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季_諾貝爾文學獎
政府不敢告訴你的健保危機

政府不敢告訴你的健保危機

  • 定價:450
  • 優惠價:79355
  • 優惠期限:2024年10月2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病友團體、企業界、學界 熱切呼籲——
  台灣產業創生平台榮譽執行長 楊啟航
  台灣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 陳莉茵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創會理事長 潘怡伶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 蔡麗娟
  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 王正旭
  台灣健康經濟學會理事長 連賢明
 
  三年前,他曾斷言二○三○年為健保大限;
  三年後,撐過全球大疫的台灣醫療體系
  還有多少時間與選擇?

  假如一家餐館用夜市的價格,提供星級餐廳的享受,你難道不會懷疑這有可能經營得下去嗎?如果你的答案是會,那麼我們又怎能確信在台灣便宜到近乎低廉的全民健保,可以一直長此以往永續營運?

  台灣醫療在全民健保的支持之下,往往予人「俗擱大碗」、「世界醫保奇蹟」的正面印象,然而事實上全民健保最美好的時代早就已成追憶。開辦二十八年後的全民健保,如今面對的是長期投資不足且財源不穩,導致工時超長的血汗醫護;新藥與先進醫材納保緩慢,但同時部分民眾頻繁地重複看診、拿藥、檢查,卻又累積成為巨大的浪費。曾經的台灣驕傲,儼然已是搖搖欲墜。

  作者以歷任健保局總經理、疾病管制局局長的公衛行政經歷,為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做出全方位的檢查與審視。不僅大膽指陳、針砭健保的長年沉痾,更積極提出多種政策改革選項,逐一分析各種利弊,試圖為台灣醫療體系找到未來的出路。全民健保是否可以永續?就看我們現在的選擇與行動!

本書特色

  作者繼《2030健保大限》之後,再次疾聲呼籲正視健保長期投資不足、價格過低造成的深遠影響

  積極提出多種政策改革選項,逐一分析各種利弊,為台灣醫療體系找尋未來出路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鴻仁


  現職:
  上騰生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雅祥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上準微流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兼任教授

  學歷:
  美國哈佛大學衛生行政碩士(1987年)
  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碩士(1984年)
  國立陽明醫學院醫學士(1982年)

  教學經歷:  
  美國南加州大學傑出訪問學者(2005年4月)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訪問學者(2005年2月~2005年6月)

  行政經歷:
  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2004年6月~2004年11月)
  中央健康保險局總經理(2001年~2004年)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局長(1999年~2000年)
  行政院衛生署防疫處處長(1995年~1998年)
  行政院衛生署資訊中心主任(1994年~1995年)

  專長:  
  生技產業、健康保險、傳染病防治及醫療資訊系統

  著作:
  《生技大大可為:一位健保醫藥專家的生技創投驚異奇航》
  《關鍵戰疫:台灣傳染病的故事》
  《2030健保大限》


 
 

目錄

建構可以永續經營的健保制度 楊啟航
「治未病之病」的罕病防治策略 陳莉茵
癌症病友的心酸需要穩健的健保 潘怡伶
為台灣開創更優質的醫療照護體系 蔡麗娟
面對健保危機 改革是全民責任 王正旭
期待全民健保的下一個三十年 連賢明

自序 迎接疫後新時代

第一部 表相與真相
第一章 戳破健保神話
第二章 什麼?全民健保撐不下去了!
第三章 低價健保引發的醫療危機

第二部 誰偷走我們的乳酪
第四章 全民健保被政府掐死了
第五章 都是別人看病太浪費
第六章 只想省錢,卻要了命
第七章 生技產業的困境,也是病人的困境

第三部 顛覆您的大腦
第八章 吸菸可以救健保?你沒搞錯
第九章 有錢了,健康當然更重要
第十章 係金ㄟ?看病也會貢獻GDP!

第四部 全民健保有救嗎?
第十一章 健保快倒了,怎麼辦?
第十二章 劫富濟貧的真正高手 — 新加坡
第十三章 頭等艙、商務艙和經濟艙,都可以到目的地
第十四章 帕雷多的境界
第十五章 健保還有救嗎?
第十六章 結語

致謝

附錄(一) 全民健保的智庫
附錄(二) 全民健保的藥品給付

 
 

自序

迎接疫後新時代


  二○二○年疫情之初,我寫了《2030 健保大限》這本書,當時的目的是希望能喚醒社會大眾好好思考全民健保的未來,也希望提醒大家,這個令全球稱羨、讓所有海外僑胞紛紛回台就醫的制度,恐怕就要破產了。不過,那本書並未達到自己預期的目標,至多只在醫藥衛生界激起了一些小漣漪。那年年底,阿中部長在如日中天的民氣支持之下調漲了保費,居然船過水無痕地輕易過關;但是接下來的兩年,行政院不敢真的依《全民健保法》第二十六條的精神,年年調漲保費,喪失了將健保的收支平衡機制常態化的寶貴時機。

  蘇貞昌院長卸任之前,他的團隊在行政院相當高調地召開記者會,宣布今年不會調漲健保費,把這樣的訊息當成是政府的「德政」。新內閣的衛福部薛瑞元部長,也多次公開強調「不漲健保費」的決心,蔡政府更大方地拿出兩百多億元挹注健保安全準備,以防健保虧損、破產變成二○二四年總統大選的選戰議題。

  Covid-19 三年抗戰下來,突顯出台灣長期以來整體醫療量能不足的問題,誠如陽明交通大學醫管所黃心苑所長所言,Covid-19 是檢驗醫療體系韌性(Resilience)的最好時機,全世界各國醫療衛生制度的優缺點,三年下來無所遁形。因此在解封之後,全世界都在探討醫療/公共衛生體系的韌性。

  但是,幸或不幸,台灣的全民健保已經成為成功的受害者(Victim of its own success),每次我在臉書上呼籲,我國全民健保已經落後鄰近的日、韓,需要大力/大幅度改革,就會有人來「踢館」,問說為什麼海外僑民和台商都爭相回台看病?

  或許,「全民健保,世界第一」這句話在十幾年前是事實,但是在健保實施快屆滿三十年的此刻,似乎已經與事實漸行漸遠,這句話越來越像是政府的「大內宣」。第一個提出這個警訊的人,就是中央健保局第一任總經理葉金川先生,他在我二○二○年六月新書發表會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全民健保最美好的時代已成追憶」!

  在疫情期間,我持續隨著疫情的變化觀察醫療體系的應變能力,但內心更關注的其實是台灣整個醫療體系的韌性。果然,指揮中心還沒解編,醫院護理人員不足的問題已經在醫界群組間廣傳,與民眾最直接相關的是在急診處等病床,台大、榮總、長庚等醫學中心急診病床排到走廊早已上不了新聞,但是只要跟醫院院長聚餐的場合,不可能沒有來要病床的電話。

  二○二二年夏,疫情還在高峰之時,代表癌症病友團體的癌症希望基金會,發表了一份調查報告,指出癌症病人自費比率高達八一%,其中兩成的金額更是「破百萬」。

  幾個月後,專業媒體《報導者》以「曾是聯合國認證的罕病人權大國,為何台灣患者淪落健保邊緣?」為題,分析罕病患者的困境。二○二三年一月,一則「罕病童赴大陸就醫」的新聞,更震驚醫藥衛生界。不過,這些新聞跟我的臉書一樣,頂多成為醫藥界茶餘飯後的閒談,從來不是台灣政治人物或媒體關切的重要公共議題。

  個人離開公職、進入生技產業界已經十八年,這些年來,不論新創或成熟型企業所面對的挑戰,十之八九跟全民健保制度有關。許多新創公司辛苦創業,也開發出不錯的技術,並經醫學中心菁英團隊的臨床驗證,以及TFDA(食品藥物管理署)的核准,不過產品一到健保署就卡關了。

  最近缺藥的問題,雖然有供應鏈的結構性問題,但是全民健保年年砍藥價,砍到有些藥品單價只剩幾毛錢,以致藥廠沒有意願生產,健保當然要負起最大責任。最近缺貨的軟便劑氧化鎂,每千顆才一百六十元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年在名作家柏楊先生領導下,在綠島建立人權紀念碑的一群好友之一——黃日燦律師,在二○一九年底成立了「台灣產業創生平台」,希望引領台灣成熟企業透過「前瞻未來」以邁向「後天」。我有幸獲邀參與了這個平台,也因此有許多機會與許多台灣成功產業的先進互動,發現民間可以做到許多政府做不到的事。

  十八年前我離開公職之後,謹守「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原則,在Covid-19 疫情之前,除了產業相關議題外,對官方醫藥、衛生政策一概不評論。但是這幾年來,眼看健保政策千瘡百孔,有些是診斷錯誤,有些是下錯處方給錯藥,有些是頭痛醫頭,但久了之後變痼疾,再不對症下藥恐怕變絕症。

  過去我曾任公職、現為生技產業界一分子,經常與醫藥界好友交流討論,大家對此現況無不憂心忡忡。醫藥衛生與全民健保的議題相當「博大精深」,一般民眾很難理解,連企業界菁英也難窺其全貌。這陣子我只要看到相關議題就會忍不住在臉書上分享一些觀念看法。本來想再寫一本書,題目類似「全民健保十大迷思」。前一陣子和黃日燦律師一起走春,兩個人聊了聊,就難免觸及產業的困境,他當頭棒喝說:「你應該多做點事!」我在清明連假前閉門苦思,很神奇的,多年來找不出解方的複雜問題,居然一夕之間「頓悟」!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寫出這本書,我私下以為,這本集結我四十年來在政府及醫藥衛生產業的經驗所統整成的政策建議書,希望能「拋磚引玉」,吸引大家一起思考台灣醫藥衛生體系的未來。

  這本書,希望能喚醒社會大眾的危機意識,如此才能引起政府的重視,也才有希望進一步改造曾經名揚四海而如今已經逐漸敗壞的全民健保,協助社會大眾和醫藥衛生界一同走過Covid-19 大疫,為台灣開創未來嶄新美好的新醫療體系,以增進全民健康!

鴻仁寫於二○二三年六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876724
  • 叢書系列:CANON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書展活動

 

內容連載

第二章 什麼?全民健保撐不下去了!

要探討全民健保的根本問題,當然離不開錢。從錢的角度來看,二十八年前所建立的全民健保制度,不具永續經營的基礎,不過您先不必緊張,這個制度要倒,也沒那麼容易,接下來我們來分析為什麼:

首先,十九世紀德國所建立的社會保險制,係出自俾斯麥主義,在那個時代老就等於窮,而且人口持續正成長,年齡結構呈金字塔形(如圖表2-1),所以用「年輕健康人」的錢來補貼退休後的老年人,是公平合理且可以永續的(Sustainable)。

不過,那個「美好時代」已成追憶,因為現在的人口結構已大幅改變(參考圖表2-2、2-3、2-4),所以過去社會保險向老年人傾斜的制度要整個扭轉,改向年輕人傾斜。但這是極其困難的事情,眾所皆知各縣市都有補助老人健保費的「政策」,但這些選舉支票一旦開出就很難取消了,更別提要老人多繳健保費了。

其次,我們在前面章節已有說明,健保缺的錢是幾千億元,以現行的健保費基,費率調高一五%才有一千億元,要追上韓國GDP八%的水準,保費至少要漲五○%以上!

這個結構性的問題在於,健保費的最主要來源是「薪資所得」,而薪資成長率在過去二十幾年來長期低於經濟成長率;但我們的醫療支出剛好相反,成長率高於經濟成長率,在收支失衡的情況下,健保的財務狀況相當不穩定,所以每幾年就必須要調漲費率,請參考圖表2-5。

以社會保險為主要精神的全民健保,是採用「量能計費」,而非依風險計價,所以必然產生年輕人補貼老年人的結果。以目前人口老化的速度,在二○三○年所有「戰後嬰兒潮」全部變成老年人之後,問題只會更嚴重。

此外,戰後嬰兒潮這個世代,由於歷史的機遇,所擁有的資產(主要是房地產)多已大幅增值(這當然是指大都會區,不包括鄉間),靠著「年年提高健保費」來追求財務平衡基本上並不公平,因為是由低所得、低使用率的年輕人,在負擔高資產、高使用率的老年人。過去社會保險由年輕健康有收入的族群來支撐全民健保以的時代已經過去,必須要改弦易轍才能永續經營。

會員評鑑

1
1人評分
立即評分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醫療保健】天下文化電子書正念生活展:覺察當下,活出健康,參展書82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寵物&植物展(止)
  • 奇幻基地x春光
  • 金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