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烘焙展
神聖生態學

神聖生態學

Sacred Ecology

  • 定價:580
  • 優惠價:79458
  • 優惠期限:2024年10月2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尋找另類的人地關係

首先,你知道生態意識是什麼嗎?在科學研究為主流的現代社會,結合非線性的直覺來認識自然,這就是生態意識。過往我們多以西方科學認識環境,卻漸漸發現心智與自然之間卻離得越來越遠,我們必須重新省思知識的獲得,並不單指書本,知識也可能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傳承的過程、一種個人累積的經驗,在原住民知識形成的過程中,與周遭環境互相影響互相依賴,這些傳統知識同時實踐信仰、藝術與科學,科學難以量化,如何體悟每個族群認識事物的方式,也是我們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的契機。尤其在氣候變遷的時代,要順利推動永續工作,更需要考量科學以外,還有人與人與自然與生物之間的彼此互動,在尊重的原則下,重新建立古老的現代性。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大地是神聖的,處處都有靈魂。」
  獵人能否成功打到獵物是由動物所決定的,違反尊重與互惠的原則就注定空手而回。

  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人們該如何學習各地原住民擁有的知識?
  「傳統生態知識/原住民知識」跨領域研究巨著

專文推薦

  林益仁  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顏愛靜  臺灣共用資源治理學會理事長

專業推薦

  王嵩山 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兼任教授 
  台邦.撒沙勒  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教授
  李光中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
  汪明輝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官大偉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林華慶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
  陳張培倫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葉秀燕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
  蔡政良  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教授
  戴興盛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
  羅素玫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依姓名筆畫排序)

  神聖生態學的範圍包含生態科學、環境科學與永續科學外圍的各種意義與價值……。許多原住民傳統的「知識- 實踐- 信仰複合體」都蘊含一種智慧,能明顯或暗中啟發許多想法,使人明白背後那更大的核心意義與美感,以及人類在其中所處的位置。──費克雷特.伯克斯

  人要如何與環境培養出能夠維護環境的適當關係,是我們這時代面臨的重大議題之一。一九八〇年代以來,人們對於傳統生態知識越來越有興趣,這或許同時代表了兩種需要,從原住民運用資源的方式擷取生態智慧的需要,以及從傳統生態智慧持有者身上學習一些智慧,來發展出新的生態倫理之需要。
  然而,這些需要也越來越突顯,所謂「資源管理」是過於以西方為中心的觀念。很多原住民族的語言裡,甚至根本沒有「資源」或「管理」一詞,他們更重視的反而是「互惠」、「尊重」及「管家責任」等詞。
  因此,傳統知識教導我們的不是如何管理資源,而是如何面對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本書的宗旨在於探究「神聖生態學」的相關概念,「神聖生態學」則是透過整全、合乎倫理、尊重與人道主義,進而盡到管家責任的方式,來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
  想要瞭解傳統民族與環境之間深刻的文化關係,就必須讀一讀《神聖生態學》。……這本書真的很讚!──史多弗(Richard W. Stoffle),亞利桑納大學人類學院教授  

  伯克斯理解傳統生態知識的跨領域研究方法非常獨特,且相當實用。《神聖生態學》……尊重多元的聲音,並以深刻的見解回應日漸浮現的環境隱憂。──佛斯提奇(Paul Faulstich),比瑟學院環境分析系教授  

  本書……提出了對於傳統生態知識更深刻、更廣泛的洞見,包含這種知識對於人類這個物種的生存有何重要的意義。幫助人們重新思考:人類何其有幸與其他非人生物共存,對各物種有何責任,以及人類在這些關係之中的位置。──席瑞(David Syring),明尼蘇達大學杜魯斯分校人類學系副教授  

  我欣賞伯克斯整合科學知識與傳統生態知識的方法,他採用的方式能有效證明這些不同形式的知識都能彼此互補,並證實我們有必要藉由跨領域的研究,來處理氣候變遷與環境問題。──達靈頓(Sue Darlington),漢普郡學院人類學與亞洲研究系教授  

  本書可作為教導原住民知識與永續發展的教材……準確地反映出原住民學者的傳統生態知識研究深度。──福德(Claudia J. Ford),羅德島設計學院講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費克雷特.伯克斯(Fikret Berkes)


  曾任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自然資源研究所社區研究管理的加拿大國家研究講座教授。研究以社區資源管理為主,進而延伸探討地方與原住民文化。至今已發表兩百五十份學術著作及出版十本專書,包含《連結社會與生態系統》(Linking Social and Ecological Systems)、《引導社會-生態系統》(Navigating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及《面向人類的海岸》(Coasts for People)。

譯者簡介

黃懿翎


  中興外文與靜宜生態所畢,譯有《像山一樣思考》、《女性主義與基督教要點指南》、《黃金的傳奇史》、《在候診室遇見佛陀》、《為衝突立界線:有效溝通,創造改變》,現為專職翻譯。
 
 

目錄

圖表目錄
推薦序 為中文世界讀者帶來原民知識行動的邀請/林益仁
推薦序 初學者可以入門的生態學巨著/顏愛靜
作者序
第一章 傳統生態知識的脈絡
第二章 傳統知識發展成熟
第三章 傳統生態知識的智識根源
第四章 實際運作的傳統知識系統
第五章 「由內部瞭解」克里族的世界觀
第六章 北美馴鹿的故事與社會學習
第七章 克里族漁業即為適應性管理
第八章 氣候變遷與原住民認識事物的方式
第九章 原住民知識的整全、複雜系統與模糊邏輯
第十章 在地與傳統知識是如何發展出來的
第十一章 原住民文化的脈絡:神話、世界觀與當代應用
第十二章 邁向心智與自然的合一
參考書目
網路資源與教學技巧

 
 

推薦序

為中文世界讀者帶來原民知識行動的邀請
林益仁
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這一篇推薦序一方面介紹我如何認識伯克斯教授以及他的這本經典作,另一方面則是提供此一生態人文思想是如何引介至臺灣學界的一段社會歷程。

  1999 年9 月,我在倫敦完成博士學位,預定回到世新大學的社會發展研究所任教。當時擔心臺灣在關於生態人文論述的學術資料不多,於是徵得圖書館同意,為圖書館在國外購得相關圖書,其中一本就是當時剛出版的《神聖生態學》第一版。初看書名,我以為是在博士論文中所處理的「宗教與生態」學術論述,後來才知道是對於「傳統生態知識」(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TEK)的扛鼎經典大作。

  「神聖」一詞用於形容生態學,確實跟這門學科的自然科學屬性有些格格不入,因為一般人會認為「神聖」的範疇應該屬於宗教人文領域的研究,而非自然科學。但剛好相反,伯克斯教授的論述主張從傳統生態知識的角度來看,自然與人文社會領域應是彼此互融,相得益彰的。放在當今學界講求跨領域研究的重要性來看,這本書的論述與內容可説是非常適切的例證。於是,這本書就成了我在世新研究所教授關於生態論述時給學生的重要閱讀文本。不僅如此,它更在二十世紀末的臺灣社會有關原民狩獵文化與野生動物保育法的矛盾爭議中,提供了一條可供互相對話的知識途徑。同樣地,在馬告國家公園的共管爭議以及後來在司馬庫斯發生的櫸木事件中,這本書的內容都支持了原住民族知識對於自然保育的價值與應用性。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在臺灣還沒有很多自己的研究例證的年代,《神聖生態學》書中所提的論述與例證如果說是臺灣相關研究者的指路明燈,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2003 年在英國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舉辦的國際保育生物學年會中,我第一次聽到伯克斯教授的主題演說,他的演講內容正是強調在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所擁有的在地傳統生態知識是非常可貴的,這些文化資產對於保育世界上的自然資源具有非常關鍵的地位,同時這些知識亦能帶來在地社群的生計福祉與可持續發展的前景。他的一席演講對於正遭受馬告國家公園推動共管機制挫敗的我與一些原民夥伴而言,真是打了一劑強心針。同時,也鼓舞了我們繼續在原民部落中推動傳統生態知識的認識與建構,不知不覺就已經過了二十多年了。伯克斯教授的研究貢獻,除了提出傳統生態知識的重要性之外,同時對於「共有地」(commons)的理論化以及如何在共有地或是共有資源中透過共管的機制,得到互蒙其利的效果做出了貢獻。前者,是跟已過世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斯壯(Elinor Ostrom)一起合作,在許多自然資源管理的個案中找出原則,後者則是延伸到當代面對氣候變遷與環境衝擊時,如何展開韌性與可持續性的社會制度建構。其實,共有或是共管,都有一種內在的邏輯,就是任何生命(包括人類在內)與大地的連結性,可惜的是現代性的思潮、工業社會的發展以及將人與自然二分的當代科學觀將這樣的連結給破壞了。

  其實,《神聖生態學》這本書的真正價值,是試圖將這種連結性找回來,同時力陳一種有別於「化約論」(reductionism)且具有「整全觀點」(holism)的科學觀。這種科學觀,正如生態神學家貝里(Thomas Berry)所說,是蘊含著生態靈性的內涵。他說:「生態靈性,是頌揚人類與自然世界連結的一種信仰取向。生態靈性,在任何世界宗教中都得以彰顯,常常可見於獨特信仰系統內涵與大地神聖性的之間連結。」在此,宗教與科學並未對立,也不應該切割成不同且不相干的知識範疇。在這本書中,伯克斯教授透過一個簡明的圖示,將一個民族對世界萬物的命名與分類、運用自然資源的科技、相應的社會分工與制度、以及世界觀與信仰系統連結起來,認為這些面向都是彼此關聯且環環相扣的。在相當意義上,《神聖生態學》這本書是一個在自然與人文社會知識間尋求對話與連結的嘗試。如果我們在定義上,再延伸解釋「生態學」是一門Oikos(希臘文「家園」的意思)的學問,這本書基本上就是闡釋家園營造各個面向知識彼此相連的一些民族學觀點,因為每一個民族的文化生成都必然蘊含了這些在地的知識。因此,這本書對於原住民族的知識主體性有一定的助力。

  2013年,我有幸進入北醫的醫文所任教,在一次受派到加拿大的參訪中,我主動去拜訪了伯克斯教授以及他在曼尼托巴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的研究中心。印象中,在他研究室的公告欄上看到新近發表的期刊論文,不管是作為單一或是共同作者,在在都展現出他作為「以社區為本」(community-based)的自然資源管理研究的優秀資深研究學者風範。同時,更證明了他代表曼尼托巴大學擔任地位崇高的「加拿大國家研究講座」(Canadian Research Chair)的名譽絕非浪得虛名。他非常親和友善,不斷地詢問我的研究需求,想要盡可能地協助我,並且毫不吝嗇地跟我分享他的學術資源,當然對臺灣的傳統生態知識的發展現狀也保持著高度的興趣。看到他的布告欄文章,完全涵蓋我過去的研究興趣,不管是李奧波(Aldo Leopold)的土地倫理觀、宗教傳統與生態關懷、生態與社會文化體系的整合、氣候變遷與原民處境、與社區保育等,都讓我相當肯定來對了地方,並且找對了人。

  因為這樣,在往後的時日中我一共邀請他三度來到臺灣。其中在2013 與2017 年這兩次分別都用將近一週的時間,走入了泰雅族與魯凱族的傳統領域,與部落族人以及相關單位的官員們進行經驗分享與政策的交流。另外一次是2019 年接受國科會的國際研討會邀請擔任主題演說者,這個研討會的成果後來還因為他的協助成為國際期刊Sustainability 的臺灣專刊,並且出版專書。

  對我而言,《神聖生態學》這本書中文版的出版,真的並非只是一本書帶來的知識價值而已。回顧來看,這本書的內容連結到臺灣這二、三十年來關於自然資源管理背後的價值與理念的轉變,這個轉變的關鍵緊緊地與原住民族的文化與知識建構相連。更進一步說,這樣的轉變引導著臺灣社會從專家主導的管理模式逐步地朝向原民參與或是更尊重以原民為主體的共管方向,這本書從理論到實際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促進了這個關鍵的轉變。接下來是,如果我們前瞻來看,目前臺灣原住民族的知識建構工作方興未艾,這些工作所影響的層面已經不再僅止於自然資源的利用與管理,它可廣及到教育、文化、經濟、醫療等各方面的福祉,究竟傳統的知識在當代是否仍然有用?原住民族的知識能夠為當前世界面對的挑戰與危機,提供如何的解方?這是這本書仍能靄靄發光,持續展露智慧啟發的地方,我有幸參與在此一過程當中,並衷心地期盼這本書能為中文世界的讀者帶來此一知識行動的邀請。

  值得一提的是,在幾年前的一場晚宴中,當時林務局(現在已經升格為林務署)的林華慶局長提出翻譯的邀請,於是點燃了這本書翻譯的初衷。當時,我協助林務局帶著伯克斯教授以及林務局各林管處的同仁代表,首度與魯凱族民族議會合作,以「當我們同在一起」的標題在魯凱族的傳統領域裡進行走動式工作坊,探討自然資源的共管機制可行性。伯克斯教授在旅途中,始終保持著謹慎與留意的態度,適時地給予建議與促進彼此對話的鼓勵,讓我印象深刻。也是因為這趟走動式的工作坊,後來催生了如今的林務署與各原民部落的狩獵共管相關討論與機制。這本《神聖生態學》承載了伯克斯教授畢生的學術精華,但更難得的是他親自在臺灣原民部落走動時所體現的學者風範。

  這本中文版的《神聖生態學》出版,首先感謝林務署長林華慶博士的大力支持,同時也感謝翻譯者黃懿翎優異且流暢的譯筆,她是我指導的研究生,也是長期協助翻譯的夥伴,曾經合作翻譯《像山一樣思考》(Thinking Like a Mountain: Toward a Council of All Beings)以及《野犬傳命》(Wild Dog Dreaming: Love and Extinction)等生態名著,這本書的出版也感謝「臺灣共用資源治理學會」理事長顏愛靜教授在申請經費上的協助。最後,要感謝的是大塊文化出版社願意不計代價地支持這樣的學術經典作品在中文書市上流通。

初學者可以入門的生態學巨著
顏愛靜
臺灣共用資源治理學會理事長、政治大學地政系原碩專班兼任教授


  伯克斯教授是位國際知名的生態學家,著作豐富,研究主題包含社區為本的資源管理、調適性共同管理、傳統生態知識的理論及實踐。經由林益仁教授的引介,於2013年11月11到17日來臺參與「臺灣原住民族土地與自然資源管理政策與國際經驗對話」學術系列活動,並於15日的下午4點到6點,在政治大學就「原住民知識在資源管理及保育上的運用」的主題進行演講,他指出「傳統生態知識」是一連串「知識- 實踐- 信仰」的累積體,經由當地人的調適過程、世代傳承發展而來,而「原住民知識」(indigenous knowledge, IK)則指更廣泛定義為由原住民擁有的獨特在地知識,傳統生態知識是其重要的一環。他認為,「傳統生態知識應用於資源管理與保育的倫理面向」是最受關切的研究主題,因為這些傳統生態知識不僅包涵物理的層次,更深層地指涉整全的信仰、社會制度、知識系統及對世界觀等多種不同層次觀念的理解。例如:原住民文化裡即有環境管理倫理面向的詞彙,如「看顧大地」(加拿大奧吉布瓦族)、「關心鄉土」(澳洲原住民族)等。他列舉多個案例說明,其中玻利維亞安地斯山脈原住民的例子印象最為深刻,由於高於4,100公尺的土地原是印加帝國遺留的未墾地,但在氣候變遷的因素下,2004年的耕種地已達海拔4,150 公尺,2013 年的耕種地更向上開墾至4,300公尺。由此觀之,安地斯山脈原住民選擇在不同高度、不同山坡、不連續土地上耕種,顯示其具備抵抗氣候變遷的適應性管理的韌性,是擁有風險管理意識的專家。

  嗣於2022 年7月15日,於前林務局經費資助下,伯克斯教授再度應政治大學臺菲科研中心(CTPILS)、臺灣共用資源治理學會(TSCG)、臺北醫學大學人社中心(ReCHISE)之邀,於線上以「國際共用資源研究及臺灣政策制定參考」為題進行演講。除聚焦於說明當代財產權體制,及社會成員進行共用資源管理的集體行動外,亦列舉多個權力下放的共用資源管理案例。其一是澳洲的保護區由原住民巡守員負責守護,是一種原住民和政府共同治理體系。最後,則建議臺灣的共用資源管理研究可分生態系統與社會制度兩部分,前者因臺灣山區為複雜的系統,可以體現原住民韌性以及具備氣候變遷適應的能力;在社會制度部分則強調落實原住民族的權利,如資源控制、相關權利等。相關研究可以朝原住民權利、氣候變遷及社會生態系統的保護等方向發展,將有助於原住民族經濟發展、生計、性別等各層面的提升。

  上述的演講內容,多少已呈現在本書重要部分,透過譯者流暢的文筆,讓深奧的理論顯得易懂,而多個案例的列舉,使理論和實踐之間契合得宜,這是一本研究者可進一步省思,初學者可以入門的生態學巨著,值得特別推薦!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063491
  • 叢書系列:SPOT
  • 規格:平裝 / 440頁 / 14.8 x 21 x 2.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書展活動

 

內容連載

作者序

初版序

動筆寫這本書時,我必須時時提醒自己,近年來大家習以為常的知識,其知識量每十年就會翻倍成長。先不論這些知識量是由誰來評估,又是如何評估的問題,顯然關心傳統生態知識的人,都警覺到身邊的資訊爆炸性的成長速度。古老知識是否變得可有可無,或只是慘遭現代知識淹沒,淪落成一種註腳?傳統知識的研究又能為當代世界帶來什麼貢獻?英國哲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有句名言說道:「我們這時代其中一個問題是,思維習慣的改變遠不及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智慧只能隨著技術的進步而消逝。」本書即是試圖以相仿的思維來回答些問題。

原住民系統不僅具有學術方面的重要性,傳統知識的訓誡對於世界上其他地方具有實際的意義,尤其是生態方面。本書也提到,有越來越多人認為人們正慢慢進入新的紀元,屆時知識庫將比現代西方科學所建構的更廣大,因此無論是觀看、感覺或做事的方式,都會與現在大相逕庭。對於我們許多人而言,生態科學也促成了其中的歷史演進。羅斯札克(Theodore Roszak)1972 年出版的著作《荒野的盡頭》(Where the Wasteland Ends)寫道:「生態學早在異端的門緣徘徊已久。」三十餘年前,生態學極力承諾要踏入這道門內,而且「藉此徹底改革整個科學界……。但有個問題依然懸而未決,即生態學到底是末後的舊科學?抑或最新出現的新科學?」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自然科普、電腦資訊】天下文化電子書商業趨勢展:看見無限未來,單書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人文社科加碼折20
  • 三采暢銷展
  • BL漫畫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