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人類文明:生物機制如何塑造世界史

人類文明:生物機制如何塑造世界史

Being Human: How Our Biology Shaped World History

  • 定價:500
  • 優惠價:79395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1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生物學角度全新解析《人類大歷史》
  讀懂歷史與文明前,先讀懂生物學
 
  全球通用的十進位算數,根本源自「五根手指」?
  人類強烈的從眾行為,可能導致股市嚴重崩跌?
  改善全球氣候暖化,必須先違反人性直覺?
 
  「年度新思維作家」達奈爾 橫跨遺傳學、生物學、生理學和心理學
  揭示形塑人類文明的合作與衝突、貿易與掠奪、瘟疫與戰爭
 
  「人類高雅的文化與社會,
  不過是給既有的動物本性,罩上一層薄薄的外衣。
  一旦開始爭奪資源與性……人類和其他野獸常常並無不同。
  這些原始的動力,在歷史的各個層面無所不在 ──
  從一般家庭與家族結構,到各皇室王朝竭力維持血統純正的用心……」
 
  《人類文明》這本書,完全以生物學的角度,解析《人類大歷史》,
  闡明生物機制如何形塑人類文明、如何塑造了世界史,
  例如:
  ▶我們的喉嚨構造讓我們能夠說話,但也很容易導致窒息。
  而因為喉、舌、鼻腔的構造,95%的民族都擅長發m音,
  以致不論哪個地方的人,幾乎都稱呼母親為 mama。
 
  ▶人腦比起其他動物的腦袋更容易中風和癲癇,
  也更易被酒精、咖啡因、尼古丁、鴉片,操弄精神意識,
  而這四種物質,都曾經攪動了歷史走向,
  包括跨大西洋奴隸貿易、資本主義的興起、鴉片戰爭……
 
  ▶人體基因缺陷所導致的壞血病,如何與十九世紀英國皇家海軍的強盛、
  乃至西西里島黑手黨的崛起,息息相關?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基因突變,為何令西班牙王室衰微、俄國沙皇垮臺? 
 
好評推薦
 
  這是你從未讀過的歷史,
  且看故事大師達奈爾扣人心弦、熱血沸騰的描述。
  —— 馬錢特(Jo Marchant),《人類大宇宙》作者
 
  跨越科學、歷史和史前史的狂野旅程,
  充滿意想不到的連結,令人如獲至寶的見解。
  —— 哈福特(Tim Harford),《臥底經濟學家的10堂數據偵探課》作者
 
  達奈爾一直是饒有興味、引人入勝的作家,
  讓我們從歷史故事中,重新發現許多迷人的亮點。
  ——《衛報》
 
  我們是誰?我們如何走到今天?
  這本書展開了壯麗宏偉、拓展思維的探索。
  —— 費雪(Richard Fisher),《深時遠見》作者
 
  達奈爾因「大主題」的寫作而享有盛譽。
  這本書是如此讓人著迷,難以掩卷。
  —— 芮斯(Martin Rees),英國皇家學會前任會長
 
  絕佳的跨領域歷史陳述,
  精采有趣,文筆優美,促使你以全新方式看待世界。
  —— 甘乃迪(Jonathan Kennedy),瑪麗王后學院政治暨全球衛生教授 
 
  達奈爾的書總是讓人喜歡,因為無比真實。
  ——《星期日泰晤士報》
 
  以我們的身體為舟車,開啟一段深具啟發性的歷史之旅。
  —— 馬歇爾(Tim Marshall),《地理的囚徒》作者
 
  充滿了科學故事,探索了帶有缺陷的生物機制
  如何形塑我們的生活、愛、繁榮與死亡,
  會讓你以嶄新的眼光,思考你自己和你的物種。
  —— 艾尼(Kat Arney),《造反的細胞》作者
 
  達奈爾再次做到了!
  這本書充滿了驚奇、生動、深刻的課題,真是太精采了!
  —— 康威(Ed Conway),《供應鏈戰爭》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達奈爾


  英國科學家、演說家和作家。

  牛津大學畢業,倫敦大學學院博士,西敏大學科學傳播教授,研究領域是天文生物學與火星上的微生物。曾獲得英國科技設施委員會(STFC)科學社會獎助金,積極在學校和科學節日舉辦現場活動,並擔任媒體科學顧問,經常現身於電視紀錄片和廣播節目。定期為《衛報》、《泰晤士報》和《新科學家》雜誌撰寫文章。已出版五本書,第一本著作《最後一個知識人》獲《星期日泰晤士報》評為年度新思維圖書,第二本著作《起源:地球如何塑造人類的歷史》獲評為年度頂級歷史書。

譯者簡介

林俊宏


  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喜好電影、音樂、閱讀、閒晃,覺得把話講清楚比什麼都重要。

  譯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大數據》、《大數據資本主義》、《元宇宙》、《如何讓人改變想法》等書。
 
 

目錄

引言    歷史與文明的原動力
第一章  文明背後的軟體
第二章  家庭、家族與權位傳承
第三章  地方病——歷史場域的主場優勢
第四章  流行病——改變歷史走向的瘟疫
第五章  農業、戰爭、奴隸與人口消長
第六章  操弄精神意識的四種物質
第七章  身體的瑕疵——DNA編碼錯誤
第八章  心智的弱點——認知偏誤
尾聲    人人相習,代代相傳
圖片來源
資料來源注記
參考文獻    
誌謝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557963
  • 叢書系列:科學文化
  • 規格:平裝 / 392頁 / 14.8 x 21 x 1.9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文明背後的軟體

互惠利他是一種投資

有一套理論,我們一般相信能用來解釋:為何非親屬個體互相幫助,能對彼此有利。這套理論就是「互惠利他主義」。這套理論認為,如果A幫助了B,就算現在需要付出一點成本,但應該會在未來得到回報。這樣一來,合作就能演變成一系列相互利他的行為。人類以外的動物當中,互惠利他行為的常見程度遠遠不及「親屬利他行為」,但還是有少數物種,在生態上像人類一樣有社交互動的需求,也就能觀察到互惠利他行為。像是某些靈長類動物(包括狒狒和黑猩猩)、家鼠與野鼠、某些鳥類、甚至某些魚類,都曾發現有互惠利他行為。

目前研究得最透澈的案例之一就是吸血蝙蝠,這些蝙蝠的食物是大型野生哺乳動物和家畜的血液,但想成功找到一餐並不簡單,而且蝙蝠的新陳代謝率極高,每一兩天就必須進食,才能活命。吸血蝙蝠的生活型態是大批群居,如果有某一隻成功飽餐一頓,常常在回到棲息地之後,會大方把吸到的血再吐出來,和運氣不好的同伴分享。等到風水輪流轉,曾經表現利他行為、慷慨分享血液的蝙蝠,就可能有其他蝙蝠救牠一命。

互惠利他主義之所以如此有效,核心在於一項簡單的經濟學原理。對於能夠成功蒐集食物的人來說,得到的食物量往往高於自己的生存所需,那些剩餘部分,多出的價值其實算不上太高。但對於還餓著肚子的人來說,多得到一單位的食物,有可能就是生與死的區別,可實在太寶貴了。所以,這時施恩者如果把部分剩餘,捐給有需要的人,對自己而言成本很低,卻能讓受益者得到巨大的好處。

就吸血蝙蝠而言,只要能在某隻獵物身上飽餐一頓,就能得到超出自己生存所需的食物,因此成功覓食的蝙蝠就能把食物分給運氣不好的蝙蝠,讓牠們躲過餓死的命運。等到自己運氣不好的時候,很可能本來受惠的蝙蝠變成了運氣好的那隻,就能用這時的剩餘,回報當時的恩情,同樣是讓資源發揮了最大的效益。所以,互惠利他行為其實就是一種資產交換,能讓每位捐助者的投資,都得到可觀的報酬。

以這種方式,兩方都能從自己在不同時期所握有的剩餘資源當中,取得最大價值。因此,這種做法通常也稱為「延遲利他行為」。有人會說「競爭」就是零和遊戲:有人贏,就代表有人輸。但「合作」則不同:雙方都能從中獲利,而且常常還是巨大的利益。

會員評鑑

4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2
3.0
|
2024/09/13
劇透警告

An interesting book

This book provides some interesting points of view in world history. E.g. how the "Black Death" indirectly facilitate the great divergence, and how endemic like malaria and yellow fever affect the attitude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lony by the European.
展開
user-img
Lv.6
4.5
|
2024/06/26
人類的生物學,是如何影響與塑造了我們的歷史?

作者達奈爾是位天文生物學的科學家,在書中透過遺傳學、生物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獨特觀點,說明了如何影響人類的文化、社會和文明發展;也探討了這些生物學特質如何在這個世界塑造了人際關係、經濟與戰爭,以及如何繼續挑戰和定義人類的進步。

聽起來很枯燥乏味,對吧?

不過,如果你曾經看過哈拉瑞的人類三部曲,包括《人類大歷史》、《人類大未來》和《21世紀的21堂課》這三本書,我想你應該會對這本《人類文明》感興趣的。

事實上,達奈爾也撰寫了自己的人類三部曲。

只不過是從生物學和心理學的觀點切入,包括《最後一個知識人》和《起源:地球如何塑造人類的歷史》並以這本《人類文明》作為完結。

...

達奈爾認為,要懂歷史和文明,不能不懂生物學。

人腦是演化的奇蹟,人體也堪稱工程設計的驚喜。人類的生理機能經過長年的演化微調,能夠做到很多事。人類也能向彼此、向父母和同儕學習,所以新的世代不需要一切重新開始。

但無論在身體或心理上,人類也還是處處缺陷。

我們可能會被食物噎死,這與喉嚨的演化有關;為了更能控制發聲,卻也大大提升了食物卡在氣管的機率。我們演化成直立行走的樣子,卻也給膝蓋造成巨大壓力;腕關節和踝關節有一些退化後無意義的骨骼,讓我們的活動受限,還容易手腳紐傷。人腦並非完全理性,經常會出現各種認知問題與錯誤,還容易產生各種成癮現象,引發強迫行為,甚至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

像這些顯而易見的缺陷,很多是出於演化上的妥協。

更重要的是,演化機制遇上全新的難關與生存問題時,也只能從目前演化出的現狀來想辦法,永遠沒有機會重頭來過設計更好的機制。人體有許多明顯的限制與要求,限縮了能永久定居的環境選項,也限制了人類勞動的成就,卻也因此讓人學會的駕馭牛、馬、駱駝等馱獸,以及發展各種相關技術。

人類對於睡眠的需求,則決定了社會的活動週期;身體特徵塑造了文化,心理特質則造就了社會風潮的起落。

人類的生物學特質,影響並塑造著歷史的發展,與文明息息相關。

...

在閱讀這本書時,就像其他科普類的書籍一樣,都是巨量研究下去蕪存菁的成果,所以去脈絡化的重點摘要都不足以清楚詮釋書中的內容。就好像我們在觀看歷史年表時,也無法完整得知發生過哪些事件?其中的脈絡又是如何?所以容易產生曲解或誤解。

所以我會建議自己讀過這本書,而不僅僅是看別人的心得或透過機器幫你摘要重點,那樣只能幫你過濾或辨識這本書值不值得讀,但不能讓書中的內容轉化為你的知識或底蘊。

書中讓我感到最有收穫的,就是第一章「文明背後的載體」的內容所提到的諸多觀點;後面的章節可以說都是就個別觀點展開細部的說明。如果你沒時間閱讀完整本書,我想至少可以先看過第一章的內容,就很有收穫,也能對這本書的全貌有個清晰的輪廓。

其中有三個觀點令我印象深刻:

一、人類的互惠利他主義,使得非親屬個體會互相幫助,能對彼此有利。

這種行為在人類以外的動物中並不常見。人類互動表現出的慷慨和合作,很多都是出於互惠利他,願意對陌生人展現善意;這也呼應了日前看過的《慷慨的感染力》一書中提到的內容。然而,人類社會的各種合作與衝突,也由此而來。

二、人類的心智弱點和生理瑕疵,影響了歷史的走向。

包括過度信仰、刻板印象、自我滯留等認知偏誤,可能影響了人類文明中的決策和行動。而生理瑕疵和DNA編碼錯誤,也影響了歷史的發展走向,比方說壞血病造就了十九世紀英國皇家海軍的強盛,也影響了西西里島黑手黨的崛起;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基因突變也對西班牙王室衰微、俄國沙皇垮臺等發展帶來了影響。

三、操弄精神意識的四種物質,都曾經攪動了歷史走向。

酒精、咖啡因、尼古丁、鴉片,這四種藥物會有效讓大腦的報償系統出現短路,引誘中腦邊緣路徑釋放多巴胺,於是讓人感受到愉悅、甚至是狂喜,強度遠遠超出自然界能給人的快樂。

它們會在中腦邊緣路徑產生錯誤的訊號,讓人誤以為這種行為大大有益於生存繁衍,於是推動學習機制,重新設計大腦的連線,來反覆追求這些行為。由於多巴胺系統會重新校正,經過幾次感受重大報償後,多巴胺的釋放還是會回到基本水準,這就是對藥物的習慣化。也因為這樣,癮君子需要更多的劑量才能感受到原本的興奮程度。

這四種藥物影響了人類的精神意識,也在歷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比方說,酒精,在科學上稱為乙醇,自古以來就與人類文化和社會活動緊密連結。它在歷史上的影響是多面的,既有正面也有負面。以下是一些酒精對歷史的重大影響:

社會與文化:酒精在宗教儀式、社交聚會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促進了人際關係和社會互動,但同時也可能導致不良行為和健康問題。

經濟與貿易:酒精飲料的生產和貿易在許多文明中是重要的經濟活動。例如,葡萄酒和啤酒的生產對於某些地區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醫療與衛生:酒精在醫療上有消毒和麻醉的作用,但過度飲酒則對健康有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超過三百萬人死於酒害,包括酒駕事故、肝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

法律與政策:酒精的消費和管制在許多國家都有相關法律。例如,美國的禁酒令對當時的社會和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括釀酒業的衰退和黑市的興起。

軍事與征服:酒精在軍事征服中也發揮了作用。例如,歐洲殖民者將烈酒帶到美洲,對當地人口和文化造成了巨大影響。

總結來說,酒精在人類歷史上既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經濟和社會變遷的推動力。它的影響複雜且深遠,既有正面的社會和文化貢獻,也有導致健康問題和社會問題的負面影響。這些影響至今仍在持續,並且在不同的文化和社會中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

收到這本書的當下,我以為與哈拉瑞的《人類大歷史》有關聯,是對其內容做出的衍伸著作。閱讀一段時間,我發現並不是這樣的。

在《人類大歷史》中描述了人類從野獸到扮演上帝的旅程,揭示了塑造人類及其周圍世界的關鍵進程;而這本書則是從生物學視角分析了生物機制如何影響塑造了人類文明和世界史的方式。

雖然都是在談人類歷史,但視角不同、同樣重要。

又不少人告訴我,很怕閱讀這類書,因為讀不完、也記不住。我的觀點是,不需要讀完、也無須記住,比起記住內容說了什麼,更重要的是理解其中的脈絡與因果關係就好,這些才是打開我們眼界和思維模式的關鍵。

相較於作者花費幾十年、甚至是一生的時間與精力,投入研究和整理成系統化的知識內容;我們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消化與理解都不為過了,更何況是花幾小時看過就要融會貫通?這本是不合理的期待。

所以說,有看就是好事,能看多少算多少。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時間可以閱讀和學習,端視乎你願意分配多少比例的時間在這上面?也不必擔心看過就要記住,這不是在考試。如果是你需要的知識,總是會以各種形式一再出現在你眼前的。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自然科普、電腦資訊】大雁文化電子書暢銷展|兩本85折、三本79折、套書77折|閱讀是一趟「發現之旅」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村上春樹
  • 東立買慶祭
  • 角川文藝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