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旅遊大展_加碼
鑽石心態 : 運動心理學教你打造強健的心理素質,跨越比賽與人生的難關

鑽石心態 : 運動心理學教你打造強健的心理素質,跨越比賽與人生的難關

How Bad Do You Want It?: Mastering the Psychology of Mind over Muscle

  • 定價:480
  • 優惠價:943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0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比賽勝負關鍵

在於心理素質而不只是體能

向頂尖運動員學習

想贏的渴望、堅持到底的心理素質

 

 「本書會讓你用全新視角看待耐力運動,費茲傑羅的研究,也會幫助你成為自己的運動心理學家。」
——知名耐力運動教練喬・福瑞(Joe Friel) 

美國亞馬遜網站超過800則書評、4.5顆星好評

面對比賽,想贏的渴望、堅持到底的心理素質,往往超越體能,成為比賽的致勝關鍵。

本書作者麥特・費茲傑羅(Matt Fitzgerald)是一位運動作家,身兼記者、教練、運動營養學家等身分,已出版超過二十本書。他蒐集並分析實例,並結合科學研究,幫助讀者向頂尖運動員學習,進而鍛鍊自己的心理素質。

作者爬梳運動表現的「心理生物學」模型,探討運動員如何運用強大心理素質克服體能極限。他引用鐵人三項、自行車、馬拉松、划船和游泳等耐力比賽的實例,帶領讀者回到無比刺激的賽事現場,重新檢視科學對於運動員內心的研究,以及一般人如何能打造強健的心理素質,順利跨越運動與人生的難關。

他認為,頂尖運動員看似具備神人的能力,但無論他們的技巧多高超,天賦、體能仍有侷限。最困難的賽事往往同時考驗著選手的身體與心理,藉此強迫我們面對失敗、痛苦或改變的恐懼。

這本書不僅可以當成運動傳記閱讀,也提供實用建議,提醒我們有意識地自我調節心念、情緒和行為,提升心理素質,就能跨越極限、提升表現!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麥特・費茲傑羅(Matt Fitzgerald)
著名的耐力運動作家,身兼記者、教練、運動營養學家等身分。著有暢銷書《與體重賽跑》(Racing Weight)、《身心跑法》(RUN: The Mind-Body Method of Running by Feel)、《跑者大腦訓練》(Brain Training for Runners)和《飲食教》(Diet Cults)。他的著作《鐵人戰爭》(Iron War),入選2012年威廉希爾年度運動選書(William Hill Sports Book of the Year)。
麥特也是《男性健身》(Men’s Fitness)、《男性健康》(Men’s Health)、《戶外》(Outside)、《跑者世界》(Runner’s World)、《自行車》(Bicycling)、《跑步時代》(Running Times)、《女性跑步》(Women’s Running)和其他運動健身相關刊物定期撰稿人,目前定居加州,固定練跑;作者網站:https://mattfitzgerald.org/。


譯者簡介

林步昇
鍾情於綠豆的貓奴,翻譯是甜蜜的負荷,配音為後半生志業,希冀用文字與聲音療癒自己與他人。譯作包括《鑽石心態》(How Bad Do You Want It)、《清晰簡明的英文寫作指南》(Dreyer’s English)、《英文的奧妙》(Between You & Me)(以上皆由經濟新潮社出版)等。
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一詞早已不陌生,但本書透過一個個真實案例,探究「心適能」(mental fitness)的潛在力量,教導讀者成為自己的運動心理學家。


 

目錄

【推薦序】追求卓越表現,從打造心理韌性開始  文/蔡志浩|認知心理學家

【推薦序】以運動心理學揭開化逆境為優勢的祕密  文/張育愷|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兼副系主任

【推薦序】比賽,從心開始:向耐力運動的頂尖運動員學習  文/薩姆勒‧馬拉科(Samuele Marcora)|義大利波隆納大學生物醫學與神經動作學系教授

前言

第一章:比賽就像過火儀式

第二章:做好心理準備

第三章:時間與你同在

第四章:放下之道

第五章:繞路效應

第六章:失敗之禮

第七章:今日弱點即明日優勢

第八章:答案就在自己心裡

第九章:團體效應

第十章:期望反映潛力

第十一章:熱情不分年齡

第十二章:這一切值得嗎?

致謝
 

【推薦序】比賽,從心開始:向耐力運動的頂尖運動員學習

文/薩姆勒・馬科拉(Samuele Marcora)|義大利波隆納大學生物醫學與神經動作學系教授

進行研究來了解限制耐力運動表現的因素,不僅僅是一項學術工作而已,還影響到耐力運動員的測試方式、訓練方式與備賽方式。綜觀運動生理學發展的前一百年,一般認為耐力之所以受限,是因為能量耗盡引發肌肉疲勞,或氧氣輸送不足、伴隨運動肌酸化等。因此,耐力運動員在訓練時佩戴心率監測器,還要扎耳採血以測量血乳酸,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使用長期困擾著自行車運動和其他耐力運動,賽前還得食用大量麵食與米飯。運動生理學影響耐力運動員生活的例子還不只這些。

在1990年代末期,提姆・諾克斯(Tim Noakes)教授提出了中樞控制模型(Central Governor Model,CGM)。這個模型主張,耐力運動表現受限於大腦內一個潛意識的智慧系統(中樞控制器),該系統掌管運動肌的徵召,讓比賽中維持的速度/功率輸出量,不致超過身體抗衡耐力運動壓力的能力。這個模型的基本假設是,假如這個安全系統不存在,耐力運動員在運動時可能會超出自身生理能力,出現熱休克、心肌缺氧和屍僵等危及生命的症狀。

CGM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許多運動生理學家因此相信,限制耐力運動表現的器官正是大腦,而不是心血管系統和疲勞的運動肌。隨後的研究,包括我們2010年那項貢獻了本書副標題的研究,都證實了這個不再具有爭議的觀念。然而,一大問題在於:假使耐力運動表現受限於大腦潛意識的智慧安全系統,耐力運動員又可以怎麼辦呢?答案是只能像過去照表操課地訓練,提升身體對耐力運動產生壓力的能力。實際上,CGM對於耐力運動員的訓練和備賽方式並未造成重大影響。

幸好,沒有證據顯示我們大腦內部存在中樞控制器,而且耐力運動員對於自身表現也有相當大的掌控。另一個用來說明大腦調控耐力運動表現的模型,稱作心理生物模型(Psychobiological Model),主張在耐力運動比賽中,大腦會有意識地做出配速或放棄等決定,這些決定主要是依據對於運動難度和強度的主觀感受,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辛勞感知」(perception of effort)。

我有許多運動生理學的同事難以接受心理生物模型;感知如此飄渺又主觀,何以可能對於耐力運動表現有龐大的影響?可以客觀測量的事物(例如心臟大小和運動肌內有多少肝醣)的影響想必更大才對。假如把耐力運動表現單純當成缺乏意念和情感的生物機器輸出,上面的結論也許就合理了。然而,我認為耐力運動表現屬於自我調節的行為,意念和情感可能會有深遠的影響。酷刑的痛苦(一種感知)可能會迫使士兵背叛自己原先犧牲奉獻的國家;強烈的飢餓感(一種感知)可能讓文明人變成食人族;意念和情感也可以導致恆定狀態最終踏上死路:自殺。因此,對於辛勞多寡的感知(以及相關念頭)可能會限制耐力運動表現,我們不必感到詫異。感知無比強大。

體育記者麥特・費茲傑羅(Matt Fitzgerald)率先見識到這個心理生物模型對耐力運動員的潛在影響。我還記得,我們倆在2009年發表了一份開拓的研究報告,探討心理疲憊(mental fatigue)對於辛勞感知和耐力運動表現的影響,後來用訊號極差的手機頭一次聊天。當時,我人在義大利參與一場田徑主題的會議,麥特則待在美國的家中。我們大聊特聊了一個多小時,充分展現我對於跨領域研究的熱情(當然義大利人天生就多話!),麥特則對於最新科學發展求知若渴,這說不定也對他的眾多讀者有正面的影響。我們倆的「遠距離友情」持續了好多年,我針對耐力運動表現進行更多心理生物學研究,麥特則負責翻譯內容,透過發表文章和出書把知識傳遞給社會大眾。

本書中,麥特蒐羅了令人欽佩的真實案例,說明辛勞感知和其他心理因素如何影響耐力運動表現。這些案例均取材自各項耐力運動的頂尖運動員生活,再巧妙融入相關的科學研究摘要,豐碩的成果集結成書:不僅可以當成運動傳記來閱讀,同時也提供了實用建議,教導你成為自己的「運動心理學家」,提升耐力運動的表現。希望這有助耐力運動員與教練更加廣泛地應用心理學原理與技術。實際上,耐力運動中尚未充分運用心理學的力量,而心理生物模型實務上的一大建議,就是有條不紊地付諸實踐。

然而,正如麥特所指出,這並不意味著贏得耐力運動比賽單純是「意志力」的問題。有意識地自我調節念頭、情緒和行為,可以大幅影響耐力運動的表現,本書提到的真實案例都是很棒的佐證。但遺傳學、體能訓練和營養(例如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與咖啡因)也發揮很大的作用,正是因為這些因素對於辛勞感知有深刻的影響。潛意識的大腦也可能影響辛勞感知,我們近來也運用潛意識的視覺訊息證實這點。而如何避免部分潛意識刺激的負面影響,同時利用潛意識力量來提高耐力運動表現,勢必會是心理學應用於耐力運動的未來趨勢。

我們目前在研究一項新型的訓練,稱作腦耐力訓練(Brain Endurance Training),結合了體能訓練與耗費腦力的練習,藉此刺激負責自我調節的大腦區域,提升對心理疲憊的抵抗力。這十分值得期待,因為心理生物模型正催生提升運動表現的創新策略,效果超過傳統上按照心血管/肌肉疲勞模型所開發的策略。

因此,請密切關注麥特的研究。我敢肯定,本書只是初試啼聲,後續還會有一系列大獲好評的書籍,探討耐力運動員如何精進這個大有可為的領域。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195109
  • 叢書系列:經營管理
  • 規格:平裝 / 384頁 / 21 x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5歲~99歲
 

內容連載

前言
 
我的人生首次耐力賽是在新罕布夏州鄧恩(Durham)牡蠣河小學(Oyster River Elementary School)田徑場上跑了兩圈。那場比賽是運動會(Field Day)活動的眾多比賽項目之一,堪稱小學生的畢業典禮。我像大多數十一歲孩子那樣,曾參加過當地社區許多比賽,但先前都是短跑。除非有成年人的督導,否則孩子不會參加長跑比賽。在那場運動會後,我才明白真正的原因。
 
當時我們這群孩子都搞不清楚狀況,離開起跑線就全速奔跑起來。跑了六七十公尺左右,我雙腿出現類似得了流感般的無力感。每跨出一步,我的體重就好像增加了半公斤,食道像浸泡在鹽水中的開放式傷口般灼痛,頭皮出現一陣陣刺痛,意識成了一團微弱的火焰,在不祥的風中飄搖。我腦海中剩下的少數念頭既零碎又驚慌:「我的身體到底怎麼了?」「這樣正常嗎?」「其他小朋友也這麼難受嗎?」
 
我跑完了第一圈,不顧內心想要放棄的強大誘惑,開始跑第二圈。有名男生還跑在我前面,他是傑夫.伯頓(Jeff Burton),班上唯一和我一樣瘦的同學。我明白自己當時的處境:更拼命地追上傑夫,但代價是身體承受更大的痛苦;或是把痛苦設下停損點,讓傑夫贏得勝利。但第三個選項出現了:傑夫後繼無力。我看到他愈跑愈慢,接近最後一個彎道時便超越了他,接著衝過終點線贏得勝利,不過當下累癱了,只能在心裡默默慶祝。
 
從那次經驗中,我領悟了耐力運動的一大真相。雖然我的雙腿和肺讓我勝券在握,但其實真正把我推向頂峰的是我的心智—特別是我對於全新感受所帶來衝擊的吸收能力,以及我願意為了贏得勝利吃點苦頭。我明白,長跑比賽最關鍵的關卡存乎一心。
 
運動會上獲勝的三年後,我因為踢足球弄傷了左膝。幫我縫合傷口的外科醫師建議我從事其他運動。受傷前,我本來就兼差擔任牡蠣河中學田徑隊的一英里(約一點六公里)跑者,表現得算是可圈可點。因此,我決定把全副心力投注於跑步。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理勵志】高寶電子書全書系:我的人生主場秀!單書85折、三書79折,指定套書79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秋冬旅遊大展_加碼
  • BL輕小說展
  • 小天下加碼(10/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