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雙十國慶假期,客服中心服務時間詳情

人文社科經典展
臺灣茶葉感官品評實作手冊(3版)

臺灣茶葉感官品評實作手冊(3版)

  • 定價:380
  • 優惠價:95361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34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飲茶在東方已有五千年歷史,茶葉一般採用感官品評進行品質的分級,即由經過專業訓練的品評人員依靠視覺、嗅覺、味覺,即可判斷茶葉品質好壞。一般而言,只要通過一系列嚴謹的培訓課程及養成,隨時保持良好體能及感官能力的靈敏度,並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下,就能夠把茶葉的品質喝出來。茶葉感官品評長期以來都是用來評鑑茶葉品質與分級的重要方法,也是被茶業界所廣泛認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創立於民國前9年(西元1903年),原稱為「臺灣總督府殖產局附屬製茶試驗場」。其後迭經改制及改隸,民國57年為加強茶業研究及輔導事宜,促進臺灣茶業發展,奉令改組為「臺灣省茶業改良場」,隸屬臺灣省政府農林廳,並先後設立文山、魚池、臺東分三分場及凍頂工作站;民國88年7月1日改隸中央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組織任務包括培育優良茶樹品種、研究改進茶園栽培及管理技術、茶樹病蟲害及其防治技術、製茶技術、茶葉多元化產品及茶園機械及製茶機械等,為臺灣唯一的茶業輔導專業機構;繼農業部於民國112年8月1日升格後,改制為「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下設北部、中部、南部及東部四個分場,並於8月8日揭牌成立,承先啟後永續經營,擴大研發範疇及朝向次世代健康飲品為發展方向,持續為國人及全世界提供健康優質的飲品。
 

目錄

01 緒論
02 品評人員的素養、職業道德與倫理
03 感官品評原理
04 茶葉感官品評之相關化學成分
05 茶葉感官品評流程及所需設備
06 茶葉感官品評常用評語及茶類特色介紹
07 茶葉感官品評分級實務操作流程
08 臺灣特色茶風味輪
09 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
附錄一 中華民國茶葉國家標準(CNS179)修訂草案
附錄二 臺灣茶區辦理優良茶比賽對COVID-19(新冠肺炎)因應指引
 

再版序
 
  基於廣大的消費者及愛茶人士對於本書的喜愛及肯定,值此再版之際,特別邀集撰稿同仁再次檢視文章內容並加以增補與更新,期不負眾望。
 
  本書再版有二個特點,一是對應著本場技轉感官品評初、中級的課程及講義內容,務求一致性,以避免讀者或相關學員於閱讀或參考時有所誤解;二是本書的英、日文版本同時問市,藉由本書外文版能為外國人士開啟瞭解臺灣茶的一扇窗及正確的學習道路,免除因語言及文化上的隔閡而失去認識臺灣茶文化的機會,更能借此確立臺灣茶的歷史地位及話語權。
 
  完成本書校稿,正逢改制週年慶(原121 週年)的規劃與籌備。本書付梓之前夕,謹以本書代表「傳承、創新、多元」的臺灣茶產業精神,不懼艱難與挑戰,勇往朝下一個雙甲子邁進,以此共勉。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場長
蘇宗振 謹識
中華民國113 年7 月
 
 
  臺灣優良茶比賽是茶產業之盛事,除藉由互相觀摩及交流學習以提昇製茶技術外,也具有帶動茶價提升與茶鄉經濟發展之意義。惟以人類的感官品評為主的評鑑過程中,仍會受到外在環境條件及內在評審人員的身心狀態影響,故如何降低影響因子,達到公正、公平、公開,是值得吾人深思之處。經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於民國91 年(2002)出版「茶業技術推廣手冊-製茶技術」,其「茶葉品質鑑定」章節曾簡單介紹茶葉感官品評之外,坊間並未曾出版過茶葉感官品評專書。
 
  本書係彙集茶業改良場茶葉感官品評人員多年實戰經驗及相關訓練課程講義,共同撰寫並更新茶葉感官品評相關資料及圖片,內容包含品評人員之個人素養、感官品評原理、茶葉感官品評之相關化學成分、流程、所需設備、常用評語及實務操作流程等,圖文對照且深入淺出,值得愛茶人士及對茶類品飲有興趣的人士以此為藍本,加上自身的飲食體驗,將書本內容與實物予以驗證,假以時日必能體會個中精髓。
 
  基於比賽、競賽或評鑑等活動有其時間性或茶葉買賣時的品質與價格的對應,皆可在本書獲得相關有用的資訊;而透過書中臺灣特色茶風味輪的介紹,於個人品茗時,更能搭配自身的體驗,以自己的角度全新感受特色茶的香氣及滋味。
 
  本書兼具科學理論、知識性及實用性的特點,適合提供品評人員、品管或研發人員、茶農及茶產業相關人員參考運用,鼓勵大家透過不斷的練習持續精進感官品評技能,讓您無論是單獨評鑑面前的一杯好茶,或是品評分級百點或千點以上之茶樣時,皆可從容應對。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場長
蘇宗振 謹識
中華民國110 年9 月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666948
  • 規格:平裝 / 148頁 / 19 x 26 x 0.9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3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01 緒論
 
文、圖/蘇宗振、邱垂豐、吳聲舜
 
(一)沿革
 
好茶如何品評分級?又如何科學地透過感官品評出一杯好茶?
 
從歷史上可見端倪,宋代民間盛行「鬥茶」,即今日之評茶比賽,評比項目有茶葉之形、色、香、味的高低,已具有茶葉評審的意義。至於國家標準部分,依據阮(2002)資料指出,於民國初年(1915)在浙江溫州地區出口茶葉執行檢驗,及至民國 34 年(1945)於上海、漢口、臺灣等地商檢局先後恢復茶葉出口檢驗;民國 47 年(1958)公布國家茶葉檢驗法(CNS 1009)共修訂 4 次,最近一次修訂為民國 75 年(1986)。另自民國 36 年(1947)公佈國家茶葉標準(CNS 179),至民國 110 年(2021)共修訂21 次(表1-1),於民國 110 年(2021)最後一次啟動國家標準修訂,原因為:
 
1.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簡稱茶改場)依據茶類製程重新歸納臺灣特色茶之茶類,為協助將知名臺灣特色茶類推廣至國際,擬將臺灣特色茶標準化,於「部分發酵茶」項下增列「條形包種茶」、「球形烏龍茶」及「東方美人茶」等臺灣具知名度之特色茶類,提升臺灣特色茶之能見度。
 
2. 為解決近年來以普洱茶名稱進口茶葉所衍生之爭議,擬增列「後發酵茶類(普洱茶或黑茶)」及細分項,減少相關商品名稱認定之爭議。
 
何謂好茶?只要是適合自己口味的,即是好茶。所謂適合自己,是用人類的感覺器官加上日常飲食文化的習慣性印象,又因為每個人的視覺、嗅覺及味覺不同,故生成自己獨特的一套感官邏輯及感受。
 
飲茶在東方已有五千年歷史,茶葉一般採用感官品評進行品質的分級,即由經過專業訓練的品評人員依靠視覺、嗅覺、味覺,即可判斷茶葉品質好壞。一般而言,只要通過一系列嚴謹的培訓課程及養成,隨時保持良好體能及感官能力的靈敏度,並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下,就能夠把茶葉的品質喝出來。茶葉感官品評長期以來都是用來評鑑茶葉品質與分級的重要方法,也是被茶業界所廣泛認同。臺灣的茶葉市場為求作業時效(短時間內判定)及符合人們嗜好的特點(茶是給人喝的觀點),利用感官品評進行茶葉品質分級是實用的評鑑方式,而國際上也是多利用感官品評的方式來進行茶葉、咖啡或紅酒等品質分級。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于美人X樂沐】一路平安公益鐵盒餅乾,買一盒替您捐$100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漫遊者聯展_領券
  • 年中考試書展
  • 心靈工坊社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