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週
紅學二百年管窺:推翻脂硯齋神話×曹雪芹作者爭議×版本學無意義,論評點派、索隱派與考證派的起源與推廣

紅學二百年管窺:推翻脂硯齋神話×曹雪芹作者爭議×版本學無意義,論評點派、索隱派與考證派的起源與推廣

  • 定價:550
  • 優惠價:949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6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自《紅樓夢》問世以來,便留下許多謎團待解:
  ►與判詞對應不上的「後四十回」出自何人之手?
  ►各種不同的版本產生矛盾,究竟該以誰為正宗?
  ►《紅樓夢》說的是誰的故事,與現實是否有關聯?
  ►脂硯齋是曹雪芹的誰,為何受到考證派極大推崇?
 
  一部小說,引發海內外學者百年筆戰,至今依舊進行中——
 
  ▎紅學史上三大派系:從評點派、索隱派到考證派
  ◎評點派
  以一種興之所至的心得體會出現,缺少文學理論著作的精深思辨和理性思考,卻由於這種隨意性較強、往往能激發人們深入思考的批評形態受到了很多初學者的喜愛,因此,在印刷過程中,評點經常與原作放在一起刊印,使得評點成為原作流傳過程中的組成部分。
 
  ◎索隱派
  首先透過自己的觀察與經驗從社會現實中尋找與小說人物家世、地位等方面類似的家族,且有一些或有幾件事件與小說中所描寫的事件大致雷同或有幾分類似,接著把小說中的人物、事件互相比附、對照,探尋追索《紅樓夢》所隱去的「本事」和「微言大義」。
 
  ◎考證派
  運用傳統的考據學、版本學、古籍辨偽等科學方法建立起來的新流派。建立在以下基礎:自傳說,即《紅樓夢》是曹雪芹的自傳,或者以自我經歷為背景寫成;考證的依據除了清史以及一些文人筆記外,還有脂硯齋的批語。
 
  ▎作者眾說紛紜:曹雪芹可能是「被」成為作者的?
  關於《紅樓夢》的作者是誰的問題,從現有的資料來看,似乎很難得出結論。最早涉及作者問題的是程偉元。
 
  在程甲本序中,他說:「《紅樓夢》小說,本名《石頭記》,作者相傳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書內記雪芹曹先生刪改數次。」
 
  這裡有兩個資訊值得注意:
 
  第一,關於《紅樓夢》的作者,有很多說法,但並不統一。這從一個側面可以證明,程偉元之前大家對《紅樓夢》的作者基本是不清楚、不明確的,所以,也就不存在曹雪芹是小說作者的問題;
 
  第二,曹雪芹是小說中出現的一個名字,並不一定就是小說的作者。
 
  ▎《紅樓夢》自傳說:賈寶玉反映了曹雪芹的一生?
  在胡適看來,《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又等於賈寶玉,那小說中所描寫的事件、人物就是曹雪芹家的事件、人物。
 
  胡適的考證主要依據袁枚的一條史料:
 
  康熙間,曹練亭為江寧織造……其子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明我齋讀而羨之。當時紅樓中有某校書猶豔,我齋題云:「病容憔悴勝桃花,午汗潮回熱轉加;猶恐意中人看出,強言今日較差些。威儀棣棣若山河,應把風流奪綺羅,不似小家拘束態,笑時偏少默時多。」(《隨園詩話》,乾隆五十七年刊本,卷二) 
 
  但是,胡適又同時指出,袁枚有一個地方搞錯了,那就是曹雪芹不是曹寅的兒子,而是曹寅的孫子。
 
  其實,袁枚記錯的地方還有不少,比如,曹寅的字號是「曹楝亭」,而袁枚記載的是「曹練亭」……然而,就是這麼一條錯誤百出的史料,居然成了胡適考證《紅樓夢》作者的主要依據。
 
本書特色
 
  《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自成書以來,就成為文學史家津津樂道的對象,道光、嘉慶年間出現「紅學」一詞,並逐漸發展為顯學。本書全面回顧與整理相關文獻,分析了歷代紅學代表人物及其著作,為紅學史勾勒出一條清晰的演進線索。作者博採各家觀點,資料扎實,立論嚴謹,評價客觀,是一部具有極高學術水準的文學史專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俊德
 
  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文學史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近年關注的學術領域為《紅樓夢》研究,出版專著三部,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主持「紅學200年及文學創作啟示研究」。
 

目錄


敘言
上編 舊紅學
第一章 評點派紅學
第二章 索隱派紅學

下編 新紅學
第三章 胡適與《紅樓夢》
第四章 俞平伯的紅學研究
第五章 周汝昌:考證還是索隱?
第六章 馮其庸—鐵證未必如山
第七章 曹雪芹—一個傳說中的作者
第八章 脂硯齋—被考證派塑造出來的神話
第九章 《紅樓夢》版本學是一個偽命題
後記
 

序(節錄)
 
歐陽健
 
  友人高玉海來信說,他昔日的研究生王俊德,撰有論二百年紅學史的書稿,望我寫幾句鼓勵或者批評的話。師生友情甚篤,心際猶留美好回憶。今為新人成果略盡綿力,是所甘心。
 
  紅學,是研究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學問,包括文獻考證與價值評騭兩大板塊。前者如本事考證、作者考證、版本考證,後者如認識價值、審美價值、應用價值,皆可置諸紅學範疇。紅學史,則是整理歸總紅學演進的學問,如郭豫適《紅樓研究小史稿》(1980年版)、韓進廉《紅學史稿》(1981年版)、劉夢溪《紅學》(1990年版)、陳維昭《紅學通史》(2005年版)等,皆有草萊開闢之功,或不免受思維慣性羈絆,稍有不盡人意之處,「重寫紅學史」的使命,便迫在眉睫。
 
  王俊德2005年讀碩士之時,就先後發表了四篇論文,值得注意的有〈脂硯齋與紅樓夢的關係〉。就業之後,一直關注紅學研究,發表了〈紅樓夢「甲戌本」晚出考〉、〈論紅樓夢作者曹雪芹考證的無意義〉等。本書則是他多年思考紅學的新成果。
 
  就其客觀性而言,紅學史家們面對的,是同一紅學著述與學術論辯;而寫出來的紅學史,面貌卻大有不同。箇中的奧祕,乃在材料的取捨各異、抑揚有別。紅學史家因何有不同的取捨抑揚?根源則在所持紅學史觀的差異。
 
  時下通行的紅學史觀,源頭在中文系的教科書。其所教授的紅學知識,是以「自傳說」為核心、以作者考證和版本考證為支柱,於是培養出一批確信曹雪芹是曹寅之孫的「天然曹」,與「毫不懷疑脂本是先於程本、接近原著的早期抄本」的「天然脂」。毋庸諱言,王俊德也是從這個體系走出來的;他的可貴之處在破除迷信,對這些向被視為真理的教義,不甘心從之而不違,而是換一種思路,換一個角度,透過深入研究實踐,獨立反思,成就了這本克服教科書局限、值得期許的新紅學史。
 
  照通行紅學史觀的計算法,脂硯齋於乾隆十九年(1754)抄閱再評,紅學就已經起步,至今應有267年。本書的角度完全不同:乾隆五十六年(1791)萃文書屋以木活字排版印出,《紅樓夢》進入傳播階段,紅學方有醞釀的土壤與氣候。嘉慶六年(1801)張汝埶評點本和嘉慶十六年(1811)東觀閣重刊《新增批評繡像紅樓夢》,象徵著紅學的啟動,算來恰好210年。為此,作者鄭重聲明「筆者並不認為脂硯齋的評點本是最早的」,可謂不同凡響。
 
  秦觀〈李端叔見寄次韻〉云:「一斑縱復為管窺,萬派終難以蠡測。」其實,任何紅學史都要取捨抑揚,都難免「管窺蠡測」;問題在能否寫出自己的新意。作者自云:「紅學成果浩如煙海,不是筆者所能全面掌握的,筆者既無此遠大志向,也無此學識才能。但是,如果選取關鍵人物、主要觀點、主要派別、主要現象,觀察紅學的整個發展過程的話,不僅可以達到以點帶面、管中窺豹的效果,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讀者大致了解紅學研究的整體面貌。」可見,對各種紅學現象、各種紅學觀點,有說服力的分析、闡釋與駁難,是本書的顯著特點,從中固能看出作者的才氣與功力,也難免存有若干仍未擺脫舊有觀念的局限。
 
  本書分上下兩編,上編論舊紅學,下編論新紅學。應該指出,「舊紅學」的提法,是貶義的。須知,古今與新舊、優劣,並不完全同一。誰都清楚,「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絕不比「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更新、更好,儘管它晚出了三千年。但為了敘述方便,約定俗成使用舊紅學、新紅學的概念,最好能加上引號。
 
  本書將「舊紅學」的內涵,分為評點派、索隱派。對評點派給予較高評價,且下了很大爬梳功夫,以為王希廉、張新之、姚燮、陳其泰、哈斯寶、王伯沆、黃小田、蝶薌仙史、雲羅山人等人的評點,都有值得充分肯定之處。惟對索隱派,則持基本否定的態度,道是:「這樣的研究,與很多當代的考證派一樣,都屬於浪費時間和精力的徒勞之舉。」仍可看到舊有成見的影子。實際上,評點派、索隱派的分枝,實源於《紅樓夢》本事的解讀。《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會稽刻石〉有曰:「本原事蹟,追首高明。」探求事件、人物的原型,屬於追索「素材來源」。以題解入手,若問「紅樓夢」三字,講的是睡在「紅樓裡」做了一個夢?還是做了一個「有關紅樓」的夢?「紅樓」的寓意又是什麼?一個答案是:「紅樓」是富貴人家之所居,作者曾經歷過繁華舊夢,《紅樓夢》是為懷念過往而作;一個答案是:「紅樓」是「朱樓」,《紅樓夢》就是《朱樓夢》。明朝皇帝姓朱,《紅樓夢》是「紅樓血淚史」。《紅樓夢》真真國女子有詩:「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漢南春歷歷,焉得不關心」,將《紅樓夢》看作運用「隱語」抒寫亡國「隱痛」的「隱書」,不是毫無緣由的。要之,兩種答案都視《紅樓夢》為小說,所不同的是,評點派側重於情感內容的闡釋與藝術手法的品味,索隱派側重於時代氛圍、民族情感、個人心結的掌握,都有進一步探究的空間,自可各自探究而不相悖違。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576452
  • 規格:平裝 / 420頁 / 17 x 23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曹雪芹成為《紅樓夢》作者的荒誕過程
 
關於《紅樓夢》的作者是誰的問題,從現有的資料來看,似乎很難得出結論。最早涉及作者問題的是程偉元。程偉元雖然也提到了曹雪芹,僅僅是說小說的記載,到底是真實的名字,還是一個小說人物,很難確定。換句話說,程偉元並沒有明確小說的作者就是曹雪芹。在程甲本序中,他說:「《紅樓夢》小說,本名《石頭記》,作者相傳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書內記雪芹曹先生刪改數次。」程偉元這裡有兩個資訊值得注意:第一,「作者相傳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也就是說,關於《紅樓夢》的作者,有很多說法,但並不統一。這從一個側面可以證明,程偉元之前大家對《紅樓夢》的作者基本是不清楚、不明確的,所以,也就不存在曹雪芹是小說作者的問題;第二,「惟書內記雪芹曹先生刪改數次」,也就是說,曹雪芹是小說中出現的一個名字,並不一定就是小說的作者。
 
在程偉元序三年之後,周春在《閱紅樓夢隨筆》中肯定「此書曹雪芹所作」。但是,周春的依據是什麼,並沒有說,也沒有看到他關於《紅樓夢》作者的任何考證。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周春的結論有兩種可能,要麼是受小說中所謂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的影響而做出的推斷,要麼只是道聽塗說而已,根本沒有任何說服力。
 
對於《紅樓夢》作者記錄比較詳細的是裕瑞。裕瑞(1771—1838)在其《棗窗閒筆·後紅樓夢書後》是這樣記載的:
 
《石頭記》不知為何人之筆,曹雪芹得之。以是書所傳述者,與曹家之事蹟略同,因借題發揮,將此部刪改至五次,愈出愈奇。乃以近時之人情諺語,夾寫而潤色之,藉以抒其寄託。曾見抄本卷額,本本有其叔脂硯齋之批語。引其當年事確甚,易其名曰《紅樓夢》……「雪芹」二字,想係其字與號耳,其名不得知。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繪本美術館】創意說故事,設計玩巧思,小孩大人都著迷的奇想國度!指定區2書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方言全書系
  • 千華導遊領隊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