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開學書展
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

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

  • 定價:380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4年10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加購推薦

( 未選購加購品 )

明細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一個進過殯葬業、賣過線上遊戲寶物、
  做過房地產廣告文案和翻譯機中文編輯的另類基層社會課公務員,
  建議大家獨居安老該有的準備。

  趨勢話題「無緣社會」、「長壽地獄」之後,臺灣現場實況,基層公務員說給你聽。
  老死人生大事國家如何處理?計畫獨居安老個人如何準備?

  六十五歲算是人生的一個大考,之前所有累積的事物,無論是關係、負債、病痛,都會成為在轉職成「老人」這個身分時,無以迴避的重量。
  坐鎮區公所社會課老人福利櫃檯的我,何其有幸,在這些生命隕落之前,成為接住他們最後一張網子的一條絲線,提供或多或少的幫助。
  ──李夏苹

  李夏苹初入職場時,曾短暫待過殯葬業、賣過線上遊戲寶物、做過房地產廣告文案和翻譯機中文編輯,但都待不久。求職不順的她努力考上了公務員,原本在區公所處理文化行政業務,突然被調到社會課,負責老人福利櫃檯業務。

  有一天她被交辦處理一項「點交獨居老人遺產」的工作,讓她心中生起莫名恐懼,且冒出許多執行流程的疑問,「如果第一線的我們都不知道要怎麼做,那麼,一般人應該更難清楚國家是怎麼處理獨居老人的遺體和遺產?」為此她透過訪談、研究,並添入職場實際案例及個人反思來撰寫此書,試圖勾勒出老死大事在國家機器下可能的面貌,以及人們可以如何安排老後生活的誠摰建議。

名人推薦

  洪士峰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副教授  
  專文推薦

  大師兄  殯葬作家
  方荷生 忠勤里里長
  王薏絜  電視台資深文字記者
  李若綺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汪其楣 拈花微笑聾劇團藝術總監
  房慧真 作家
  秦綾謙  TVBS 新聞主播
  畢柳鶯 醫師、《斷食善終》作者
  陳維萍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安老所所長
  劉紹華 醫療人類學家
  劉維公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專任副教授
  燕茹 遺屋清潔社工
  鍾彥彬 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共同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當我們開始面對孤獨死,正視這個議題,臺灣社會也將鋪陳屬於我們避免孤獨死的光明故事。──洪士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副教授

  生老病死,人間四味,是我們無可迴避的歷程。然而,在生老病死之前,若加上「孤獨」這個狀態,許多人可能會感受到深深的無助和悲傷,彷彿秋風吹過,整個世界變得陌生而荒涼。
  作者在公務生涯中,負責處理獨居長者遺產點交,近距離嗅到「即使死去也無法擺脫的邊緣苦味」——那正是社會工作現場日常瀰漫的氣息。當我們步入有史以來人類活得最長、卻也最孤獨的時代,如何找回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連結,不僅僅是個人六十五歲「轉職」成為老人的一次大考,也是政府、企業及第三部門對應孤獨死議題,迫切需要研發的處方。僅此,才能讓那些飄零的心、疲憊的靈魂,仍願意盼望,不致失去對人間的信心。──鍾彥彬,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夏苹


  披著公務員外皮的詩人,盡可能保持與兩者的安全距離。逃回母星前只能把自己寄放在地球,生了三個小孩。非必要不看影片不聽音樂。成大中文九四級,研究所跑去台北讀社會學。一度想在專長欄位填吸引力法則和發票中獎。人生目前的高峰是認識五十名以上的百歲人瑞。若你認識友善房東或你本身是,請跟我聯繫:solarpath820@gmail.com。著有詩集《鹿就是這樣變成馬的》。
 

目錄

推薦序 當我們開始面對孤獨死…… 洪士峰
前言 孤獨死雖然令人不安,但是時候讓我們來談一談了


第一部 我就是這樣成為公所社會課公務員
「妳就做到今天,下週不用來了!」/老人福利櫃檯:異文化衝擊的田野/從退信開始的「消失的老人」循線解謎

第二部 我在老人福利櫃檯看見的日常與艱難
受暴阿嬤的老年悲歌/名下財產三億卻沒錢吃飯的A君/「叫他去睡X陽公園」:無家者想有個家有多難……/「以前當小主管,也幫助過人,怎麼會變這樣?」

第三部 沒想到我要去清點獨居老人孤獨死後的遺產
「新承辦妳好,麻煩妳去點交國宅內死亡的獨居老人的遺產。」/直擊遺產點交現場:死了一位獨居老人的客廳/獨居死亡的未來/先別嚇跑,用我剛學到的社會學談談死亡吧!/捐棺:用業力法則創造財富的古老傳說/從傳說中的三萬塊到聯合奠祭/「他是我爸,但我不想認他的遺體。」/「沒有人要做,你就跳出來!」/「遇到一具屍體,是誰都會害怕。」

第四部 即使死去也無法擺脫的孤獨苦味
開不出死亡證明的馬阿姨/民代的冥婚妹婿黃爺爺/路倒死亡的更生人周阿公/「人死多久會發臭?」熱心鄰居意外發現的獨老死亡事件/冰存過久的遺體

第五部 基層公務員也能為邊緣角色發聲
公務員是個限制點到滿的職業?/在體制裡衝撞體制/榮服處的案例/「我們去取令箭!」護理之家探訪阿水阿嬤/大家都是「人」,不要放棄溝通

第六部 如果孤獨死是你我的未來
誰說孤獨死一定是壞事/醫療死比孤獨死更悲傷的佐證/無人送終,生前契約可行嗎?/機構安老臨終的可能/無力殮葬與民間力量/善願愛心協會行善體驗營/想像死亡:若人生值得一場好死/給計畫獨居安老的你一些建議

後記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好奇……
 



當我們開始面對孤獨死……  
洪士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副教授)


  如果說死亡是每一個人共同的宿命,那麼宿命之外,本書作者則開啟了屬於她特有研究死亡的「天命」。

  我和李夏苹相識於臺北教育大學多元文化與發展碩士在職專班。查了一下論文指導紀錄,夏苹是從二〇二一年三月開始找我談論論文主題。我們從中低收高齡者的日常觀察、機構老人的處境,一路到獨居老人的志工組織研究,每個主題夏苹都花了一些時間消化研究文獻,看似可行的主題可能因為「機緣」未到而被擱置。找尋研究主題總是讓人感到不確定和沮喪,但往往會出現轉機。

  時序來到七月某個夜晚的線上會談,正在區公所社會課服務的她,開始和我聊起工作上處理獨居老人死亡業務的經驗,高阿姨案例裡基層公務員和員警、里長、幹事互動的場景,讓我聽得入神,也確定了這會是屬於夏苹才能完成的論文。身負工作、家庭、學業三重壓力的她,即便田野就在自己的工作場域,也花了一年的時間才提出正式研究計畫,通過計畫後又經過一年的資料蒐集與書寫,在二〇二三年六月完成〈有名無主獨居老人遺體處理及遺產點交的行政流程〉的碩士論文。

  書寫至此,讀者千萬別誤會這是一本碩士論文改寫而成的書,雖然當初夏苹跟我透露要以論文同樣主題出書,我也這麼猜想。讀完整本文稿,我要再強調一次,這真的不是碩士論文改寫而成的書籍!明白的說,它跟碩士論文差異頗大,褪去學術書寫的要求,作者更自由地書寫她認為有意義的故事,活生生記錄著獨居老人家庭孤立與經濟困頓的情境,也將在公務體系裡工作者的無奈描繪得栩栩如生。就在硬著頭皮也要研究的「研究生」、想要熱血又害怕連累其他同事的「基層公務員」,以及勇敢的「母親」等三位一體的靈魂附身,才得以將灰暗、冷僻的孤獨死議題,寫得生動有趣。如果要我定位這本書,我認為這是作者作為基層公務員在處理孤獨死業務以及研究經歷中的重新自我扣問。前段我刻意把夏苹完成論文時程逐一記錄下來,主要想表達本書作者尋找答案的究竟旅程是來自於過去研究一點一滴的積累,真誠而且充滿意義。

  第一個有意義的發問是誰容易發生孤獨死的討論。依據美國洛杉磯無人認領死亡(unclaimed deaths)記錄的數據顯示,無人認領遺體的比例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上升。一九七〇年代末大約為百分之一.一五,在二〇〇三年上升到百分之三,二〇〇九年再微升至百分之三.一六。其中,又以「家庭孤立」、「經濟困境」與無人認領遺體之間的顯著關聯。這個研究統計分析初步指出,沒有家人在身邊、從未結婚、離婚或分居的狀態有更高機率發生無人認領的死亡。這份洛杉磯無人認領死亡的社會學研究還發現其中的性別差異。離婚和分居的男性有比較高的機率發生無人認領死亡,未婚女性預測了無人認領死亡率的增加。也就是說,男性高齡者比女性更容易因為離婚、分居而與家中親人斷了聯繫而發生無人認領的死亡。總之,無人認領死亡反映了在死亡前幾年和幾個月內的家庭和經濟環境。雖然夏苹描述的幾個案例並不全部屬於無人認領死亡,但也呼應了孤獨亡者的家庭孤立和經濟困境。

  第二個意義來自於我們為什麼害怕孤獨死的討論。有份人類學的研究指出,在日本「善終」的腳本包含著去世的人被後代恰如其分地對待為「光榮遺體」(honourable remains)的過程,如此儀式的進行才能使亡者順利過渡到來世,後世子孫才能持續繁榮。否則,任其肉體的腐爛、街頭死亡(street death)是一種「壞死」(bad death),會產生不安定的靈魂(unsettled spirits)是互惠與再生輪迴的對立面,破壞並威脅家庭或社區的秩序。

  好啦!不要這麼黑暗,有沒有什麼光明的故事說來聽聽?有啦!雖然人們害怕孤獨死(isolated death),但也可能在社區生活中出現轉機。橫濱壽町因為無家者而發生愈來愈多孤獨死的案例,壽町的社區為防止底層民眾的孤獨死,由社區非營利組織發起「看護志願者計畫」,這是一項預防孤獨死的臨終社區陪伴活動,集合學生志工與社區居民,定期訪問臥床病患、查看患有失智症者的行蹤,以及協助購買日常用品,讓獨居者避免孤獨死。當我們開始面對孤獨死,正視這個議題,臺灣社會也將鋪陳屬於我們避免孤獨死的光明故事。

  一開始我就說夏苹帶有特有研究死亡的「天命」,因為她的研究成果已經將屬於個人的煩惱轉化為一個公共的議題。像是配偶或三親等內親屬才能領遺體的規定已經不合時宜,尤其後現代社會出現各種多元家庭型態,當今臺灣法律已經不符其所需。疫情期間,許多染疫而去世的亡者,無法好好送別的親友至今仍讓人感到遺憾。疫情後,這樣的劇碼還是繼續出現在孤獨死的案例中。明明可以擁有一場屬於個人化的喪禮以安慰活著的友人,卻眼睜睜看見亡者只能進入聯合公祭而徒留遺憾。在這本書出版的同時,我們已經將夏苹的研究發現以及所牽涉之相關法規,提供給立法院三黨團做進一步研議,期待我們的法律能更友善無親屬的獨居者。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063675
  • 叢書系列:Change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x 1.7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測你的MBTI

 

內容連載

前言
 
孤獨死雖然令人不安,但是時候讓我們來談一談了
 
距今三年前,從沒想過我的第二本書會是跟獨居老人死亡有關。
 
第一本書是自費出版的詩集。生嫩的出版新手我,配上同樣初出茅廬的出版社與勇者設計師,在出版巨獸面前,用了怪招—詩集的封面以黑卡燙上黑字,各自黏上一隻手工剪裁的毛茸茸的貓咪(也是黑色的),內頁用粉色紙印出我不怎麼修飾的詩句。
 
自費出版與奇特的書籍封面設計雖然吸睛,但不至於讓詩集大賣。這趟奇幻旅程的展開,要歸因於我跟出版界的不熟。當時寫了一篇〈請問通路,你為什麼賤賣我的新書?〉的臉書抗議文,闡述我在自費出版、自主定價後,卻遭遇了大型通路不由分說地打了七九折販售。那篇貼文意外地獲得不少迴響,也似乎讓我的詩集賣得不錯。帶著詩集,我辦了好幾場分享會,從臺北國際書展到幾間獨立書店,分享會的形式多元,與在北京開過書店的我哥李擴(Tony Li)、大學同學《女子山海》的作者劉崇鳳、張卉君對談;甚至跨足到北京、上海去分享我的自費出版詩集,現在想起來,這些經歷也太大膽了,簡直不可思議。
 
我高中時只有一個志願,沒有之二:考上成大中文。讀書和寫作成為我的浮木,是國中陰鬱的升學壓力逼出來的結果。猶記得抱著《紅樓夢》、金庸小說、倪匡科幻和三毛散文入睡的夜晚,攤開六百字稿紙一個字一個字填滿的快樂。在那些日子裡,文學讓我除了滅頂之外有其他選擇,透過書寫,找到專屬於我的立足之地。
 
如願考上成大中文的我,過了最開心的四年大學生活,盡情遊玩、談戀愛、與同學一同寫詩、排戲、蹺課,自始至終只記得要當個特別的人。未想過出社會之後,我要跟其他人一樣被塞入一個「我個性外向、積極進取、善於溝通協調」的業界罐頭想像裡。在跌跌撞撞換了四個工作之後,我一咬牙投入公職考試,準備了幾個月,考上了普考。成為了一名再也不用擔心主管跟我說:「妳就做到這週五,下禮拜一不用再來上班了」的公務員。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最新巨作《連結:從石器時代到AI紀元》,洞悉人類發展的急迫選擇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參考書(9/7-9/10)
  • 年度關係展
  • 年中考試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