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人生比球場要廣闊
認識魏外揚老師很久了,他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歷史學家,搜尋整理基督教華人宣教史著作頗豐,這次難能可貴地將運動與宣教士傳記結合在一起,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主題。
一個運動家會有什麼樣的特質呢?傳統上的認知不外是活潑、機警、勇敢、堅毅不拔、目標明確、有決心、克服困難、重視團隊精神、善於合作,甚至有領袖氣質等等。當然不同的運動項目會培養出不同的能力,團隊運動重視合作、無私貢獻與團隊紀律,個人項目重視獨立判斷、自我紀律及創造力。近代研究認為成功的運動家還有一個重要的特殊能力,叫做「心理韌性」,他們會表現在運動場上,當遭遇特別艱難處境或是遭受挫折時,能有一種特別正向的思維,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屢敗屢戰,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平時的訓練中,他們也能克服阻礙,堅持完成訓練計畫。當今馬拉松之神基普喬格(二屆奧運金牌,人類第一個馬拉松跑進2小時紀錄的跑者)就指出自律的重要—─「你必須勝過你的情緒,在有重大阻礙如不適合跑步的大雨天,或非常不想訓練的心理低潮時,穿上你的跑鞋完成課表!」
這些擁有超越常人特質的運動家一旦成為天國的宣教士,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在魏老師介紹的20位宣教士中,有奧運金牌得主,電影「火戰車」的男主角李愛銳,有推動華人體育學術與教育事業的重要推手麥克樂,有走遍北台灣醫療宣道的馬偕博士,有創立北京青年會的格林,有推動中國全運會的晏斯納,有開啟中國奧運百年之夢的饒柏森,有在四川創辦青年會的謝安道,有在台宣教治校的長榮中學校長萬榮華,有為了醫療宣教放棄美國職棒大聯盟簽約的鍾愛華醫師,有引介「歸主籃球隊」和創辦「遠東歸主協會」的郝益民,有中華奧運籃球隊教練徐德培,他們不但把福音傳到上帝所指派的地方,也因為對運動的熱愛,大大推展了當地的體育風氣。
以人來看,宣教士帶著自己的專業影響當地相關產業,似乎存在某種合理性或必然性,但是上帝這位導演不同於我們,有的宣教士似乎還沒有投入宣教工場就失去生命,如協助檢疫對抗鼠疫的嘉可頌醫師,僅抵華三個月就染疫而卒,年方27歲,但是他的精神卻大大震動當地政府及百姓;奧運金牌李愛銳在日本集中營陪伴青少年,享年43歲,卻培養出在日本宣教40年的麥凱夫,前華神院長戴紹曾也親身在集中營受他身教言教的薰陶。神使用他們的生命作為見證,影響所及卻遠超過他們的一生!
這些傑出運動家將目標從球場轉向神的國度,遠遠擴大了生命的影響力,他們體悟到宣教的工場遠遠大過眼前的球場,生命的目標從人間的賽事延伸到天國的宣揚,心境和價值觀的轉變正如「劍橋七傑」英國板球國手施達德自述:「自從耶穌進入我心,祂取代了板球,永遠勝過它。我只一心想引人歸主,我知道,板球、榮譽都會過去,世上無一物永存,唯獨為來世而活,才有價值!」
最近曾創下溫布頓網球賽五連冠的瑞士球王費德勒到達特茅斯學院的畢業典禮致詞,提出三件事,一是「打得毫不費力是神話」,他用了很大的努力才讓打球看起來毫不費力,這是場下的訓練。二是「這只是一分」,即使輸了最重要的一分,還是得趕快收束心神,繼續面對下一分,這是場上的心態。三是「人生比球場要廣闊」,他投身公益,造福300萬貧童受教育,有機會到世界各地發揮影響力,深刻體悟球場不是人生的全部,家人、親情、友誼及社會關懷還有很多的需要,我想如果加上信仰的傳播,這正是運動員宣教士的精神!
感謝魏老師把這許多如雲彩般的見證人展示在我們眼前!喜愛運動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生理學博士,東吳大學體育室教授。運動科學概論通識課教師。黃奕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