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晚自習的鈴聲響起,教室裡亂成一團,有些孩子發現自己沒有帶作業簿,需要出去拿;有些孩子發現自己下課時沒有上廁所,急著往外跑;有些孩子開始聚成一圈,說要討論功課,不討論就沒辦法溫習;還有些孩子戴起了耳機,想要封鎖身邊的各種噪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這是某高中晚自習的真實場景。
這時,老師進來了,面對亂哄哄的教室,她無奈地大聲喊:「安靜!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各自看個人的書。」一部分同學聽到老師的要求後,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另一部分同學還繼續用言語挑釁老師,要求老師同意他們在座位上與別人討論問題。也有個別同學來跟老師說,他們忘了帶晚自習要用的書本,需要去走廊的書櫃拿一下,當他們的要求被拒絕時,又氣呼呼地坐下,趴在桌子上睡覺,以示抗議。
哲學家培根曾說:「習慣是可以主宰人生的,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那麼,什麼是習慣呢?心理學上認為,習慣是指在一定情景下自發地去進行某些活動的心理傾向。有些習慣是無意識的、多次重複的結果,還有些習慣是透過自己有意識地反覆練習而形成的。而更廣義的習慣還包括社會上約定俗成的一些集體行為,或是在一定文化環境中出現的從眾行為。
對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經過父母或其他照料者的長期引導,他們會養成飯前洗手的習慣,一旦到了吃飯的時間,就會自動地去洗手。照料者的語言方式將極大地影響幼兒的表達方式,如照料者輕聲細語,幼兒也很容易學得這種語言方式;如照料者喜歡高聲喊叫,幼兒經過長期模仿也會養成這種語言習慣。因此,幼兒階段是養成生活習慣和語言習慣的關鍵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是否能養成某種習慣,主要是依賴於其照料者的言語和行為,此時的習慣養成對孩子來說是無意識的心理過程。
到了青少年階段,孩子要面對多種功課,同時又處在身心發展不平衡的青春期,需要面臨多種考驗,經過老師的專業指導,他們在期望、壓力和夢想的驅使下會養成自我調節的習慣,並且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輕易爆發強烈的情感。同時,他們還會有選擇地社交,為了平衡學業與人際關係,他們可能會將最有效的時間用於做最重要的事情,而在學習感到疲憊時與朋友在籃球場一決高低。因此,這一階段是養成情緒情感習慣和人際關係習慣的關鍵期。這個階段習慣的養成,是青少年處理意識衝突的心理過程。
由此可見,隨著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他們會逐漸養成不同方面的習慣。顯然,除了認知程度,每一種習慣的養成都少不了環境的作用。在開篇的故事場景中,那些到了課堂之後才想起來自己丟三落四的同學,顯然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些下課不去上廁所、上課才想起來衝去廁所的同學,肯定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些一到了學習時間就想聽別人「說書」,即傾向於討論式學習的人,其實是沒有養成獨立的思考習慣;那些期望透過挑釁的方式獲得老師認同的人,可能沒有掌握良好的表達習慣;而那些因為自己沒有做好上課的準備而去遷怒老師,並以在課堂上睡覺的方式表達抗議的人,可能反映了他們在情緒、思考方式和人際關係上的多重不良習慣。這些習慣導致他們主動地去挑釁、去拖延、去負面應對情緒問題。總之,習慣的養成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第一,認知程度的發展。毫無疑問,認知程度的發展是習慣養成的前提和基礎。我們無法透過訓練讓3歲的兒童養成每天早起晨讀的習慣,因為他們還不具有這樣的認知程度。但是我們可以透過訓練讓這個年齡的兒童養成每天早起看卡通影片的習慣,因為這是他們在目前的認知程度下能完成的任務。
第二,環境的影響。當一個人生活在沒有約束或極少有約束的家庭環境中,他可能就不會意識到自我約束的重要性。那麼,當他離開家庭、走進校園時,也就不會認為,不對自己進行約束是一件錯誤的事情,儘管他也很清楚學校的規章制度對他做了哪些約束和要求。因此,是否能從內心認同文化環境,對習慣的養成有重要的影響。
第三,自我調節的作用。我們知道,抓住發展的關鍵期,有利於實現發展的目標。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錯過關鍵期,就只能原地踏步。事實上,經驗告訴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程度也在逐步發展,兒童在高年級時,會更容易完成低年級的任務,即使當時他們覺得那是很艱鉅的任務。
第四,人際關係的制約。從眾心理告訴我們,很多事情是人們在人際關係的制約下,不由自主地去做的。某個高中老師告訴我,班級裡忽然之間就出現了比較名牌的不良習慣。最初,只是個別同學穿了一件名牌衣服,緊接著有一個小團體的同學都紛紛加入了穿名牌的行列,最後幾乎全班同學都開始比較誰的衣服最貴。
那麼,從家庭教育或學校教育者的角度來看,如何能幫助兒童青少年在關鍵期養成適當的習慣呢?
首先,我們要讓兒童青少年認識習慣的意義。每個習慣都有一定的社會意義。比如,養成運動的習慣,目的在獲得健康的體魄;養成閱讀的習慣,目的在豐富有趣的靈魂;養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目的在促進人際關係朝著令人愉悅的方向發展。
其次,要對習慣有明確的評價體系。如何評估一個兒童青少年是否養成了某種習慣?還有另一個問題,如何區分一個兒童青少年的習慣是否符合家長或老師的期待?
最後,要讓兒童青少年從情感上嚮往習慣的力量。從理智上來說,很多兒童青少年都深知習慣所蘊含的強大力量。但是,他們在情感上卻不一定真正嚮往這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