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2025年博客來春節過年各項服務詳情

人文社科春季暢銷大展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Jag kan ha fel och andra visdomar från mitt liv som buddhistmunk

  • 定價:450
  • 優惠價:79355
  • 優惠期限:2025年03月1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達賴喇嘛:這本書能使所有人受益
 
  瑞典最暢銷心靈書,連續三年獲獎不斷!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最動人的生命體悟
  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
  這句話,成了他一生的金言,
  也將帶你擺脫焦慮風暴、生命備受鼓舞!

  ※心能量管理中心執行長 許瑞云醫師、主持人 曾寶儀、阿迪亞香提──專文推薦
  身心靈導師 賴佩霞博士──好評推薦
  ※封面圖《崇敬》(Adoración),是當今古巴重量級且身價最高的藝術家托馬斯.桑切斯所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也是托馬斯的忠實粉絲。

  瑞典每30個人就有1個人看過這本書!
  一句簡單又神奇的箴言,
  為你在困頓中找到撫慰與前進的勇氣!

  2022年1月,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的辭世,讓全瑞典人落淚哀悼。《我可能錯了》是比約恩人生的最後一本書,在2020年一出版就造成轟動,成為暢銷書冠軍。

  26歲事業有成的比約恩,在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在森林寺院中,他被授予了稱號Natthiko──意思是「在智慧中成長的人」。

  「我可能錯了」這句話,正是比約恩在寺院中汲取到最有智慧的工具,幫他挺過17年後再回瑞典時的憂鬱風暴,以及罹患漸凍症逐漸走向死亡的日子。

  在這本讀者給予「一輩子的床頭書」「每一頁都會畫重點的書」等好評如潮的書中,並不是關於宗教,也不是要告訴你如何過生活,更不是要你接受一套新的信仰。它是要幫助你活得更愉快、更自由,而且以清晰明智的方式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連結。

  ★2020年,榮獲瑞典Adlibris書店年度最佳非文學著作、Storytel大獎年度最佳非文學著作
  ★2021年,有聲書榮獲瑞典「年度之聲」大獎
  ★2022年,榮獲瑞典Nextory電子書獎
  ★售出英、西、法、德、韓等29國版權

  當你需要安慰和勇氣時,比約恩溫暖的智慧會讓你跳脫固著的焦慮,找到內心的平靜──
  ◆在這十七年整日的精神修練中,我最珍視的一點就是:我對自己的每個念頭,再也不相信了。這是我的超能力。最棒的一點在於:這是所有人的超能力。

  ◆我不會鼓勵任何人進行正面思考。完全不鼓勵。我個人並不相信正面思考有特別大的力量。我一直覺得正面思考是比較膚淺表象的。

  ◆覺得別人很討厭,是人之常情。如果你想讓一個人好相處,行為舉止也不會讓你太反彈,其實只有一個小祕訣:學會喜歡他們本來的樣子。

  ◆有位來自奧克拉荷馬州的比丘,他討厭我整整四年,從未斷過。事後回顧起來,我需要有人討厭我,這樣才能認清:總是想討所有人喜歡,是多麼沒意義。

  ◆下次,當你感覺到衝突開始悄悄醞釀、你和一個人的關係演變到快破裂的時候,只要用任何你喜歡的語言,真誠與篤定地對自己重複這句箴言三次,你的擔憂就會雲消霧散──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

  ◆帶有「應該」這個詞的種種念頭,讓我變得委屈、沉悶和孤獨。如果你能意識到這種情況有時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不妨就試試這個手部的動作──先是用力握緊拳頭,然後鬆開成張開的手掌。它很簡單,但它貼切地展示了我們如何能放下自己太執著的事。

  ◆焦慮是我見識過的最嚴格與最好的精神導師。

各界好評推薦

  讀完《我可能錯了》這本書,內心充滿了感動和感恩,難怪會獲獎不斷,成為瑞典最暢銷的心靈書!在歷經了憂鬱症和絕症的病苦後,作者的文字因而飽含真實的穿透力,並深具指引作用,可以幫助身心受苦的人學習與生命共舞。本書有太多值得細細思考、深入覺察的智慧片段,無法一一敘述,只能誠摯的推薦給大家。不論你是處在生命的低谷,還是對生命充滿困惑,應該都可以從這本書得到力量和啟發。──許瑞云醫師,心能量管理中心執行長

  我不知道要如何妥切地表達我有多喜歡這本書《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我想過無數的開場白:這是我今年春天看過最棒的書、書角的摺頁多到一本書變兩本厚。最私人的形容就是,每一個篇章的領悟都與我心心相印,直說到我心坎裡。
  我真的很喜歡很喜歡很喜歡這本書!閱讀的過程充滿喜悅,每到書裡一些體悟發生的時候,我心裡都會吶喊:就是這個、就是這個!甚至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又看了第二次,依然覺得無比滿足。──曾寶儀,主持人

  透過保持平靜心態的能力,要在面對困難時保持樂觀是有可能的。曾是泰國森林僧人的比約恩,在書中提到他訓練正確引導念頭的經驗,能使所有人受益。──達賴喇嘛

  「我可能錯了」不僅僅是絕妙的書名,它更是一種深具洞察力與慈悲的智慧。而且,這種智慧是能改變你的一輩子,也許還能使你敞開心扉,通往永恆的幸福。本書讓我由衷激賞的,是它毫不矯飾的誠摯,以及所流洩出的真實情感。它深富洞察力,並展露出超凡的靈性智慧。然而,它也始終很務實,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連結。──阿迪亞香提,美國精神導師、《空性之舞》《受苦的力量》作者

  多棒的書名啊!讀了這麼多書教會你什麼呢?那就是每個人幾乎都始終認為自己是對的。因此,曾是森林僧人的比約恩先坦承懷疑,甚至是深度的懷疑,這是多麼出乎意料啊!他的書在歐洲屢獲殊榮,你很快就會明白其中的原因。本書不是一本勵志書,但它的智慧會造福很多人。──英國《每日郵報》

  這本書真的、真的會永遠陪伴我。它不僅蘊含最不可思議的智慧,而且溫柔美麗與扣人心弦。它為我帶來了許多的快樂和安慰。──菲恩.卡頓,《快樂一點點就好》

  我邊讀,邊折下想回顧的頁面書角,也用鉛筆畫重點。到最後,幾乎每一頁都被我折下來與畫重點了。──《每日電訊報》

  這是一本真正和你站在同一陣線的書。會讓你放下小事,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敞開心扉,過上更快樂、更平靜的生活。──英國《婦女與家庭》月刊

  比約恩的話充滿了智慧、洞察力、美麗和脆弱,同時也充滿了難以言喻的痛楚。他毫不畏懼地敞開心扉、不懼脆弱的故事帶給我們此時此刻所需要的智慧,即使想擋,它也會鑽進我們的心裡。──《瑞典日報》

  本書睿智、美麗、熱情,而且文筆幽默。──瑞典《Femina》

  瑞典送給忙碌北歐人真正的禮物,就是前森林僧人比約恩。──芬蘭《赫爾辛基日報》

  人生低谷時的好讀物。──波蘭《Opętani czytaniem》

  睡前必讀的一本書,這樣就能以更輕鬆、更釋懷的心情迎接日常挑戰。──義大利《Donna Moderna》

  這本書激勵人心。在書中,比約恩用最詩意的意象說明與自己和解的真正含意,太迷人了。──義大利《今日報》

  比約恩在確診絕症後寫了這本書,回溯了自己的精神修行旅程。透過這種方式,他提醒大家,如果以謙虛和輕鬆(但不膚淺)的方式生活,就會更快樂。──義大利《Corriere Salute》

各國讀者感動淚推

  我讀過的最棒人生指南書。──瑞典讀者Ma*****

  這本書有許多深思熟慮的話值得記下來,例如:這也會過去。生活中再困難的事情都會過去。當生活呈現出它美好的一面時,你就會明白對自己擁有的一切心存感激,因為你知道它終有一天也會過去。──瑞典讀者Hel***

  沒有人或書能像比約恩和這本書這樣,對我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它夾雜了幽默和悲傷,並引人反思。閱讀這本書時,我根本不想放下來,而且時哭時笑。我會再讀一遍又一遍。太棒的一本書了,每個人都應該閱讀!──瑞典讀者Lis*******

  這本書真的很出色、充滿洞見與智慧。很少有一本書能讓我哭這麼多次。──美國讀者Dia*****

  我發現閱讀這本書就像走一趟學習和歡笑的旅程,既深刻又非常有趣。內容很有見地,但沒有讓你感覺像在讀一本勵志書。它不會告訴你如何過自己的生活,但它確實提供了發人深省的故事,我們都可以從中學習。它是一本值得一再讀的書!──美國讀者Su****

  比約恩、他的一生、他的人生觀,讓我深受感動。寫得很好的書,也非常感人,讓我愛不釋手。──美國讀者Ro********

  我喜歡這本書,真的超級有趣!我喜歡作者文字的坦率,他留下了非常好的指導,很多概念很值得反思。它也不是一本試圖宣揚宗教或向你推銷「幸福的神奇公式」之類的書。──西班牙讀者Mic****

  這是一本我想放在床頭的書,也是一本當痛苦、焦慮還沒有離開我的心時,我會想再拿出來重讀的書,讓作者的感悟撫慰自己。相信作者的話,一定會讓我的智慧再增加一個跨度。──韓國讀者d************u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放聲大哭,感謝你,我的心溫暖了。這不是一本悲傷的書,而是一本安慰的書。──韓國讀者m****z

  就個人而言,我想將它選為年度最佳圖書。這是一本讓你思考很多人生的書。──韓國讀者t*****s

  有很多文字觸動了我的心。我要反省自己,放下念頭,擁有小熊維尼的智慧。──韓國讀者s***0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1961~2022年)
 
  瑞典經濟學家、講師、企業界主管,曾經於1992至2008年之間出家為僧。26歲時,比約恩放棄了企業主管的職業,轉而在泰國的叢林裡過起了森林僧人的生活。在那裡,他被授予Natthiko這個名字,意思是「在智慧中成長的人」。他的《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一書贏得了瑞典人民的喜愛,講述了比約恩的人生旅程,以及他對一個人如何能過上更自由、更有意義的生活所獲得的來之不易見解,甫出版就成為排行榜冠軍書。
 
卡洛琳.班克勒(Caroline Bankler)
 
  生於1983年,是瑞典作家、製片人和專案經理。卡洛琳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廣受好評的全國巡迴演出《通往自由之鑰》的製作人。
 
納維德.莫迪里(Navid Modiri)
 
  1983年生,伊朗裔的瑞典籍節目主持人、作家、藝術家、音樂家與講師。
 
封面繪者簡介
 
托馬斯.桑切斯(Tomás Sánchez)
 
  當今古巴重量級且身價最高的藝術家。1980年獲得第19屆胡安米羅國際繪畫獎第一名,作品以對自然場景細緻又生動的描繪而聞名,他會在鬱鬱蔥蔥的草木景色中營造出一種深沉和平的氣氛。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也是他的粉絲,曾讚譽說:「沒有人能逃脫托馬斯.桑切斯的魔力。我對他的作品了解得越多,就越喜歡它,而且我堅信世界應該像桑切斯的畫布一樣。」
 
  社群媒體帳號:@tomassanchezstudio
 
譯者簡介
 
郭騰堅
 
  1986年出生於台中市,台灣大學英國文學學士、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翻譯學碩士,擁有瑞典商務院(Chamber of Commerce)認證瑞典語至繁簡體中文公證翻譯員資格,現居斯德哥爾摩。譯有:《我如何真確理解世界》《永不拭淚》三部曲、《我,跟自己拚了!》等書。
 

目錄

〈推薦序〉一本飽含穿透力且深具指引作用的智慧之作 許瑞云醫師
〈推薦序〉我可能錯了,是深具洞察力與慈悲的智慧 阿迪亞香提
各界好評推薦

前 言 我的超能力
第1章 覺察
第2章 成功,但不快樂
第3章 多呼吸,少思考
第4章 卡拉馬助夫兄弟們
第5章 初探寺院
第6章 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
第7章 媽媽,我要去森林當僧人
第8章 Natthiko──在智慧中成長的人
第9章 當下的智慧
第10章 古怪的群體生活
第11章 森林寺院的節奏
第12章 自媚的智慧
第13章 有魔法的箴言
第14章 可能是,可能不是
第15章 鬼魂、苦行生活與悲傷
第16章 自願的心理痛苦
第17章 一個隱士能喝下多少百事可樂?
第18章 握緊的拳頭,張開的手掌
第19章 去找份該死的工作,老兄!
第20章 別忘記為奇蹟留下空間
第21章 人生只有一件事可以確定
第22章 臀部不說謊
第23章 我從未懷疑自己的僧人身分
第24章 道別信
第25章 黑暗
第26章 這也會過去
第27章 就從自己開始
第28章 走進為我敞開的每扇大門
第29章 生命的意義是找到與分享你天賦的禮物
第30章 信任給我的來回票
第31章 宣告
第32章 這就是結局嗎?
第33章 一切都會離你而去
第34章 成為你在世界上最想見到的樣子
第35章 爸爸
第36章 寬恕
第37章 從膚淺到真誠
第38章 就在這裡結束

致謝
 

感動推薦

這本書的領悟說到我的心坎,書角的摺頁多到一本書變兩本厚
曾寶儀,主持人


  我不知道要如何妥切地表達我有多喜歡這本書《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我想過無數的開場白:

  這是我今年春天看過最棒的書。
  看的過程又哭又笑,旁人看到會心想:不管她吃了什麼都給我來一點。
  書角的摺頁多到一本書變兩本厚。
  最私人的形容就是,每一個篇章的領悟都與我心心相印,直說到我心坎裡。

  來自瑞典的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曾經是個有著經濟學家背景的企業主管,在他26歲人生大好的時候,毅然去了泰國出家。成為僧人17年後還俗,後來找到一生摯愛結了婚,還成為心靈導師與暢銷作家。

  這本書是他去世前最後一本書,裡面敘述了他生命的心路歷程,充滿了智慧幽默,還有慈悲。

  這本書的書名來自有一次他在通宵冥想時,開示的導師阿姜.賈亞薩羅說的話。他說:「今晚,我要傳授你們一句有魔法的箴言。下次當你感覺到衝突開始悄悄醞釀,你和一個人的關係演變到快要破裂的時候,只要用任何你喜歡的語言,真誠與篤定地對自己重複這句箴言三次,你的擔憂就會雲消霧散,就像夏日清晨草地上的露珠。這句話就是: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

  不瞞你說,我每次看到這段都會眼眶泛淚,不知道為什麼當我看到這句話時,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對啊!我可能錯了!為什麼我一定是對的?為了捍衛自己是對的這件事,人類上演了多少衝突與戰爭。念頭來了又走,你又有多確定你誓死保衛的信念真的是對的呢?要是能在憤怒、悲傷、沮喪的時候,讓「我可能錯了」這個念頭有出現的空間,會不會更能放過他人、放過自己呢?

  更別說裡面的金句真的多到,如果我把我手抄的部分都寫在這,這篇文章就不只是「文長慎入」這麼簡單而已。

  讓我隨機翻個幾頁:
  
  「在我看來,更美好的幸福形式,其特質在於『無』,而不是『有』。」
  「在你需要知道的時候,就會知道,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我們在安然無事中學習,在風暴時才會想起。」
  還有我很喜歡的「知識對自己所知的一切感到驕傲。智慧在自己不知道的一切面前謙虛。」

  我真的很喜歡很喜歡很喜歡這本書!

  閱讀的過程充滿喜悅,每到書裡一些體悟發生的時候,我心裡都會吶喊:就是這個、就是這個!甚至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又看了第二次,依然覺得無比滿足。

  雖然作者已經過世了(我是在看完這本書的時候才意識到這件事,他晚年還得了漸凍症,但他依然正向平靜地面對每一天。),知道我此生無法與他相遇心裡有點遺憾,但因為這本書,他成為我很棒的人生夥伴,他讓我知道,我在追尋的道路上並不孤單!

推薦序1
 
一本飽含穿透力且深具指引作用的智慧之作
許瑞云醫師,心能量管理中心執行長
 
  讀完《我可能錯了》這本書,內心充滿了感動和感恩,難怪會獲獎不斷,成為瑞典最暢銷的心靈書!作者年輕時原是一位成功的瑞典經濟學家,因受到內在指引,去了東南亞成為比丘,在森林寺院修行了十七年,後來再度受到內在指引返鄉,親身經歷了諸多人生的狂風暴雨,對生命及死亡產生更深刻的體悟,進而寫下這本書。
 
  不同於一般書籍所帶來的「知識」,本書是作者的親身體驗,多年修行所累積的能量,讓他對於生命的苦和煩惱得以敏銳覺察,在歷經了憂鬱症和絕症的病苦後,作者的文字因而飽含真實的穿透力,並深具指引作用,可以幫助身心受苦的人學習與生命共舞,不再一味以控制或抗拒的方式應對,可以放鬆身心、張開雙手地過日子,跳脫被恐懼支配,必須時時緊握拳頭,繃緊全身的自我壓迫。
 
  人生本就充滿不確定,如何才能安然的信任,坦然的面對未知,是所有人都有的困惑。過去這幾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很多人一直處在恐懼不安的緊繃狀態,導致焦慮、憂鬱和自律神經失調的人數不斷攀升。
 
  作者透過自身經歷的人生逆境所轉化的體會與心得,與讀者分享如何面對未知的明天、生命的低潮、對自我的不滿,以及在死亡跟前難以忽視的不安及恐懼。有位韓國讀者就說:「這是一本當痛苦、焦慮還沒有離開我的心時,我會想再拿出來重讀的書。相信作者的話,一定會讓我的智慧再增長一個跨度。」
 
  本書之所以取名為《我可能錯了》,正是因為這句話就像一句箴言,可以幫助很多伴侶、家人跳脫爭吵或冷戰。許多爭執往往肇因於每個人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下次發現自己又陷入爭吵時,不妨試著好好的默念幾次「我可能錯了」,看看會產生什麼變化。
  本書有太多值得細細思考、深入覺察的智慧片段,無法一一敘述,只能誠摯的推薦給大家。
  不論你是處在生命的低谷,還是對生命充滿困惑,應該都可以從這本書得到力量和啟發。
 
推薦序2
 
我可能錯了,是深具洞察力與慈悲的智慧
阿迪亞香提,美國精神導師、《空性之舞》《受苦的力量》作者
 
  閱讀一本書,就好比展開一趟旅程。你跨入未知的世界裡,任由自己被所有的經驗與印象包圍。《我可能錯了》的主軸是一個人踏上心靈旅程,親歷了自己內心從未被探索過的景致。它講述了作者比約恩成為僧人,一路朝追尋更高的自由、愛與寧靜前進的故事。
 
  但正如所有的好故事一樣,它也會反映出一些普世共通的事。這趟旅途既沒有終點,也沒有任何崇高偉大的結論──它只是描述了一個人的心靈覺醒,因而意識到內在的自由、意義和喜悅,並讓它盡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落實與成真。
 
  智慧並非藉由學習所得來的片段資訊,而是我們透過實際生活經驗掌握的事物。當我們以一種有意識、明朗又澄澈的方式迎接生活時,真實的智慧就會顯現。某些失敗與挫折能開啟我們的雙眼,帶來意想不到的體悟,讓人內心充滿愛與謙虛。通常,智慧就來自這樣的失敗與逆境中。智慧並沒有高高地在雲端飄動;相反的,它就隱藏在塵世的日常經驗中。「我可能錯了」不僅僅是絕妙的書名,它更是一種深具洞察力與慈悲的智慧。而且,這種智慧是能改變你的一輩子,也許還能使你敞開心扉,通往永恆的幸福。
 
  以「我可能錯了」的心態過生活,是開闊心智與心胸的一項先決條件。這是一種智慧,能為你打開通往更宏深洞察力的大門。也許,它甚至能將你引向佛陀當年開悟時所達到的明心見性深度。它是一條通往愛、親近與理解的路。針對眾人所面臨的那些重大挑戰,它也能將我們引向解決方案。這雖是一把不起眼的鑰匙,卻能開啟重重大門。比約恩與我們分享他身為僧人一路所學,而這還只是他在本書中帶給我們的其中一項智慧明珠而已。
 
  要在我稱為「心靈之路」的旅途上行進,需要無比的渴望、勇氣、直率與真誠。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就已經標示出這條路徑。我們常會覺得,這就像在黑暗中跌跌撞撞地走著,永遠在找尋能夠指引方向的微光。其中有些微光,神祕地源自我們的內心──往往是在你最意想不到、甚至不覺得自己值得受到它們指引時出現。有些微光反倒來自外在,它們的形式有生活經驗、樂於提供幫助的指導者與老師們,或是我們接觸到神祕智慧的時刻──這些神祕智慧似乎以最令人出乎意料的方式,伸出慈悲的手。
 
  我們的內心深處都有一股強烈的渴望,想過更自由、有歸屬感和真實的生活。但要回應這股渴望,絕非易事,因此許多人竭盡全力忽視它。我們現代人的意識存在一定的缺陷,難以「翻譯」靈魂對自己所說的話。有人則一頭栽進古老的智慧傳統中,試圖重新連結內心的光明,喚醒每個人內心最深處的永恆真理。其中幾位靈魂探險家,逐漸成為連接靈魂與精神領域上的先驅與現代追尋者之間的橋梁。我深信,真誠且極度貼近人性的比約恩,就是一座這樣的橋梁。而且,《我可能錯了》也正是一本搭建橋梁的書。
 
  本書讓我由衷激賞的,是它毫不矯飾的誠摯,以及所流洩出的真實情感。它深富洞察力,並展露出超凡的靈性智慧。然而,它也始終很務實,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連結。我覺得書籍有時會帶著一種特殊的寧靜,你可以在字裡行間以一種近乎感性的方式感受到這種寧靜。當敞開心胸,真正毫不保留地與作者的心緒進行交流時,這種寧靜會在我們的內心被喚醒。在我一口氣讀完《我可能錯了》整本書,領會到比約恩那夾雜著智慧與生動敘事的文筆之際,內心正是感受到這股寧靜。
 
  不過,我建議你,花一點時間仔細且從容地品味這本書。請將它想像成一杯甘醇可口的好茶,或一個溫暖的夏日,好好地享受它。而且,請留意它能讓你喚醒的心境──也就是平靜與沉定,這在我們無窮盡競逐的世界中很容易被忽略。
 
  這本書默默傳達的訊息,並不是你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更不是你只要遵循「通往成功的五大步驟」就能獲得功成名就。相反的,它試圖提醒,除了你的性格、你對自己身分的認知,以及自認應該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之外,你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我可能錯了》針對的是你內在那個沉定的存在──也就是那個潛伏在大腦投射出的種種念頭與意象後方的「你」。它是一則提醒──以一種慈愛又深富人性的方式提醒你,是誰、是什麼正透過你的雙眼看待這個世界,以及你如何從這樣的視角過生活,也隨著時間逐步提升對事物的觀照能力。
 
  願世間萬物,都能迎來開花結果之時。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344454
  • 叢書系列:人文思潮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0.8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影片介紹1

影片介紹2

 

內容連載

◎前言 我的超能力
 
在我結束僧人生活返回瑞典後,一家報社採訪我。關於我這項顯得有些不尋常的人生抉擇,他們想了解更多。為什麼一個事業卓然有成的經濟學家想放棄自己擁有的一切,剃光頭去叢林跟著一票陌生人住一起?談了一會兒以後,這名記者提出一個最有分量的問題:
 
「在叢林中度過十七年的出家生活之後,你學到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這個問題讓我感到緊張和慌亂。我必須給出個說法,但又不希望草率地以特定答案敷衍了事或騙人。
 
坐在我對面的這名記者,並非那種對精神生活有顯著興趣的人。他顯然是得知我在出家期間選擇拋棄一切,覺得很震驚。畢竟,我是生活在沒有錢、沒有性或自慰、沒有電視連續劇或小說、沒有酒精、沒有家庭關係、沒有假期、沒有星期五晚上的闔家歡樂時光、沒有現代化的便利設施、沒有選擇自己進食的時間與餐點的情況下。
 
十七年。
 
而且出於自願。
 
所以,我從中得到什麼呢?
 
對我來說,誠實很重要。我希望這個答案對自己來說,與事實相符。於是,我觀照自己的內心,很快的,以下的答案就從我內在的寂靜處浮現:
 
在這十七年整日的精神修練中,我最珍視的一點就是:我對自己的每個念頭,再也不相信了。
 
這是我的超能力。
 
最棒的一點在於:這是所有人的超能力。是的,它也是你的超能力。如果你已經忘記它,我希望能在你尋回它的道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多年來,我不斷努力達到精神和個人成長,我非常榮幸有這麼多機會分享這個過程中學到的事。我一直覺得這樣的機會深具意義。我學到不少對自己有幫助的事,能讓我活得更自在,更輕易活出自己。如果我能這麼幸運,那你也會在本書中發掘對自己有幫助的內容。不誇張地說,這當中有些見解簡直對我的生命發揮重要作用。它們尤其適用於過去這兩年──我在這段期間進入了與死亡相會的候診室,而這比自己希望的還要早。或許這是終點,但也可能是起點。

會員評鑑

5
106人評分
|
87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0
|
2025/01/17
與《Headspace冥想正念手冊》作者有類似的僧人經歷,罹患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主角相同的漸凍症,因此談的內容就會跟上述二作有些重疊,例如冥想/死亡。只不過作者自傳式地描寫人生,讀來有天然的親近感,因此儘管書名有點雞湯,內容更是雞湯,但如果你對上述主題有興趣,這雞湯相對絲滑順口。
展開
user-img
5.0
|
2025/01/03
本書的前面講敘著作者如何決定去泰國做森林僧人,並穿插著他遇過的導師及其箴言。

此書作者是我看過心靈勵志書籍類中最老實的作者,不僅明言正念對他來說很難、打坐瞌睡是家常便飯、成為僧人期間還會發脾氣、焦慮與恐懼不斷地臨來、經歷了17年的僧人歷程後還俗還得了憂鬱症。這些字句,讓我深深地理解到,那些做出很了不起事情的人,內心也與我們別無二致。不是他們天生便了不起,而是他們選擇了了不起的路。

本書的後段談論了死亡,無論是自己的死亡還是父親的死亡。作者認為,對多數人來說如何抵抗死亡、與死亡作戰是一件值得歌頌的佳話。他則認為死亡不應該是「活著」的反義詞,應該是「出生」的反義詞。他的僧人生活經常面對死亡,而面對自己父親的死,他尊重、他幽默、他帶著敬意。
死亡不該是一件令人恐懼與抵抗的事,而是自然而然會發生的,也是必定會發生的。他認為放手,是他面對死亡的態度。

2022年,他也選擇和他父親一樣安樂死。謝謝他出了這本書,我從中獲益良多,尤其在死亡的部分。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5/01/02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
書名讓我聯想到『懺悔』,也讓我聯想到我總是『自以為是』的去判斷很多事情。而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是『正確從來就不是重點』,因為我常因為自己過往的經驗來判定事情得正確與否,但事情真的得有所謂的對錯或正確嗎?
-
『知識對自己所知的一切感到驕傲。智慧在自己不知道的一切面前謙虛。』
-
很多時候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場、就會有不同衡量事情的標準,因為當我自覺自己是正確時,我就很可能會無視所有的意見跟想法了。
-
*宇宙不是他本來的面貌,宇宙是你的模樣,所以要活成自己想見到的樣子。宇宙會回應我們言行背後的意圖。我們發出的東西,最終會回到自己身上。我們看到的世界不是它的樣子。世界是我自己的樣子。所以要成為自己在世界上想見到的樣子。
-
這句話呼應到我同時於讀書會閱讀的書籍—歐普拉的著作『關於人生,我確實知道…』我看到的兩句話『不論你現在面臨甚麼樣的處境,都是你自己創造的,你是這段創造力歷程裡的關鍵人物。』、『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告訴這個世界你是誰—就讓你成為這個世界的真相吧!』
-
我相信我們用甚麼樣的方式在面對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回給我們甚麼樣的人生。我所付出的一切都會以不同的形式回到自己身上,只是早或晚而已,這也是為什麼我時時提醒自己要以善為出發點。
-
事情沒有絕對的對錯,而是根據我們當下的選擇,就會走向全然不同的兩個道路。我們對待事情的態度,將會返回到我們的身上。讓我非常有感觸的是,在上一段婚姻其實我沒有那麼順利,在離開的當下心裡是很受傷的,但現在我非常感謝前夫~因為他的選擇讓我的人生有蛻變及成長的機會,我也很感謝他跟我一起秉持的『共同為孩子好』的出發點一起當了友善父母,這對仔來說是非常好的身教。而現在的我們也在彼此自己的路上各自過得好,也像朋友依樣互動,這是我非常感恩的事情。
-
這對我來說更是莫大的禮物,因為當我不恨了、不再怨懟,我得到的是更多且更美好的。不僅心情變美麗了,心也更寬了。我的人生有了很大的進步,現在我也有愛我的老公及疼我的公婆,還有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現在的我真的很幸福。
-
作者雖然出家了好一陣子,原以為會是佛教的理念再撰寫這本書,但是在閱讀過程中會發現其實他跟我們平常人一樣,他以他的角度分享了在當僧侶的過程中他內心的轉折,從焦慮到平靜的過程。甚至在書籍完成時他也受疾病所苦,而他也分享了他以甚麼樣的心境來面對『死亡』,而他以最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說『這也會過去』來帶過所有人生的事。
-
珍惜當下所擁有的,要喜歡&理解他人,因為『人的生命是很短暫的。當真正理解這一點時、當不再將別人與自己擁有的事物視為理所當然時,我們就會以不同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人生。』
-
113.02.28閱讀完畢
展開
user-img
Lv.1
4.0
|
2024/12/31
|
電子書
近年很多關於靈性討論的書籍出版速度相當快,包含一些百萬YT也時常分享一些靈性上的主題。
但該如何提升靈性?這個就變成了下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
目前冥想應該是公認的方式之一。
但甚麼是有效的冥想?冥想之後會得到甚麼?這部分就幾乎沒人著墨。
本書我可能錯了,或許就是作者在冥想之後得到的體驗。
我個人的觀點其實大道至簡、東西互通,
比如我可能錯了,大概就是反求諸己的意思。
整本書的內容對追求靈性一段時間的讀者或許作用不大,
但對剛開始進入這塊領域的讀者來說,
也是有可借鑑之處。
展開
user-img
Lv.1
1.0
|
2024/12/31
因為書名的關係原本以為會著重在靈性探討上
但本書比較偏向日常瑣事日記,靈性探討上非常少
覺得層次還比較淺
當作無聊時候打發時間的小品還行,如果是要想閱讀心靈層面建議轉道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理勵志】成為人生的領導者:天下文化電子書自我成長展,全展8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天下文化精選
  • 城邦集團展
  • 華文創作暖冬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