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展
數位匯流之跨媒介敘事傳播:改編產業、故事品牌與人工智慧協力趨勢

數位匯流之跨媒介敘事傳播:改編產業、故事品牌與人工智慧協力趨勢

  • 定價:450
  • 優惠價:9542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40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數位匯流時代來臨,OTT串流平台百家齊放。跨媒介敘事者如何運用不同多模組資源「轉譯」文本,並活用人工智慧軟體輔助創作,均成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課題。如Disney童話、《哈利波特》系列、經典文學《福爾摩斯》、武俠文學「射鵰三部曲」等,皆有跨媒介轉述版本。

  跨媒介敘事表達方式涵蓋電影、遊戲、餐點料理、影視旅行,展現授權經濟的蓬勃生機。近年更有「人工智慧生成內容」(AIGC)、「人工智慧生成藝術」(AIGA)等加入,軟體科技協助敘事者處理細節以專注靈感發想。「人工智慧生成內容」為跨媒介敘事領域之生力軍,引發閱聽人關切生成式演算互動藝術議題,也引動「AI挑戰藝術定位」思辨。

  本書說明跨媒介敘事研究圖譜,討論面向涵蓋「口傳文學/民間故事」、「文學巨擘的經典轉譯」、「授權經濟與故事資產」、「閱聽人參與文化」,再以「人工智慧輔助跨媒介產業趨勢」作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賴玉釵


  銘傳大學影音新聞暨社群傳播學系之專任教授,研究專長為圖像敘事、美感傳播、跨媒介敘事、閱聽人研究。作者近年導入人工智慧科技至教學及研究領域,並探索「人工智慧生成藝術」課題。賴玉釵曾執行國科會(科技部)計畫,已發表十餘篇TSSCI期刊論文,並出版學術專書《圖像敘事與美感傳播》(五南)、書評論文、書介。學術社群服務包括:曾任「中華傳播學會」副秘書長、《廣播與電視》期刊編輯委員,協助學術期刊之論文評審。
 

目錄

謝辭
第1章 跨媒介敘事傳播取徑綜述:改編產業、迷因共創、人工智慧熱潮
第2章 改編產業與「童話/民間故事」取材方向
第3章 改編產業與「經典活化」取材方向
第4章 改編產業與原作者執筆/官方授權
第5章 閱聽人參與文化與迷因創作
第6章  跨媒介敘事與展望:兼論人工智慧輔助創作之敘事素養


 
 

謝辭
    
  跨媒介敘事為流傳千古的類型,如《聖經》由口傳轉為文字、宗教畫、YouTube 牧師證道、臉書迷因等,即為顯著案例。隨著數位匯流興起,各家串流平台百花齊放,敘事者如何運用不同類型「轉譯」文本,也屬眾所關切焦點。近年更有「人工智慧生成內容」(AIGC)、「人工智慧生成藝術」(AIGA)等討論。人工智慧等科技如何協助影視產業工作者處理細節,讓敘事者更能專注於靈感創作發想,已為目前傳播領域、媒體藝術領域熱議話題。

  本書以「改編產業」為出發點,分述跨媒介敘事之研究圖譜,討論面向包括「口傳文學/民間故事」、「特定文學巨擘的經典轉譯」、「授權經濟與故事資產」、「閱聽人參與文化」,再以「人工智慧輔助跨媒介產業」作結。

  從歷史發展來說,敘事者轉譯文本為故事素材時,可從集體況味的「口傳文學」或民間故事著手,著名如德國《格林童話》、法國《鵝媽媽故事集》等皆屬之。此外,敘事者也可轉譯「經典文學」巨擘作品,運用影視、電玩、音樂創作等類型呈現,或衍生為YouTube 影音串流作品,協助閱讀推廣。近年亦有故事原創者投入跨媒介產業,參與改編劇本團隊、共同思考影視美術設計等,展現「故事資產」及「授權經濟」面貌。再如「閱聽人參與」、迷群文化等表現,也屬故事宇宙之重要一環。如閱聽人的同人誌、再創作等,常連結身體感而詮釋原作,融入個人見解以展現作品面貌。本書試以聽覺及味覺向度出發,說明閱聽人的身體感知、詮釋文本及再現故事。

  人工智慧生成內容爆發,除了引發好萊塢編劇等勞動權議題,也引發著作權歸屬的討論。本書最終章試以「人類主導、掌控」及「AI 輔助」切入,說明人工智慧等科技(或素材)提供傳播敘事者之協助。如2022 年「HelloOuchhh:AI 數據藝術展」即有「人工智慧生成藝術」展品,土耳其創作團隊蒐集臺灣鯨豚生態資訊、融合臺灣民謠〈雨夜花〉及〈望春風〉等,轉譯為科技演算的媒體藝術。此外,雲門舞集五十周年劇作《波》與真鍋大度合作,導入人工智慧技術,「視覺化」舞者影像、打破編舞慣性。

  藝術創作者以名家畫作為基底,結合生成式藝術、個人詮釋以轉譯名家作品。再如「双融域AMBI SPACE ONE」之「Re:江賢二─數位冥想‧江賢二光影沈浸展」,即向藝術家江賢二致敬。展演團隊融入電腦程式撰寫、音樂搭配、雲門舞者影像等數位素材,再詮釋藝術家畫作。或如2023 年「臺北美術獎」優選獎得主陳姿尹作品,援引「人工智慧」處理照片雜訊、提高照片清晰度等為例,試圖展現創作者的主體性、人與科技交互試探歷程。另如2023 年當代藝術館展覽「你好,人類! Hello, Human!」集結眾多人工智慧生成藝術討論,真鍋大度、Lev Manovich、松尾公也Koya Matsuo 等國際名家均提供不同思考面向,談論媒體藝術可能性。相關討論亦不停息,2023年臺北雙年展即有Samia Halaby 與鮑藹倫對話,思考人工智慧對於創作者考驗,或復刻既有作品,延伸更多文本轉譯可能。本書除了說明人工智慧與跨媒介敘事主題,並闡釋學理創見、教學實務貢獻等,盼更緊密銜接傳播產業脈絡。

  本書之所以能順利出版,感謝國科會〈「數位匯流之跨媒介敘事傳播:改編產業、故事品牌及迷因傳散」專書寫作計畫〉(MOST 110-2410-H-130-035 -)挹助,也敬謝匿名評審惠賜寶貴建議。

  其中〈第1章跨媒介敘事傳播取徑綜述:改編產業、迷因共創、人工智慧熱潮〉及〈第6章:跨媒介敘事與展望:兼論人工智慧輔助創作之敘事素養〉,同屬國科會〈「數位匯流之跨媒介敘事傳播:改編產業、故事品牌及迷因傳散」專書寫作計畫〉(MOST 110-2410-H-130 -035 -)部分研究成果。筆者撰述人工智慧生成藝術、AI 與身體感、AI 美學時,聆聽臺北當代藝術館「你好,人類! Hello, Human!」之專家座談、策展人導覽。筆者聆聽「AI不是藝術?」講座時,也請益AI 藝術家真鍋大度的觀點;並在2024/1/27導覽結束後,請教策展人、數位藝術家林欣傑之見解。筆者整理2022 年迄2024 年之「人工智慧生成藝術」觀展筆記,涵蓋AI 畫作、舞蹈展演、沉浸敘事空間等形態。筆者也整理「AI 不是藝術?」等多場講座之手寫筆記,並匯整AI 生成藝術者之觀察(含筆者個別請益內容),寫就人工智慧生成內容、AI 美學等討論。

  〈第2章:改編產業與「童話/民間故事」取材方向〉,出自下列國科會(科技部)計畫之部分研究結果:〈從想像、觀影到主題旅行:跨媒介故事網絡、閱聽人參與及美感體驗:以《哈利波特》為例〉(MOST 106-2410-H-130 -031 -)及〈跨媒介角色之故事網絡、紀實支線與閱聽人跨平台詮釋:以經典童話角色之再建構為例〉(MOST 107-2410-H-130-017 -)。本書也針對已出版期刊著作,深化「故事宇宙」等討論:賴玉釵(2020 年4 月)。〈閱聽人詮釋跨媒介角色之紀實支線歷程初探:以經典童話角色為例〉。《新聞學研究》(TSSCI)。143: 55-111。

  〈第3章:改編產業與「經典活化」取材方向〉出自國科會(科技部)計畫部分研究成果〈圖像敘事之跨媒介轉述與閱聽人美感反應:以繪本改編動畫之「媒介間互文性」為例〉(MOST 103-2410-H-130-036-MY2)。本章部分素材深化已出版之專章討論:賴玉釵(2016)。〈創新敘事策略與跨平台串流:以BBC《新世紀福爾摩斯》跨媒介敘事網絡為例〉,彭芸(編),《創新、創意、創世紀論文集》,頁165-191。台北:風雲論壇。

  〈第4章:改編產業與原作者執筆/官方授權〉出自國科會(科技部)計畫成果〈從想像、觀影到主題旅行:跨媒介故事網絡、閱聽人參與及美感體驗:以《哈利波特》為例〉(MOST 106-2410-H-130 -031 -),若干數位策展討論出自國科會(科技部)研究發現〈自然書寫(nature writing)、跨媒介故事網絡與閱聽人多平台詮釋:從自然素材「圖像化」談起〉(MOST108-2410-H-130 -040 -)。本書參照已出版期刊論文,針對《哈利波特》故事宇宙近年發展,再增補後傳音樂劇《哈利波特:被咀咒的孩子》、前傳電影《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系列,闡釋故事品牌建構歷程。作者深化論述篇目如下:

  ★賴玉釵(2018 年10 月)。〈奇幻經典之跨媒介網絡建構及敘事策略初探:以《哈利波特》故事網絡為例〉。《新聞學研究》,137: 133-183。

  ★賴玉釵(2019 年11 月)。〈閱聽人詮釋《哈利波特》故事網絡之跨媒介地景歷程初探:以虛構文本、文學地景及周邊為例〉。《傳播文化》。18: 44-93。

  〈第5章:閱聽人參與文化與迷因創作〉出自國科會(科技部)〈「數位匯流之跨媒介敘事傳播:改編產業、故事品牌及迷因傳散」專書寫作計畫〉(MOST 110-2410-H-130 -035 -)研究成果。本書也針對已出版之期刊著作,深化「身體感知」等討論。參照期刊篇目包括:賴玉釵(2023 年7 月)。〈跨媒介料理:互動性敘事中迷因再製之研究〉。《傳播研究與實踐》。13(2): 219-262。

  作者也同時感謝銘傳大學之教學環境,力求學理與產業接軌。筆者敬謝銘傳大學之研究環境,讓作者全心投入專書寫作。作者也謝謝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名譽教授鍾蔚文教授開設「AI 讀書會」及「AI 與傳播前瞻計畫研究群」,讓筆者有機會接觸人工智慧、生成式藝術等課題。本書最終章的部分初稿內容,曾於「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論壇」、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文化大學新聞學系、世新大學「AI 與傳播創新:高等教育的趨勢與挑戰研討會」分享,也在「繪本、生活、樂讀會」交流(書林出版社舉行)。筆者感謝師長先進惠賜建議,受益良多。

  本書撰寫時,「人工智慧」與「著作權歸屬」熱議方興。筆者曾前往「鴻安法律事務所」與執業律師開會,請教法律資訊。筆者以手繪畫作衍生若干「人工智慧生成作品」,亦請律師提供初步法律評估。筆者聆聽大法官、司法官、執業律師等說明,參酌法律專業見解以投入後續「人工智慧生成內容」教學及研究。本書封面的女子讀書圖像,是由AI 生成。作者以自己的作品提供給Midjourney AI 系統,再讓AI模仿印象派畫風。作者以AI改作圖像時,考量台灣智慧財產局1111031 函釋,乃以人工智慧軟體為輔助創作的工具。作者敬謝法律專家惠賜卓見,一併獻上十二萬分謝意。

賴玉釵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865512
  • 叢書系列:傳播研究
  • 規格:平裝 / 266頁 / 17 x 23 x 1.33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1章 
 
跨媒介敘事傳播取徑綜述:改編產業、迷因共創、人工智慧熱潮
 
壹、跨媒介敘事與改編潮流
 
一、跨媒介敘事產業的發展光譜
 
近年跨平台及內容供應等需求增加,IP(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財產權」縮寫)開發需除考量「文學性」及「故事性」等基本元素,也需慮及載具「媒體性」、跨媒介「適應性」等流變能力(文化部,2021a,頁23)。數位匯流加速跨媒介敘事(transmedia storytelling)產製動力,內容與「媒體流變」等跨媒介敘事傳統淵遠流長,「耶穌故事」即為跨媒介轉述之顯例(包括讀圖詩、宗教畫及社群媒體傳散等)(Jenkins, 2006; Jenkins, Ford, & Green, 2013)。以「transmedia」意涵言之,拉丁文「trans」字首意謂超越及擴張,故「transmedia」實與媒介轉化相關(Resuloğlu, 2019)。
 
跨媒介敘事研究者Henry Jenkins 於2006 年提及漫威影業等「故事網絡」;再有其他研究者應用故事品牌概念到其他類型(如樂高積木/電玩、博物館、展覽等),並提出「授權經濟」等觀察(Freeman, 2019; Kidd, 2019; Thibault, 2019)。
 
跨媒介敘事產業衍生諸多風貌,如Disney 改編動畫《101 忠狗》為真人電影《時尚惡女酷伊拉》(Cruella),闡釋反派的心路歷程(泰賀, 2021 年9 月6 日)。Disney 也轉化/翻拍舊作「公主系列」,如動畫《仙履奇緣》(Cinderella)、《阿拉丁》(Aladdin)、《睡美人》(Sleeping beauty)、《小美人魚》(The little mermaid)、《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及《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均在改編名單之列;其中不乏顛覆的視角呈現,如「小美人魚」不再獨尊白人、「睡美人」拯救者未必是王子、灰姑娘的壞繼母也有淒涼際遇(波波,2019 年7 月19 日; Solomon, 2017; Solomon & Branagh, 2015; Solomon & Hahn, 2015)。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把握招考機會,布局投考計畫|教材、題庫趨勢、讀書技巧 年中考試書展限時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推理懸疑小說展
  • 女性保健展
  • 九歌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