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
底層網紅:時尚、金錢、性、暴力……社群慾望建構的最強龐氏騙局!

底層網紅:時尚、金錢、性、暴力……社群慾望建構的最強龐氏騙局!

Get Rich Or Lie Trying

  • 定價:399
  • 優惠價:79315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1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加購推薦

( 未選購加購品 )

明細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轉傳、分享」便可以創造數十億商機的時代, 
當人人前仆後繼地投入社群網路時,我們究竟是掏金的人,還是被人盯上的肥羊?
揭露光鮮亮麗的社群媒體背後,真實存在的詐騙與剝削!
 
  「毫不畏懼地報導並充滿令人驚訝的軼事,這本書有力地論證了21世紀的網紅只不過是19世紀的假藥推銷員再世。」――《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隨著網路新媒體嶄露頭角的過程中,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國際貨幣——影響力。網紅成為新一代追夢者,他們透過社交、影音平台吸引追蹤者,將關注轉化為財富。只要上網,放眼所見全是遙不可及的財富及各種奢侈品,也為閱聽者帶來無形壓力,擔憂自己無法跟上同儕的腳步。花越多時間滑手機,你越會相信自己沒有成名致富,就等於是失敗得一塌糊塗,必須賺進大把鈔票才能證明自己。
 
  問題是,網紅世界真有這麼璀璨富麗嗎?無數人爭先恐後湧入社群媒體經營自己的「網紅事業」,這些僅有數百、數千粉絲的「底層網紅」不惜一切代價只為衝高追蹤數的同時,也成為廠商眼中的最佳代言人。醫美、金融等管制商品與服務的產業,看準遊走在道德邊緣的底層網紅向市場推銷產品,以此迴避政府機關的監管。底層網紅追為了逐代言美夢,只好越騙越大,有人捏造身家、佯裝追蹤者,甚至隱瞞自身種族向粉絲推銷來路不明的產品!
 
  ▍特價「試用」醫美療程,後果是細菌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在社群媒體上,長相與身材就是資產。為了吸引更多粉絲,醫美是不少底層網紅翻身一搏的秘密武器。醫美廠商為網紅提供特價療程作為代言,然而招待的背後是無照醫師、組織潰爛、血栓及死亡風險,網紅們試用後仍願意再度回診,為了什麼?賭一把讓自己改頭換面,還能吸引更多想華麗變身的粉絲追蹤!
 
  ▍是數位創業,還是數位下海?
  一開始,蘇西只是在IG上秀秀事業線、跟追蹤者留言互動,隨著粉絲成長,也越來越多人問她能否「付費解鎖更多內容?」只要賣賣清涼照,跟粉絲說說情話,就有數不完的鈔票,蘇西認為自己從事的不是性工作,而是數位創業。
 
  ▍越惡毒,斗內越多
  擁有廣大粉絲的狄尼諾,領導著一票無法無天的網紅「紫色軍團」。他們霸凌無家者、羞辱女性,又或是匿名假舉報炸彈客,讓警察不得不將狄尼諾請下飛機。與此同時,實況放送這些惡劣行徑的直播間則會湧入網友的高額打賞。
 
  ▍恭喜妳,成為我們的品牌代言人!
  首飾品牌Palmpe「精心挑選」追蹤數不滿千人的底層網紅參與「品牌代言人計畫」,代言人們只需支付物流費用即可免費獲取首飾。然而,每次20美元的包裝物流費,是商品成本的60倍。「代言人們」沉浸在幫助品牌吸引消費者的美夢,實際上,她們才是消費者本人!
 
  ▍誠徵交易員,無經驗可,每天只需半小時! 
  擁有47萬粉絲的山謬,在IG上的貼文不是豪宅就是遊艇派對,再穿插幾則金融概念講解影片,奢侈浮華的生活吸引年輕男性前仆後繼地加入他的交易員團隊。然而加入公司的培訓費要價台幣46,000元,而在之後的金融交易中賺的錢可能連通勤費都不夠,跟著山謬一起跑遊艇趴還需要自掏腰包!
 
好評推薦
 
  沈雲驄 | 早安財經發行人
  瑞希 | 作家
  黃哲斌 | 天下雜誌編輯顧問
  鄭國威 | 泛科學總編輯
  (按姓名筆畫排序)
 
各界讚譽
 
  「深入研究,報導爭議話題。」――《星期天晤泰士報》(The Sunday Times)
 
  「布朗擁有傑出記者的技能:對人們做的事感到好奇、探索背後的原因,以及忠實述故事的能力,使得他的報導鮮明且富有原創性。」――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第一本認真揭露網紅經濟中隱藏的陰暗面的作品。」――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一本受人歡迎的作品,在好奇心、同情心與智慧中找到平衡。」――《愛爾蘭獨立報》(Irish Indepedent)
 
  「細緻入微的研究。」―― 《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
 
  「一份全新觀點的揭露報導。」―― 英國知名時尚雜誌《Dazed》
 
  「網紅經濟開始變得更像詐騙或金字塔騙局,而不是奬勵『有抱負心』與『努力工作』的經濟系統。在新書《底層網紅》中,記者兼作家希米恩‧布朗深入探索了這個朦朧的世界的核心。」――英國生活青年雜誌《Huck》
 
  「對於現代網紅和奮鬥文化的贏家和輸家進行的重大且及時的深入審視。經過嚴謹的研究,書中充滿真誠與同理心。」――傑森‧奧昆代伊(Jason Okundaye),作家兼專欄作家
 
  「高度原創且極具娛樂性。這是一次精彩的深度探索,揭示了網紅文化和『生意』充斥著煙霧和鏡像的數十億美元世界。」――內爾斯‧艾比(Nels Abbey),《像白人一樣思考》(Think Like A White Man)作者
 
  「深度探索網紅經濟背後的隱藏生態,嚴謹且引人入勝,充滿批判性、卻能以輕巧的文筆描述。」――潘多拉‧塞克斯(Pandora Sykes),《我們如何知道自己做對了?》(How Do We Know We're Doing It Right?)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希米恩・布朗 (Symeon Brown)
 
  報導作家、英國第四頻道新聞台記者。二〇一九年入圍英國最具權威性的政治報導大獎奧威爾獎(Orwell Prize);二〇一八年入圍英國新聞獎(British Journalism Awards)。至今為許多報章雜誌與媒體撰寫專文,包括《衛報》(the Guardian)、《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Vice》和《The Voice》。
 

目錄

前言 放手一搏的野心
名利場大不易
操縱經濟

第一章 服飾品牌躋身獨角獸俱樂部
黑面具、白皮膚
表面上是快時尚企業 ,骨子裡是薪水大盜

第二章 富貴險中求
妳搏翻身,他賺錢
「整」到妳了
經驗分享 、 代客諮詢 ,以及趨之若鶩的肥羊們……

第三章 數位下海
女性賦權,卻幫男性數鈔票

第四章 看鏡頭,笑一個(或打一架)
種族歧視、仇女、霸凌,最惡質的紫色軍團
沒人追蹤,我什麼也不是
幕後贏家

第五章 居家工作求生記
恭喜妳,成為我們的品牌代言人!
所謂的闆娘課程

第六章 賺了就跑
加州夢
沒錢下臉書廣告?鑽漏洞就好啦!

第七章 「外線」交易
無經驗可,誠徵交易員
加密貨幣狂熱
你的人脈網絡 = 我的資本淨值

第八章 黑人的命也是命,還是我的錯
貧民窟之花大賺白人女性鈔票
推文串:造假大集合

結語 今時今日,你我皆網紅
贏家?輸家?你是哪一種?
詐騙大流行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688180
  • 叢書系列:我的檔案夾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小網紅雪瑞絲・玫西(Cherrise Massie)還算不上名人,不過她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雪瑞絲跟我約在曼徹斯特(Manchester)一家「聲名遠播」的旅館,裡頭客房是不少成人片的首選拍攝場景。雪瑞絲現在二十三歲,是兩個孩子的媽。訪問時,她問我要不要看她的胸部,「好啊」。幾週前,英國政府鬆口解除首次封城禁令,雪瑞絲馬上訂飛機到土耳其伊斯坦堡做隆乳和豐臀,希望進廠維修後可以更接近心目中的理想身材。現在距離手術一段時間了,談到術後狀況簡直慘不忍睹。此刻雪瑞絲半邊乳房中間有一道開放性傷口,正常情況下那個位置應該是乳頭。「搞不好明天我起床,這邊的奶就爛死、掉下來了,」她一臉認真地分析,「好可怕,這個味道不對勁,根本是腐肉。」
 
雪瑞絲說高不高、說矮不矮,有著一身棕褐膚色和一頭長黑辮髮。她的五官和牙齒彷彿套了IG濾鏡,事實上,確實如此。「去年IG推出幾款美顏濾鏡,可以修飾鼻子和下巴,還可以讓嘴唇看上去更豐滿。所以我去找了之前幫我打填充物的人,跟她說要變成那樣,這樣以後就不用搞濾鏡了,」她沾沾自喜地說,「現在,自拍開不開特效都沒差了。」雪瑞絲十八歲第一次接觸醫美,之後整型就跟喝白開水一樣。她做過全身抽脂、自體脂肪移植、瓷牙貼片和巴西豐臀(Brazilian Butt Lift)。巴西豐臀是把患者看不順眼的腰部或腹部脂肪抽出來注射到臀部,如此一來屁股就會像氣球一樣鼓起來。巴西豐臀出了名的凶險,是所有整型手術中致死率最高的,人們之所以對它趨之若鶩都得歸功於金・卡戴珊。
 
網紅經濟戰中,長相就是貨幣,輸贏勝負則取決於演算法和修圖軟體。由於性感美照有助於增加追蹤數換取實際利益,所以越來越多年輕人,尤其女性,借助醫美改頭換貌,實現登上熱門的美夢。「我想要前凸後翹、腰瘦屁股大,像卡戴珊一樣的美胸、蜜桃臀。」雪瑞絲說,「要是有人人稱羨的身材外貌,服飾品牌、健身房⋯⋯各式各樣的合作就會源源不絕,這就是商機。我跟我爸媽說過,他們只會說『妳為什麼一直整型?』我說這是『投資自己的未來』,但他們根本不懂。」

會員評鑑

4.5
10人評分
|
8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0
4.0
|
2024/10/27
台灣AI公司iKala旗下有一款網路行銷產品叫KOL Radar,中文應翻為網紅雷達,目前資料庫中有超過三億位網紅。之前有讀到一位國外網紅評論網紅產業,表示目前的網紅數量可能已經太多了,全球2024年總人口大約80億,3/80=3.75%,代表差不多100人中有4位網紅。這個比例很耐人尋味,影響力照理說應該是稀缺的能力,但假如人人皆網紅,到底受眾是誰? 還有人可以被你影響嗎?

網紅的定義有很多種,我們暫時先不考慮統計和分類的方法,單純想一下這個數值的意思。網紅的英文名稱influencer比較能反映其內涵,就是一個人透過網路”影響”其他人,在歷史上能夠影響其他人的機會很少,通常得仰賴大眾媒體才有話語權。網路的發明讓發表近乎零門檻,因此迎來蓬勃發展的自媒體時代。

出身上流社會階層的人可能會感嘆網路讓平庸粗俗的文化大規模擴散(模仿學術用語: the prevalence of mediocracy),壓縮到精緻文化的生存空間。但對於毫無資源背景的素人,網路其實提供一個打破階級束縛的管道。若你去查一下podcast排行,大概就能感受到”大眾文化”還是比較受歡迎;YT上面被暱稱為8+9草根性強烈的創作者,擁有數十萬追蹤也不少見。

如果你是Y世代以前出生的讀者,可能還記得以前我們信任權威,例如信賴知名教授或文化評論員的觀點。不過現在社會對”權威”的信任基礎已經瓦解,寧可相信素昧平生的網紅,也不採納所謂專家的建議。直到2010年代我覺得大家對傳統的權威接受度還行,但這幾年所謂”知識權威”的地位已經大幅減弱。

之前一位我很喜歡的學者寫讀書心得引起一些波瀾,然後我在FB的兔子洞鑽來鑽去,就會看到每個同溫層之間留言立場迥異,甚至有點互相嘲諷,新創的企業家就說不再那麼敬重對方了。一、二十年如果你是台大教授,亮出身分通常可以獲得對方的某種敬重,但現在偶爾上新聞的事件都是那種頂大教授做了某件事,結果被年輕人嘲笑”So what?”的新聞。

社會上對於信任的基礎已經轉移,加上假消息氾濫,AI又加劇此現象,可以信賴的消息來源似乎已經快消失殆盡。我們選擇用Dcard和Threads來接收陌生人的短文,並相信這些網友的資訊比傳統媒體更客觀公正。這種”典範移轉”讓我覺得很訝異,不帶批判性哦,純粹覺得大家對於資訊的接受和信賴竟然會有如此明顯的變化。讓我都要自我檢討只依賴BBC、紐時、FT等國際媒體的資訊,是不是害我都跟主流思想脫鉤了。(確實會,但這方面我還是當個保守派好了)

順便分享一個滿棒的澳洲媒體組織Inside Story,我有訂閱其電子報,從澳洲視角評論時事,他們也有專門針對book & art的欄位,我覺得是個很棒的書單來源,光讀他們的評論就已經能提供很大的啟發。月初讀到其中一篇評論〈What is a university?〉介紹1920年代紐約大學一項大膽前衛的教學實驗—Floating University,一行人五百人,搭郵輪環繞世界一年,拜訪世界各國,與改變世界的巨人當面互動,重點是這些經驗都可以算入畢業學分!

這是20世紀現代國際教育的濫觴,推動者認為教育不能只從紙本學習,更應該身體力行,直接參與在世界的脈動裡。這個計畫後來遭致批評被校方終止,但它的精神啟發了20世紀美國學子出國留學的風潮,並推廣至世界各地。這幾年歐美各國開始反思高等教育的意義,在資本社會裡高等學府變成職涯訓練所,似乎只是為了賺錢為目的,所以Floating University的那種do it rather than read it的初衷,很適合拿來反思當代大學的角色。

本文我最愛的takeaway是知識的權威性也是一種社會機構(institution),取決於知識構成的合法性,如果大眾不認可,它的結構就會徹底瓦解。以前人們相信學術的良善用意,相信大學產出的學問可以帶給社會正面影響,但過去一百多年以來,學術圈也有被自己的架構設限,越來越多人認為”知識”純粹是布爾喬亞式的空談,所以對學術機構的信賴就漸漸消失。

推動這種認知的一道力量就是社群媒體上的網紅們,當然不能一概而論,但相信”讀者”朋友都能感受到,不讀書的行為能夠獲得遠超過讀書人所獲得的關注,越沒有下限越多眼球,流量就是粗暴的金流,社群媒體金律之一就是無法變現即無法永續。如果你還會對閱讀這種書籍有興趣,應該就是想要瞭解網紅產業的文化吧,可能跟我一樣,每次看到網紅的”脫序”行為獲得的按讚數和支持留言而瞠目結舌,只好反思該不會是自己”脫序”了,才無法懂得如何欣賞新時代的社會榜樣?

《金融時報》評論本書為第一本專注探討網紅產業黑暗面的作品,以前我在看紀錄片就知道素人們為了當網紅得做出極大的犧牲,所以對本書非常感興趣,報導性的非虛構能夠幫助讀者釐清社會現象,本書也嘗試讓我們瞭解整個influencer industry背後的故事。

我看國外書評表示本書缺乏核心宗旨,零散的把報導對象集中在一起,彷彿像在讀貼文,很難讓讀者對他們產生同情心。個人的看法是這種文化研究的主題本來就很發散,顧此失彼,不可能面面俱到去呈現整個網紅產業。換個角度來說,一個產業一定也有正面的一面,只是看你怎麼檢視。透過網路賺很多錢的人,根本不覺得網路存在剝削吧🤭,凡事向錢看,經濟法則會自動獎賞對社會有益的行為😏?

好啦,假如你是比較喜歡批判性思索的人,本書試圖呈現一個不為人知的龐式騙局,Okapi的書評已詳述許多案例,本書收錄的都是比較極端的故事。網路是社會集體的縮影,或者乾脆說網路就是現代的公民社會,社會本來就有各式各樣的族群,網路上必然同時存在光明與黑暗。整本書讀下來,我個人覺得比較害怕的是去中心化的趨勢,會讓穩定的職場及收入來源逐漸減少,這已經是進行中的大趨勢,現在使用網路這個行為已經變成某種消費行為,要嘛自己也跳進去成為供應商,不然就只能當個韭菜讓別人收割。

目前的網路仍不夠健全,尚未有完善的機制保障創作者的生計,導致網紅們為了生存無所不用其極。有時操之過急,使自己蒙受損失,得不償失。如果你覺得現在網路充斥著無數廣告,對於網紅行銷感興趣的話,這本書也可讓你一窺幕後祕辛。許多天真的網紅淪為犧牲品,像加入老鼠會一樣跳入不良廠商設下的陷阱。

你也會對這個產業的商業模式產生全新的看法,例如我第一次聽到Onlyfans這個贊助平台,我腦中還停留在古早和失去動能的Patreon。原來現在網路的贊助金流跟情慾的流動方向匯流為浩蕩江河,而藝文創作者的贊助僅涓涓細流。一切總會回歸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唯有完整滿足原始的生存慾望,才有牢固的頂層結構。

可能現在人人都是底層網紅了。
Internet is open to everyone.
展開
user-img
4.0
|
2024/06/17
■ 提要

安迪‧沃荷曾說:「在未來,每個人都會聞名於世的15分鐘。」儘管這句話曾被視為荒唐之言,如今卻變成可行之事,靠著一條限動帶來十萬美金的收入,「暫時吸睛」成為某些人的生存之道。

書中介紹了八個網紅世界,光鮮亮麗外表下血淋淋的底層故事。


■ 心得

如果你是 YouTube 頻道《COMA解密中》的忠實觀眾,相信你一定會喜愛這本揭示網紅世界黑暗面的《底層網紅》。這本書帶我們深入了解網紅從醫美療程、數位色情、打造人設、品牌代言,到種族與性別爭議的整個過程。

人類總是希望充滿希望(Dream),但在這些精心打造的形象背後,隱藏著無數不為人知的危險和 Drama。不負責任的整形診所讓不少網紅陷入皮膚潰爛甚至性命危險的境地,而這些戲劇性事件似乎永無止境。

這些不良商家專門瞄準小網紅,提供免費的整形服務或服飾,條件是要求互惠行銷,通過輸入代碼來獲取抽成。這些網紅依賴流量生存,但也因此承受巨大的壓力,因為只要平台或搜尋引擎的算法一變,便可能對他們的生計產生巨大影響。

作為一名書評人,在閱讀本書時,我被迫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和底線。這本書不僅讓我對網紅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我意識到社交媒體帶來的誘惑和道德挑戰。作者通過深入的調查和生動的敘述,成功地引起了讀者的共鳴和思考。

這本書是一面鏡子,反映出現代社會在追逐名利的同時,忽略了背後的危險和道德挑戰。它不僅適合那些對網紅文化感興趣的讀者,也值得每一個對社交媒體上癮的人深思。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4/22
前陣子在社會新聞上看到許多網紅自導自演的荒謬事件,一切都只為了「流量」,因為在社群軟體當道的現在,「流量」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因為不僅可以變現,還能獲得廣大網友的關注,讓成名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然而,我們若是覺得自導自演的手段已經很令人難以想像,在《底層網紅》這本書所描述的各種因應網路時代崛起而衍生的光怪陸離現象更是會讓你瞠目結舌,不僅感嘆人性的扭曲,也擔心我們下一代到底該如何才能倖免於此,抑或是受到網紅的驅使而加入萬事萬物皆可買賣的新世代?

網紅的形象百百種,有的販售自己的青春美貌,有的則是形塑自己的勵志形象,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竟然還有人以「被霸凌」為賣點,即便自己也知道尊嚴被踐踏,但「只要有錢又有何不可?」的價值觀讓我感到非常憂心,因為那就代表著不只是道德底線勢必被更多人拋諸腦後,還可能挑戰法律界線而讓社會產生更多犯罪隱憂。

這本書的作者希米恩・布朗是英國新聞台記者,也是報導作家,他從這些網紅所出生的世代開始分析為何他們會那麼想要藉由網路獲得成功?在我們展開批判之前是否能先理解在這個世代所出生的人明明擁有比父母更高的學歷,卻為何比父母那個年代還更難賺到錢?也或許生活越來越不容易,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工作已經逐漸被年輕人所屏棄,取而代之的是自主性強的自媒體工作,雖然發財的夢想變得清晰可見,但背後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卻難以想像。

或許整個時代都在發生劇烈的轉變,而所謂的「個人價值」則取決於能賺取多少收入,但當我們羨慕網紅能賺進大把鈔票的同時,也不要忽略了可能必須要永遠付出沈重的情緒勞動,更甚者還因為出賣隱私或搏眼球而讓自己陷於險境。

如果你是一名嚮往成為網紅的人,可以透過這本書得到許多反思,倘若你是追隨網紅的粉絲,也可以思考一下你所看到的幸福模樣是否只是一場為了得到名利所演出的劇碼?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9/22
|
電子書

看完《絕世網紅》,緊接著又看了一點《假面女郎》(後面覺得太血腥因此沒有繼續看),就覺得網紅生態圈那些看似美好的背後,隱藏著更多不為人知的祕辛,甚至悄悄地把許多接近病態的觀念散播至社群媒體,以至於讓社群原先想帶給大眾的用意──「分享生活」變了調,更改變許多人的「思維」。

​不得不說,有比較就會有傷害,但轉個方向來看,傷害是可以帶來個人成長的,只要有覺知的話。

​這本書的內容有別於影集,探討的是更廣泛的網紅生態,我看得嘖嘖稱奇,同時,內心也充滿悲傷,不禁心想,有時候我們常常在講什麼社會規範、外在框架等等的理論,說不定也都是從這些群眾盲從的狀態衍生而出,舉例來說,最常見的就是外在形象,其中包含膚色、胖瘦、金錢與地位等等。

​經營公開帳號七、八年,確實也經歷過這麼一段追求期,看看社群各項分析,今天有誰來我這邊拜訪,思考怎麼讓自己更被看見等,我想只要有在經營自媒體者,無論是哪一種產業,一定都會有過這些歷程。

​欸,其實好像不只公開帳會如此,只要有在使用社群的人,發了貼文之後,肯定都會看有那些朋友來點讚或留言吧?這麼說起來,這或許可說是社群的小魔王關卡啊,人人都會走上一遭。

​還好這樣的迷惘沒有耽誤我太多時間,因為我很快知道這樣的心態非常可怕又有害,老實講,把那些追求慾望的動機攤開來看,都是基於內心的匱乏,以至於我後來更是抱持著,不論是社群或是各項數據分析等,都是中立的,而你要讓它們成為是正是負、有害無害,則取決於你自己。

​(近年來都抱著人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中立,只有自己可以決定它們的好壞。好禪XD)

​話說,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也一直想到先前一則外國新聞,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據說有260萬的追蹤數),自創品牌賣衣服卻賣不出36件衣服,那些留言高喊會買的粉絲,也沒有真的購買,實在令人不勝唏噓。(我想,這則新聞背後有很多可以討論的議題)

​社群變現這件事情,也是非常多人在追求的,然而那些追蹤數、按讚、留言或分享數的高低,真的可以帶來現金流嗎?可以,但其背後的辛勞與罪惡只有你自己知道,在這書中都可以看到的,包含整形、欺騙等各種想像不到的行為。

​反過來,我也會思考到底是什麼原因造就這一切的模式,目前還是好無解,就是有些群眾喜歡,然而,又是什麼因素養大了群眾的胃口?都快要變成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了。

​不過,我想書友們也可以透過這本書來窺視社群現況,檢視你所追蹤的社群帶給你的究竟是舒服的感受還是偏向負面的,另外,也可防範未來被當可口的肥羊。

​安迪沃荷曾說過:「在未來,每個人都有成名的15分鐘。(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world-famous for 15 minutes.)」在這本書中有有提到。

​也是,人生難得走一回,想追求什麼都好,但要先搞清楚自己的初衷,不要被利益沖昏了頭。又想舉個例子,像有人追求金錢,是為了過上有質感的生活,想讓自己舒服,這種的追求其實就蠻正向的,而不是說為了想要贏得外在羨慕的眼光,而去追求龐大的金錢或物質,這豈不是被蒙蔽雙眼了呀,對吧。

​啊,這一年來對於社群生態特別有感,我發現關掉社群之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大多數的高手、闖出一片天的人其實都在民間,反而不太會在社群上大張旗鼓,甚至有些名人也是如此。多虧工作的關係有機會認識到許多不同圈子的人,才讓我如此有感。

​說穿了,也沒有什麼誰是特別厲害或是不厲害的,只要好好踏實的過每一天,就足以讓人敬佩,你的存在也就有其價值。對我們來說,生命真正重要的東西基本上不太會在社群裡面,而是在生活的四周圍當中。這也是我現在抱持的生活態度。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9/22

看完《絕世網紅》,緊接著又看了一點《假面女郎》(後面覺得太血腥因此沒有繼續看),就覺得網紅生態圈那些看似美好的背後,隱藏著更多不為人知的祕辛,甚至悄悄地把許多接近病態的觀念散播至社群媒體,以至於讓社群原先想帶給大眾的用意──「分享生活」變了調,更改變許多人的「思維」。
 
不得不說,有比較就會有傷害,但轉個方向來看,傷害是可以帶來個人成長的,只要有覺知的話。
 
這本書的內容有別於影集,探討的是更廣泛的網紅生態,我看得嘖嘖稱奇,同時,內心也充滿悲傷,不禁心想,有時候我們常常在講什麼社會規範、外在框架等等的理論,說不定也都是從這些群眾盲從的狀態衍生而出,舉例來說,最常見的就是外在形象,其中包含膚色、胖瘦、金錢與地位等等。
 
經營公開帳號七、八年,確實也經歷過這麼一段追求期,看看社群各項分析,今天有誰來我這邊拜訪,思考怎麼讓自己更被看見等,我想只要有在經營自媒體者,無論是哪一種產業,一定都會有過這些歷程。
 
欸,其實好像不只公開帳會如此,只要有在使用社群的人,發了貼文之後,肯定都會看有那些朋友來點讚或留言吧?這麼說起來,這或許可說是社群的小魔王關卡啊,人人都會走上一遭。
 
還好這樣的迷惘沒有耽誤我太多時間,因為我很快知道這樣的心態非常可怕又有害,老實講,把那些追求慾望的動機攤開來看,都是基於內心的匱乏,以至於我後來更是抱持著,不論是社群或是各項數據分析等,都是中立的,而你要讓它們成為是正是負、有害無害,則取決於你自己。
 
(近年來都抱著人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中立,只有自己可以決定它們的好壞。好禪XD)
 
話說,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也一直想到先前一則外國新聞,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據說有260萬的追蹤數),自創品牌賣衣服卻賣不出36件衣服,那些留言高喊會買的粉絲,也沒有真的購買,實在令人不勝唏噓。(我想,這則新聞背後有很多可以討論的議題)
 
社群變現這件事情,也是非常多人在追求的,然而那些追蹤數、按讚、留言或分享數的高低,真的可以帶來現金流嗎?可以,但其背後的辛勞與罪惡只有你自己知道,在這書中都可以看到的,包含整形、欺騙等各種想像不到的行為。
 
反過來,我也會思考到底是什麼原因造就這一切的模式,目前還是好無解,就是有些群眾喜歡,然而,又是什麼因素養大了群眾的胃口?都快要變成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了。不過,我想書友們也可以透過這本書來窺視社群現況,檢視你所追蹤的社群帶給你的究竟是舒服的感受還是偏向負面的,另外,也可防範未來被當可口的肥羊。
 
安迪沃荷曾說過:「在未來,每個人都有成名的15分鐘。(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world-famous for 15 minutes.)」在這本書中有有提到。

也是,人生難得走一回,想追求什麼都好,但要先搞清楚自己的初衷,不要被利益沖昏了頭。又想舉個例子,像有人追求金錢,是為了過上有質感的生活,想讓自己舒服,這種的追求其實就蠻正向的,而不是說為了想要贏得外在羨慕的眼光,而去追求龐大的金錢或物質,這豈不是被蒙蔽雙眼了呀,對吧。
 
啊,這一年來對於社群生態特別有感,我發現關掉社群之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大多數的高手、闖出一片天的人其實都在民間,反而不太會在社群上大張旗鼓,甚至有些名人也是如此。多虧工作的關係有機會認識到許多不同圈子的人,才讓我如此有感。
 
說穿了,也沒有什麼誰是特別厲害或是不厲害的,只要好好踏實的過每一天,就足以讓人敬佩,你的存在也就有其價值。對我們來說,生命真正重要的東西基本上不太會在社群裡面,而是在生活的四周圍當中。這也是我現在抱持的生活態度。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商業理財-商業】職場高效成長術:越級打怪技能get、職場能力level up!電子書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時報領券
  • 遠流領券
  • 知遠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