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經典
華文創意寫作與跨媒體實踐

華文創意寫作與跨媒體實踐

  • 定價:420
  • 優惠價:937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5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新媒體的誕生,縮短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
  如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脫穎而出?

  創意寫作跟過去的傳統寫作模式不同,不再只是作者的個人活動,而是一種群體參與和協調的交流方式。作者在新媒體時代獲得了空前的自由,他們通過各種網路途徑與讀者建立聯繫,以達到快速發布、迅速傳播、及時反饋的交流效果;而讀者面對海量資訊,逐漸傾向選擇具有優質內容的產品,對於創意也有更高的要求。同時,融合各種感官體驗的文字書寫因其獨特性和創意亦愈來愈受關注和青睞。

  華文創意寫作學科在課題選擇、理論建構、研究方法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均有巨大的研究價值和實踐空間。本書收錄「第一屆華文創意寫作與跨媒體實踐國際研討會」中二十篇優秀論文,作者群包括王美棋、何嘉俊、吳美筠、吳麗嬋、李洛旻、邵棟、唐梓彬、孫慧欣、馬世豪、梁德華、梁慕靈、陳康濤、陳煒舜、陳曙光、黃納禧、劉文英、黎必信、戰玉冰、蕭欣浩與鄺文峯,以其學者、詩人、作家、藝術家或資深媒體從業者的身分,共同探討華文創意寫作學科在大學和中學的課程設計及實踐反饋,以不同媒介的創意文本為例,分析文學及新媒體時代文化產業的挑戰和機遇,以及當中國古典文化作為再創作資源時,其對當代華文創作的影響與啟示。期望透過經驗分享,能為華文創意寫作學科的推廣和發展做出貢獻,並顯示出媒體時代下華文創作的生命力。

本書特色

  ★二十位亞太地區文學工作者、學者、藝術家及資深媒體從業者以自身經驗,共同探討華文創意寫作課程的設計、實踐及跨媒體之可能。

  ★透過不同領域的經驗分享與實例分析,促進華文創意寫作學科的推廣與發展,顯示出媒體時代下華文創作的生命力。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梁慕靈


  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創意藝術學系系主任及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主任。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取得哲學博士、哲學碩士及榮譽文學士資格,並修畢香港大學學位教師證書。研究興趣為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和電影理論及創意寫作教育,論文見於《清華學報》、《政大中文學報》、《中國現代文學》等學術期刊,並出版《想像與形塑:上海、香港和台灣報刊中的張愛玲》、《視覺、性別與權力:從劉吶鷗、穆時英到張愛玲的小說想像》、《數碼時代的中國人文學科研究》及《博物館的變與不變:香港和其他地區的經驗》等專著。曾以《故事的碎片》獲臺灣《聯合文學》第十六屆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首獎,並入選臺灣九歌出版社《九十一年小說選》。作品散見香港和臺灣的文學雜誌和報章,並於2021年由臺灣聯經出版社出版小說集《戀人絮語02.21》。
 
 

目錄

鳴謝
主編及編輯委員會名單
香港都會大學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介紹
序言:華文創意寫作與跨媒體實踐
各篇文章簡介

【第一輯】創意寫作學科建設、跨學科發展與教學研究
論廣播劇創作的發展潛力──兼論香港都會大學創意寫作課程中廣播劇創作的培訓/梁慕靈
略說「中大文學地圖」(App)的設計構思及教學應用/黎必信
大學創意寫作課程的限制和可能性──以樹仁大學「文學創作微課程」為例/何嘉俊
香港大專中文課程的創意寫作教學實踐──從個人經驗出發/馬世豪
香港中學、大學的新詩創作教育推廣與90後、00後年輕詩人/陳康濤
大專院校創意寫作課程發展的檢討與展望──一個「斜槓族」寫作導師的觀點/黃納禧
作為「靈感池」的創意寫作基礎教學──從創意寫作課程的戲劇與影視學本科教學談起/孫慧欣

【第二輯】創意寫作、文化產業與跨媒體創作
以讀帶寫──跨媒體閱讀成果展示個案探討/吳美筠
飲食.創作.社區──文學與文化結合的全民教育視野/蕭欣浩
遊戲互動敘事中的創意寫作──以《俠盜獵車手5》與《巫師3》為例/邵棟
跨媒體敘事初探──以香港文化博物館的專題展覽為例/劉文英
跨媒體的創意寫作──香港廣告文案寫作的教學策略/吳麗嬋
文化產業中創意寫作的發展路徑/王美棋

【第三輯】創意寫作與中國古典文化新詮釋
謂我識途馬,宜作知津告──何敬群《詩學纂要》創作論初探/陳煒舜
從「中國悲劇意識」與「互文性」看〈孔雀東南飛〉及其電視劇集改編/梁德華
從發現到命名──論古典遊記的創作模式/李洛旻
從中國古典文化而來的創作資源──論「故事新編」的創意思維、創作規律及其在創意寫作學發展上的啟示/唐梓彬
論《我的朋友孔丘》對孔子形象的創新塑造/陳曙光
網路文學創作「初生代」與「類型融合」書寫──把君天作為方法的幾點思考/戰玉冰
創意寫作視野下的「重述神話」──以李銳、蔣韻《人間:重述白蛇傳》為例/鄺文峯

作者簡介
 



華文創意寫作與跨媒體實踐


  創意寫作跟過去的傳統寫作模式不同,不再只是書寫者的個人活動,而是一種群體參與和協調的交流方式。書寫者在新媒體時代獲得了空前的自由,他們通過知識付費、短視頻、直播等途徑與讀者建立聯繫,達致快速發布、迅速傳播、及時反饋的交流效果。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面對海量資訊,人們逐漸傾向選擇具有優質內容的產品,對於創意也有更高的要求;同時,融合各種感官體驗的文字書寫因其獨特性和創意亦愈來愈受關注和青睞。在這種背景下,本書的諸位論者以不同角度探討創意寫作跨媒體的可能性及發展前景。

  創意寫作因互聯網的興起,使寫作產品能接觸到更廣泛的受眾,其影響力日益提升。創意寫作學科自1936年從美國誕生以來,至今在西方已有近九十年的發展歷史。在華文世界,創意寫作學科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年在中國大陸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學科體系。過去關於創意寫作的教材以及課堂範例大都是西方的譯作,包括重要理論、創作技巧、作品評鑑標準等。但是,文學創作關乎創作者所處的歷史文化背景,因此,西方所建構的創意寫作學科理論、技法、審美標準未能完全契合華文語境中的創意寫作。近年,中國大陸在理論創建、文學欣賞和創作方法和創意寫作教學上都有長足的發展,一改過去以西方為參考標準的做法。有見及此,本書通過分享關於華文世界的創意寫作理論和案例,讓更多讀者了解華文創作者和研究者在這方面的研究和發現。本書更非常重視中國古典文化對於當代華文創作的啟示意義,故此設有專章探討有關改編古典文學小品,學習前人純熟的創作技法等,從而顯示華文創意寫作的獨特性。

  過去,當創意寫作作為一門學科在華文世界開始發展時,曾有不少人疑惑創意寫作是否可以教?是否可以學?但根據過去十多年在華文世界的創意寫作的教學和研究成果來看,設立專門的創意寫作專業、舉辦創意寫作工作坊,以及到中小學教授創意寫作知識等,凡此種種,都已經培養出不少取得成就的創意寫作人才。由此可以看到,創意寫作的學科建設和教學研究尤為重要。本書的幾位論者通過教學案例及個人教學反思,為完善華文創意寫作教學法帶來明確的發展方向。

  華文創意寫作學科在課題選擇、理論建構、研究方法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均有巨大的研究價值和實踐空間。為推動華文創意寫作的發展,香港都會大學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與人文社會科學院創意藝術學系獲田家炳基金會慷慨資助,於2021年5月舉辦了「第一屆華文創意寫作與跨媒體實踐國際研討會」,逾七十位來自亞太地區的學者、詩人、作家、藝術家以及資深媒體從業者就會議主題分享研究成果,共同探討創意寫作課程的設計及實踐方法,以及跨媒體結合的可能性,部分優秀會議論文更被選入本書,以期進一步推廣華文創意寫作。

  本書的諸位研究者分享課堂教學反饋和個人教學反思,例子包括廣播劇、電子遊戲、博物館展覽、廣告、戲劇、電視劇、電影和網路文學等創意文本,探討華文創意寫作的相關理論、跨媒體實踐、教學法以及其對於中國古典文化的新詮釋,務求令讀者了解華文創意寫作的最新發展,並為該領域進一步的理論建構和實證研究提出建議。本書共收錄二十篇論文,據主題分為三個章節:第一個章節為「創意寫作學科建設、跨學科發展與教學研究」,探討華文創意寫作學科在大學和中學的課程設計及實踐反饋;第二個章節是「創意寫作、文化產業與跨媒體創作」,以不同媒介的創意文本為例,分析文學及新媒體時代文化產業的挑戰和機遇;第三個章節為「創意寫作與中國古典文化新詮釋」,探究當中國古典文化作為再創作資源時,其對當代華文創作的影響與啟示。

  香港都會大學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希望透過是次出版,能為華文創意寫作學科的推廣和發展做出貢獻,並顯示出媒體時代下華文創作的生命力。

梁慕靈博士
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
創意藝術學系系主任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主任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128367
  • 叢書系列:新.座標
  • 規格:精裝 / 248頁 / 17 x 23 x 3.47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論廣播劇創作的發展潛力──兼論香港都會大學創意寫作課程中廣播劇創作的培訓
梁慕靈(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創意藝術學系系主任/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主任)

一、引言:近年廣播劇創作或相關產業的發展情況

香港曾經出現過數十年的廣播劇創作熱潮,而內地在1949年後,因為廣播劇製作便利的特質,使廣播劇成為了新中國成立後一個重要的傳播途徑,影響至今。但是經歷多年的發展高峰後,香港的廣播劇創作數量近年大幅下跌,這是由於互聯網娛樂行業的興起,人們多選擇網上的消閒活動。大陸和臺灣近年在有聲書和音頻創作上的發展極為迅速,本文將透過分析大陸和臺灣的廣播劇產業,特別是創作有聲書和音頻作品的急速發展趨勢,說明這一方面的龐大發展潛力;並以香港都會大學創意寫作與電影藝術課程的「廣播劇創作」科目為例,說明創意寫作教育如何因應社會條件的轉變,配合文創產業的發展趨勢做出改革,培育年輕寫作人才投入這個具發展潛力的寫作產業。

在內地方面,因應話劇在民國時期的高速發展,廣播劇的創作人才很多都是話劇編劇,例如洪深《開船鑼》(1936年)和夏衍《「七.二八」那一天》(1937年)。到1949年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製作了廣播文工團製作的多部廣播劇,使廣播劇創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因應廣播劇各種製作便利、成本低廉的特質,廣播劇成為了新中國成立後一個重要的傳播途徑,影響至今不衰。在眾多的影響因素下,兒童廣播劇的發展最為一枝獨秀,未來更有龐大的發展潛力。在內地,目前單單是有兒童的家長約有七億人,連同他們會陪同聽廣播劇的兒童,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潛在聽眾群。

另一方面,臺灣的有聲書產業亦發展迅速,在2020年有聲書銷售明顯增加,該年亦成為臺灣的有聲書元年,上架數量增長486%,總銷售金額更達850%的增長率。在四百種有聲書的類型中,青少年與兒童、文學小說和商業理財占首三名。在二千五百個聽有聲書的聽眾中,總聆聽時間為七十萬分鐘。這種發展趨勢更導向閱讀器和聲演人員培訓的產業革新。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總結今年最受歡迎的都在這!【簡體館】年度暢銷回顧79折起|精選2本7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電影書展
  • 漫遊者全書系
  • 蓋亞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