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
在寂寞的夜裡提起筆【博客來獨家贈繽紛海洋日記本+藏書卡組】

在寂寞的夜裡提起筆【博客來獨家贈繽紛海洋日記本+藏書卡組】

さみしい夜にはペンを持て

  • 定價:460
  • 優惠價:941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91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我,想要喜歡自己原本的樣子

常聽到有人說難熬的日子總有一天會結束,所以只要稍微忍耐,好日子終會到來。但對於每個身處痛苦時刻的人們來說,讓人難堪的處境,就連一分一秒都無法度過,更何況是沒有期限的等待,那些安慰,聽起來就像是毫無意義的空話。如同書裡的章魚次郎,不但找不到同儕的歸屬感,最討厭的甚至就是自己,在茫茫大海中,他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某人的認同。而這個人,終究只能是自己。 什麼時候才能發現獨一無二是世上特別的禮物?為什麼只有我是......成為不斷困擾內心的命題,如果每一個當時的我們都能遇見寄居蟹叔叔,讓徬徨疲憊的心更能嘗試理解和肯定自己,那也許真的沒有無止盡的夜,終將穿越寂寞的夜晚,迎來黎明。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 博客來獨家贈品 ※

  ◎「寫給未來的自己」繽紛海洋日記本
  即使是不打算給任何人看的私密日記,也會有「未來的自己」這樣的讀者。
  日本知名插畫家Narano繪製的主視覺書封日記本,陪伴你度過每個寂寞的夜晚。

  *尺寸:10.5 × 14.8公分(A6)
  *頁數:32頁
  *封面:維納斯凝雪映畫美術紙

  ◎「走進內心迷宮」藏書卡組
  跟著章魚次郎一起到名為「自己」的迷宮探險吧!

  *尺寸:9 × 5.4公分
  *材質:220P進口萊妮紙
  *數量:一組兩張

  ◎繼《被討厭的勇氣》後,作者古賀史健再次透過對話形式,為你開啟一扇與自己相遇的窗
  ◎日本亞馬遜4.6顆星好評,熱銷超過11萬冊!思考人生與書寫最有趣也最珍貴的一本書!
  ◎小說的外表+實用書的血肉+勵志書的核心,帶你構築「與自己的人際關係」
  ◎封面及全書插畫由日本知名插畫家Narano繪製,用溫柔與帶有透明感的藍,描繪出光影搖曳、充滿神祕感的書中世界!

  當時的自己,一定會在某個時刻救贖現在的自己。

  ◆ 對社群媒體或人際往來感到疲憊,卻也害怕孤單?
  ◆ 覺得「反正都沒差」,沒有自己的見解也無所謂?
  ◆ 無法好好地將內心的想法轉換成文字或語言?
  ◆ 明知道身旁的人有心事,卻不知怎麼幫助他?

  當討厭自己的章魚次郎,遇上怎麼看都很可疑的大叔,
  一段充滿冒險、探索、掙扎與反思的故事就此展開!
  透過一次次討論與行動,
  讀者彷彿跟著他們一起進入內心深處的迷宮,與自己對話,
  進而理解並接納自己,肯定自身的存在。
  除了見證改變的發生,也讓自己獲得前進的勇氣。

  沒有無止盡的夜。
  只要提起筆,我們終將穿越寂寞的夜晚,迎來黎明──

各界推薦

  黃國珍(品學堂執行長暨《閱讀理解》學習誌總編輯)
  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張西(作家)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林怡辰(國小資深教師,閱讀推廣人)
  厭世國文老師(作家,高中國文教師)
  葉儀萱(台積電青年文學獎得主)
  ──夜裡不寂寞推薦

  如果你喜歡《在深夜遇見蘇格拉底》中讓困境有了光的對話、
  《小王子》裡隱含哲理的情境、
  《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內心之旅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帶來的啟發和力量,
  那你將會喜歡這本《在寂寞的夜裡提起筆》。
  如果之前那幾本書都沒讀過,那太好了!
  《在寂寞的夜裡提起筆》故事中關於書寫與記錄背後,
  那深入內在心靈與外在關係的穿越,
  會是讓你用不同眼光認識自己與觀看世界的第一本書。──黃國珍(品學堂執行長暨《閱讀理解》學習誌總編輯)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古賀史健


  撰稿人。1973年生於福岡縣。曾任職於出版社,1998年起獨立接案。主要著作除《取材.執筆.推敲》《想給20歲的自己的寫作課》外,還有已譯為超過40種語言的全球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與岸見一郎合著)、撰寫糸井重里半輩子故事的《古賀史健彙整的糸井重里大小事》(與糸井重里合著)等書。

  2014年,由於對商業書籍寫手的地位提升有卓越貢獻,獲頒「商業書大賞評審特別獎」。2015年成立株式会社batons。2021年開設batons writing college(batons寫作學院)。編寫著作的書籍累計發行量達1600萬冊。

繪者簡介

Narano


  1995年生,來自大阪府,居於德島縣。主修幼兒教育,曾在臺灣從事幼兒園教師工作一年。其後,以插畫家身分獨立接案。曾參與書籍、廣告、網頁等各領域的繪圖與動畫製作。喜愛描繪大海與天空溫柔的藍,以及孩童的神祕特質。著作有《Narano著色本》。

譯者簡介

葉小燕


  翻譯工作為我開啟心靈與眼界,豐富人生。
  譯作有《被討厭的勇氣》等四十餘本。
  yen0407@yahoo.com.tw
 
 

目錄

然後,我遇見了叔叔

第1章 「想」與「思考」哪裡不同?

為什麼一說出口就會覺得暢快?
「未成話語的泡沫」和語詞水母
「想」和「說」之間的距離
「不能告訴任何人的事」要向誰說?
寫下來,與自己對話
「寫」和「說」有何不同?
思考即是試圖找出「解答」
我們都有「橡皮擦」
步下心中長長的階梯之後

第2章 為了在只有自己的迷宮裡探險

那篇文章裡,有沒有摻雜謊言?
文章遠離真心的原因
用字遣詞操之過急
為何會出現「言語暴力」?
不是寫發生的事,而是寫「思考的事」
和大家在一起,就做不了自己
在名為「自己」的迷宮探險
章魚次郎的日記

第3章 就算是自己的日記,也有讀者

試圖要寫,反而寫不出來
描繪自己的感受
觀照細部而非整體
問一下「當時的自己」
不思考,真的有那麼糟嗎?
聊天對話九成是「回應」
獨處的時刻用「非回應式話語」
對話中不要爭「輸贏」
將分散的我們連結在一起的東西
任何文章都有讀者
章魚次郎的日記

第4章 探險之劍,冒險的地圖

如何才能喜歡寫作?
如果「詞語的色筆」增加了?
如果以慢速播放來觀看世界
活在細密的「話語之網」中
如寫信般做筆記
將大拼盤分裝成小盤
這像什麼?
挖掘出專屬於自己的主題
探險的地圖在哪裡?
章魚次郎的日記

第5章 我們之所以書寫的真正理由

無法對他人說的事,也無法對自己說
如何讓抱怨或咒罵從日記裡消失
將煩惱分成兩類
如果將「我」當成「某人」來看待
來自日記裡的「另一個自己」
章魚次郎的日記

第6章 當日記成為「讀物」的那一天

為何無法持之以恆?
什麼才叫「相互理解」?
如果那裡沒有讀者
從私密的文章到私密的讀物
因為想讀後續而寫
一切在遺忘之後才開始
章魚次郎的日記

尾聲
 

推薦序

我錯了,這是一本○○的書
厭世國文老師(作家,高中國文教師)


  這是一個出乎意料之外的故事。

  在海底的學校裡,遭到同學忽視與欺負的章魚次郎,在公園遇到一位看起來有點詭異,但言語中充滿智慧的寄居蟹大叔……怎麼想都覺得又是一本勵志的正能量書籍:教你如何度過艱難的生活,以及重新悅納自己。

  我錯了,這其實是一本教你如何寫作的書。

  做為文字工作者的任務,便是述說一個關於自己的故事:自己永遠是故事的起點,然後嘗試把適合的詞彙放在它該出現的位置──因為有話想說,我才寫下這幾行文字。

  不過,若從學生的角度觀察寫作這一件事,可能便不是如此,他們更傾向視寫作為一種測驗,他們預設的讀者是一位嚴格的審判者,公正無私地抓出文章中思想與文字的不正確,然後給予殘酷的分數。不少學生贏得了分數,卻輸掉了創作的欲望。

  《在寂寞的夜裡提起筆》提到的除了寂寞之外,更多是關於寫作的核心原則,並且讓我們能夠以文字治癒傷口、減緩痛苦。故事中的章魚次郎持續提問,而寄居蟹大叔耐心地引導,使用了許多淺顯易懂的比喻來解釋觀念,鼓勵對方留下記錄生活的文字:只要開始,文字將帶來無限的可能;只要提起筆,就有機會釐清自己的思緒。

  很多問題的答案不會僅有一個,但自己給自己的答案,永遠是最好的那一個。

  「來寫日記吧!」故事中的寄居蟹大叔如此提議,雖然我不曾寫過日記,因為我向來不敢回顧自己痛苦、乏味,悲傷的人生,而且也沒有遇到像寄居蟹大叔一樣的智者。但今天各位有機會遇到《在寂寞的夜裡提起筆》,如果你沒有寫日記的習慣,也可以像書裡的章魚次郎一樣,先為自己設下十篇日記的目標,等到寫完十篇日記的那一篇,自然就會知道該不該繼續寫下去;畢竟真實的文字,總是騙不了人,也騙不了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應該準備好再出發。事實上,要是不開始,就永遠沒有成果;你不提問,就永遠沒有答案;你不寫作,就永遠沒有作品。若不行動,回應你的將永遠是沒有、沒有、沒有。所以你會發現,那位寄居蟹大叔除了告訴章魚次郎如何思考、表達,以及掌握文章主題之外,更時常給予他寫作的動力。

  語言文字是有力量的,為了掌握這樣的力量,需要透過持續的練習,藉此釋放心中壓抑的情緒。而越熟悉寫作這一件事,越能自由輕鬆地說出內心的想法。

  寫到這裡,我盡力了,盡力不透漏太多書中的訊息。裡面那些睿智、聰穎,溫柔體貼的叮嚀,你若沒有親自閱讀與體驗,未免也太可惜,因為人生不太可能遇見蘇格拉底,遑論一隻會說話的寄居蟹。

  最後,我和大家分享一個想法:寫下日記的確可以做宣泄壓力的方法。不過這不僅是因為以文字做為出口,也是向內觀察自己,由此理解情緒發生的原因,重新詮釋那些痛苦的經驗。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374444
  • 叢書系列:第一本
  • 規格:平裝 / 296頁 / 14.8 x 20.8 x 1.48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1章 「想」與「思考」哪裡不同?
 
為什麼一說出口就會覺得暢快?
 
在這個分不清是大海還是屋子的無邊黑暗裡,叔叔的話讓我難以消化。
 
我確實走進了叔叔的貝殼屋沒錯。
 
在小小水母的邀請下進來了。
 
但貝殼裡有個「比大海還遼闊」的空間,然後叔叔說這裡也是他的腦袋?
 
「章魚次郎,你應該還覺得很困惑吧?」
 
叔叔溫柔地對我說著。
 
「你本來就已經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了。」
 
對了,剛才我躺在岩石上自言自語,結果心裡想的那些事全都被聽見了。那塊石頭其實就是叔叔背上的殼。
 
「你最後是這麼說的吧:『好希望自己乾脆就這樣消失不見。』為什麼你會這麼想呢?」
 
「也沒有啦,嗯……那是……」
 
「沒關係,不用勉強。你不想說的話,我也不會多問。」
 
腦子裡轉個不停,亂成一團。既不想說,也不願再去想。說真的,究竟該從何說起,我也搞不清楚。
 
「覺得好像……變得怎樣都無所謂了。」
 
「什麼事怎樣都無所謂?」
 
「全部……」
 
不對。完全不是這樣。說話的同時,我心裡也這麼想著。但我找不到其他的話來表達。
 
「沒關係,從哪裡開始說都行。枝節片段也可以,想到哪說到哪也沒問題。只要你願意告訴我,我就會聽你說。」
 
在叔叔沉穩和緩的語調鼓勵下,我開了口。
 
「嗯……那個……
 
「我只要一緊張,就會滿臉通紅。要是更緊張的話,嘴角還會滲出墨汁。所以我一直被大家取笑、欺負。老師和媽媽其實都知道,可是他們都當做沒看到。然後昨天啊,要決定運動會選手宣誓代表的時候呢,大家串通好選我出來。到真的要宣誓的時候,我一定會變成水煮章魚的。根本就是打算在全校所有人面前嘲笑我嘛! 飛魚同學他們都計畫好了,就連鯙魚同學和星鰻同學也聽他們的。然後,今天原本打算要上學,但我沒勇氣下車,旁邊的金眼鯛奶奶還為我擔心,我來到這個公園,貝殼機響了好幾次,我已經受夠了,好想就這樣消失不見,所以、所以、所以……」
 
我覺得自己並沒有充分表達出心裡想說的。淚水一湧而上,喉嚨深處像是被勒住似的,沒辦法好好說話。越是想說出口,聲音就越容易失控;而且墨汁果然又滲了出來,覺得自己越來越淒慘。
 
「謝謝你。這些事想必很難受。謝謝你告訴我。」

會員評鑑

5
8人評分
|
8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5/04/23
■  「在寂寞的夜裡提起筆,或許我們才能真正與自己相遇。」

✨導讀:

繼《被討厭的勇氣》後,古賀史健再次透過對話形式,帶領讀者進入內心的探索之旅。在小說的外殼包裹下,有著寫作與人生的實用建議,主角 「章魚次郎」——一個無法融入群體、甚至討厭自己的角色,透過與寄居蟹大叔的對話,找到與自己和解的方法。

當「如何與自己相處」成為現代人最大的難題,寫作,或許能成為穿越寂寞的微光。


🌟書中核心觀點

✔ 孤獨不是敵人,而是與自己對話的契機。
✔ 書寫是一種思考方式。
✔ 每篇日記至少有一位讀者——就是你自己。
✔ 寫作不需要完美,開始就好。


✨心得:

●|為什麼要寫作?——讓語詞水母帶你走出混亂|✏️
我們的腦海中充滿了雜亂的想法,就像一座堆滿未整理文件的房間,越堆越滿,最後甚至無處可放。這些「尚未組成話語的念頭」會佔據我們的心智空間,使我們感到焦慮與混亂。

書中提到「語詞水母」,這是一種將想法轉化為具體語言或文字的方式。當我們寫下來時,那些原本模糊的感受、難以言喻的情緒,便有了形狀,成為可以被理解、消化的內容。

《第二大腦》也是這個概念,將腦內雜亂的思緒轉移到筆記後,才能清空緩存,專注做好手頭上的任務。

📌 啟示:如果你的腦袋總是塞滿無法理清的思緒,試著交給「語詞水母」吧,讓文字幫助你釐清一切。


●|獨處,才能真正與自己對話|✏️

聊天是一種來回交換的過程,話語流動之間,我們總是忙於回應和追逐話題,卻很少停下來真正思考自己的內在。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獨處的時間。當身邊沒有對話對象時,我們才能真正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思緒上,而不是被話題帶著走。

《一個人去住旅館》、一個人旅行,也是讓人喘息、脫離人際束縛的方式。

📌 啟示:如果你總是覺得內心混亂,不妨留點時間給自己,寫下內心的想法,讓思緒安靜下來。


●|你的文字,至少有一個讀者|✏️

許多人害怕寫作,因為覺得「沒有人會讀」,但事實上,每一篇文章至少有一位讀者——那就是寫下它的你自己。

寫日記不是為了讓別人檢視,而是為了讓自己記錄當下、整理思緒。有時候,回頭讀自己寫下的文字,能讓我們更清楚自己的成長軌跡,甚至發現當時沒注意到的細節。

📌 啟示:寫作不需要觀眾,它的價值來自於「讓自己更理解自己」。


●|更多詞彙,才能擁抱更完整的情緒|✏️

當我們的詞彙量不足時,往往難以精確表達自己的感受。書中提到,豐富的詞彙可以使情緒的表達更飽滿生動——如果我們只能用「開心」或「難過」來形容一切,那麼這世界將變得單調許多。

多閱讀、多書寫,能讓我們擁有更精確的語言,幫助自己更細膩地描述內在感受,甚至從中找到安慰與釋放。

📌 啟示:當你感到無法言喻的情緒時,試著去學習新的詞彙,也許它們能幫助你更完整地表達自己。


●|他者化的力量——當你的日記成為「別人的故事」|✏️

當我們陷入困境時,很難保持客觀的視角。然而,書中提到一個有趣的方法:將日記中的自己視為「他者」,這樣能幫助我們更理性地看待問題。

試著用第三人稱的方式書寫:「他今天遇到了一個難題,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樣的距離感,能讓我們更清楚問題的本質,也能幫助我們用不同的角度思考解決方案。

這裡補充一個先前閱讀《挺身而進》有趣的觀點。很多女生在薪資談判和加薪時要為自己發聲處於弱勢,但如果轉為替其他人爭取時就能取得較好的報酬。因此更客觀地看待自己的付出,也能讓我們勇於發聲。

📌 啟示:當你不知如何面對自己的困惑時,試著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為「日記裡的自己」提供建議吧。


●|當日記寫不下去時,怎麼辦?|✏️

有時候,我們會感到「今天沒什麼特別的事情可以寫」,但其實這也是一種值得記錄的感受。書中提供了幾個方法,幫助我們在日記寫不下去時,仍然能夠繼續書寫:

1️⃣ 思考為什麼會覺得「無事可寫」——那些填滿你時間的事情,如玩遊戲、睡午覺,也是一種記錄的素材。
2️⃣ 找一個收件人——把日記當成一封信,寫給一個特定的對象,即使這個對象只是想像中的人或者並不會寄出。
3️⃣ 不用急著有省思或結論——今天發生了什麼,就單純記錄即可,不需要每一次都寫出深刻的感悟。

📌 啟示:沒有「寫不出來」,只有「還沒找到要怎麼寫」。試著用不同的方式開始,就能讓日記繼續下去。


🌙 總結:提起筆,與自己相遇

《在寂寞的夜裡提起筆》 不是一本單純的寫作指南,而是一趟通往自我的探索之旅。它透過章魚次郎與寄居蟹大叔的對話,引導我們思考寫作與思考的關聯,並提醒我們:

📌 孤獨不是敵人,而是與自己對話的契機。 在這個過度連結卻又淺薄的時代,獨處反而能讓我們聽見內心的聲音。
📌 書寫是一種思考方式。 透過文字,我們能將混亂的想法整理成語言,讓內在變得清晰,也能釋放壓力、理解情緒。
📌 每篇日記至少有一位讀者——那就是自己。 不論是否公開,寫作本身就具有價值,因為它幫助我們更理解自己。
📌 寫作不需要完美,開始就好。 當覺得無話可寫時,試著簡單記錄一天的點滴,或將日記當成寫給某人的信,讓文字自然流動。

這本書適合正在尋找自我價值的人,思緒紛亂的人們。如果你曾因孤獨而迷惘,或是因為無法表達內心而感到壓抑,不妨試著提起筆,為自己寫下溫柔的回應。
也將閃亮亮的記憶收藏起來留給明天的自己。


這本書適合新手開始累積素材、撰寫日記,如果期待看到古賀史健更細緻的拆解閱讀與寫作,推薦閱讀《取材、執筆、推敲》。


📖 我是哈斯,每週與你分享一本書! 喜歡這樣的介紹,歡迎關注與紅心支持!📖💡

📢 下週預告:《我得了不想上班的病:倦怠的5大解藥,從有毒工作中奪回你的人生》
💼 每天都在工作,卻開始懷疑:這真的是我要的生活嗎?
💡 為什麼努力工作,卻換來無止盡的疲憊與倦怠?
展開
user-img
Lv.4
5.0
|
2025/03/11
|
電子書
劇透警告

自我對話的藝術

在這個充滿社交媒體與即時通訊的時代,我們被教導如何對外表達,卻很少有人教我們如何與自己對話。

作者首先點出了一個關鍵洞見:
書寫是成為一種整理腦中念頭的過程。

那些「說話不靈光」的人,並非思維能力有所欠缺,只是他們的「想」與「說」之間有著較長的距離。
當我們缺乏傾聽者時,書寫便成為一種替代方案——與自己對話的練習。
這並非逃避,而是一種勇敢的面對,通過筆尖流出的文字,慢慢認識自己真實的想法與思想。

書中最打動我的是「過度糾結用詞,反而抹煞自身感受」這一觀點。真正有價值的寫作是「只有自己才能寫出來的內容」,而非華麗辭藻的堆砌。許多時候,寫出來的文字與自己的感受之間存在著「代溝」,這往往源於我們太快決定答案,直覺地使用慣常詞彙,急於表達情感。

書中對寂寞的詮釋也令人深思:「小孩的寂寞是沒人陪;大人的寂寞是無法做自己。」
書寫便成為大人創造專屬空間,做真實的自己,探索自己心靈迷宮的方式。

本書不僅是一本關於寫作的指南,更是一本關於自我探索的哲學著作
推薦給你/妳~
展開
user-img
4.5
|
2024/08/31
簡介———

一位不喜歡自己的國中生章魚次郎一天遇上一位大叔,開啟了一段了解自我的旅程。

心得———

這段故事發生在一個海洋世界裡,文字搭配插畫,豐富了閱讀體驗。覺得比起在人類世界中發生,多了一種療癒感,更能投入在角色的心境上。

作者在故事中將我們的腦袋和寫日記化為比喻,讓人更容易理解。例如:

- 我們每天寫日記,是進入一座會改變的名為「自己」的迷宮探險,隨著每天探險會更了解自己。
- 寫文章將沒組成話語的念頭——未成話語的泡沫,透過書寫會將這些泡沫形成思想,語詞水母會將它們收納到書櫃。

透過章魚次郎和寄居蟹叔叔的對話,解開了自己對寫日記的疑問,例如:

- 為什麼寫日記寫了頭三天就結束,無法堅持的原因。
- 寫日記時容易寫下抱怨的內容,而且當下會覺得很麻煩。
- 當天沒有出門玩,所以打開日記本不知道要寫什麼。

這本書意外的驚喜,因為有眾多個人成長的書籍,但能讓人坐言起行的蠻少的。而這本讓我願意繼續嘗試寫日記。如果你對寫日記有興趣或抱有疑惑,不妨考慮看看這本書!

實用收獲———

作者提供持續書寫或是寫日記的建議

- 透過書寫與自己深度對話,認識已知的事物,了解未知的事物
- 寫日記給未來的讀者——自己,與自己約定,持續地寫作

喜歡的句子———

在日記中沒必要說謊。不必裝乖,不必耍酷。是可以用語言描述全新自我的唯一管道。

《#在寂寞的夜裡提起筆》
作者:古賀史健
譯者:葉小燕
類型:心理勵志
出版:究竟
喜愛程度:5/5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8/17
《被討厭的勇氣》作者之一古賀史健,這次帶來了一本揉合小說、勵志、實用工具書的作品,本書講述的是對成長感到迷惘的九年級生章魚次郎,偶然在公園遇見了寄居蟹大叔,指導其透過書寫日記,重新建構起看待人際關係、生活、煩惱的種種視野。

|書寫就是思考
我們的大腦裡,充斥著各式各樣尚未用話語表達出來的念頭,不加以整理疏通的話,腦袋裡便會充斥著一片霧茫茫的渾濁;而釋放念頭的作法有兩種,其一是語言,其二是以文字表達。
語言,或者說聊天對話,是雙方彼此間在瞬時間的互動和一來一往,不允許對話者專注思考;書寫,則是在一個人的空間和時間裡,面對自己,在不必迎合任何人的狀況下寫出「非回應式話語」。
思考是「如何提出解答」,而書寫就是思考的過程,我們怠於動筆、不想書寫的原因,不是因為「寫」很麻煩,而是「思考」很麻煩。但是,不思考的話,就會撲向「他人準備好的簡單明瞭的答案」,這樣是很危險的。
仔細回想小時候,我們學習數學時會用紙筆將計算過程寫出來,思考其他問題也是一樣的,以文字整理出來、寫下來,就是將心中的想法加以思考整理出來的方法。
|寫作不能便於行事
你是否也曾在看完一本書或者一部電影之後,心得只有「很好看」「很棒」呢?習慣用方便省事的說法一語帶過,不過是因為想迴避選字用詞的麻煩罷了,才會讓文章偏離了自己內心的感受。
心裡明明有很多感受,但只能寫下「非常感動」,可能是只顧著想緊追著故事往下讀,試著一邊想著「要寫下來」,一邊閱讀,就能捕捉更多想法和感受。

|愈寫愈好的秘訣
如果使用「為了獲得讀者的理解」的心態持續書寫,在下筆時就會仔細整理自己的感受,不過度受情緒控制,認真挑選用字遣詞,使用更加精準、豐富、多采的語彙,以力求獲得「讀者」的理解。

|如何持續書寫
在背後支撐我們能夠持續進行某件事的,是「確實成長的感受」,例如跟以前的自己相比,「會作的事」稍微多了一些,昨天辦不到的事,今天做得到了,正是因為這種感受,才能激勵我們持續下去。
我們這一生最大的謎,應該是「自己到底是誰」,內心深處到底在想些什麼,寫日記,就是與自己的對談,就是挖掘自己內心的方法,不斷思索遣詞用字,不斷修改,誠實地與自己對話,如此一來不僅漸漸能用言語表達自己,也能更了解自己,透過每一天的探索,每一天都能解開一頁的謎題。
展開
user-img
Lv.2
5.0
|
2024/07/21
以寂寞兩字放在書名裡,讓孤獨的人有種溫暖的悸動,是的,很多因為寂寞而提筆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好想知道。一個在寂寞時提筆的人,到底寫了什麼?好想知道。內容是一般國中生都會喜歡的,推薦給中學生,更推薦給寂寞想提筆寫些什麼的人。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每日e書99元】嚴選暢銷電子書,天天更新、天天都有新發現!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聯經暢銷展
  • 輕小說大展
  • Money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