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季_諾貝爾文學獎
只有兩個人【金英夏人間劇場.短篇小說集】(附作者語音問候QRcode與印簽扉頁)

只有兩個人【金英夏人間劇場.短篇小說集】(附作者語音問候QRcode與印簽扉頁)

오직 두 사람

  • 定價:420
  • 優惠價:79331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失去的痛有多大,放不下的執念就有多深。

人生遺憾無可避免,可能是一場無可預測的悲劇、可能是一個不慎做錯的選擇。當「失去」不幸降臨、在「那之後」的人生又該如何面對? 「韓國卡夫卡」金英夏帶來7篇圍繞著「失去」而寫的短篇故事:是因病離開的父親、是遭遇災難的親生骨肉、是不再有靈感降臨的失意作家......被留下來的他們,該如何處理傷痛? 小說家不願輕易給出一個溫暖療癒的答案,而是透過不同切角,帶讀者直面不同樣貌的「失去」,文氣在銳利中帶著溫柔,與自我挖苦的黑色幽默,讓人深思再三。也許傷痛本就無法癒合,但唯有意識到傷口的存在,才有放下與前行的可能。

加購推薦

( 未選購加購品 )

明細
 

OKAPI 推薦

  • 曹馭博/在機器文明開始之前,我們要先認識死亡——讀金英夏《告別》

    文/曹馭博,|,漫遊者文化2024年05月13日

    初讀金英夏《告別》讓我不斷回想起史蒂芬.史匹柏的電影《AI人工智慧》:同樣是困於人類和機器身份的男孩,同樣遇見全知者且更高階的存在,以及不斷在行動中與苦難的他者相遇,藉由一場場死亡去認識自己的哀傷旅程。但比起電影,《告別》的敘事視角是將死之人的回憶——比起情節的推演,金 more
  • 【故事快遞|三月號】打開書店員私人書櫃,精選8種無法對人明言地濃郁情感,誰都好,真希望有人來擁抱我

    文/博客來書店員2024年03月14日

    這個月我們精選8種讓人為之震動,揭露人性本來面目、無法溫柔的社會體制、童年後遺症、非典型少女.....的精采故事。在閱讀的過程中,與角色並肩一如童話故事裡的兄妹,順著作者留下的麵包屑前行,一路越行越遠,也慢慢拾回曾經完整的自己。直至故事最深最深處,不知道黑暗盡頭的那一邊有沒有迎向光亮 more
  • 看更多
 

內容簡介

7個關於「失去」的中短篇故事
7種人生的拋物線

「失去」不只有一種:
缺失、遺失、迷失、喪失、錯失、
散失、奪失、丟失、流失……
它有如一種墜落,有大有小、有輕有重,
但落地之後,我們還是那個完整的自己嗎?

◎收錄李箱文學獎、金裕貞文學獎、吳永壽文學獎 得獎作
◎收錄2021年韓國JTBC電視台改編劇集《尋找孩子》原作

  ◆

  「韓國國民作家」金英夏最短小鋒利的故事集
  從「失去」看人生有多荒謬、
  人可以有多少選擇    

  「失去」可能讓我們成為自己人生的邊緣人——是命運還是我們自己,不給選擇的餘地?
  金英夏的筆下沒有對或錯,當他挖掘我們身而為人最幽微的心緒,
  我們明白,這世上還有個人理解這樣的自己。

  ◆

  本書收錄金英夏7個中短篇故事,每一篇都在描寫「失去了」什麽的人,以及這些人「失去之後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這些人不只是外在發生變化,連內在也遭到破壞,小說敘述他們設法求生的每一天,如何填補或承受那份空缺,在世上生存下去。

  爸爸和「我」就像全世界使用某種稀有語言的最後兩個人。當其中一人先離世,被留下的人所在的世界,會是孑然的孤獨,還是前所未有的自由?——〈只有兩個人〉(缺失)

  失蹤11年的孩子回家了,他們夫妻倆的生命再次被丟到另一個軌道上。已經習慣不幸的丈夫,以及已經拋棄痛苦現實的妻子,茫茫然被迫面對這份上天的禮物:「失而復得」的枷鎖。                                   ——〈尋找孩子〉(遺失)

  小說家「我」喪失創作的喜悅,半推半就下接受出版社老闆的建議來到紐約閉關寫作,情況卻有如好萊塢黑幫電影的劇情般急轉直下……「我知道我不是玉米,但那些雞不知道!」                                         ——〈玉米與我〉(喪失)

  在〈人生的原點〉(迷失)中,醫療器材店老闆與初戀情人重逢後又驀地分道揚鑣:在〈西裝〉(錯失)中,出版社編輯沒有找回父親,而是穿著一套高級訂製西裝回來;在〈崔恩知與朴仁樹〉(散失)中,總編輯送別了人生落幕的老朋友;在〈神的惡作劇〉(奪失)中,四名參加公司新人研修營的年輕人莫名其妙成了「密室逃脫遊戲」的參賽者……當人生在世各種日常的光明與黑暗陷入失衡狀態,他們有人演戲來安慰自己,有人放棄自我安慰、拚命過著「那之後」的日子。

  金英夏以社會邊緣人極端設定的長篇小說著稱,這一次在短篇小說中從日常生活場景切入,讓讀者看到「失去」如何可能使我們成為「自己人生的邊緣人」,也讓讀者領略他以輕寫重、隨心所欲遊走人生悲喜曖昧界線的寫作功力。

  短篇小說集《只有兩個人》有如一艘試探金英夏深邃宇宙的探索小艇,書中不論是顛覆「理所當然」的想像力,或是精準呈現對於人生的幽默反諷,無一不能令人感受到百分之百的「金英夏風格」。透過多樣的情境、人物設定,他將個人内在的複雜感情、各式各樣關係的矛盾,乃至於我們處於所謂「命運」之下的苦惱,金英夏全都寫入故事了。

名人推薦

  「小說家透過理想主義的激發,以鋒銳的透徹,描繪人們的夢想與生活;金英夏在洞察人類普世問題上,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深度與憐憫。」――作家暨知名節目主持人謝哲青

  「……藝術要不是能使陌生的變熟悉,就是能讓熟悉的變陌生。我們看到有人同時做到這兩者。」――《忽然一陣敲門聲》艾加.凱磊(Etgar Keret)論金英夏作品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金英夏(김영하)

 
  1968年11月11日生,是韓國進軍國際文壇的先鋒作家,不少作品已經在美國、法國、日本、德國、義大利、荷蘭、土耳其等十餘個國家翻譯出版。
 
  他畢業於延世大學企業管理系,1995年在季刊《批評》上發表〈關於鏡子的冥想〉,登上文壇。同年八月,金英夏以長篇小說《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與趙京蘭(《烤麵包的時間》)同獲第一屆文學村新人作家獎,受到文壇和讀者的廣泛關注。1998年,《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在法國翻譯出版,隨後又推出了德語版,1999年,金英夏憑藉短篇小說〈你的樹木〉獲得著名的現代文學獎(第44屆)。
 
  2004年,韓國文壇颳起了強勁的「金英夏旋風」。他以短篇小說〈哥哥回來了〉、〈珍寶船〉及長篇小說《黑色花》在一年內勇奪黃順元文學獎、怡山文學獎,以及韓國三大文學獎之一的東仁文學獎。一年之內集三個著名文學獎項於一身,不僅成為年度文壇的一道亮麗風景,也是韓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罕見傳奇。
 
  金英夏給人的印象帶有特立獨行的感覺,他不畏世俗眼光,曾戴著耳環領取文學獎,原本學商的他,後來卻在韓國國立藝術大學教寫作,也寫影評、客串電影、主持廣播節目等等,以電影《腦海中的橡皮擦》獲得「大鐘獎」最佳改編劇本獎,2017年、2019年還擔任韓國tvN電視台《懂也沒用的神祕雜學詞典》固定來賓。他不只擅長運用媒體推廣文學,也關懷社會議題,並且勇於發聲。
 
  他擅長描寫都市生活的冷冽、無奈,現代人的黑暗面是他關注的主題,性愛與死亡更是他直接大膽的著力點。評論家將他比喻為「韓國的卡夫卡」,足見他的作品為讀者帶來的省思與衝擊,有其重要的代表性。
 
  著有長篇小說《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1996)、《阿郎,為什麼》(2001)、《黑色花》(2003)、《光之帝國》(2006)、《猜謎秀》(2007)、《聽見你的聲音》(2012)、《殺人者的記憶法》(2013),短篇小說集有《傳呼》(1997)、《夾進電梯裡的那個男人怎麼樣了》(1999)、《哥哥回來了》(2007)、《無論發生什麼事》(2010)、《只有兩個人》(2017),譯作有費茲傑羅的《大亨小傳》等。
 
  漫遊者已出版:
  ◎長篇小說
  《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殺人者的記憶法》、《光之帝國》、《猜謎秀》、《黑色花》、《我聽見你的聲音》

  ◎散文集
  《懂也沒用的神祕旅行:小說家金英夏旅行的理由》、《見》、《言》、《讀》

譯者簡介

胡椒筒| hoochootong


  專職譯者,帶著「為什麼韓劇那麼紅,韓國小說卻沒人看」的好奇心,闖進翻譯的世界。譯有《謊言: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潛水員的告白》、《那些美好的人啊》、《蟋蟀之歌:韓國王牌主播孫石熙唯一親筆自述》、《信號Signal:原著劇本》、《您已登入N號房:韓國史上最大宗數位性暴力犯罪吹哨者「追蹤團火花」直擊實錄》、《最後一個人:韓國第一部以「慰安婦」受害者證言為藍本的小說》、《朴贊郁的蒙太奇:韓國電影大師朴贊郁首部親筆著作》等。

  ●作品賜教:hoochootong@gmail.com ●Instagram @hoochootong.translator
 

目錄

只有兩個人(獲吳永壽文學獎)——缺失
尋找孩子(獲金裕貞文學獎)——遺失
人生的原點——迷失
玉米與我(獲李箱文學獎)——喪失
西裝——錯失
崔恩知與朴仁樹——散失
神的惡作劇——奪失

作者的話


 
 

作者的話

  我把七年間寫的七篇中短篇放在一起,出版了這本小說集,按發表順序排列的話,依次是〈玉米與我〉、〈西裝〉、〈崔恩知與朴仁樹〉、〈尋找孩子〉、〈人生的原點〉、〈神的惡作劇〉和〈只有兩個人〉。校稿的時候,我又重讀了一遍這些故事,不禁看到自己發生的變化,同時也看到我所生活的時代發生的變化。二〇一四年秋天發表的〈尋找孩子〉在最中間,那年四月發生了我們永遠也無法忘記的慘劇。當時,我正在為《紐約時報.國際版》寫專欄,寫的是每個月韓國發生的事情。四月的專欄,我寫的自然是發生在珍島前海、疑點重重的船難。我在文中提到「經歷這起事件之後,大韓民國必將轉型為與之前完全不同的國家」。把事實真相視為命根子的編輯詢問我這句話的依據為何,我回答:「沒有依據,這只是身為作家的一種直覺。現在大韓民國所有人都是這樣想的。」編輯卻說,無法接受這種大膽的預測。之後沒過多久,我便辭去了這份工作。我覺得作家不是去確認事實、尋找引用依據的人,而是應該代替大眾去「切身感受」的人。我遠離了那個了不起的事實的世界,重返毫無依據的預感的世界。

  〈尋找孩子〉在隔年的二〇一五年獲得金裕貞文學賞。我在獲獎感言裡寫了這樣一段話:

  「聽聞獲獎的喜訊時,我正在重讀卡繆的《瘟疫》。巧合的是,小說的背景正是四月十六日的奧蘭治。眾所週知,這場悲劇的前兆是一群老鼠。牠們跌跌撞撞地流竄到白日的街頭,然後成群死去。但人們極力迴避此事,無視這種徵兆。很快地,瘟疫席捲而來,整座城市因此封了起來。城裡的人明明是受害者,但他們非但沒有得到幫助,反而被徹底孤立了。有的人說這是上帝的懲罰,也有的人覺得這件事與自己無關,選擇了迴避,但也有人無論如何都想解決這個問題。滿城屍橫遍野,再也看不到希望。

  這樣的人間地獄讓人很熟悉,與我們在去年四月十六日之後目睹的現實十分相似。我荒唐地覺得卡繆是不是從這起事件獲得靈感,才寫了那本小說。當然,這種荒唐的想法是借用自法國哲學家皮埃爾.貝亞德那裡。他向我們介紹過一個有趣的概念:「預知抄襲」,意思是過去的作家會從未來的作家發表的作品中獲得靈感。如果只以不變的直線去思考文學史的話,這種概念不過是一個玩笑罷了。事實上,在我們所處的時代,所謂的線性時間沒有什麼意義,因為有的人是在經歷「世越號」船難之後,才閱讀《瘟疫》的。在這樣的讀者心裡,作品發表的順序有什麼重要呢?我們生活在一個幾十、幾百年前寫的故事與不到一年前發生的事件同時共存的世界,這裡既有能夠給下一代小說家帶來靈感的歷史事件,也有如同預測未來事件的作品。

  我在幾年前構思〈尋找孩子〉,寫好了開頭。當時我住在國外,這個故事與去年春天發生的船難沒有任何關聯。但在把陳放已久的初稿從抽屜裡取出來、著手創作是在船難發生之後,所以在寫這個故事的時候,的確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小說的主角因失去孩子而墜入地獄,找回孩子成了他唯一的希望,但之後他意識到,真正的地獄是從找回孩子的那一刻開始的。如今我們也知道了,人生中一定存在著無法完美復原的事情。對於經歷那場船難的人而言,他們沒有剩餘的選項,有的只是堅持熬過「那之後」的日子。

  如果說文學有什麼作用,我想就是用文字之網把過去、現在和未來捆綁在一起。換句話說,文學在我們充滿混亂且不易改變的人生裡,確立了某種返回的座標。透過文學把過去的事件帶到現在的讀者面前,透過現在寫的故事讓大家來預測未來。(下略)」

  重新閱讀這篇獲獎感言,不禁讓我覺得:以這篇小說為起點,我過去七年的人生也被分成了兩截。在前期那三篇中,〈玉米與我〉描寫了窩囊且不懂事的小說家,〈西裝〉裡出現一位為取回父親骨灰而專程飛往紐約,但最後只穿了一套西裝回國的編輯,以及一位因員工堅持要做單親媽媽而大傷腦筋的出版社老闆。相比之下,後期的四篇顯得晦暗很多,雖然看似是以喜劇開場,但劇情發展越來越沉重,最後會覺得像是看了一場悲劇結局的電影。無論是孩子被誘拐、失去初戀情人、放棄逃生的希望,還是目睹父親之死的女兒,這些故事都是我在不知不覺中寫出來的。

  但重新閱讀後發現,前三篇也是關於人們喪失什麼的故事。小說家喪失了創作的喜悅;編輯沒有找回父親,而是帶回了一套西裝;老闆送別了老朋友。只是說,這些人物沒有承認自己經歷的喪失罷了。只要相信自己不是玉米就可以,至少帶回了一套父親的西裝就可以,告別偽善就可以——這些人物都在演戲來安慰自己,但〈尋找孩子〉之後的人物就略顯不同。他們放棄了自我安慰,拚死地過著「那之後」的日子。二〇一五年寫下的這段話,似乎暗示了我之後要寫的小說。

  「如今我們也知道了,人生中一定存在著無法完美復原的事情。對於經歷那場船難的人而言,他們沒有剩餘的選項,有的只是堅持熬過「那之後」的日子。」

  這世上有很多即使深陷失落之中,卻仍努力以開朗的表情生活著的人們。我不知道什麼所謂的事實,我只知道我能感受到他們。他們存在於我的心中,而我也在他們心裡。

二〇一七年 五月
金英夏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898619
  • 叢書系列:韓國文學
  • 規格:平裝 / 328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神的惡作劇》
 
無法離開房間,無法離開這個恐怖、令人生厭的房間,再怎麼想盡辦法也走不出這個房間——這是他們得出的結論。
 
「我現在已經記不清是怎麼到這裡來的了。」
 
靜恩聽到秀貞近似喃喃自語的聲音,附和說道:
 
「感覺我們就像一直生活在這裡一樣,而之前的人生就像前世。我們到底在這裡待了幾天?」
 
「同樣的問題,同樣的回答。到此為止吧。」
 
仍沒有放棄的泰俊在房間裡尋找著提示,略顯不耐煩地說。
 
「只要找到提示,我們就可以出去了。」
 
「唉,我們出不去的。」
 
慶宰坐在單人沙發上,對著朝自己走來的泰俊說。
 
「我也知道,但四處找找看也沒什麼損失啊。你起來一下,那個沙發應該有藏著什麼提示。用刀劃開坐墊看看。」
 
徒勞無功。慶宰搖了搖頭。
 
「好好的沙發會被你毀掉的。他們怎麼可能把提示藏在沙發裡呢?難不成每進來一批人都要換一個新沙發嗎?」
 
「這是正常的密室逃脫遊戲嗎?很顯然不是嘛!我們都進來幾天了?能做的都做了!」
 
泰俊伸出左手揪住慶宰的衣領,想把他拽起來。
 
「喂,起來一下有那麼困難嗎?」
 
慶宰一腳踹向泰俊的胯下。泰俊發出「呃呀」的慘叫聲,接連往後退了幾步,美工刀「噹啷」一聲掉到地上。
 
「我說沒有提示就沒有。你要是不想變成廢人就給我住手。」
 
慶宰從沙發上站起來,撿起掉在地上的美工刀,嗒嗒嗒嗒地推收了兩下刀身,然後把刀放進自己的口袋裡。被踢到要害的泰俊痛得在地上直打滾。慶宰又用鞋頭碰了他兩下。靜恩上前把慶宰從泰俊身旁拉開。
 
「你快住手,幹嘛打人啊?泰俊,你沒事吧?」
 
慶宰又一屁股坐到單人沙發上。
 
「誰叫那傢伙來招惹我,竟然敢揪我的衣領!」
 
躺在床上的秀貞為了抹去眼前的現實,把毯子一直拉到眉頭上。泰俊掙扎著站起來,瞪了慶宰半天,然後一聲不響地走到秀貞躺著的床邊,在床尾坐下。靜恩呆呆地望著寫有地址「貝克街221號B」的門牌。
 
「你們不覺得很好笑嗎?門牌應該掛在門外,告訴大家房子的主人是誰,但這個門牌卻掛在屋裡。」
 
「這裡沒有外面。」
 
慶宰的語氣像是在告訴大家好消息一樣。他起身說道:
 
「我們重新開始吧。」
 
慶宰要大家讓開,往鐵門直直衝去,但鐵門文風不動。大家都說硬撞沒有用,慶宰卻不聽勸。
 
「愚公移山。你們等著瞧,每天這樣撞幾次,總有一天會撞開的。」

會員評鑑

4.5
3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3
4.5
|
2024/06/18
看到書名「只有兩個人」以為每篇的故事主線是以兩人為主角構成,但實則不然。
每一篇故事都不同類型,雖然劇情很有趣,但可惜的是有幾篇我無法完全理解作者要表達什麼。
但不表示這本書就不推薦,反而很適合讀書同好會的人拿來討論,也許能從不同觀點切入。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1/12
劇透警告

小說家金英夏說:「我覺得作家不是去確認事實、尋找引用依據的人,而是應該代替大眾去切身感受的人。」

而這樣的感受摻雜著許多複雜的因素,也可能同時存在看似矛盾的兩種結果,就如同「失去」與「得到」可能先後來到,亦可能相互伴隨,無所謂「失去」即是悲傷的代名詞,而「得到」也可能迎來另一場風暴。

《只有兩個人》這本書收錄了七個中短篇故事,從生活的角度切入,詮釋人生中的每個選擇都像是一場賭注,無論是奮力掙扎或是不經意的瞬間,可能都造就了往後截然不同的人生,無法事先預期事情的結果,也注定完美復原的想法是種奢求。

想特別提及的是在金英夏筆下的故事,「憐憫」也可能是危險的,當我們自認為滿足他人需求並發揮關愛之情的同時,在無形中也可能讓我們自身受到束縛或因此踏入險境而不可自拔,這無疑是一種對讀者的提醒,也讓我們去思考如何在表達同理心之際還能保全自己?

金英夏的這七篇中短篇小說只能用三個驚來形容:「驚駭」、「驚愕」、「驚艷」。

很少有一本書的每一篇都令人印象深刻,百轉千迴的情節非常緊湊又不至於讓人頭暈目眩,可以看出金英夏亟欲貼近每位人物的企圖心,又不脫對現實的諷刺與闡述。
展開
user-img
4.0
|
2024/01/02

-
#只有兩個人 #오직두사람 #金英夏 #김영하 #胡椒筒 




身陷沼澤太久,以至於忘記了這裡是沼澤。現在就逃走吧。




✏️以七個短篇小說集合而成的小說集,金英夏的作品總是令人難忘,你會感到前所未有的感受以及想像空間,就像書中所說:我們需要切身感受。每個人的想像都不一樣,所感受到亦不會相同。在荒唐的世界之中生存,閱過無數關於荒誕無稽的世界,也仍然會被其寫作而驚覺世界的無奈;在這年裏,就讓我們看清世界,將自己的身心靈投進這個深潭,記得要保持獨有心態,努力地將世界擊碎吧。




《尋找孩子》——遺失👦🏻👧🏻
📄當「失而復得」的時候突然降臨於你面前,你會如何去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切?脫離了現實、拋棄了痛苦的人生,因一次的錯誤造成孩子的失蹤,再次尋回的時候卻與幻想相抗衡⋯⋯
發生過的過去不能夠復原,所造成的傷害亦無法痊癒,就如主角的一句:「過去的事怎麼改變?不管是誰的錯,發生的事已經發生了,就這麼活下去不行嗎?」
一個極其諷刺的故事,完美的利用首尾呼應將故事串連起來,當初因自己的一次疏忽而導致人生故事的轉變形成無可救藥的轉捩點,最後失而復得卻裝作沒事,這真的是人類應有的價值觀嗎?遺失了的東西來來回回也是失去了自我,不能以一句重頭來過便將往事拋棄:愛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崔恩知與朴仁樹》——散失📜🗳️
「一旦中了圈套,就沒有逃生的辦法了。在所謂人生的法庭上,我們都有罪。你一定要牢記我這個被判了死刑的人講的話。」
📄在這個無情的世界,切忌衝動行事,你往往不會知道身邊的人怎樣想自己,到最後失去一切的只會是那個「偽善」的自己。當身邊人有困難的時候,卻不能向眾人開口要求幫助,而你是那唯一能夠幫他的那個人,你會伸出援手嗎?那你會為了那個毫無關係的陌生人獻出生命嗎?




📍現實生活中作為一個單純的好人,終將不會給你帶來好的結果;人是需要帶有一定程度的心智及計劃,每當遇上突發危機時,需要懂得運用自如的手段面對,並不是光單純為幫助別人而活,卻默默地被對方利用。




 「如今我們也知道了,人生中一定存在著無法完美復原的事情。對於經歷那場船難的人而言,他們沒有剩餘的選項,有的只是堅持熬過「那之後」的日子。」




📍在這人間地獄之中,有著不同性格的人與事不停不斷的發生跟變化,就只有自然地順從著世界的規條行走才免得被人淘汰;我們都是被囚禁的人們,在無盡而又被迫推進的空間中行動以至進化。雖然無法改變這事實,但我們仍可以以自我意志作行動,就只有抱負自我以及個人意識的人能夠從社會中突圍而出,盲目追求或服從或沉迷於想像,就只會淪為社會的實驗品,唯有自行決定自己的命運,在不同人中利用自己的能力告訴他人:我是決定這個世界的那個人。




❤️‍🔥感謝漫遊者文化的Steve邀讀精彩的作品,非常感謝帶進金英夏的文學作品讓各位認識,希望大家都能夠感受到作者的內心感受跟寫作意義✨❣️




/
評價:📚📚📚📚(4/5)
易讀性:🔖🔖🔖(3/5)
—————————————————————————————————
。屍橫遍野的世界,只有無視一切才能對抗悲劇。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日系推理】特殊傳說漫畫|單書85折、三書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寵物&植物展(止)
  • 奇幻基地x春光
  • 金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