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季_加碼
聲景場域:香港電影音樂創意實踐

聲景場域:香港電影音樂創意實踐

Crafting Soundscape: Creative Practices in Hong Kong Film Music

  • 定價:850
  • 優惠價:79671
  • 優惠期限:2024年10月1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作為第一本有關香港電影音樂的專書,以嚴謹的香港電影音樂工業理論發展出關乎美學、工業與文化的技藝研究。作者除發掘第一手資料——包括訪問逾二十多位電影人的口述歷史,橫跨近二十年——亦整合及梳理大量本地相關的二手素材。全書闡述香港電影音樂自二戰之後的不同階段特色,包括第一代粵語片、國語片、黃金時代港產片、千禧年後本土電影與跨境合拍片之音樂創意;另外亦展示電影音樂現場的第一手資料及觀察,聚焦投資者、導演和作曲家之間微妙的互動。當中還有對讀荷里活電影音樂概況及理論,帶出研究香港電影音樂之獨有歷史脈絡與製作場域,了解其如何發展出與別不同的創意實踐。本書確認香港電影音樂全球只此一家——機靈、雜家、想像力豐富、兼收並蓄、跟全球前端趨勢接軌,又不失本地色彩,緊扣平民集體記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羅展鳳


  專研電影音樂,為華語世界少數研究此領域的研究者。先後在香港及內地出版電影及電影音樂著作,包括《無常素描:追憶奇斯洛夫斯基》、《畫內音》、《畫外音》、《必要的靜默》及《映畫x音樂》,分別以不同角度諸如工業理論、文化研究、作者論述及文本分析等工具切入探討。現為香港都會大學助理教授,任教創意寫作與電影藝術課程。

張志偉

  專門研究普及文化,對電影、電視、音樂以至動漫,均無所不愛。認為普及文化是好是壞、是雅是俗,從來無絕對。深信香港電影音樂內藏港式混雜美學,是理解香港文化發展的秘密鑰匙。出版編/著作包括《Media Power in Hong Kong》、《閱讀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及《普普香港(二)﹕閱讀香港普及文化 2000-2010》,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副教授。
 

目錄

前言:向香港電影音樂工作者致敬

第一部份 香港電影音樂研究:緣起、背景與理論
第一章 為何研究香港電影音樂?
第二章 香港電影技藝研究細說從頭
第三章 從荷里活到香港:兩地電影音樂實踐對讀

第二部份 電影音樂製作:常規與創新
第四章 創作常規
第五章 創意力量I:飄忽的投資者
第六章 創意力量II:彈性創意導演X兼收並蓄音樂家

第三部份 走入創作現象
第七章 作曲家異化下的助手式勞動
第八章 導演和作曲家的夥伴協作關係

後記 羅展鳳
後記 張志偉
鳴謝


 
 

前言

  有關戰後香港電影音樂故事,我們將分成三冊書寫:

  《聲景場域——香港電影音樂創意實踐》
  《眾聲喧嘩——香港電影既存音樂與電影歌曲》
  《光影魅音——香港電影原創音樂》

  驅使作者二人寫作此三冊書的,是背後引人入勝、卻又至今未被言說的香港(電影音樂)文化故事。

  沒有電影音樂,就沒有「盡皆過火、盡是癲狂」的香港電影

  2001年,美國知名電影學者大衛博維爾(David Bordwell)出版《香港電影王國——娛樂的藝術》一書,指出香港電影的動作、剪接、攝影及編導技藝有其獨特神采,創造出「盡皆過火,盡是癲狂」的香港電影,惟Bordwell少談電影音樂。我們書寫香港電影音樂,就是對Bordwell的一個直接回應:電影音樂,是戰後香港電影非常重要的藝術元素,也是香港文化的攸關養份;沒有香港電影音樂工作者的技藝和努力,就沒有「盡皆過火,盡是癲狂」的香港電影。

  我們作者兩人得承認,以上論點,非常大膽。

  因上述論點都有違不少業界人士、研究者、評論,甚至觀眾對香港電影音樂的「負面」看法。好些西方評論認為香港電影音樂,只是挪用既存廣東流行曲(pre-existing Cantopop)或所謂「既存/罐頭音樂」(pre-existing/canned music),1 是純商業考量,技藝粗疏,感覺廉價;也有人認為香港電影音樂多依賴電子合成器處理,比不上西方管弦樂,磅礡氣魄欠奉。2 就連前述熱愛香港電影的David Bordwell對香港電影獨特敘事、剪接、動作大加讚賞,惟談到音樂,他說:「不大理會音樂技巧」、「俗套」、「刺耳」、「嘈吵的樂隊大合奏」,即便原創音樂亦是「毫無想像力」。3 有評論也認為,電影音樂只是輔助電影影像說故事,是次要電影語言,沒什麼好談。

  本書兩位作者都是音樂愛好者,亦是土生土長熱愛香港電影的觀眾,每次讀到上述觀點,都覺得相當偏頗。我們的疑問很簡單:作為「視聽共生」的電影藝術,倘若其聽覺部份如此不濟,甚至造成災難性破壞,何以香港電影多年來卻備受注目與欣賞?電影作為綜合藝術,強調不同部份的有機整合,認為有平庸或壞透的電影音樂,但卻可以有好電影的「貌合神離」論,似乎難以說得過去。再進一步追問,何以香港電影音樂竟飽受長年偏頗成見?又不被重視?甚至一直被本地評論及外界看扁?電影中廣東流行曲的文化意義果真是無足輕重?西方評論常擁抱的管弦樂模式電影音樂果真才是王道?昔日有關粵語電影的挪用音樂討論甚稀,挪用罐頭音樂就全然等同廉價與技藝粗疏?

  多年來,香港電影作為國際一個具標誌性的地域電影典範代表,其影像敘事甚至剪接動作都一直備受本地及西方關注,深受電影學者與影評人追捧研究,惟探討當中音樂部份迄今卻一直近乎空白。上述矛盾,說得直白一點,是不可思議,是電影史上的懸案。

  我們希望「翻案」。

  這個翻案工程固然浩大,但對重新理解香港電影音樂,甚至香港流行文化都甚具歷史意義,且讓我們從民間記憶說起。

  香港電影音樂:美學.工業.文化

  無可否認,荷里活及歐洲甚多電影音樂作品均出類拔萃,甚至有種先天的「霸權優越性」;歐美電影音樂無論是抽取自古典音樂傳統,或潮流尖端的流行樂曲,都不時成為風格與品味的世界指標。然而回顧歷史,香港電影曾有近廿多年壓倒西方電影的票房紀錄,千禧後沉寂十多年,近年又再出現追捧香港電影的勢頭。香港幾代人,難道真的只給荷里活及歐洲電影音樂觸動過?

  實情是,日常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不少香港甚至兩岸觀眾,心底裡都埋藏了有關香港電影音樂的記憶。若干年前,本書的一位作者在家中觀看電影《最佳拍檔》,其間當播放主題音樂時,廚房就傳來家務助理「吹口哨」的聲音,她已年逾五十,作者問:「你竟然還記得這段音樂?那你可記得這部電影?」她說:「記得啊!許冠傑嘛!同個光頭佬一齊,乜嘢拍檔咁樣㗎!」一套商業電影音樂在三十多年後,還可以給一位普羅市民認出,不就是民間記憶嗎?正如每次和資深影迷談起粵語片的罐頭音樂,他們不時都會爭相辨認哪部電影用上什麼古典樂章或流行歌曲,即時延伸到五、六十年代香港的多元音樂聆聽經驗。近來,和年輕人聊起香港電影,像《窄路微塵》、《白日之下》或王家衛的原聲都會常被談及。網絡所見,港產片音樂在內地也成為一個獨特品牌,不時見內地網民評選「香港十大電影音樂」貼文,各有心水選擇。

  說回來,書寫這三冊香港電影音樂著作,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搜羅能夠成為民間記憶的香港電影音樂圖像,來一次大檢閱。但我們不希望這只是停留在懷緬民間記憶的層次——民間記憶只是個出發點。我們想藉著這個出發點,書寫一個戰後香港電影音樂故事,並把這個故事原本應該有的歷史重量,盡量如實還原。

  是的,我們重申,戰後香港電影音樂故事,是一個具歷史重量的香港文化故事,當中重量來自「美學」、「工業」及「文化」三方面:

  1. 港式技藝:戰後香港電影音樂,旁及幾代香港電影工作者的努力,才能發展出香港獨有配樂技藝/具香港特色的電影音樂實踐技藝。為省錢,戰後粵語電影多用罐頭音樂,惟不少配樂師卻嘗試克服,並在這個限制中進一步鑽研,如以畫面配合既存音樂、剪輯湊合不同樂段、刻意拼湊衝擊效果,又或調校音色、改動速度等,堪稱王家衛式拼湊電影音樂的鼻祖。八、九十年代流行強行植入電影歌曲,曾破壞不少電影敘事,電影作曲家在此情況下又作出彈性調節,例如把採用歌曲轉化為主題與變奏技藝,可能情況下又常借沸騰歌聲寄意香港身份。最厲害之處,是縱然電影音樂預算長期低企,但總有混雜破格、反向思維模式的原創音樂實踐,作靈巧對應,上述種種,早在七十年代已開始興起,至今未息。 這段香港電影音樂技藝史,累積了幾代創意作曲家、導演甚至監製等人的創意成果,份量十足,是香港電影能觸動港人,甚至為何在世界電影版圖佔一席位的核心基石。

  2. 電影工業歷史新章:被譽為香港電影創意爆棚的黃金時代,故事常以七十年代中嘉禾藉衛星公司製片打破邵氏片廠制度說起,然後因市場競爭太過激烈,誘發後來眾多作者導演的創意電影。這故事當然合乎史實,但有欠全面。究其實,當年除了一眾享譽海外的電影精品外,香港還盛產很多粗製濫造電影。這些作品以「多快省」邏輯拍攝,催生了多年來不利電影音樂創作的行業陋習,有時連帶大製作都不能幸免。幸而八十年代以降,不少新晉導演及作曲家,堅持製作一部又一部具創意音樂的電影,再加上其時好些導演正開拓國際市場(如成龍、徐克),音樂不能過於山寨,於是也慢慢改寫業內種種壓抑電影音樂創意的陋習。過往的香港電影故事,多表揚那些在投資者支持下茁壯成長的作者型導演,又或是發展出非凡技藝的動作指導;但長期在不利環境下主動抗衡工業惡習,並慢慢變革電影音樂工業實踐故事的一眾導演及作曲家,卻鮮有被談及。這個逆流而上的電影音樂故事,牽涉很多電影圈中人事拉扯,過程峰迴路轉,是電影工業史的焦點新章。

  3. 港式文化建立:香港電影音樂,無論從製作到音樂成品本身,令人體驗什麼叫「港式創意文化」溫床。香港電影音樂的具體實踐,由「搞掂精神」開始,再發展成精緻的技藝功夫,及後來到達兩者並存的相融狀態;4 這種情況,即近十年也未有停下,可謂異數。進一步看這種「港式搞掂精神」,其實也呈現了電影音樂工作者長期在「打逆境牌」的能力。電影音樂工作者要「搵食」,但不乏理想執著;他們不少採用「輸少當贏」策略,5 在好些被要求放置指定流行曲的電影提案中,不惜與公司周旋,堅持將歌曲放於片尾,把影響減至最低,挽回不少電影。說來,單就香港電影音樂自身,就內藏港式混雜美學發展史。自戰後粵語片開始至今,音樂是香港電影構成混雜美學的重點元素,是港式混雜美學最具代表性的聽覺藝術之一。從最初資源緊絀、相對「粗糙」的罐頭音樂時代,到後來充滿混雜斑駁的廣東歌(廣東詞作配上不同地域流行曲風及中式傳統音樂配器)誕生,再到八十年代電影音樂以瘋狂的兼收並蓄姿態,自覺地發展出懷舊及精緻化的混雜實踐,歷時超過七十年。以上種種,幾十年來厚實地建立了香港觀眾的「本地音樂記憶」。例子如武俠中樂、深入民心的罐頭音樂,乃至承載隱喻、本土身份及文化意義的電影歌曲。香港電影音樂,其實是了解香港文化的一扇關鍵窗口(港式文化這主題,貫穿三冊內容)。

  是故,戰後的香港電影音樂故事,將會是一個扣人心弦的香港故事。這亦是本書的論證、宣言及信念。

  香港電影音樂的閱讀角度及三冊書內容
  
  基於上述種種,我們決心要把戰後香港電影音樂故事好好記下,並分成三冊書寫:

  《聲景場域——香港電影音樂創意實踐》
  《眾聲喧嘩——香港電影既存音樂與電影歌曲》
  《光影魅音——香港電影原創音樂》

  這三冊書即使各有焦點,但都不忘貫穿以下八條重要線索:

  .影音融匯技藝×香港文化:首度結合本地電影音樂技藝及電影文化的分析專著。

  .重塑電影音樂記憶:香港電影不少經典場面都有濃烈的音樂元素,成了幾代港人(甚至海外觀眾)重要記憶。本課題橫跨戰後至今,重塑這幾十年來的珍貴電影音樂記憶。

  .確立香港電影音樂地位:將為長久被學界及影迷忽視的香港電影音樂翻案,力證它如何為「盡皆過火、盡是癲狂」的香港電影,構築別樹一格的藝術元素。

  .展現珍貴電影工作者口述歷史:通過搜羅及親身訪談,展現大量香港電影工作者的口述歷史,聚焦探討由粵語片到合拍片年代的數十年來,投資者、導演、作曲家、配樂師等在電影音樂從創作至製作過程中的多變角色。

  .重構並整理香港電影音樂製作拉鋸戰:戰後香港電影,一方面製作非常商業化的電影音樂,另一方面又愈加注重創新。三冊書為讀者重塑這段商業及創意拉鋸戰的歷史,並分析箇中因由。

  .引介並分析香港電影獨特聲景(soundscape):分析電影創意人如何長久在各種限制下以音樂作出視覺以外的時代呼應,構築一種長久被忽視卻原來豐富多彩、獨樹一幟的香港電影聲音景觀。當中包括自港英年代的「半唐番」混種情懷、如何挪用「罐頭音樂」糅合東西方文化的二次創作;還有一度風氣盛行的愛慾濫情旋律,及尋找身份出路的沸騰電影歌曲;最後,還有混雜破格、液態思維模式的原創音樂實踐操作。

  .揭示荷里活與香港電影音樂的異同:本書指出香港電影音樂雖深受荷里活影響,但卻基於其獨特歷史,發展出具香港個性的電影聲音。

  .電影與文化工業理論的在地化討論:本書糅合電影理論(關乎影像、音樂、敘事)與文化工業理論,結合香港獨有歷史,首次書寫「電影工業環境—電影音樂創意實踐—香港文化」等多重關聯性的香港電影故事。

  最後,謹以三冊書向多年來的香港電影音樂工作者致敬,期待這課題將有更多人關注與討論。
 

詳細資料

  • ISBN:9789620454882
  • 規格:平裝 / 232頁 / 16.8 x 23.8 x 1.16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書寫逾50年,阿莫多瓦,終於完成的非典型自傳《最後的夢》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上誼全書系_領券折50
  • 時報暢銷展
  • 知遠暢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