一家的想像。
 
  最後一個故事,回到台北社子島的里長,他是卡在中間的人,卡在都市開發派與反拆遷派之間,這個故事專訪獲得卓越新聞獎提名,可以說是在地關懷與資本開發的辯證下,呼應著全書對於自身家園的愛與傷的重新理解。
 
  新的故事,有待繼續述說,細細聆聽……
 
  「平常有在聽《說故事的人》的朋友應該會感覺到,我們訪問了很多情感上有傷痛的人。我自己訪談的時候常常會哭,很多朋友也說,聽的時候,會跟著掉眼淚。其實《說故事的人》當初在設計的時候,並不是刻意找很悲情的故事,但常常是跟受訪者越談越深的時候,我們跟著他一起就走進了他心裡很柔軟的那一塊,這常常是他內心最脆弱的地方,但常常也讓我覺得是他最強壯的地方。」──范琪斐
 
  無數個人是「數字」,單一個人則是「故事」。在新聞報導裡,事件中的「人」只是個數字,但當鏡頭聚焦在個人,我們會感受到這個人的悲喜、感受他面臨選擇的取捨,感受一個活生生的人,面對生命而成就自己的「故事」。我們說一個個人的故事,累積起來,就是我們當代的面貌,也是《說故事的人》最感動、也最想留下的價值,留下台灣當代的故事。當代人的故事,就是未來人的珍貴史料。
 
本書特色
 
  三年多前范琪斐回到台灣,以她在美國三十多年的採訪經驗,籌組「說故事的人」影音團隊,一起探訪深藏在台灣的許多人的心事,專注傾聽、陪伴與療傷。這些故事隨著范琪斐循序漸進的提問,受訪者打開心房,往往傾訴的是最為內在的創傷。說故事的人誠摯,聽故事的人的耳朵也溫柔。十三組故事編輯成書,造就了台灣眾生相的面目,也別開生面地呈現台灣內在風景的多樣性:有在家庭裡接受愛同時受到傷害的孩子,也有國家暴力下的受害者。這些說故事的人,往往回不了真正的家,總是在療傷的路上。書中也有遠渡重洋來到台灣的新住民,重新述說自己在外地的故事,因而在這塊土地上,成為台灣這座溫柔島嶼的故事之一。
 
名人推薦
 
  彭仁郁 專文推薦
  
  王 師|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 共同創辦人
  吳怡農|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李可心|美國台灣觀測站成員
  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唐綺陽|占星專家
  敏 迪|國際新聞界的天之驕女
  許芳宜|國際知名舞者
  凱 莉|百靈果NEWS共同創辦人
  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曾志豪|香港媒體人
  楊貴智|法白站長、法客電台主持
  詹怡宜|TVBS新聞台新聞部副總經理
  鄒宗翰|同志人夫
  蔡明亮|國際知名導演
  謝哲青|作家、知名主持人    
  (依姓氏筆劃排序)
 
  「讓別人說出藏在心裡最深處的故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聽過很多專訪,但只有范姊有這樣的魔力,勾出人與人之間最秘密的對話。《說故事的人》是台灣當代非常重要的聲音。它記錄了文化、衝突、人權與國族。用小人物的故事,照出一整個華人社會的影子。」──敏迪(國際新聞界的天之驕女)
 
  「像個新聞界的搖滾樂手,30年來琪斐未曾停留在過去的美好,她超越自己的方法是透著更濃的人味,更貼近地表的真實,以其獨特的敍事口吻,向我們投遞一個又一個屬於這個時代重要的故事,這樣的搖滾值得喝采和支持。」──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唯有真實的故事,才有帶動我們共同思考的強大動能。」──謝哲青(作家、知名主持人)
 
  「琪斐近年來在國際新聞上的表現,是台灣新聞界最大的驚喜!有幸交會,更感覺到她的人格魅力,她是典型九宮人,有理想又聰慧,而且在自媒體時代,也能華麗轉身,巧妙跨界,滿足大家知的渴望。衷心向大家推薦《說故事的人》,除了好故事,還有好觀點,你不能錯過!」──唐綺陽(占星專家)
 
  「在法國求學、工作、生活的八年多裡,除了書本,Radio France-France Culture(法國廣播公司文化頻道)可以說是我最重要的精神食糧。我回到台灣十多年,一直殷殷期盼台灣廣播界的文化土壤能長出足以滋養心靈,幫助我打開心靈複眼,看見生命多樣性的節目。在眾多podcast節目中異軍突起的《說故事的人》,幾乎像是我非常喜歡的兩個法國文化廣播節目“Les Pieds sur terre”(腳踏實地)和“A voix nue”(裸聲直說)的合體。期待學姊帶領的優質專業團隊能繼續發掘散布在台灣諸島,更多被掩蓋、忽視或遺落的生命故事。」──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范琪斐
 
  資深媒體人,長期觀察台美兩地文化差異。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畢業,紐約大學媒體生態學碩士肄業。曾任中天、TVBS、三立駐美特派,寰宇新聞台《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主持人。長住美國紐約二十多年,2018年返回台灣定居。現為Line《范琪斐的TODAY看世界》國際新聞短評主持人。著有《買槍,養馬,呼大麻:范琪斐的美國時間》。2019年11月起為網路平台LINE TODAY上製作國際新聞節目《TODAY看世界》,並有網路節目《斐姨所思》談國際新聞,2021年錄製Podcast《說故事的人》節目,是由范琪斐、林瑞珠、陳彥豪共同策劃,范琪斐的美國時間與實在影像共同製作,百靈果News協同製作,本書《說故事的人,在療傷的路上》為第一季的內容集結。
 

目錄

專文推薦 傾聽傷痛的溫柔空間/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前言
故事.1 疫情下的人
故事.2 我的第二個媽媽
故事.3 爸媽把我忘掉了
故事.4 我爸要我當乞丐
故事.5 受傷的人
故事.6 白色恐怖:誰的正義?
故事.7 白色恐怖:誰是受害者?
故事.8 白色恐怖:療傷之路
故事.9 回不了家的人
故事.10 逃亡的人
故事.11 我是捐精超人
故事.12 我的一千個兄弟姊妹
故事.13 卡在中間的人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613694
  • 叢書系列:黑盒子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故事.7 白色恐怖:誰是受害者?
 
英文有個說法,叫「collateral damage」,附帶傷害。這個用語最早是出現在六○年代的越戰,指的是美軍當時在打擊越共軍事行動,造成了許多平民傷亡。這些平民雖然不是目標,但還是死了;國際間就把他們稱為「附帶傷害」,後來這個用語被擴大使用,用來形容明明什麼都沒做,但只是因為運氣不好,就成了受害者的人。這次《說故事的人》要訪問的陳慧瑛,就是個附帶傷害。
 
她的父親是白色恐怖的受難者,台大畢業,六○年代參與黨外的民主運動,三十二歲被被捕入獄,刑求逼供、判刑八年;他不服,認為憑自己的聰明才智一定可以贏得上訴,結果上訴之後加重刑期兩年,四十一歲出獄、結婚,生了陳慧瑛跟弟弟。
 
慧瑛六歲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父親不准她跟母親往來。從小慧瑛就覺得父親怪怪的,經常極度不安、疑心病很重;即使出獄多年了,仍然懷疑被監控,對親人也無法信任,每通電話都要錄音,對子女的生活也同樣嚴密監控。對小時候的慧瑛來說,爸爸把警總帶到家裡來了。
 
慧瑛三十歲出頭,說話輕輕柔柔的,有一點藝術家的氣質。她來到錄音室的時候有男朋友陪著,受訪者有人陪同是很尋常的事。我們通常會安排坐在錄音區外的沙發上,因為我們一訪常常好幾個小時,我怕陪同的人會坐不住;但慧瑛要求讓男友坐在她身邊,我有些意外,但也覺得沒什麼不可以。工作人員給兩位都倒了水,訪談便開始了。
 
{遭遇白色恐怖的菁英父親,出獄後罹患被害妄想、不再信任任何人}
 
范琪斐 妳覺得他跟一般的爸爸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說妳同學的爸爸,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你小時候在看他的時候。
 
陳慧瑛 我覺得小時候最大的困惑應該是他沒有工作,因為他從就是離開我們老家、第一個老家,他就沒有再繼續工作了。那原本在那個老家,他是做碾米工廠,所以他就是老闆這樣,然後離開那裡之後,他就沒有要再找工作。他總是會說他在找工作,或是他要工作,或者是沒有人要他,或者是,沒有人看到他的才華,他明明就是台大畢業的這樣。他總是會唸著這些事,可是他還是不會去工作,還是沒有試著應徵這樣。所以最大的不一樣應該是在沒有工作這件事上。

會員評鑑

5
3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4
5.0
|
2024/05/01
前段時間,在網路書店上看到新聞同業范琪斐出版了一本書《說故事的人,在療傷的路上》。琪斐早年在TVBS擔任駐美記者,返國述職時,我們曾有幾面之緣,算是舊識。我又喜歡記者寫的書,總覺得有一種親近感。知道她出版了這本書,就馬上購入。
新書入手後,才知道這本書早在2022年9月就出版了,我竟錯過了將近兩年的時間,真是慚愧。從這本書的介紹中,我又得知,琪斐在離開電視台之後,成了自媒體工作者,2021年開始錄製Podcast《說故事的人》,這本書就是這個節目第一季內容的文字版。
說來更慚愧,雖然我很早就知道有Podcast這樣一個產品存在,但這麼多年來,我從沒收聽過任何一集Podcast的節目。開車時,我喜歡聽廣播,到了目的地,不管節目聽完了沒有,都會直接關掉廣播下車。我當然知道很多廣播節目也上了Podcast,只要我願意,隨時可以從Podcast app裡把節目再找回來聽。但廣播之於我,陪伴的意義更大,節目裡的資訊,重要性反而沒那麼高。再加上廣播常常都是現場即時節目,精緻度不高,所以更沒有事後再找回來重聽一次的衝動。
因為看了琪斐的書,知道這本書是源自於她的Podcast節目,我才終於上網找到她的節目音檔,下載後,一邊開車一邊聽。一聽之後,深覺這節目真是厲害,琪斐製作的Podcast節目不是只有與受訪來賓一問一答的制式做法,而是經過很精細的剪輯、串接、旁白、背景襯音,很像是電視專題節目的聲音檔,非常有質感,這與收聽廣播節目的感受全然不同。
我收聽到的第一集節目是《回不了家的人》,斐琪訪問一位流亡了三十多年的西藏「異議份子」達瓦才仁。訪問到後段時,達瓦才仁聊到他離家15年後,因為中共的統戰懷柔政策,邀請西藏流亡政府訪問北京,達瓦才仁被流亡政府推為代表,才終於有機會回到大陸,之後,他隨著訪問團回西藏老家探望。他提到,他回到西藏家中只住了一宿,第二天晚上要離開時,他爸爸就說:「唉呀!你這樣來還不如不來,來了就離開,還要傷心…。」
在Podcast的節目中,我聽到琪斐的聲音突然哽咽,她一邊抽著鼻子,一邊喃喃的說:「對不起啊!我聽了很難受耶!」
不知為什麼,聽著聽著,我的眼淚也掉下來了。
之後,我就一邊在平常休息的時間讀著這本書,一邊利用開車時聽她的Podcast節目。有些剛讀完的內容還記憶猶新,透過聲音再敘述一遍,而且又有訪問者與受訪者對話的互動,那樣的體驗,和單純透過文字閱讀,是很不一樣的感受。書籍雖然將每一則故事分章分段,加入大標小標,某些想要強調的字句還特意加粗加黑,但再怎麼努力,文字總是冰冷,很難那麼完整的傳達訪問者和受訪者的心情。但聆聽Podcast時,雖然是相同的內容,但體驗全然不同。不管是訪問者的字正腔圓、受訪者的滄桑生澀,每個片段時的聲音起伏、速度快慢,或是突如其來的沉默與停頓,再加上轉場時的背景音樂,都讓每個故事的情感濃度與溫度變得好真實。透過聲音表情所傳達出來的故事,既生動又立體,真真切切,不再虛無飄渺。
我猜,我會從此喜歡上Podcast。
《說故事的人》這本書,或是這個節目,傳達出來的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愛與分離。前面提到的《回不了家的人》,琪斐在這個單元裡訪問了流亡三十多年的西藏人達瓦才仁,他談到他的失根心情:「因為我們是難民,我們又沒有任何地方的身分證,所以沒有任何地方我們是合法的。所以一輩子都像是住旅館的感覺嘛!買任何東西都要想,將來能不能帶走啊!每次都想,五年能用,喔,那就很好,五年以後誰知道在哪裡?所以,這樣的一個心態下,家人就變成你唯一的;除了宗教,除了政府、流亡政府以外,家人就變成你唯一的依託…家其實就不是一個房子,或者那些東西,家就變成彼此。」
在另一個單元中,琪斐訪問了坐了十幾年黑牢的政治犯蔡寬裕。蔡寬裕入獄時才29歲,出獄時已經42歲了。坐牢期間,他一直惦記著母親,但獲釋後才知道母親已經過世半年多。他冒著大風雨,在清晨四、五點趕回家,一進家門,就用爬的爬進去,爬到母親靈前,之後又去母親的墓旁守靈兩、三個月。他說,失去母親這件事,不是失去一個親人,是整個家,都沒了。「家人在,才成一個家。我母親走了之後,家裡就沒有一個中心,我回來,要依靠誰?」書讀到這一段時,我很揪心,但從Podcast聽到蔡寬裕在講述段歷程的聲音時,我的眼淚終於忍不住掉下來。
在《我的第二個媽媽》中,琪斐訪問了20歲的女大學生紫涵。紫涵的父母因為工作關係,經常要在世界各地飛行。從出生到12歲,陪伴並照顧她長大的,是前後三個印尼籍褓母。其中第一個褓母Dwi讓紫涵印象最深刻,Dwi在紫涵滿四歲時因為工作時間到期而不得不離開,讓紫涵初次嘗到了與自己最親密人分離的痛苦。她描述與Dwi分離後那段時間,她一起床:「我睜開眼看到旁邊是空的我就會哭;然後一起來,又看見那個就是刷牙凳,然後她都會抱著我上去,看到那個我也會哭。然後再看到那個熱水瓶,看到那個奶粉罐,我也會哭。然後再看到我們一起坐在那個廚房,就是狹長的走廊、那兩張椅子,我也會哭。就是…你好像就硬生生的…就是斬斷了我跟她之間,就是原本連在一起的那個感覺。」
長大後的紫涵,依然時常一個人在家,她自我安慰,一個人的生活很自由,就算晚回家也不必擔心有人在等門,但她還是承認,她對於分離依然無法適應,她總會把她與父母每一次的道別都當作最後一次的感覺。雖然母親常常安慰她,「一次兩次,哭沒有關係,久了,我們的心都會慢慢強壯起來。」但紫涵還是覺得分離這種事不管發生多少次,但在她身上,強度並沒有減弱,她依然會很難過。
范琪斐在訪問最後總結時提到,在她父母年少時,很少人出國,所以一講到有人要出國留學,就像是生離死別。到了二、三十年前,全球化開始,當時是父母留在台灣,像我們這般年輕一輩的人到外面去闖蕩;但到了紫涵這一代,是父母得要到外面去闖蕩,離家的,換成是父母了。
她也提到,那些照顧像紫涵這些孩子的印尼褓母們,很多也是讓別人在家鄉照顧他們自己的孩子,才能到台灣來照顧我們的孩子。這又讓我想到,在另一段故事問中,琪斐訪問一位在疫情時來台照顧罹病老人的外勞Ita時,她感嘆的說:「我們都有很愛很愛的人,我也很愛我的父母;但我沒有把握,當我得去照顧年邁病重的父母的時候,能不能做得比Ita還要好?」、「我會牢牢記得,她是放下她愛的人,來照護我所愛的人。」讀到這段時,我突然覺得外勞好偉大,她們不只是為了賺取微薄的薪水,而是代替我們向父母盡孝。
在《爸媽把我忘掉了》這篇訪問中,琪斐訪談的對象是一位補教界名人王明智,但他身世離奇,出生不久就被父親送養,直到五歲時,養父母為了要讓他入學,幫他報戶口時,才找上他的生父。本以為生父會同意出養,但沒想到生父改變主意,反而把他要了回去,從此他便和養父母斷了聯絡。
之後的成長過程中,王明智曾經一度迷失,並且自暴自棄,但幸好最終想通,發奮讀書並考上台大,才有了今日的成就。
這麼多年後,王明智心中想的是,如果尋回了養父母,他最想做的便是「深深地跪在地上,跟他們磕三個響頭」,感謝當年的養育之恩。
王明智也覺得,他從小雖然兩度跟不同的父母分離,但他自覺性格穩定、情緒穩定,而且沒有仇恨心。他認為,這是因為他在三歲以前,受到養母非常多的愛,得到了很大的安全感。
琪斐回顧王明智的人生歷程,也認為他的經歷在外人看來,或許不幸,但被拋棄的孩子,並不是各個都注定悲慘。她也引述她老公的看法:「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只要有一個大人(不一定要是父母),只要真心關心這個孩子,這孩子就壞不到哪裡去。」
因為有愛,所以王明智的人生才因此不同。
另一個更匪夷所思的故事,是《我爸要我當乞丐》。受訪者阿光9歲時就被爸爸帶著,到台北火車站旁的天橋上,跟著妹妹一起行乞。父親跪著,他和妹妹分站兩邊,拿著一個紙盒跟過往行人行乞。而他的母親,在生下他妹妹之後,就因為產後憂鬱症跳樓自殺。
他父親無病無痛,之所以行乞,是因為不想花勞力謀生。阿光跟著妹妹一起在街上乞討,被社工發現後送到育幼院,而他父親後來看行乞無法糊口,竟跑去當三七仔、拉皮條,而且還常跑到育幼院跟他要錢。
阿光後來努力讀書,考上大學。出社會工作後,還是想要「接住」他的父親,試圖了解他,並改善他的行為。阿光的妹妹埋怨人生不幸都是父親害的,他會跟他妹妹說:「不准這樣講爸爸,把全部責任推到他身上。」他認為,很多東西,例如當時的歷史脈絡、背景因素,也是造成他爸爸一路走向人生底層的原因。他覺得,他自己有一些機運,因為社會改變了,但他爸爸那個年代沒有同樣的機會。他用這種方式理解父親,並原諒父親。
琪斐在最後評說:「老天爺給了阿光一手爛牌,是阿光不放棄,積極尋求改變;是阿光的樂觀,讓他跟他的爸爸不一樣。」
說真的,我覺得這是本書中最勵志的故事了。一個人可以成天怨天尤人,也可以樂觀的積極進取,能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性格往往決定了一切。
《說故事的人》的Podcast節目錄了兩季,但這本書只收錄了第一季13集的內容。讀完書,我聽完第一季Podcast的音檔後,也接著開始收聽第二季的節目,同樣非常精彩,我也期待琪斐能早日把第二季的節目整理成書,以饗更多讀者。
經營自媒體是很辛苦的事。
科技的發展,讓以往很多門檻很高的行業或技術,變得不再那麼高不可攀。攝影、剪接、收音、錄音、配音,都不再是專業的電視台或製作公司所獨攬的工作,更多的素人都能很輕易的跨進這道門。但製作門檻降低後,個人化的工作室能否提供與專業製作公司一樣水準及品質的節目內容?可能備受考驗。在我看來,琪斐正因為自傳統電視台出身,受過非常嚴格的訓練,所以當她轉身成為自媒體工作者時,她對自我的要求與期待, 一定不會低於之前在電視台的品質。能聽她的Podcast節目是一種享受,能看到她採訪到的人生故事更是一種快樂。
《說故事的人》,值得閱讀,也值得聆聽。
展開
user-img
Lv.8
4.0
|
2023/04/16

每個獨立的別人的故事
串起來成為我們的故事
這些不被主流媒體青睞的生命歷程
他們當時在想什麼?做什麼決定?
在面臨取捨時他們的感受是什麼?
曾被掩蓋、忽視或遺落的傷痛
經由無數真心掏出的對話時刻
再轉錄為可被細細咀嚼的文字
議題多元,沉重且不輕鬆
悲喜感受,無比真切動人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2/10/23

誠如范姐在自序裡所言,看⟪TODAY看世界⟫,有所理性;讀⟪說故事的人⟫,有所感性。生活是需要理性和感性兼具的。
其實,我以為這本書正是理性和感性兼具的大作。透過感性的故事,啟發讀者理性的思維。讀完一篇篇的故事之後,都令我思考很久很久。
書裡的十三組故事,都真實記錄著受訪者的談話,慣用詞、重複、停頓或隱含情緒的表現等,以及范姐的適時補充說明、數十張的插畫與相片等,真實、完整呈現,讓人彷彿親臨置身訪談現場。故事的編排也很棒!從目前最身邊的疫情開始,接著談家庭、國家的愛與傷害,再談到傳宗接代與血緣的執著,把家庭和國家的範疇又擴大到了全世界。最後回到在地,談台北市社子島的何去何從?又令人思考著,對於許多的事情,心中的那把尺,靠左、靠右或置中?中立或選邊站?
完整的書名是⟪說故事的人,在療傷的路上⟫,可知書裡的故事,是悲情的,但是也精采。故事(story)也算是歷史(history),已經發生了,過去了,教條的說,我們應當以史為鏡、記取教訓。今天、這一代在療傷的路上,期待明天、下一代不要再受到一樣的傷害。我想,這是這本書最重要的目的吧!期待,明天會更好。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年度考試書展
  • 台漫大展
  • 我識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