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投資越早起步,收穫的果實將越大、越甜
很多人對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盛名都有所耳聞,他不僅被譽為世界首屈一指的投資家,更是知名投資公司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的董事長。從100美元開始投入股市,到擁有1,180億美元資產的億萬富豪,巴菲特簡直是股票投資界的超級巨星。
如此了不起的巴菲特在1970 年代其實還默默無聞。當時,我的友人岩崎日出俊正在史丹佛大學留學,他說那時候校方經常邀請巴菲特擔任客座講師,但學生們對巴菲特的投資法則都有點半信半疑,甚至有人質疑:「波克夏的股價70美元會不會太高了點?」可是,現在波克夏的股價早已超越10 萬美元,也就是說漲了一千倍以上。
話雖如此,當時我對巴菲特的大名也是有眼不識泰山。不僅如此,我在留學美國西北大學商學院之際,偶然選修了讓年輕時期的巴菲特受到相當大影響的證券分析課程,卻也只覺得那不過是相當普通的理論罷了。要是我當時能夠好好實踐那個理論,現在應該可以累積不少資產才對。
我現在之所以大力推廣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就是希望各位不要像我一樣悔不當初。
巴菲特投資法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忠實履行平凡無奇之事,雖然他的每一個思考邏輯都極為簡單,組合起來卻能架構出一套自成一格的投資法則。對於那些有志以投資來增加自身財富的投資人而言,可供參考之處是不勝枚舉。
最近日本相當流行當日沖銷的短線操作手法,但是我個人認為,投資股票如種果樹,如果不花費一定時間栽培,就無法獲得甜美的果實。短線操作就如同將成長中的果樹攔腰砍斷。一般人對於股票的想法未臻成熟,才會連如此顯而易見的投資法則都無法理解。
反過來看,如果能夠正確理解股票投資的本質,股市裡其實蘊藏了許多讓資產大幅增值的潛在機會。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求生存的年輕人,最好盡早理解巴菲特的投資法則。越早起步,未來收穫的果實就越大、越甜。
在這個時代,考量到將來的生活,我們無法仰賴年金,更不可能奢望收入提升。因此,為了追求財富的累積,將希望寄予股市也是很自然的決定。即使在景氣低迷的時代裡,必然也存在著價值不斷成長的公司,藉由股票的形式,我們可以擁有這類公司的一部分,或許就能使我們的人生更加豐裕。
舉例來說,假使你有成立兒童管弦樂團、從事慈善事業或開設美術館等了不起的夢想, 別因為經費不足就輕言放棄。有一個方法可以幫助你實現夢想,只要設法找出第二個波克夏海瑟威、第二個微軟、第二個Sony,購買這些公司的股票,也許就能讓你獲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巴菲特的想法是先有夢想,為了實現這些夢想才投入股票市場;與其說是利用股市賺錢,不如說是藉由股市來圓夢。
衷心期盼各位也能透過實踐巴菲特的投資法則,朝著實現夢想的目標一步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