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_加碼
生活裡,遇見阿德勒的溫柔:克服自卑x接納不完美,從阿德勒心理學找到自我療癒與成長的勇氣

生活裡,遇見阿德勒的溫柔:克服自卑x接納不完美,從阿德勒心理學找到自我療癒與成長的勇氣

  • 定價:450
  • 優惠價:79355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29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認識阿德勒心理學第一本好讀、易懂、實用書籍,重磅登場!
從「被討厭的勇氣」到「正向教養」,
這是你認識「阿德勒心理學」的另一個起點!
你覺得阿德勒心理學嚴肅又難懂嗎?
諮商心理師海蒂說:阿德勒就像肯德基爺爺一樣慈祥和藹,
在生活中,隨時可以親近他,也需要他。
本書引領阿德勒心理學通往你的內心深處,
從克服自卑、接納自我、洞察人性到獲得勇氣,
帶領我們探索「生命風格」,並實踐「人際、工作、愛與親密關係」三大任務。
阿德勒心理學是一門生活哲學,也是一種人生態度,
每當內心湧現自我懷疑、生活感到困頓時,
可以從中汲取智慧,心靈和生活難題迎刃而解!

  ➤阿德勒心理學,給你貼近生活的溫柔解方
  .你有沒有很討厭自己的地方?
  .你總是對自己越來越嚴苛、不停地挑自己毛病?
  .你覺得自己「不夠好」、對自己怎樣都「不滿意」?

  這些一再打擊你的感覺,究竟是怎麼來的?阿德勒學說重度使用者海蒂老師說:「每個受困的人只是暫時迷了路,要找到出口脫困,可以仰賴阿德勒心理學的指引。」

  海蒂老師鑽研阿德勒學派二十多年,她說,阿德勒心理學其實是很溫柔的,與生活息息相關,舉凡自我療癒、情緒接納、人性洞察、人際共好、突破框架的勇氣、情感的課題分離、工作意義的探尋,以及愛情與婚姻的經營……都有因應的解方,隨時可以派上用場。

  阿德勒心理學是一門理解生命的科學,也是富含深刻哲思的藝術,海蒂老師以抒情文筆,從輕鬆、實用的角度,將這個跨越時空、充滿睿智的學說帶入你我生活。本書摘錄數十則阿德勒的名言金句,結合戲劇、電影、諮商案例、生活經驗及心理學實用知識,引領你感受「正向心理學」鼓舞人心的勇氣與溫柔。

  ➤人一輩子,都在跟自卑感奮鬥!
  ◆關於你的負面情緒和感受──自卑的人,總習慣欺負自己

  ✎阿德勒說:「身為人,就會有不如人的感覺。」
  人們苦苦掙扎的自我責備、不安全感、脆弱,就是阿德勒所謂「自卑」的表現,而這也是人們進步與改變的起點。本書從了解自己、接納自我開始,帶你認識「正向自卑」,放下對自己的敵意、減少自我攻擊,成為能自我療癒的個體。

  ◆關於你的不完美──讓自己變得「完整」,而非「完美」
  ✎阿德勒說:「人的最終目標,即是在群體內找到歸屬與自我重要性。」
  我們渴望被接納又過度擔心被他人排斥;面對這樣的自卑,我們要練習的,是擁有接納自我不完美的勇氣,這也是對自己的疼惜和信賴。

  ◆關於你的「痛點」──推動前進的力量
  ✎阿德勒說:「人生所有的『動力』與『能量』,都是因為我們渴望抵擋、翻轉、克服自己的自卑感受。」
  你可以細細盤點自己的過往經歷,是否也有些隱隱不舒服的「痛點」?
  那些痛點,是否也是驅使你自小到大進步的能量?

  ◆關於情緒失控──練習「改寫情緒」反應
  ✎阿德勒說:「隨心而行,也別忘了帶理智同行。」
  情緒是需要被理解與整理的,可藉由「正向提問」反思如何行動。

  ◆關於「自卑情結」與「優越情結」──「補償」內心的不滿足
  ✎阿德勒說:「每個表現得高人一等的人背後,我們都可以察覺到一種自卑感,而這種感覺是需要格外努力掩飾的。」
  當你以變調的優越感掩飾自卑,就可能以無用的方式,來鞏固心中的不安。可藉由更多自我覺察與認識,以避免過度且不健康的自卑感受干擾我們,甚至傷害和他人的關係。

  ➤認識七種「生命風格」,了解自己與他人
  ✎阿德勒說:「要了解一個人的內心,就必須觀察他在與人互動時,呈現的風貌。」
  探討人們為了克服自卑而出現的三種「干擾性生命風格」:討取者/倚靠者、躲避者、支配者,以及四種「主軸性格」:取悅型、安逸型、掌控型、優越型,讓你更了解自己與他人。

  ➤認識生命中的三大任務
  ①人際關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阿德勒說:「生活的問題,都是需要與人合作才能解決的問題。」
  ․當人擁有了「共融感」,那是一種儘管自己是一個人,也不會感到孤單或寂寞的感受。
  ․人與人之間的共融感,是引導人們克服個人自卑的終極解方。

  ②工作──為了活下去&帶來貢獻
  ✎阿德勒說:「一個人用什麼態度去執行他的工作,就決定了個人的價值。」
  你喜歡你的工作嗎?工作的意義是什麼?所謂「快樂」的工作是什麼?在職涯的跑道上,選擇按下「暫停鍵」好嗎?借重阿德勒的觀點,探討工作的樣貌。

  ③愛與親密關係──需要刻意經營
  ✎阿德勒說:「若要讓兩人練習在愛中相處,就讓他們學習跳舞吧!」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愛」需要用合作的態度來維持,一如共跳「雙人舞」。
  ✎阿德勒說:「不要挑一個在身體上不吸引你的伴侶,但也不要將你的命運和一個只在生理上吸引你的人糾纏在一起。」
  真正良好的親密關係,是基於雙方共同的價值觀、目標和對彼此幸福的關心。

  阿德勒心理學是一門安頓自我且勇於面對生活的智慧,海蒂老師邀請你用自己的眼光和經驗去探索阿德勒的世界:感受自卑是什麼?體驗勇氣是什麼?如何與人合作共好?在愛與親密關係中,如何打磨幸福的樣貌?汲取阿德勒心理學的智慧,帶領自己走出心靈困境,療癒生活中的傷痕與疲憊。

本書特色

  ★收錄阿德勒經典語錄,提供生活難題的解方:海蒂老師結合阿德勒經典名言、生活經驗、諮商個案,以及日劇、台劇、電影情節延伸探討,並穿插「阿德勒心理學小教室」實用知識,引領讀者找到自我安頓的方法,是一本實用又療癒的書籍。

  ★深入淺出的阿德勒心理學實用書籍:阿德勒心理學著作多半以闡述理論和學說為主;海蒂老師別開生面,以平易近人的文字,帶領讀者從生活、輕鬆、實用的角度認識這門生活哲學。

熱情推薦

  吳毓瑩/國北教大心理諮商創所主任、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前理事長
  李崇義/冰山對話引導講師
  林上能/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監事
  洪仲淸/臨床心理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讓孩子成為自己人生的玩家》作者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黃之盈/暢銷作家、諮商心理師
  黃柏嘉/諮商心理師
  趙元芝/社團法人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理事長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賴婷婷/湧動教練學校校長
  鮑順聰/臺灣阿德勒學會創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召集人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依首字筆畫排序)

好評盛讚

  「終於等到海蒂溫柔的阿德勒,說透了我的心腸。終於可以請好奇自卑、鄙視自卑、糾結自卑的夥伴們,在讀阿德勒之前,先打開這本書,感受自卑如何是溫柔的起點。我還可以期盼海蒂下一本書,聊聊自卑如何是我們人生的起點,然後讀者可以一窺海蒂何以是李家雯的起點。」──吳毓瑩/國北教大心理諮商創所主任、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前理事長

  「看見別人成功,彷彿就是穿視了自己的無能;但人們可以逃避失敗的現場,卻永遠也擺脫不了內在自卑的陰霾。靠近阿德勒並不是要自己被討厭,而是強化自己接納的力量;翻閱本書,釋放家雯心理師文字中的溫柔,也同時看見無力與無能之下每個人都擁有的勇氣。」──李崇義/冰山對話引導講師

  「人類的『自卑』無所不在,我們一輩子都在學習與自己的自卑相處。它是你我內心的一把雙面刃,可以作為溫柔而強韌的前進力,也可能幻化成毀滅與無望的能量。我們需要一些溫柔來靠近並傾聽它,從而邀請它成為我們的夥伴,讓我們在生命的旅程上,不再莫名地焦慮與恐懼。」──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這本書想告訴你,阿德勒不只是心理學門派,也是可以在生活中實踐的態度。透過家雯心理師溫柔細膩的文筆,你將會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克服的自卑,也都有自己要接納的不完美,而最重要的,就是能帶著不安前行的勇氣。」──胡瑋婷/諮商心理師、《讓孩子成為自己人生的玩家》作者

  「本書內容豐富易讀,一起來勇敢實踐阿德勒生活哲學,生活只會通往幸福。」──趙元芝/社團法人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理事長

  「理解、接納、成長,這本書不僅僅是對阿德勒學說的闡釋,更是一場對自我的探索。當自卑與不安的情緒攪擾我們的生活時,這本書告訴我們,自卑感並非弱點,而是進步的驅動力;完美並非目標,完整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境界。」──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海蒂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引領我認識阿德勒心理學溫柔且實用的本質,使我更接納自己與理解他人,也對生命中的困頓與美好,有更清澈的體會。」──賴婷婷/湧動教練學校校長

  「臺灣阿德勒學會創會期間認識至今,海蒂對阿德勒心理學的深入鑽研與實踐精神令我深感敬佩。《生活裡,遇見阿德勒的溫柔》深入淺出地利用生活所思所感,形象鮮明地展示了阿德勒的哲思與溫暖。這本新書猶如資深旅行者的精彩遊記,推薦給所有渴望自我成長與療癒的人,祝福您從中獲得滿滿的希望感與勇氣。」──鮑順聰/臺灣阿德勒學會創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召集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家雯(海蒂)


  諮商心理師,美國芝加哥阿德勒大學諮商心理學碩士畢業。

  相信阿德勒說的:「人會成功,憑的是勇氣。」以一名重度阿德勒成癮者身分自居,秉著 Act As If 態度,穿梭於全台各機關、學校與私人諮商機構,提供諮商、諮詢、演講、課程與督導。

  擁有旺盛的好奇心與行動力,喜歡挑戰不同,於是用多重斜槓身分走跳人生,實踐自我的生活風格。期許自己努力成為療癒歷程裡的搭橋師,不只陪個案搭建通往世界連結的橋,也為大眾建立認識阿德勒的橋,努力推廣阿德勒心理學的概念,實踐在生活的每一處。

  【現職】
  •國立台灣大學學務處學生心理輔導中心 兼任諮商心理師
  •多所私人心理諮商所、心理治療所特約諮商心理師
  •電子媒體與雜誌專欄作者

  【著作】
  《你在煩惱什麼呢?》、《教養是合作》、《與自己交換日記》及療癒小說《時光洗衣舖》

  FB│海蒂的療癒3次方 Heidi's Therapy⊃3;
  部落格│海蒂的療癒生活:Therapy X Therapy


 
 

目錄

序言 ▏日子再難過,都可以來一杯溫暖的「阿德勒」!

Part 1 一切都是自卑在作祟!──自卑感,每個人都有
Chapter 1   人一輩子,都在跟自卑感奮鬥──關於負面情緒和感受
◆自卑的人,總習慣欺負自己
什麼是自卑?
◆自卑感,讓你更認識自己
與「生命可承受之痛」共處
你不喜歡的是「自卑情結」
當「自卑情結」變成「優越情結」

Chapter 2   放下對自己的敵意──自卑是種禮物
◆自卑是黑洞,但也可以是道光
讓自己變得「完整」,而非「完美」
◆翻轉自卑,成為更好的自己
那些「痛點」,是推動前進的力量
沒辦法的天生,有方法的人生

Chapter 3  用恰好的溫柔接住自己──接納你和他的自卑
◆找到安頓自我的方式
療癒自己&同理他人
釋放情緒,卸下心理重擔
◆不對等的情緒反應,是自卑過了頭
情緒是行動的燃料
練習「改寫情緒」反應
◆接納自卑,改變從這裡開始
接納不完美,善待自己

Part 2  譜出自己的生命風格──你是獨一無二的人生編劇家
Chapter 4 我們都走在自己的「生命風格」上──人生經歷與生活軌跡交織的旅程
◆生命風格,是克服自卑的藍圖
生命風格標示著生命態度
克服自卑:三種干擾性生命風格
◆認識四種生命風格,你是哪一種?
① 取悅者:親切友善,渴望認同與被愛
② 安逸者 :用「距離」畫出安全堡壘
③ 掌控者:控制別人,是保衛「脆弱」的表現
④ 優越者:在人生賽道上,與自己競賽
探索性格&保持彈性,理解自己與他人

Part 3  生命中的三大任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開創者
生命任務之1
Chapter 5 人際關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在自己的「生命風格」上與他人相遇  
信賴與合作,串起完整的人際關係
◆社群情懷:我存於社會,社會也接納我
內建共融感,安頓身心&跨越自卑
◆課題分離:與人合作,又不失去自己
彈性以對,練習「課題分離」
親子關係的「課題分離」
人際關係的「課題分離」
情感關係的「課題分離」
◆擁有好人緣,從接納自己開始
突破框架的勇氣
在人際關係中尋求共好

生命任務之2
Chapter 6 工作──為了活下去&帶來貢獻!

◆重新定義工作吧!走在自我實踐的路上
工作是一種互助關係
在工作中看見意義、產生貢獻
◆揭開工作的迷思
生涯該及早定向嗎?
我的工作好痛苦,是因為我沒興趣?
◆選你所愛?還是愛你所選?
你的態度,決定了你的價值
因「痛」而啟動,因「夢」而持續
活在當下,面向目標
◆探索職涯,擁抱生活的幸福感
賦予工作意義和價值
在挫折中,找到堅持的理由
讓人發光發熱,就是美好的工作

生命任務之3
Chapter 7 愛與親密關係──用心經營,打磨出幸福的樣貌

◆愛情不是萬靈丹
愛情是高度的社群情懷
渴望愛情救贖,但愛不是解方
◆愛,是跳一支雙人舞
愛與婚姻,是一份任務
愛與親密的第一步:找到對的盟友
既是好伴侶,也是真正的朋友
共好合作,在愛中和諧前進
平等的愛,看見彼此的感受與需求
◆愛情的天秤──合作才能平衡
愛人的方式,不等於被愛的方式
愛情裡,沒有誰是附屬品
◆當愛與親密關係失衡了
身心契合,擁抱幸福的親密關係
「性與出軌」不是逃避婚姻困境的出口
◆情感裂痕:不完美,卻可以完整
面對背叛,如何修復關係?
歷經情感傷害後的自我重塑
◆愛裡的勇氣,帶我們通往「幸福」那一站
以包容的眼光,欣賞伴侶的不完美
相信愛情,帶著勇氣走下去
相知相守,在愛裡保持希望!

Chapter 8  帶著「勇氣」出發!──探索更好的自己
◆人生可以後悔,但別只剩後悔
讓後悔成為指引──錯誤背後的意義
◆勇氣,是害怕也願意向前的力量
生命百轉千迴,歷練更寬闊的自己
在生命裡,遇見阿德勒的溫柔

後記 ▏我的「自卑與超越」,漫長的寫作旅程

 
 

導讀

日子再難過,都可以來一杯溫暖的「阿德勒」!


  「阿德勒的書,怎麼都這麼兇?這麼不溫柔?」曾有學生這樣問我。而對阿德勒重度使用的我來說,這個評論讓我感到非常訝異!

  阿德勒太直接?太兇?這可是我從沒想過的。

  畢竟,研讀阿德勒心理學二十年來,不敢說精深,但我在阿德勒的世界裡,感到的卻是既溫柔又涵容的哲學思維。阿德勒不是像肯德基爺爺一樣慈祥和藹嗎?怎麼有人會認定阿德勒嚴肅又嚴厲呢?

  後來想想,我知道原因了!在台灣,市面上阿德勒本人的著作大多是「演講稿」,其中有許多是由德文翻譯成英文,再翻譯成中文,一再轉譯的過程,難免失去溫度。而即使是阿德勒本人的著作,在一百年前的文化背景下,當時所使用的文字與寫作習慣,可能也多了堅定與絕對的態度,而少了現代人習慣的緩衝空間。

  事實上,許多曾經跟隨阿德勒本人的門生們都說,阿德勒老爺爺是一位極具魅力的演說者、教學者,只是可惜了他沒有留下更具系統性的著作,使得現代的我們,若想進一步了解阿德勒心理學的精神,就得透過他所遺留下的手稿、演說、示範等記錄,再由他的門生們彙整而成。因此,想體會當年的原汁原味,顯然有相當的難度。

  對我來說,阿德勒心理學是很溫柔的。它像水一樣溫柔,總不爭不搶,不過度用力地遊蕩在我們的生活裡。當你仔細觀察,仔細體悟,會發現阿德勒心理學的風貌,早就在生命裡的各個角落展現了。

  ◆洞察人性,闡述生活

  阿德勒心理學,是對人性的洞察,也是對情緒的接納。阿德勒明白,人總有各種情緒,而我們該做的,不是割捨與拋棄,而是去細細撥開每種情緒底下所內隱的真實渴望。情緒本就是生命流動的一部分,唯有接納它,才能帶來更完整的自己。

  阿德勒心理學,是對生活的闡述,也是對人際行為的理解。阿德勒認為,誘發人們行動的,都來自每個人心中那股想要變得更好的渴望,因此,沒有任何錯誤或不良的人格,只有是否合於社會,適合自己的群體而已。所以,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生在世就是人各種豐富「生命風格」的展現。

  每個人的風格,代表著各自潛意識裡的信念與價值觀;也是這個組成,產出了人際間各種豐富的行為樣貌。它包含我們在「社會」架構下,看待自己和看待別人的方式,這都無意識地規範我們與人互動的模式。

  因此,所謂生活,就是人們彼此生命風格的碰撞與拉扯。差別在於,這些碰撞中,究竟帶來的是美麗燦爛的「煙火」?或是破壞陰暗的「煙硝」而已。

  ◆一門科學,也是藝術
  阿德勒心理學,是對生命進行理解的一門科學,也是藝術。

  阿德勒認為,心理學不該是一門嚴厲艱澀、令人畏懼的神祕學;相反地,它應該是拿來使用,使人生更美好的藝術!比起只停留在分析、理解他人,阿德勒更渴望藉由心理學,使人們在生活中有更多改善與正向提升,讓人活得更加自在、幸福。因此,阿德勒心理學不只是一門科學,更像是生活的哲學,能引領著跟隨的人們貼近自我內在;當自我接納與明白後,就能進而連結周遭他人,創造與別人正向的關懷和連結,接著產生對自己和他人更自在且富饒的生活空間。

  阿德勒心理學,是 Ease and Enrich──自在也豐盛!

  也許過往對你來說,阿德勒的概念好似不切實際的雞湯;又或許,你曾感受過阿德勒原著的語言艱澀生硬,然而,使人苦口是良藥,暖人脾胃是雞湯。不論是良藥還是雞湯,都是可以使人們更站穩在自己生命路徑的良方。

  日子再難過,都讓我陪著你來一杯阿德勒的溫暖吧!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516348
  • 叢書系列:大好時光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4.7 x 21 x 2.7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影片介紹

 

內容連載

Chapter 1  人一輩子,都在跟自卑感奮鬥
──關於負面情緒和感受

(節錄)

「身為人,就會有不如人的感覺。」──阿德勒

阿德勒認為,自卑是人們進步與改變的起始點。只要正向自卑,也理解自己的自卑,便會發現,原來自卑感,是幸福感的起源。

你有沒有很討厭自己的地方?不論是外在、內在,或是環境給你的。

從小到大,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媽媽總會反覆說著同一個故事:「你剛出生的時候,大家來醫院探望,都開玩笑說,你啊!長大以後可能還得再多花三千塊?」

「三千塊?那要做什麼?」畢竟四十多年前的台幣三千塊價值並不低。

「割雙眼皮啊!」

媽媽每回講到這件事,總是大笑一番。這是在我們家流傳了幾十年的玩笑話。

這是我的成長經驗。媽媽是個很在乎美感與優雅的人,因此在她眼裡,不夠好看的事情很容易被放大,且格外在意;而在這樣強烈的影響下,我從小就烙印了一種感受:「好看是很重要的!因為好看而被看見,是很重要的!而我,就是天生不夠好看的醜小鴨。」(而且還是不會變天鵝的那種。)

確實,長大的過程中,我對自己的外表從來沒有滿意過。

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人一輩子,都在跟自卑感奮鬥!」對我來說,這句阿德勒的經典名言再真實不過。我這一輩子,都在外表不夠亮眼的限制下感到無比自卑,也一直苦苦掙扎著。

其實,說對外表在意,是我自卑的一種表象,而我心底真正害怕也在乎的,是那種在人群裡不夠亮眼、不夠有特色,因此無法被看見價值的心境。

你是否也如此?

在生命裡有些隱約的遺憾、討厭的事情,一再反覆地提醒你、刺激你,告訴你「你不夠好!」不論是外型的弱小(美醜)、手足間不同性別的差異對待,或是同儕間成績、天賦的不同,都可能給我們一種隱隱約約、酸酸刺刺的不舒服感,而這種不舒服,往往會帶著你覺察自己,似有若無地干擾著你對自己的價值與判斷。


會員評鑑

5
3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4/10/15
2.7公分我讀多久呢?
我第一次讀它只花了一個半小時,
反而是後來寫文花了很長的時間
(包含擦眼淚之類的),
因為這是一本需要和自己對話的書。

書本的文字非常輕鬆好讀,
沒有一大堆艱澀難懂的專有名詞,
非常貼近人心,
沒有接觸過任何心理學專業的我,
不覺得有什麼困難或卡住之處,
分享自己的不專業閱讀經驗給大家參考。

千萬不要被厚度、阿德勒唬住🤣

💛拿到這本書的瞬間,
2.7公分的厚度沒有讓我打退堂鼓,
因為在海蒂老師之前的創作裡,
我得到很多的撫慰與被理解。

以前沒有讀過太多關於「心理學」的書籍,
近年來接觸很多書籍和心理師後,
我才知道自己是「高敏人」、擁有「討好型人格」,這樣的性格讓我經常感到壓力比山重啊!


⛵️別人對我的評價很容易影響我,
尤其是越親密的人。
像是一艘不斷飄搖的小船,
隨著水波和風向逐流。

每一次揚帆,都是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
每一次停泊,都是為了避免可能的失望。
我,就是這樣一個「討好型人格」的代表。

記得某一次,為了遠道而來的親人,
我在家裡拚命的打掃,
因為不想被挑惕或聽到任何批評,
但是努力並沒有迎來好結果。
那麼後來呢?我還是持續這樣做著,
不管家庭、工作、朋友⋯⋯我都不大會掃興,
就連一起吃飯,我也習慣維持場子的熱絡。
有時候想想,我又不是綜藝節目主持人,
何苦來哉?為什麼我總是不懂得說「不」?


🤍我開始回溯自己的人生軌跡,
從小,我就是那個「乖孩子」。
在學校裡,我努力維持著成績,
生怕讓父母失望。
在朋友圈中,我總是聲音最少的,
深怕表達自己的意見而失去友誼,
甚至我永遠是揪起聚餐的那個人,
還會一個個聯絡到位,
就怕有哪裡做得不夠好。

然而,這種看似完美的表象下,
卻隱藏著深深的自卑與不安。
我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
擔心別人發現我哪裡不對不完美。
每當獨處時,我總會被一個聲音困擾:
「你真的值得擁有現在的一切嗎?」
這種自我懷疑如影隨形,
讓我陷入「冒牌者症候群」的泥沼,無法自拔。

💛翻開這本書的第一章,
我彷彿看到自己的倒影。
阿德勒提到:「人一輩子,
都在跟自卑感奮鬥。」
這句話幾乎完美詮釋我自己。
我清晰記得,在小學的某次班級發表會上,
我因為害怕說錯話而緊張得雙腿發抖,
最後只能低著頭快速說完,
連自己說了什麼都記不清,
那一刻的羞愧感,從未忘記,
而後的上臺機會,無一倖免的砸鍋⋯⋯

💛然而,在書中,阿德勒提到:
「自卑感未必等於痛苦的來源,
也未必是差勁的體現。」
我看這句話,頓時愣住了。
我回想起那些因為自卑而努力的日子,
那些熬夜學習、反覆練習的時光,
原來都是在為自己「造山」,
讓我在往前走的時候,
能有更多的能量作為自己的靠山。

我開始學著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
試著靜下心來,輕聲問自己:
「這種感覺告訴我什麼?
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漸漸的,我發現自卑感不再是可怕的怪物,
反而是指引我成長方向的指南針,
他只是告訴我,我缺少了某些部分。

🔑在書中,
「課題分離」這個概念像一把鑰匙,
為我打開一扇全新的大門。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生活中要練習課題分離,
而在關係互動中,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負責,
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我開始明白,我的疲憊和他人的期待,
是兩個獨立的課題,
我有權利照顧自己的需求,
而這並不意味著我不在乎他人。

💛帶著這樣的認知,
我開始嘗試在生活中說「不」。
起初,拒絕別人的時候,會帶來一陣心虛。
昨天,我婉拒了一個朋友的聚會邀約,
誠實並且坦白的告訴他,
我需要獨處時間來放鬆,
我得到了「已讀不回」的下場。

我有一點難過,不過我沒有改變決定,
或許會讓人不愉快,
但是我想先好好對待自己,
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腳步,
讓自己有足夠的能量面對一切,
其餘的,我就且戰且走吧!

💛如果說書籍是一路相陪的摯友,
那麼這本書無疑是其中最溫暖的一個。
海蒂老師將阿德勒的智慧娓娓道來,
生活裡的那些自卑、不完美、孤單⋯⋯
好像被接住了,並且被溫柔以待。
這本書彷彿把那一堆亂七八糟、瑣碎凌亂,
輕輕的、慢慢的一一歸納整理,
放到屬於它們的位置上。

我想阿德勒是個了不起的心情整理收納師,
而海蒂老師是個善解人意的引路人,
帶著我們應用阿德勒的智慧和收納技巧,
為凌亂的心靈空間重新布置。

💛在海蒂老師的書寫、阿德勒的話語間,
我彷彿重新認識自己,
覺得自己又長大一點點了。
那個曾經戰戰兢兢、總是以他人為前提的我,
或許無法立刻轉變,
但是我嘗試用更溫柔的方式面對自己,
希望自己慢慢蛻變成一個更加真實、更加自在的人。

對於像我一樣層在討好中迷失自我的人,
我想說:「你並不孤單」。
願你也能在生活中遇見屬於你的那份溫柔,
找到那個真實而美好的自己。
也願每個人能以溫柔的力量,
重新擁抱這個世界,也擁抱值得被愛的自己。


💛或許我還有很多迷惑和不足,
但是我知道可以慢下來,讓時間和書陪伴,
帶領我緩緩的、平和的找到那些答案。
這是一段溫柔的自我探索之旅,
而這本書無疑是這趟旅程中最溫暖的嚮導。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際迷航記|最終章>>陪你穿越迷霧找到最好的路,心靈導航有聲書/線上課程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年度暢銷榜
  • 共和國領券
  • 年度心理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