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書展
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

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

  • 定價:450
  • 優惠價:79355
  • 優惠期限:2024年09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AI 只是標配,思考才是你的武器,
取代你的人,是會用 AI 的人!

史丹佛電腦科學專家程世嘉,
深入淺出,轉譯AI 帶來的質變,
搞懂AI世界的底層邏輯和生存法則,
讓你在工作、學習、商業上全面超車。

  「Sega,一位台大/ 史丹佛高材生、Google 工程師、AI 領域創業家,是不少人面對 AI  焦慮的大海浮木。那種日以繼夜盯著 AI  發展的工作,就交給專業的他吧!世界雖快,透過 Sega  的深入淺出的轉譯,讀者的心,則可以慢!」——簡立峰(iKala董事、Google 台灣前董事總經理)

  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

  底層邏輯1 機器會取代重複性「任務」,不能只當工具人
  底層邏輯2 人才M型化,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底層邏輯3 不變的價值才是真正有用的寶物
  底層邏輯4  AI如水電,沒它不行,有它不夠
  底層邏輯5  AI可讓事務指數型成長
  底層邏輯6  AI是標配,你的選配要夠厲害
  底層邏輯7  AI如水電,要打開就能用

  生存法則1 打不過AI的,就讓AI幫你做
  生存法則2 在萬物皆可外包的時代,唯有你的腦袋不能外包
  生存法則3 成為心態開放的雜學者,再將一件事做深
  生存法則4 虛幻的「按讚數」會侵蝕你,別讓社群網站主導人生
  生存法則5 情況未明前先躺平一下,讓科技巨頭火拚就好
  生存法則6 要有自己的想法、發展只有你能做的能力
  生存法則 7 批判性思考能力夠強,才能駕馭AI

強力推薦

  王伯元|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呂冠緯|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林冠羣|KKBOX 創辦人
  林昭陽|中華電信總經理
  林憲銘|緯創集團董事長
  莫綺慧|BIPO 北亞區董事總經理
  陳佳文|中信金控總經理
  陳炳宇|台灣大學 D-School 院長
  陳秋瑜|Yourator 數位職涯平台創辦人
  游名揚|雷亞遊戲執行長
  黃翠慧|和通創投集團董事長
  劉兆凱|東元集團副會長
  鄭博仁|心元資本創始執行合夥人
  簡立峰|iKala 董事、Google 台灣前董事總經理
  顏漏有|AAMA 台北搖籃計畫共同創辦人與校長
  龔師賢|iKala 共同創辦人
  C. Karen Liu|史丹佛大學電腦科學系教授
  (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程世嘉
 
  史丹佛大學電腦科學碩士,台大資管系學士。曾任 Google 軟體工程師,參與 Android 多媒體框架、地圖及中文搜尋等專案,將機器學習融入創新科技產品。2015 年潘文淵獎得主,專長人工智慧,也是台灣第一位登上 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的講者。
 
  現為跨國 AI 公司 iKala 愛卡拉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iKala 以「AI 賦能」為使命,讓客戶能夠以 AI 為核心來達成事業轉型、加速、及創造新商業模式的目標。熱愛閱讀與寫作的他,集學霸、AI 專家、文青於一身,是台灣新創科技的代表人物。
 
蕭玉品/採訪整理
 
  曾任《遠見雜誌》記者,跑過科技、服務、文教,現為自由撰稿人。著有《撥雲迎驕陽:生技中心的探索與創新》(合著)、《看見教育的光:中原大學的全人之道》(合著)。
 

目錄

推薦序    有溫度的書寫,化解你的AI焦慮    簡立峰
自  序    AI 高速發展時代中的那些變與不變

前  言    當科幻電影場景成為日常 

PART 1 職場與工作
當AI成為標配,你的獨特性更重要

Chapter 1   會取代你的,是會使用AI的人
Chapter 2   善用生成式AI,工作產能超車
Chapter 3   不變的東西,更有價值
Chapter 4   拋開成見與人設,職場是共學場域
Chapter 5   未來你的同事可能會是機器人
Chapter 6   鍛鍊同理心,大家一起升級

PART 2 學習與思考
與AI共處,你的腦袋不能外包

Chapter 7   成為心態開放的雜學者,深耕專業
Chapter 8   當AI成為日常,對人文的需求更強
Chapter 9   邏輯、表達和語文能力是決勝關鍵
Chapter 10  「解決問題」是最有效的學習
Chapter 11  鍛鍊自己「問對問題」的能力
Chapter 12  批判性思考能力夠強,才能駕馭AI
Chapter 13  打破慣性,培養成長心態
Chapter 14  開啟深入對話,良師不可或缺

PART 3 商業與經營 
了解AI的強項與短板,借力使力
Chapter 15  如何拿到這班AI高速列車的車票?
Chapter 16  順勢「加值」,不用大變身
Chapter 17  說是「生成」式 AI,但「理解」其實更重要
Chapter 18  在科技巨頭肩上,尋找不可取代的機會
Chapter 19  發展AI策略前,先有好的數據策略
Chapter 20  建立「AI大腦」,讓使用者信任
Chapter 21  向世界學習經營心法 

PART 4  當前與未來
看懂AI技術現在進行式
Chapter 22  AI助理、機器人與AI醫療即將大爆發
Chapter 23  「少即是多」的AI設計趨勢
Chapter 24  回歸數位經濟本質,認清科技巨頭的算盤
Chapter 25  不需要為了面子,重新發明輪子
Chapter 26  資安與AI可信度是重中之重

 

推薦序
 
有溫度的書寫,化解你的AI焦慮
簡立峰(iKala董事,Google 台灣前董事總經理)
 
  2022年底ChatGPT 橫空出世,電腦開始可以說人話,能自動創造各種內容。原本屬於科幻小說的場景,就這樣突然出現在世人眼前,讓AI時代提早到來!
 
  世界各地的人們,開始有如盲人摸象,對AI無限想像,充斥各種好AI與壞AI的論戰。關心AI的人,充滿焦慮,擔憂被AI取代,也深怕跟不上AI每週一變的快速腳步。
 
  右手創業、左手寫作的AI奇才
 
  Sega,一位台大/史丹佛高材生、Google工程師、AI領域創業家,他專業且生動的一篇篇作品,就成為很多台灣人的必讀,媒體記者編輯的最愛,是不少人面對AI焦慮的大海浮木、亂世明燈。
 
  我與Sega有很深的淵源與情誼。他是2006年我在Google工作的第一位實習生,也是第一位勇於離開舒適圈創業的Google 台灣工程師。Sega在台大資管系念書時,我還是該系與中研院合聘教授。2020年我從Google退休,更擔任Sega所創的iKala科技董事迄今。
 
  Sega 真的是人如其文,他學的、做的都是AI科技,可是他談的是人性,更確切說他更關心人、關心台灣社會。閱讀Sega的作品,是有溫度的,清晰沒有壓力,有節奏但不販賣焦慮。
 
  會取代你的是會使用AI的人,本書一開始Sega就以此警示讀者。AI改變職場風貌,也將帶來機會。事實上根據Statista 網站統計,約74%台灣人從未使用ChatGPT,也只有4.5%較常使用,遠低於許多先進國家,台灣人確實需要加把勁。
 
  但Sega也說,AI作品不如有生命意義的故事動人,而職場高度,更是由企圖心與動機決定,AI幫不了。這是他用心站在讀者角度的鼓勵與提點,這樣的文章肯定不是AI生成的。
 
  深入淺出,轉譯AI帶來的質變
 
  如果2023年是生成式AI元年,2024年就是人機協作元年,AI將成為職場裡的同事、未來小孩的學伴,我們都得學會與機器共創。習以為常的做事方式、教育方法都將改變。在Sega的書裡,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些即將到來的變革。
 
  對新創、對企業、對AI生態系的各種發展,Sega也有很多獨到見解。AI科技巨頭的軍武競賽日趨激烈,媒體競相追逐,Sega自身的學習與工作經驗,讓他比一般AI工程師更能破解產業的競合,也比媒體更能突破五里霧,撥雲見月。企業苦於缺乏數據,缺少人才,Sega也能從iKala的經驗,提出有效建議。而同屬數位新創,Sega對後進創業者,如何在巨人肩膀上找出自我優勢,是自我突破,也是給同儕誠摯建言。
 
  Sega創業繁忙,又勤於研讀新科技,我都還疑他偷偷開發AI程式幫他讀書、創作。不過您若閱讀過他寫給iKala員工動輒數十頁執行長報告,您真的會相信有神人如Sega,右手創業、左手寫作,樣樣精通。
 
  對讀者而言,有這樣深度且快手的作者是幸福的。如他序言自述,那種日以繼夜盯著AI發展的工作,就交給專業的他吧!如此一來,世界雖快,透過Sega的深入淺出的轉譯,讀者的心,則可以慢!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557444
  • 叢書系列:財經企管
  • 規格:平裝 / 312頁 / 14.8 x 21 x 1.5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影片介紹

影片來源:天下文化出版社 提供
 

內容連載

【自序】
 
AI 高速發展時代中的那些變與不變
 
「世界越快,心、則慢」是一支金城武代言的廣告影片當中的提詞,也是我很喜歡的一段哲學敘述。在美國,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 提及自己常常被問:「未來 10 年內什麼事情會改變?」但他認為更重要的問題是:「未來 10 年什麼事情不會改變?」
 
AI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當中,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我寫完這本書的當下,當中的很多資訊已經需要更新了:更先進的大模型出現,更像人類的人形機器人展現出驚人的能力,監理機關更積極地介入科技公司的 AI 發展 ……。
 
在這些令人目不暇給的快速變化當中,我相信你跟我一樣,每天都對未來的變化充滿了未知的焦慮。但正是在這種時候,貝佐斯的這段話可以作為我們重要的指引。
 
太多人想要抓住每一天的細微變化,並根據這些變化做出即時的反應,每天不斷「出招」。但是當這麼多的改變、在這麼短的時間同時發生時,想要這麼做不僅是徒勞無功,也容易讓自己迷失方向、氣力耗盡。
 
想要跟上 AI 的發展速度就是這樣的狀況,所以我在生成式 AI 剛開始大行其道的時候,就說了「先躺平一陣子也是個好策略」。因為當變化還在劇烈發生的時候,過早投入反而會浪費時間和成本。當你還在部署模型 1.0 的時候,更強的模型 2.0 幾個禮拜後突然就上線了!這時你不就馬上陷入尷尬了嗎?現在回頭來看,這句話真的應驗了,目前 AI 模型迭代的速度,還遠遠超過一般企業部署和導入的速度。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答案就是確認那些不需要改變、有價值的核心事物,並且將自己的焦點放在它們上面。

會員評鑑

4
16人評分
|
1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5.0
|
2024/07/03
整本書看完不會有很大的壓力,對於陌生的科技領域也能保持愉悅的心情閱讀此書
裡面也更新了很多之前不了解的知識或時事
讓我們認識這個 AI 的世界又更進一步!
展開
user-img
Lv.6
4.5
|
2024/06/26
收到天下文化寄來的這本書,挺有意思的。

原本我以為會談到技術面的內容,不過出乎我意料的是探討許多 AI 在當代社會中的影響,以及對個人和商業的意義。簡言之,我們到底該抱持著什麼要的心態和視角,面對這才剛開始的衝擊,不至於自亂陣腳、甚至可以活得更好。

其實觀看目錄章節的標題,就已經是很好的提醒了。比方說

.會取代你的,是會使用 AI 的人
.不變的東西,更有價值
.成為心態開放的雜學者,深耕專業
.當 AI 成為日常,對人文的需求更強
.邏輯、表達和語文能力是決勝關鍵
.鍛鍊自己「問對問題」的能力
.批判性思考能力夠強,才能駕馭 AI
.在科技巨頭肩上,尋找不可取代的機會
.不需要為了面子,重新發明輪子
.資安與 AI 可信度是重中之重

總結來說,書中的內容傳達了四個認知 AI 的關鍵原則:

一、帶來加值而不是取代:我們應該將 AI 看作一種能為既有商業模式或日常工作帶來加值的技術,而不是完全顛覆或取代的工具。

二、確認不變的核心事物:AI 和機器學習將接管那些重複性高且容易標準化的工作。我們反而更應該專注於那些長期有價值、不需要改變的核心事物,像是創造力、情感智慧和批判性思考等。

三、以人為本的科技發展:科技和 AI 的發展應以人性為本,滿足人類不變的需求,並且不應違反人性。我在《AI 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中看到相同的觀點。在討論與使用 AI 時,也不該忽視人文素養。具備人文素養的人能更好地利用科技對人類產生正面影響。

四、保持純粹的匠人精神:即使在 AI 技術日益普及的今天,人類創作的純粹性和匠人精神仍然是我們與機器最不同的地方之一。書中強調,即使在這個變化迅速的時代,我們也該堅持那些不變的成功原則,像是樂觀、進取、終身學習和持續努力。

這些關鍵原則將幫助我們在 AI 時代保持方向和意義感。

...

所以呢?我該怎麼做才不會被淘汰、不再焦慮?

近期我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隨著 AI 的發展,到底我們該如何保持或放大個人價值與影響力呢?我想書中的觀點也相當值得參考。

一、發展獨特技能: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在 AI 無法輕易模仿的領域中發展專業技能,包括創意思維、人際溝通和領導力等。

二、打造個人品牌:建立和維護一個強大的個人品牌,這可以透過社群媒體、專業網絡(LinkedIn)和分享、演講來實現。

三、創新與適應力:創新和適應能力依然至關重要,不斷尋找新的解決方案和改進現有流程的方法;而 AI 可以帶來更多加值。

四、深耕人際網絡:即便在 AI 時代,持續擴大和深化人際網絡,並懂得協作仍然是成功的關鍵因素。

五、批判性思考力: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利用 AI,並在必要時對其進行質疑和挑戰,而不是照單全收。

...

正確地看待 AI 扮演的角色,同時發展無法被取代的技能來保持或增強個人價值與影響力,我想是這本書所要傳達的核心訊息。

很多時候,擔憂與恐懼是因為了解不多。

因此,更要抱持開放的心態去認識和理解新的技術,去思考哪些地方可以藉由 AI 技術來加值,讓自己有更多餘裕去發展那些深層次的人類特質和能力,保持自己的獨特性和重要性。
展開
user-img
Lv.3
5.0
|
2024/06/17
本書的內容應該是面對如同我一樣對電腦科學沒有太多基礎的人
內容提到了目前AI發展的現況 以及未來的趨勢
對作者而言AI更像一種基礎設施 一般人跟公司可以利用AI來協助發展
但我們必須要熟悉如何跟AI協作 而不是畏懼AI
因為會取代我們的不是AI 而是懂AI的人
展開
user-img
Lv.1
1.0
|
2024/06/06
寫AI書趕上市場熱潮無可厚非,但應有更多客觀的數據與考證,而不是基於商業目的或淪於個人主觀意見的抒發,容易讓不明究裡的讀者也吸收到偏誤的想法。
展開
user-img
Lv.1
4.0
|
2024/05/25
這是一本很適合有AI焦慮的人看的書。
雖然有讀者的書評說,他談了一些跟AI沒關的事情(例如小孩的管教),
但我反而覺得「小孩的管教」那些片段是我最喜歡的。
看得出來作者是個很重視家庭教育的父母。
AI就像上世紀網路橫空出世那樣撼動我們的生活,也會像網路那樣融入我們的生活。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商業理財-商業】商業周刊電子書暢銷展:實踐理想自己,閱讀,找到工作/生活/自己的平衡與幸福,單書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趨勢管理書展
  • 台灣飲食展
  • 中秋童書特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