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這本書最初在2019年10月問世,由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館)出版,新版則改由玉山社刊行。原書是在人權館前館長陳俊宏教授的邀請下寫的,以青少年為對象,但就內容深度和議題所涉,同樣適合成年人閱讀,歡迎大家取來過目。
雖為少年讀者而寫,卻沒走便宜、簡化路線。本書含括白色恐怖(白恐)與轉型正義的重要面相,從轉型正義的定義開始,彙整白恐概況,並介紹相關重要法令。為讓少年讀者能夠感同身受,以年輕時被捕的幾位受難者為敘事核心。「沒收全部財產」與「判決不當核覆」部分,採取容易理解的「例證」方式。在戒嚴時期,人們的日常生活長得怎樣?作者嘗試予以勾畫,希望少年讀者能對那個時代稍有所感。
落實轉型正義無法脫離歷史脈絡,本書特闢一章探討臺灣自由民主化的過程。「後白恐」時期在臺灣要進行轉型正義遇到非常大的阻力,我們必須面對加害者和共犯集團(協力者、線民等)的問題,以及白恐與紅恐(中國的恐怖統治)可能接軌的危險。什麼是「邪惡的平庸性」(平庸的邪惡)?這個看似深奧的概念,經過作者的說明,少年讀者應該可以掌握。面對紅恐,我們無法不看圖博、新疆,以及香港,也不應該迴避。最後,是一個尙待觀察的提問:轉型正義會夭折嗎?就算會,希望大家合力來救活它。
法令介紹的部分,作者力求平易可讀。白色恐怖之所以恐怖,並運作近半世紀(1949-1991),是靠層層疊疊的「法網」,因此了解相關法令非常重要。這樣才能知道:為何平民「突然間」要被送軍法審判?為何蔣介石拿起硃筆批人死刑是徹底違法?他不是違反我們今天的法,也不是違反我們的人權價值,而是以中華民國總統身分直接違反中華民國法律,率意取人性命。如果中文的成語「目無法紀」、「草菅人命」,要舉實例,看了這本書,你就能「就近」舉例。真的不遠,蔣介石陵寢式的廟不也還屹立在臺北市精華區?
三年前撰寫本書時,《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與《政治檔案條例》相繼通過,「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也掛牌成立,當時社會有一群人對轉型正義的落實懷抱樂觀的期許,三年後當我修訂本書,感覺就很不一樣。我不希望少年讀者受此影響,但我認為你們應該知道問題在哪裡,因為落實轉型正義除了追求真相、還受害人公道之外,是為了島嶼的未來,也就是為了你們的未來;錯失時機,承擔後果的是你們。已經為臺灣犧牲奮鬥的眾多前輩們,如果死後還有感知,一定會非常痛心,不得安寧,這是最讓我感到不忍、不安的地方。
這不是一本作者個人的書,這是建立在眾多前輩的血淚、苦痛和犧牲之上的書。我以敬虔的心記下這些事情,但願罹難前輩得安息,天佑吾島吾民。
周婉窈謹誌
2022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