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語展_EZ加碼
情緒流動:11個內在對話練習,陪伴孩子調節情緒

情緒流動:11個內在對話練習,陪伴孩子調節情緒

  • 定價:380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31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絕大多數的問題行為,都源自於情緒問題。
  你可以陪伴孩子,學習覺察情緒、安頓情緒, 
  讓情緒如溪水般潺潺流動……
 
  ★第一線親子諮商案例心理觀察     ★11個情緒調節引導練習
 
  孩子大多數的問題行為,都來自情緒。諮商心理師胡展誥說:「情緒需要出口,特別是令人難受的情緒。」而這本書將告訴你,如何協助孩子找到出口,讓他們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透過練習表達情緒、接納情緒,進而緩和及穩定情緒。
 
  希望讀著這本書的你,也可以與孩子一起看見自己的情緒困擾,允許內在情緒像一條河流那樣輕輕柔柔地流動,感受它的升起,疏導它,讓它逐漸平復與自在。
 
  "擁有良好的情緒調節力, 如同握有幸福人生的入場券。"
 
專文導讀
 
  楊俐容│Caremind耕心學院知識長、心理教育專家
 
溫柔推薦
 
  村子裡的凱莉哥│親子作家
  沈雅琪(神老師)│作家、資深教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留佩萱│美國諮商教育督導博士
  郭葉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副教授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蔡佳璇│哇賽心理學執行長
  賴曉妍│童書作家兼三寶媽
  澤爸(魏瑋志)│親職教育講師
  館長小編(彭冠綸)│《療心圖書館》作者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羅寶鴻│蒙特梭利親職教育專家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諮心字第002620號)
 
  徜徉於府城台南,每一天的工作與生活都像是旅行。
 
  現任國內各縣市國、中小專輔教師外聘督導、家扶中心合作心理師、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附中及多所企業的合作心理師。近年來投入在正念與創傷知情的領域,希望以簡單的文字,為人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
 
  因為喜歡說話,所以也寫了幾本書:
  《刻意放鬆》(2023)
  《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2021)
  《擺脫邊緣人生》(2019)
  《修補生命的洞》(2018)
  《別讓負面情緒綁架你》(2017)
  《遇見,生命最真實的力量》(2016)
 
繪者簡介
 
Pirdou林柏辰
 
  現居嘉義,Pirdou插畫與「天天好事」系列角色創作者。希望用畫畫串起每個好事發生的瞬間,讓好事們像星星一樣,點亮你的每一天。
 
  作品請見:www.behance.net/Pirdou
 

目錄

導讀  「小孩難受、家長難為」年代的「心」處方/楊俐容
推薦文  給所有情緒都有空間流動/留佩萱
推薦文  情緒需要被接納並轉化/陳志恆
推薦文  營造讓情緒自在流動的環境/蔡佳璇
推薦文  引領孩子成為情緒的主人/澤爸
推薦文  以流動的情緒,解凍親子關係/館長小編
推薦文  做好下一代的情緒源頭/羅怡君
推薦文  照顧孩子情緒,也照顧自己/鐘穎
 
自序  內在情緒,是一條河
前言  大多數問題行為,都是情緒的問題
 
PART 1  穿越負面情緒的表層
第1章 主要照顧者的重要性
第2章 發生在你「懂事之前」的事情
第3章 透視情緒的內在機制
【從此刻開始練習】友善的自我回應
第4章 陪伴孩子啟動社會情緒學習
【從此刻開始練習】遊戲是調節情緒的重要訓練
 
PART 2  負面情緒的三個元素
第5章 失望:現實與期待的落差
【從此刻開始練習】回應失望的情緒
第6章 挫折:努力了卻依舊失敗
【從此刻開始練習】回應挫折的情緒
【從此刻開始練習】三步驟,在挫折中找回行動力
第7章 無望感:無數的失望與挫折
【從此刻開始練習】正向思考三元素
 
PART 3  培養情緒調節力
第8章 允許情緒流動
【從此刻開始練習】安頓情緒,從接納開始
第9章 核心價值感
【從此刻開始練習】培養孩子的核心價值感
第10章 體罰的殺傷力
【從此刻開始練習】STOP情緒緩和法
第11章 自我覺察
【從此刻開始練習】培養孩子的覺察力
【從此刻開始練習】提升關係品質的回應
 

自序
 
內在情緒,是一條河
 
  我的爺爺是一個典型的傳統男性,身形魁梧,說話的音量像雷聲般宏亮,遠遠幾條街外就能聽到他的聲音。他的臉上沒有太多表情,眉宇之間經常透露出一股不允許被挑戰的威嚴。不過在我的眼中,他好像只是一個忘了被縫上微笑的大娃娃,雖然外表看起來很嚴肅,但內在其實很柔軟。
 
  國小放學走路回家的途中,會經過爺爺當時經營的農藥行。大太陽底下,我會大搖大擺地走進店裡喝一杯爺爺泡的茶,然後跟爺爺撒嬌要零用錢去隔壁雜貨店買餅乾,或者到附近租一片小叮噹錄影帶回農藥店觀看。在那個他用來談生意的場合,能夠容許一個小毛頭在裡面吃餅乾、開心地看卡通,就能看見爺爺對我的包容與疼愛。
 
  晚年的他經歷二次中風,肢體動作和語言表達能力退化許多,不僅說話時咬字發音不清楚,原本就單調的臉部表情顯得更僵硬,讓旁人感覺難以親近。他的整體狀況退化得很快,生命最後幾年都是在安養院度過。
 
  我對他有好多的愧疚,在他中風之後,因為聽不清楚爺爺說的話,以及他會無法控制地抽動臉部肌肉、掉眼淚,映照在他嚴肅的五官上,看起來讓我覺得格外尷尬,不知道該如何回應他,所以我會不自覺地避開與他互動。後來我到外地求學,與他的距離就變得更加疏遠。
 
  二○一一年的一個傍晚,我正在上研究所的課時,接到家人的電話,得知爺爺在安養院過世了。我很冷靜地說:「我知道了,等我晚點下課後再回家。」
 
  同學與老師都善意提醒我先回去,但我一貫冷靜地表示沒關係,我想要聽完整堂課。可是在課堂上,我發現自己無法專注在老師講授的內容,也感覺到自己的身體變得有些僵硬,呼吸不太順暢,分組討論時也難以投入其中。後來我還是向老師請了假,提早離開課堂。
 
  騎著摩托車回家的路上,腦袋不停浮現小時候與爺爺相處的點點滴滴,眼角的淚水禁不住跟著滑落。直到後來,眼淚浸溼了口罩,安全帽鏡片上的霧氣模糊了視線,我索性把車子停在路邊,一個人蹲在漆黑的省道旁哭了好幾分鐘。
 
  那一段時間裡,我感覺到內在好像有一股能量持續往外傾洩,身體慢慢地從沉重到輕盈,從緊繃到放鬆。
 
  多年以後,回顧起這件事,我發現即使當時我已經在研究所受訓,準備成為一個專業的心理師,但是面對親人離世,我卻不自覺地採取壓抑的方式來因應內在的悲傷、失落與內疚。或許這種處理情緒的方式,與我的爺爺(或者說與傳統文化下的許多人)是很像的。
 
  回想起來,除了小時候被大人處罰之外,我好像沒有掉過幾次眼淚。被同學欺負的時候、大考落榜的時候、失戀的時候……,我沒有掉過任何一滴眼淚。哭泣在我的成長歷程中是不被鼓勵也不被允許的。哭泣只會換來嘲笑、責罵,甚至處罰,因為那是脆弱、不懂事、惹人厭的表現。所以我學會了避開任何可能引發眼淚的情境:避免觀看感人的電影,或者在觸動人心的橋段開始之前離開現場;我會搶在對方開口之前提分手,或在對方掉眼淚時努力轉移話題,甚至面無表情地對他說「這沒有什麼好哭的」,一如從小當我掉眼淚時,大人對我說的話一樣。
 
  收到爺爺過世訊息的當下,我的大腦以自動化的反應迅速提醒自己:「好喔,我知道了。這是一件應該要很悲傷的事情,但爺爺畢竟年紀大了,這也是沒辦法的。況且我還有重要的課程內容要做筆記,有什麼事情等下課以後再說吧。」
 
  對於突如其來的重大事件,我的大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搶先一步掌控全局,提醒自己該如何反應才不會顯得驚慌失措,才符合一個成熟大人或專業人士該有的平穩與鎮定。同時,身體也自動啟動一連串機制來壓抑情緒,幫助自己維持理智,因應眼前的任務。
 
  這是長年以來訓練的結果,我的大腦與身體失去了連結,我選擇完全站在理性這一端,同時壓抑了身體的反應與感受。我將自己形塑成這個環境期待的樣子,代價則是讓情緒在不知不覺間被忽視,停止流動。
  
  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擁有自己處理情緒的方法,若不是如此,我們無法度過成長過程中大大小小的考驗。可是如果我們採取的策略都是壓抑、否認、忽視……,短時間內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因應眼前的困境,長時間下來卻會形成情緒不流動的狀態,白話來說就是情緒被「卡住」。那會是什麼情況呢?
 
  你生氣了,卻毫無覺察自己正在生氣。
  你悲傷了,眼淚卻找不到宣洩的出口。
  你失望了,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需求。
  你挫折了,卻只是批判自己,忘了如何自我照顧。
  你經常重複特定負面情緒,卻不知道原因為何。
 
  你漠視了長期累積的壓力與焦慮,誤以為那是弱者才會有的反應,卻忽略了你的身體正以健康作為代價,一點一滴幫你承受這些負能量。
 
  後來有一年清明節到納骨塔掃墓時,我特地找了個空檔,點燃一炷香,獨自站在爺爺那一貫不苟言笑的照片前,在心裡對他說:「爺爺,笑一下嘛。你笑起來一定很帥氣。」並且充滿感謝地告訴他,謝謝他幫我找回掉眼淚的能力,讓我能夠更靠近自己,也成為更柔軟的人。
 
  希望正在閱讀這一本書的你,也可以慢慢聽見自己的情緒,重新練習表達情緒,允許內在的情緒像是一條河流,輕輕柔柔地流動;能夠感受到情緒的升起,疏導這個情緒,然後體驗到情緒逐漸平復的寧靜與自在。就好像我們坐在一條河流旁,清楚地看著水流,但不去干涉或控制它。假如情緒是海浪,雖然我們無法控制海浪,卻可以藉由練習,逐漸熟練衝浪的技巧。

導讀
 
「小孩難受、家長難為」年代的「心」處方
楊俐容(Caremind耕心學院知識長、心理教育專家)
  
  二十多年前,有感於孩子的情緒行為困擾快速惡化,家長的教育教養壓力節節上升,我開始從兒童青少年個案工作中抽出部分的時間與心力,投入情緒教育與教養的推廣。
 
  長年積累下來,我確實見證,只要安下心來,系統化地去吸收相關知識、學習有效技巧,並且實際運用在教育教養中,父母和孩子都能夠一起學習,互相成長。
 
  這當中,除了自己為家長撰寫專欄文章、創作親職專書之外,也閱讀過非常多國內外情緒教育教養作品。每每在闔上書冊的那一刻,我總會自問:「怎麼樣的作品才算得上是這個領域的精采佳作?」幾經思考,我個人提出以下四個判斷標準:
 
   一、Scientific(科學的):書中闡述具有科學理論基礎的觀點,而非只來自少數個案的經驗,因此能增進讀者對於孩子普遍的理解和接納。
 
  二、Explicit(明確的):書中提供具體可行且確實有效的技巧,讓讀者可以在生活中運用,因此減低了讀者在教育教養現場的壓力與負擔。
 
  三、Caring(關懷的):書中流露出作者對於孩子以及大人的雙重關懷,但絕不煽情,讓讀者受到觸動、啟發,卻不會耽溺在自憐自艾的情緒裡。
 
  四、Bridging(橋接的):作者能夠在專業和讀者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將科學理論與實務工作中蘊含的教育教養智慧,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轉譯給讀者。
 
  其中「科學、明確」這兩項,是任何一本負責任的情緒教育教養書,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觸動情感而不煽情的關懷,更是所有專業人士不可或缺的倫理操守。至於能不能達到橋接的目的,其實是最考驗作者功力的項目。因為心理學及臨床諮商工作的訓練中,並不包括文字闡述的能力,能不能夠把專業的科學文言文翻譯為普羅大眾聽得懂的白話文,就完全仰仗作者本身的文學素養和文字功力了!
 
  基於以上四個判斷標準,當我看完胡展誥諮商心理師的《情緒流動》時,就覺得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給家長的情緒教育教養好書。能夠從豐富的諮商經驗中,歸納出條理分明的問題脈絡,並且找到相應的情緒科學作為全書的架構支撐,證明作者有著相當堅實的專業背景。而作者胡展誥一流的敘事功力,更讓這本書成為容易閱讀又極好入腦的暖心佳作。
 
  本書脈絡清晰,因此我會建議讀者從頭到尾順序閱讀,不要跳過任何一個章節。內容層次分明也是本書特色之一,第一、二章是概論性的介紹,提醒讀者在關注孩子的問題前先安頓自己,幫助讀者體會情緒流動的重要性;第三章開始則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從覺察、探索到調節情緒,並且在簡明扼要介紹相關概念後,隨即帶著讀者進入實際練習的環節,從理論到實踐,一次完成。
 
  這是一個「小孩難受、父母難為」的年代,但我深知循序漸進的學習,能提升親子雙方的情緒力,創造充滿情緒安全感的幸福家庭。《情緒流動》正是這個年代非常需要的心處方,鄭重推薦給愛孩子也愛自己的您!
 
推薦文
 
給所有情緒都有空間流動
留佩萱(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
  
  在閱讀胡展誥心理師《情緒流動》這本書時,讓我非常地感動。過去許多年的諮商工作中我也學習到:能夠面對情緒、與情緒共處,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能力。而這本書中,胡展誥心理師用非常溫暖的文字,以及許多貼切生活的例子,幫助家長們學習:我們如何幫助孩子培養「面對情緒」這個重要的技能。
 
  在諮商中我常常跟個案說,所有的情緒都沒有對或錯,每一種情緒都是正常的、重要的,都在傳遞非常重要的訊息。但我們活在一個很壓抑情緒的社會,尤其是那些被歸類為負面的情緒,就像書中所寫,我們把這些負面情緒當作只有破壞力的存在,然後就像玩打地鼠遊戲機一樣,我們很努力地拿槌子敲,想要消滅這些負面情緒。但這些情緒的出現,就是想要被看見、被聽見、被給予空間可以舒展開來,然後當這些情緒有空間可以流動了,就能夠慢慢消退。
 
  而要幫助孩子面對情緒,就要從我們自己開始做起──當我們能夠允許自己所有情緒的存在,才能讓孩子也擁有他自己的情緒,而當我們有機會練習和情緒共處,就會發現情緒其實一點都不可怕,然後就能去看見這些情緒底下重要的訊息。
 
  邀請大家,跟著《情緒流動》這本書一起覺察與練習,我們可以一同建立一個給所有情緒都有空間流動的社會。
 
推薦文
 
情緒需要被接納並轉化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在與年幼孩子的家長互動時,最常被問到的,就是孩子的情緒問題,像是:「孩子老是愛生氣,而且要生氣很久!」「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大發脾氣,但又不好好講!」
 
  老實說,這些狀況在我女兒身上也經常出現。即使我知道幼兒的情緒調節能力尚不足,需要大人細心引導,但也會因為孩子再三情緒爆炸,自己跟著噴火怒罵。
 
  然而,孩子的生氣爆炸,絕對不是用罵的或講道理的方式能夠趕走的。任何人的情緒波動,都需要被理解、被看懂、被接納,並允許流動。而親子對話正是引導孩子調節情緒最佳管道。
 
  展誥老師的《情緒流動》書中提到,孩子展現的負面情緒裡,通常包含三個基本元素:失望、挫折與無望。而這三個元素,其實是一個人內心裡三種基本需求未被滿足時,外顯的狀態。大人只要能看懂,並予以適切回應,通常能讓孩子平靜下來。同時,孩子也會透過情緒的自我覺察,更加理解自己此刻的狀態,並漸漸懂得用適切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要。
 
  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展誥老師在這本書中,除了為你破解孩子的情緒密碼外,更教你如何透過溫暖且有效的回應,幫助孩子用合宜的方式釋放情緒,進而提升情緒韌性。
 
  這本書的問世,正好呼應目前兒童情緒教育SEL(社會情緒學習)的風潮,格外令人期待。
  當大人透過本書理解了孩子的情緒困擾,在幫助孩子調節情緒時,也需要關注自己的情緒流動。
 
  因為,當你對孩子的哭鬧感到煩躁而怒吼時,你正被童年時期無法獲得流動的情緒給困住了。一旦理解了,就有機會改變;也許一開始很困難,但一次又一次,你會看見自己的進步。
 
  相信我,我就是絕佳的見證者。
 
推薦文
 
營造讓情緒自在流動的環境
蔡佳璇(臨床心理師、哇賽心理學執行長)
  
  每次演講到情緒主題,我都會問聽眾:「你們覺得『想哭』是情緒嗎?」在場有些人搖頭,有些人點頭,似乎不是很確定。
 
  其實難過的時候會想哭,開心的時候也可能喜極而泣,哭泣是行為,但背後可能是不同的情緒。當我們分不清楚情緒、想法、行為,搞不清楚自己怎麼了,要調節情緒就會相對困難。
 
  從小到大,我們被告誡要情緒穩定,但未必有人教導我們該怎麼調節情緒。不少人誤以為情緒穩定就是要讓自己成為沒有情緒起伏、毫無負向情緒的人,所以對情緒避之唯恐不及,用壓抑、否認、忽視、合理化……等策略來應對。雖然短時間內好像可以暫時處理眼前的困難,但是長久下來,大腦與身體失去了連結,反而讓情緒「卡住」了。
 
  情緒是需要出口的,當負向情緒積累,又沒有適當的調節方法,就有可能以身體不適(頭痛、腸胃疾病、自律神經失調……)或社會不認可的方式展現,例如:攻擊、各種成癮行為、自我傷害……。
 
  反之,要讓情緒能夠「過去」,需要的則是覺察它、辨識它、允許它和表達它。讓情緒像一條河流,在我們的大腦和身體裡輕柔地流動。但這要怎麼做到呢?
 
  感謝展誥心理師這本書的問世,不只系統性地說明了負向情緒主要的三個層次(失望感、挫折感與無望感),還分享多年的諮商和演講實例,最後搭配對話練習,讓我們有機會學習如何覺察情緒、同理和安頓自己,進而也能適當回應孩子,為孩子營造一個情緒能自在流動的環境,培養情緒調節的能力。
 
推薦文
 
引領孩子成為情緒的主人
澤爸(魏瑋志)(親職教育講師)
  
  以前自認為是個情緒EQ很高的人,因為很少生氣的緣故,大家也說我是位「好好先生」。自從結婚與有了孩子之後,我總覺得有地方不太對勁,特別是平時很少發脾氣,可是一生氣的時候,會呈現大爆炸的狀態,兩者的落差有些巨大,連兒子都曾跟老婆說過:「為什麼爸爸生氣的時候好可怕?我不喜歡發脾氣的爸爸。」
 
  生氣的情緒爆炸完後,看到老婆與孩子恐懼的臉龐,內心會不自覺地有內疚感,可是,接連而來的是「為什麼你們都可以有情緒?我好像不能生氣一樣」的委屈感,彷彿「好好先生」是我的原罪一般。
 
  後來學習了關於情緒的課程,才明白原來是我的情緒卡住了。
如果用火山來形容情緒,當裡面的岩漿在冒出時,我所採取的方式是忽略,假裝看不到或忍耐著;以為消失了,其實只是壓抑著,直到火山的容量滿了、承受不住了,囤積已久的情緒來個徹底大釋放。
 
  明白後,我嘗試覺察情緒的產生,用適當的方式穩住情緒,再用適合自己的方法來調節與宣洩,呈現正向的情緒流動,大爆炸的樣貌也就沒再出現了.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的《情緒流動》,就是從穿越負面情緒的表層、嘗試探索情緒的背後原因,以及培養情緒調節的能力,讓我們能與孩子一起看見自己的情緒,體驗到情緒平穩的自在與寧靜。
 
  書中還有內在對話的練習,幫助我們一步步靠近孩子的內心,貼近內在需求,引領孩子養成情緒調節的能力,成為情緒的主人。
 
推薦文
 
以流動的情緒,解凍親子關係
館長小編(彭冠綸)(《療心圖書館》作者)
  
  《情緒流動》這書名取得真好。情緒流動,代表情緒會來,但情緒也會走。情緒會來來去去,而且這是正常的。
 
  情緒應該是中性的字眼,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情緒」這兩個字開始帶有負面標籤,認為有情緒是不好的,大人不應該有情緒,我們也教導孩子不要有情緒。
 
  事實上,有問題的不是情緒,而是我們怎麼去面對我們的情緒。在情緒的當下,會覺得自己很糟,覺得自己無能為力,但如同書名所說,情緒會流動,我們不應該用理性抵擋情緒,否定自己當下的感受,而是順著情緒的水流,好好關照自己「我現在怎麼了?」、「我可以怎麼幫助自己」。
 
  察覺情緒的出現,允許自己的情緒流動,也允許孩子的情緒流動。唯有我們成為能誠實面對自己情緒的大人,才能接住孩子的情緒,孩子也會學習我們面對自己的情緒。如同展誥書中所說:「先成為情緒穩定的大人,才能教養出情緒穩定的孩子。」
 
  家庭關係上,你常感到失望嗎?親子教養上,你常感到挫折嗎?人生旅途上,你常感到無望嗎?如果這是你,你不能錯過這本書。
 
  讓胡展誥心理師帶著你面對自己的情緒,感受情緒的流動,看見在情緒背後自己真正的需要,也看見孩子在情緒背後下真實的樣貌。當情緒流動的時候,冰凍的親子關係就解凍了。
 
推薦文
 
做好下一代的情緒源頭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展誥心理師將內在情緒喻為一條河,這本新作猶如一本治水疏濬操作手冊:面臨無法覺察情緒的枯水期、過於混濁停滯的死水狀態、山洪爆發的氾濫成災……,各式缺乏平日流動的因果呈現,象徵漸漸失去自我調節的功能。
 
  書中的十一個對話練習,協助我們透過建構過河的踏腳石,即使身處負面情緒,仍可拉高視角接納自己;實際案例讓我們觀看前者留下的對話繩索,感受情緒帶來的溫度與動人的生命故事。
 
  情緒穩定的大人,才能養育出情緒穩定的小孩。《情緒流動》帶領我們回溯源頭,重建社會情緒學習的基礎工程,更提醒著大人,我們也是下一代的「情緒源頭」,如何示範讓情緒成為一種正向的提醒警訊、自我探索的工具,是給孩子一生受用的珍貴禮物。
 
推薦文
 
照顧孩子情緒,也照顧自己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情緒調節的能力是個人幸福感高低的重要指標。幾乎沒有例外,痛苦的人經常會將自己的痛苦傳遞給別人。如果你總看他人不滿意,看世界不完美,真正的問題很可能出在你內心的悲傷與憤怒。
 
  多數的心理師會教導我們問候一下難受的情緒,別急著將它趕到別人身上。如胡展誥心理師所說,一旦有了你的接納,就會發現負面情緒沒有留下來的理由。
 
  網路世界有多少奉行取消文化的鄉民,就有多少活在自我否定之中的人。他們的情緒總是快速地擺盪在兩極之間,無法控制內心的地雷何時會爆炸。這樣的人也是個將生活滿意度交給別人決定的人。
 
  因此,這本書我認為不只是大人學來陪伴自己孩子用的,也是大人學來陪伴自己內心的孩子用的。
  憤怒而自卑的偽大人如此多,他們的失望與挫折四處流竄,助長了極端的部落主義風氣。
  但解方可以很簡單,那就是打開這本書,開始跟著作者自我照顧。讓你自己幸福,世界也會跟著幸福。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618268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248頁 / 14.8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前言】
 
大多數問題行為,都是情緒的問題
 
面對一個正在情緒上頭的孩子,而你自己也處在疲勞無助的狀態時,是否曾經浮現過這些念頭?
 
●明明只是一件小事,有什麼好生氣的?
 
●有話為什麼不好好講,要用生氣的?
 
●怎麼樣才能讓孩子的情緒趕快消失?
 
我寫這一本書,就是要回應這三個問題。
 
曾經有一位家長來找我討論關於孩子的叛逆行為。他說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哥哥有好幾次動手揍了幼兒園中班的弟弟,溝通了很多次還是沒有用。我請家長描述一段他與哥哥的對話。
 
家長:「你為什麼要打弟弟?」
 
哥哥:「因為弟弟跑進我房間!」
 
家長:「那你用講的就好了啊!」
 
哥哥:「我講過很多次了,可是沒用啊!」
 
家長:「那你也不可以打弟弟啊。」
 
哥哥:「可是他就一直跑進我房間,弄壞我的東西啊。」
 
家長:「反正你下次再這樣,我就修理你!」
 
「你們在對話的時候,哥哥的反應是什麼呢?」我問。
 
「我在跟他講話的時候,他的口氣很差,臉色也很臭。到底怎麼樣才可以讓他願意好好溝通呢?是因為哥哥開始進入青春期的叛逆階段了嗎?」家長很苦惱。
 
不知道讀者是否已經在這一段對話中看出一些端倪?哥哥真的不願意溝通嗎?還是他其實已經努力傳達了想要表達的內容,但是大人卻沒有接收到呢?
 
仔細觀察這一段對話,不難發現哥哥很清楚地表達「不喜歡弟弟跑進房間」、「跟弟弟說了也沒有用」。房間被弟弟擅自闖入,哥哥的情緒很可能是生氣;跟弟弟說了很多次都沒有用,哥哥的情緒可能是挫折,因為不知道如何處理這個問題,也不知道該如何安頓負面情緒,最終採取的策略就是藉由攻擊來制止弟弟侵犯界線的行為。假如他又因此被家長責怪(壞脾氣、叛逆、不愛護弟弟),還會引發委屈的情緒。種種負面情緒累積之下,他在回應家長時,當然就不會有好臉色。
 
情緒需要出口,特別是令人難受的情緒。倘若任憑負面情緒累積又找不到調節情緒的方法,很可能就會採取社會不認可的方式,例如:攻擊、逃避、偷竊、物質濫用、傷害自己……。

會員評鑑

5
12人評分
|
1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4
5.0
|
2024/10/25
很喜歡展誥心理師在本書中帶讀者練習如何看清情緒的三個層次
最受用的是第三章的一段話:
「外在的種種像是一個鉤子,除非我們內在也有相對應的鉤子,否則外界的事物勾不起我們的情緒反應。」
我們總習慣為自己的不順遂找個合理的表象:因為別人對不起我、因為我運氣太差、因為他先挑釁我...
殊不知在原始情緒的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情緒,將箭頭指向自己;
而自我的批判才是讓負面情緒久久無法消散的原因,儘管表面上看起來是別人造成的,實際上真正內心鞭打自己的,是自己。
看清這一切,才恍然大悟:其實表面上是某人讓我不開心,其實是我讓自己過不去。
展開
user-img
Lv.3
5.0
|
2024/10/01
當事情不如我們所預期的時候,就會產生失望的情緒;若我們一直努力卻還是達不到想要的狀態,挫折的情緒就會被引發,假如累積太多的失望與挫折經驗,無望感就會悄悄降臨。
無望感到最後會築起一道拒絕溝通的高牆,保護自己,避免再去面對那些讓他失望與挫折的外在世界。
誰都不想走到那一步。
受限的觀點與想法,讓我們選擇只關注或接納的事情特定面向,不知不覺把自己困在其中。
書裡面有一句話我很喜歡,「路不是走到盡頭,而是該轉彎了。」
讓想法轉彎,讓期待轉彎,就會發現另一條幽靜小路,擁有不同的風景。
沒有人希望自己被認為很糟糕,或者總是被罵,每個人都想被肯定,找到自己的價值。
書中強調,負面情緒主要組成不外乎這三個元素,失望、挫折與無望感。
當人失望時需要的是同理,挫折時要的是鼓勵,無望感的時候,就要幫他正向聚焦。
最重要的關鍵是覺察內在的觀點與期待,是否能有所選擇跟調整。
但陪伴孩子調節情緒之前,大人得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當大人內在穩定了,才有辦進一步法同理安頓孩子的情緒。
展誥老師在書中提供了許多方法,包括STOP情緒緩和法、如何回應情緒以及幫孩子找到核心價值感等等。厚厚的一本,很值得好好細讀。
相信透過書中的練習,可以慢慢地讓孩子從陪伴中長出力量,在挫折中長出行動力。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4/09/12
在書的背面寫著「擁有良好的情緒調節力,如同擁有幸福人生的入場卷」,非常認同這一句話。一個平靜的生活,能做情緒的主人。把對抗情緒的力氣轉而放在更多幫助自己與他人的事情上,生命中會多出很多的餘裕。不僅僅是對情緒的描述與介紹,更有各式的對話案例,讓人可以藉由故事的便車,知道該怎麼經由對話去讓情緒的轉化,也有很多面對情緒的實際操作方式,非常值得一看的一本書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4/08/25
|
電子書
這幾年一直在學習認識情緒,雖然這本書講陪伴孩子們情緒調節,但其實也很適合拿來對自己練習
書本中舉例的句型讓人聽了覺得很溫暖,是很棒的一本工具書
展開
user-img
Lv.2
5.0
|
2024/08/16
|
電子書
我們都作為小孩而長大過,因此書中提及的各種方法都重新的再檢視你的過去是如何成長的.
唯有看見才有變化,不只是一本教養書,也是一本重新看待、認識自己並接住自己的書籍,無論是否有小孩都可以閱讀的書.
同時也因為如此,也能夠明白每個人的教育背景都不相同,尊重每個個體,讓你是你、我是我很重要.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親子、童書、國中小】幼兒園生活學習最佳數位遊戲書!《和布布邊學邊玩》系列電子書任選兩本7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秋季購書節
  • 搶救青春書展
  • 小角落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