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趨勢展
如何在黑暗房間找一隻黑貓:放下恐懼、焦慮、偏見與自戀,找回幸福快樂

如何在黑暗房間找一隻黑貓:放下恐懼、焦慮、偏見與自戀,找回幸福快樂

How to Find a Black Cat in a Dark Room (Especially When There is No Cat): The Psychology of Intuition, Influence, Decision Making and Trust

  • 定價:440
  • 優惠價:79347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讀冊生活.當月選書】

黑暗房間裡的「黑貓」,
就像一些無法用某種確定的手段獲得的東西,
比如正義、愛、幸福、人生意義……

如何找到這隻「黑貓」,就是這本書想要告訴你的事情。

  ▍聰明人為什麼會犯愚蠢的錯?

  本書涵蓋心理學、社會學、腦科學及藝術等領域,作者布拉克透過有趣的實驗、科學的研究,神話故事與測驗,將複雜的心理學原理與人生哲理,以幽默文字呈現,帶我們克服自己的恐懼、偏見、自戀等負面因素,幫助我們建立秩序,活出更具意義的人生。

  在充滿混亂、不確定性,且大自戀的世代中,我們焦慮、困惑,缺乏安全感,在這樣的情況下,本書通篇帶領讀者去思考: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當今困住我們的,不只是外在的規範,
  ▍還有人類與生俱來的恐懼、偏見、自戀和秩序感。


  如何在混亂中找到人生意義?
  也許,答案就藏在那個黑暗的房間裡。

本書特色

  ★ 掌握幸福的十個法則 ★

  1. 幸福不取決於經濟成功
  2. 投資於體驗,而非資產
  3. 騰出時間進行體育鍛鍊
  4. 投資於發展親密的社交關係
  5. 讓身體得到應有的休息
  6. 控制時間,設定可實現的目標
  7. 在「心流」狀態下做事
  8. 關掉電視
  9. 走出自我,去做更重要的事,幫助有需要的人
  10. 心懷感恩,不以追求幸福為目的

  ★ 金句滿滿,帶你通透人生 ★
  1. 生活總會給你第二次機會,它叫做「明天」。
  2. 我們過於重視自信,卻忘記了謙遜的力量。
  3. 意志力會像體力一樣消耗殆盡,所以最好把它留到真正需要的時候。
  4. 每一次失去,背後必有所得;每一次得到,背後也必有失去。
  5. 我們都傾向於高估自己在一天內能完成的事情,卻低估自己在一年中能取得的成就。
  6. 我們究竟是如何形成對他人的看法的,也許更重要的是,他人是如何決定對我們的看法的。
  7. 勿忘你我終有一死。
  8. 真正的幸福不在於我們實際完成了什麼,而在於我們認為自己完成了什麼。
  9. 幸福,常常從一扇你不知道自己沒關的門溜進來。
  10. 幸福,是一種選擇。

名人推薦

  ●    耿一偉(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__專文作序

  ●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怪奇事務所所長、馬欣(作家)、愛瑞克(《內在成就》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蕭育和(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__強力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    如果你知道錯失的恐懼所造成的痛苦是不必要的,甚至懂得如何克服它,你就能將精力花在值得過的生活上。當你學會不再犯下愚蠢的錯,不但可以避免痛苦,還能減少意外的產生。懂得信任與競爭都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找到自我的平衡,就能在茫茫人海中自在獨行,不受現代性的自戀病所牽絆。

  布拉克吸收生物演化、統計學、心理學與行為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所寫出來的文章,宛如一盞盞手電筒,照亮人生的不同黑暗角落,讓黑貓無所遁形。——耿一偉(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摘自推薦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雅各.布拉克 Jacob Burak


  一位企業家,同時也是以色列暢銷作家與社會運動家。從心理學、科學和藝術中汲取靈感,來審視生活和人性。一九八七年,成立了一家投資公司「Evergreen」,為以色列創投的先驅。

  二○○五年結束個人的商業生涯以來,陸續撰寫三部作品:《黑猩猩會夢想退休嗎?》(Do Chimpanzees Dream of Retirement, 2007)、《噪音》(Noise, 2009)、《神風特攻隊飛行員為什麼戴頭盔?》(Why Kamikaze Pilots Wear Helmets, 2011)。其中,《噪音》被翻譯成義大利語、葡萄牙語和日語等多國語言。

  布拉克擁有以色列理工學院工程與管理學學士學位,曾在美國哈佛商學院學習管理學。他積極參與社會事業,包括評估非政府組織有效性的「Midot」組織,以及使信用卡用戶能夠捐贈其一小部分購物金的非營利組織「Round-up Israel」。二○一三年,布拉克創辦了數位雜誌《Alaxon》,刊登有關文化、藝術和科普的文章,並定期為雜誌撰文。

  本書已出售簡體中文版與義大利文版。

譯者簡介

郭書彩


  河北大學公共外語教學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一項、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兩項、廳級項目五項,出版專著一部、譯著十三篇,發表學術論文近二十篇,獲河北省社科優秀成果獎一項、保定市社科優秀成果獎五項。

胡紫薇

  河北大學公共外語教學部講師,主持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一項、河北省教育廳項目一項,出版譯著一部,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目錄

【推薦序】聰明人懂得要好好善用這本書
文◎耿一偉(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009

【前言】  014

第一篇 值得過的生活

● 但願  026
生活總會給你第二次機會,它叫做「明天」。

● 逃離矩陣  032
對錯過的恐懼,困擾著我們的社群網路和現實生活,但我們還是有辦法擺脫這種恐懼。

● 「一腳著地」原則  042
知道何時放下我們的野心。

● 選擇你的戰鬥  049
我們的意志力會像體力一樣消耗殆盡,所以最好把它留到我們真正需要的時候。

● 某日,在我更年輕時  055
「希望」是最能影響我們生活的情感。

● 挑戰底線的方法  067
重視過程,而非結果。

● 幸福:剪切並保存  074
我們可以掌控的十條幸福法則。

● 謙遜一點,能走更長的路  091
我們過於重視自信,卻忘記了謙遜的力量。

第二篇 為什麼聰明人會犯愚蠢的錯?

● 為什麼聰明人會犯愚蠢的錯?  096
大腦如何繼續保護我們,免遭已經不存在的威脅?

● 向外語老師道謝  104
為什麼用外語引入問題,可以克服主要的認知偏見?

● 囚犯的困境  108
法官也是人——食物與思維。

● 如果我不為自己  113
論強大的自我中心偏見。

● 承認我們的無知  117
為什麼無能的人,意識不到自己的無能?

● 鳥腦袋  120
有時,鳥比人聰明。

● 我看見猴子在演奏莫札特的樂曲  125
論都市傳說的起源。

● 從窮困潦倒,到一夜致富  134
誠實的人,是否可能被欺騙?

● 我指控,但誣告  141
通往正義之路,由欺騙性證據砌成。

第三篇 一切都井然有序

● 人生清單  154
待辦清單的魔力。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64
「榜單」是另一層次的秩序。

● 展望:前路茫茫  170
人類對噩耗、怒容和悲傷的回憶天生敏感。這種消極偏見是有用的,還是需要克服的?

● 冰冷的手,還是溫暖的心  178
給形成我們對他人看法的特徵排序。

● 我見過快樂的保守派  183
區分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心理動力」是什麼?

● 馬太效應  195
催生不平等的神祕引擎。

● 官僚「頌」  198
是什麼賦予了世界各地的官僚權力?

第四篇 人海獨行

● 我、本人和我自己  202
自戀者作為社會性動物的悲哀。

● 祕密面前沒有朋友  215
選擇那些可以分享我們寶貴隱私的朋友。

● 珍惜小差異  220
我們是更相似,還是更不同?

● 尷尬的「財富」  232
社交不適的信號,可以傳達積極的真實性。

● 信任遊戲  237
信任與可信度的自我強化循環。

● 美好的競爭開始了  248
競爭始終伴隨人類——競爭對手占據著我們內心深處的一部分,激勵我們取得最大的成就。

● 湖的守護者  260
調動個人利益,保護社會資本。

【尾聲】  263
勿忘你我終有一死。
 

推薦序

聰明人懂得要好好善用這本書
耿一偉(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二〇一八年在倫敦舉辦的猶太文學週(Jewish Book Week)發表會上,本書作者雅各.布拉克(Jacob Burak)一上臺,便要求觀眾想像,如果將宇宙大爆炸至今的歷史,濃縮成一天,那麼小行星造成恐龍滅絕是午夜前六分鐘,直到午夜前的三十秒,猿猴才出現,智人不到最後一秒前才存在,而人類的歷史則發生在最後三百分之一秒。這段開場所依據的,是本書第二篇裡的文章〈為什麼聰明人會犯愚蠢的錯?〉。

  布拉克在第三篇裡的〈馬太效應〉一文所指出的,如果一開始就占有優勢,那麼之後的優勢會持續拉大。就演講來說,講者勢會慎選開場的內容來創造馬太效應,因為它對觀眾造成的印象,將主導之後演說的方向。在開場這段演講中,布拉克企圖強調的,是演化對我們造成的影響,特別是我們與黑猩猩有九十八.七六%的共同基因組合。當我們在玩著手機,沉浸在各種科技的影音設備時,我們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世界主宰者,但真相是,身體不會騙人,我們還是黑猩猩。

  我們的身體與大腦的感知方式與判斷模式,都還停留在跟黑猩猩一樣處在森林中,隨時留意各種天敵的威脅狀態。即使身處在安全的文明社會中,我們依舊習慣放大各種威脅,免不了會過度憂慮。如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在二〇一一年出版的暢銷書《快思慢想》所討論的大量例證,日常生活中存在許多認知謬誤的存在,讓我們無法獲得幸福。但與《快思慢想》不同的,《如何在黑暗房間找一隻黑貓》的重點不在學術研究,而是藉由通俗易懂的文字結合個人軼事與科學研究,讓讀者可以快速找到那隻代表幸福的黑貓。

  最後三百分之一秒的數千年歷史所累積的文明成果,與同時存在我們身上二十五萬年演化的智人身體的本性所造成的衝突,是這本書經常浮現的主題。布拉克連續好幾次提到的一件事,是根據英國牛津大學演化心理學家鄧巴的研究,我們不具備區分超過一百五十個群體成員的情感與智力,而這個數量恰好跟新石器時代農莊的平均人數規模類似。換句話說,雖然社交媒體可以讓我們好像擁有好幾千、甚至數萬的朋友,但我們停留在新石器時代的大腦並不具備處理如此大量人際關係的認知能力。資訊爆炸,但大腦還是原始的,所以認知會超載,錯失的恐懼與焦慮就因此產生,可是這些都是不必要的。

  美國精神科醫師菲爾.史坦茲(Phil Stutz)認為人生有三件事是沒辦法改變的,一是永遠有痛苦,二是永遠有意外,第三是永遠有做不完的事。這三件事造成我們無法達到幸福。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在暫時脫離這三件事的時候,能暫時感受到快樂,也就是所謂的離苦得樂。你無法一勞永逸地消滅這些狀態,就算你是總統或國王,一樣得面對這三件事。但是知道每個人都一樣得面對三個不幸,能夠減緩我們不必要的痛苦,因為我們總是過度憂慮。這也是布拉克書寫這本書的動力。

  《如何在黑暗房間找一隻黑貓》以〈值得過的生活〉、〈為什麼聰明人會犯愚蠢的錯〉、〈一切都井然有序〉、〈人海獨行〉四大篇章,透過三十二篇文章,協助我們減緩人生無法避免的不幸。如果你知道錯失的恐懼所造成的痛苦是不必要的,甚至懂得如何克服它,你就能將精力花在值得過的生活上。當你學會不再犯下愚蠢的錯,不但可以避免痛苦,還能減少意外的產生。而將生活變得井然有序,可以把事情做得更有效率。懂得信任與競爭都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學會找到自我的平衡,就能在茫茫人海中自在獨行,不受現代性的自戀病所牽絆。

  布拉克吸收生物演化、統計學、心理學與行為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所寫出來的文章,宛如一盞盞手電筒,照亮人生的不同黑暗角落,讓黑貓無所遁形。他在最後的〈尾聲〉強調,生命有限,唯有體驗到這一點,我們才能積極掌握時間,實踐人生。這些文章的功能,是讓讀者不要再輪迴在不必要的痛苦與懊悔當中。收錄在第一篇的〈但願〉一文,談到五個瀕臨死亡前最常見的懊悔,總結來說,都跟物質享受或人生成就無關,而是有沒有好好善用時間去實現自我,關懷他人。

  我自己覺得最啟發的,是本書解決了我長期以來的疑惑,為什麼在這個網路時代,道德往往淪為集體霸凌現象的幫手。布拉克在〈冰冷的手,還是溫暖的心〉一文指出,人與人之間若見過彼此,熱情是最重要的關鍵,而當沒見過面時,比如在報紙上讀到關於某人的訊息時,品德則成了決定性因素。當我們真的認識一個人時,人格魅力比較重要,在網路世界,道德變成判斷他人的唯一標準,於是很容易出現被道德綁架的狀態。但光有道德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一方面是這些網路訊息不見得是真的,我們的道德感卻輕易被動員,再者是我們若有機會認識到本人,可能會有不同的判斷。

  《如何在黑暗房間找一隻黑貓》讓我們懂得謙虛,而謙虛伴隨而來的包容,為生命帶來希望。

前言

  本書的英文書名,源於西方人偽造的一句孔子名言:「天下最難的事情是在黑暗的房間裡找到一隻黑貓,尤其是在沒有貓的情況下。」也就是說,在開始尋找之前,你最好知道自己要找什麼。那些對要尋找的事物的本質不完全清楚的人,不會成功找到它。但是,那些即使沒有貓,也能在黑暗的房間裡發現黑貓的人呢?我們應該說他們富有創造力、創新力,還是說他們只是愛幻想?

  那些展示用熱感應相機拍攝的黑貓照片,以說服別人他們確實有可能找到黑貓(即使在表面上沒有黑貓的地方)的人呢?我們應該對這張照片置之不理,認為它是利害關係人偽造的東西,還是應該將其視為一個機會,以此來拓寬我們對黑貓(尤其是黑暗房間裡的黑貓)的看法?

  我出生於一九四八年,也就是以色列建國的那一年,我在那裡長大並接受教育。與這個國家一樣,我也經歷過很多:我曾在以色列理工學院學習工程學,後來從哈佛商學院專案管理專業(PMD)畢業;我曾擔任海軍中校,創建了一家領先的管理諮詢公司,也是希蒙.裴瑞斯「一百天」團隊的成員;後來我成立了常青(Evergreen)投資公司,該公司後來成為以色列風險投資的先驅。二〇〇七年,我離開商界,投身於寫作和社會活動。如果說我在這些年的不同經歷中學到了一樣東西,那就是軍事、商業和慈善事業的核心都是人,而人的本質是人心。因此,我要尋找的黑貓,通常隱藏在行為科學領域的非凡研究中。

  本書介紹了一些對我個人經歷有幫助的研究結果。然而,選擇在書中呈現哪些研究並不是隨機的,也絕不是由其科學重要性決定的。選擇呈現哪些研究反映了我的信念,旨在為我的世界觀服務。

  儘管如此,本書也會引用來自其他管道的見解和發現,這些見解和發現源於真正的好奇心,並且不受我的偏見影響。有必要對兩者進行區分嗎?不一定,要知道,兩種來源都會引發思考,其重要性首先在於此。無論如何,請記住一點:時間是最好的策展人,而不是作者。一條最重要的規則是:重要的東西不一定是新的,而新的東西可能並不重要。

  本書提出的核心問題是:我們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受到他人經驗和研究結果的束縛?我們是潛在試驗品的大量受眾中的一員,還是受眾中獨特的個體,天生具有選擇不同行為的自由?換句話說,我們可以從這些研究結果中學到什麼?還是說,它們適用於我們周圍的每個人,而不適用於我們自己?說起來有點矛盾,如果你像我一樣,將研究結果與自己進行比對——即使它們揭示了我們不那麼討人喜歡的一面,如嫉妒、報復、物質主義或拖延——你就有機會從中學到一些東西,得出一些結論,選擇一條對你的情感健康和你所生活的社會的福祉更負責任的道路。另一方面,如果你仍然覺得自己是如此獨特,以至於這些發現不適用於你,那麼你可能會錯過重要的轉變機會,一個向著好的方向轉變的機會。

  本書共分為四篇,每篇都有幾章內容。

  第一篇〈值得過的生活〉討論了錯失恐懼症的危害。這種對錯過社交或其他事件的恐懼,使我們瘋狂地從一個電子產品衝向另一個電子產品。但真正重要的問題是,如果我們大多數人註定要過毫無意義的生活,僅僅是在精神上生存,那麼我們是否真的錯過了什麼。

  本篇還將討論對最終結果的檢驗的有限重要性、由謙卑帶來的令人愉悅的寧靜,以及我們可以掌控的十條幸福法則,其中一些法則並非不言而喻。

  第二篇〈為什麼聰明人會犯愚蠢的錯?〉介紹了伴隨我們日常決策的一些普遍偏見。你會發現,我們幾乎不認識自己了,我們對統計資料的無知,加上過度的自信,會產生一種爆發性混合物,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決定。在這裡,謙卑害羞地抬起頭,並向我們解釋道,智慧不是知識。事實上,智慧是那些認知到自己知識侷限性的人的一種品德。

  第三篇〈一切都井然有序〉回顧了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混亂時,建立秩序所使用的一些常見工具。其中一些是有意識的,例如我們辛辛苦苦準備的「待辦清單」;還有一些是無意識的,例如我們將消極事物置於積極事物之上的這種傾向。事實證明,我們對消極事件比對積極事件的印象更深刻,大腦中與情緒活動相關的大多數神經元都在尋找壞消息。這是為什麼呢?

  第四篇〈人海獨行〉討論了我們作為個體,想對他人產生影響的願望與我們的社會歸屬需求之間的歷史平衡遭到破壞。技術手段與社會價值觀(如人際信任)削弱的獨特結合,正在為一個已經被定義好的自戀時代鋪平道路。社會鐘擺還能擺回去,並恢復平衡嗎?本篇還試圖討論我們和他人是更相似還是更不同這個問題,並找到我們對勁敵感到厭惡的根本原因。

  後面是五十項促使我重新審視我的世界觀的研究(和故事)。現在,它們也是你的了,我希望你也像我一樣發現自己沉浸其中。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064366
  • 叢書系列:Vision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0.8 x 1.36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但願
 
生活總會給你第二次機會,它叫做「明天」。
 
「我們懷念生活的方式就是生活。」──蘭德爾.賈雷爾(Randall Jarrell
 
「未經審視的生活當然值得過,但是,想有但從沒有過的生活值得審視嗎?」英國精神分析學家亞當.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在《錯過:讚美想有但從沒有過的生活》(Missing Out: In Praise of The Unlived Life)一書的開頭,問了這個看似奇怪的問題。他斷言,當我們發現自己花多少時間在思考「想有,但從沒有過的生活」,當我們在思想中繼續體驗這種生活,就好像它是潛進我們生活的影子時,這個問題就變得很重要了。
 
「想有,但從沒有過的生活」,是我們本可以擁有的生活,是我們沒有抓住的機會、錯過的機遇。
 
菲利普斯還說:「在羨慕他人時,在有意或無意地要求孩子時,在想讓孩子成為我們無法成為的人時,我們能最清楚地發現這些我們想有,但從沒有過的生活。」還有一些人,對他們未能過上的生活不停地抱怨,他們的生活就這樣被抱怨所吞噬。
 
達爾文理論的一個可悲的後果是,人們接受了這樣一個事實:作為屬於特定物種的個體,我們沒有什麼獨特之處。我們認為自己獨一無二,只是為了給我們的生活賦予意義。這種從父母教育開始的獨特感被消費文化所強化,消費文化完全依賴於它滿足它的主體表面上的「獨特」需求的能力。當這些需求得不到滿足時,遺憾就會油然而生。
 
在過去,尤其是在行為準則更加嚴格的文化中(例如包辦婚姻和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有限),我們後悔的機會反而更少。但在一個以成就為導向、崇尚選擇自由的社會中,想突然擺脫後悔是很困難的。當個體被推動著去實現一切可能時,似乎正是在那裡,在我們沒有經歷過的生活中,我們可以變得更加獨特。而現實最終總是令人失望,後悔便變得不可避免。這個領域的研究區分了兩種後悔:一種是由行動造成的後悔(我們做了某事,但希望自己沒有做);另一種是由沒有行動或遺漏造成的後悔(我們沒有做某事,但要是做了會很高興)。

會員評鑑

4.5
12人評分
|
1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5
|
2024/10/20
如何在黑暗房間找一隻黑貓,起初聽到這個書名的時候,我以為是要探索或是解謎遊戲這樣的開場,結果完全超乎我的想像,這是一本探索情感事物,人的重要特徵,自己的心靈陰影,對其自我是否重要,著實引人深思。作者會使用多個觀點與各個管道見解和發現進行深度討論,作者告訴讀者要記住最重要的是,重要的東西不一定是新的,而新的東西可能並不重要,帶著這份信條決定跟著作者一起探索從這些研究結果我們究竟可以學習到些什麼。

在讀到競爭篇章的時候,令我驚訝不已,作者會抒寫實際上的典型的歷史實例,像我們讀者證明有關這個篇章競爭力分析心理學,然而在你的競爭對手身上能引起我們最大的敵意特質,往往是我們想要壓抑的特質如:焦慮、軟弱、貪婪、欲望、粗魯、攻擊性,心理學家則把這些特質成為「陰影」。是的,他還告訴我們自我和陰影他們同根源,要是沒有對手我們還會缺乏獨立存在感。這就是為什麼心理學家認為陰影正是一切創造力的來源,雖然我看到前面覺得陰影是人們都害怕面對的那一面,它是如此的難被接受及醜惡,但正因為當他人容易將陰影投射我們身上,同時就會鼓勵我們把自己的陰影也投射在他人身上。競爭越激烈,反而能夠幫助我們取得越好的成就。

作者以諸多實際例子加上心理學家理論談論關於他的世界觀與實質觀點兩者相對論,不會造成互相影響,透過這些觀點分享給我們,試著透過這些論證思考自身感覺,真正的為自己思考一次,其實我在閱讀這本書之前從沒想過這些理論,甚至覺得就這樣得過且過就好,很容易受到一些既定的印象就如此深信不疑,如今看過了這本書中所提到的內容,作者希望藉由他的分享,也能讓我們獲得到一些思緒產獲,我想我應該也收獲了不少答案。
展開
user-img
Lv.4
5.0
|
2024/10/13
|
電子書
我們是誰?我們為何而活?如何活出自己應有的模樣?
這些探問,在無數個世代裡,被剖析、思辨不休。本書的架構,也正是繞著人類這些千古疑問來進行的,究竟生活中汲汲營營,追求的的是什麼樣「值得過的生活」?現今社會中,知識已成為唾手可及的資源,然而「為何聰明人會犯愚蠢的錯」? 「一切都井然有序」,在集體的潛意識下,個人是否會擔心,未能從眾所產生的焦慮及壓力。無論社交媒體如何發達,社交關係演變複雜,最終,個人還是需要學會在「人海獨行」。

無論怎麼看待生命,讀者都能在一篇篇的短論中,找到一種可以練習解壓的策略,更能深入理解自己,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何在黑暗房間找一隻黑貓》用詼諧的書名,以及生活中平凡卻又真實的案例,透露其背後的科學研究及實證。讀完全書,讓讀者們忍不住思考,黑貓是否存在,意味著什麼,又將如何找到自己的黑貓呢?
展開
user-img
Lv.4
5.0
|
2024/10/13
若是你知道自己的生命會在何時結束的話,你會改變現在生活的方式嗎?
作者在書中的一段讓我很有感觸:我們懷念的方式是生活。如果知道自己的生命期限,是不是原本平凡的日常都變得彌足珍貴?人們為了生活不斷的追求各種事物,即使得到了也不滿足,還想要求更多,這輩子都在汲汲營營的四處奔波。但時光荏苒,事過境遷,某一天的再度憶起,那些平凡的點滴隨著時間的薰陶,成為了心中重要的寶藏,每一次的經歷都是構築成現在的自己。我們總是會為了沒做過的事情後悔,作者提醒我們容易忘記,但要時刻提醒自己的事:把握當下,不要明天才做,現在就行動。

書中共分成四個章節:
1.《值得過的生活》
2.《為什麼聰明人會犯愚蠢的錯?》
3.《一切都井然有序》
4.《人海獨行》

每一篇除了引用各種案例外,還討論了從自身到他人,從生理到心理,從情緒到面對問題的處理方式,每一字每一句都值得令人深思,講述的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我與世界,他人到自己,最終這都是一段與自己的和解之路。
在閱讀的當下我曾一度被「房間裡的黑貓」限制了思想,就像很多人陷入某一個情緒或是觀念無可自拔,就像被關進黑暗的房間,伸手不見五指,但有時候或許只要轉念,不被自己的觀念給框架住,比如打開窗戶,讓陽光照進來,一切都會不一樣,有更多無限的可能。
房間有沒有黑貓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面臨問題時要用什麼心態去面對,保持真誠、謙遜的心情對待他人,適度的放下,勿過度執著,不要跟別人比較,應該要看自己其實擁有什麼,幸福不是在於自己擁有多少,而是從別人身上獲得多少,心懷感恩,才能走出自我。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不用高潮迭起,只求無怨無悔,我愛的人們都能健康快樂,此生便已足矣。

感謝《寶瓶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展開
user-img
Lv.3
5.0
|
2024/10/13
這書名著實有趣,首先房間很黑,你確定要找一隻貓,但真的有貓嗎?還是你會生出一隻貓?還是你想像出一隻貓?於是書中有趣的各種研究實驗故事便展開了,讓你走出你以為的世界規則,讓人更有省思的空間。

我來講講幾個我有興趣的主題,「值得過的生活?」你曾想過你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並這麼過著嗎?說調查臨終者說出的五大遺憾(1)希望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而非別人期望。(2)不要這麼拚命工作(3)勇敢表達自己。(4)多和朋友相處(5)能更快樂。也要人到臨終時,才赫然發現,其實你要的東西都是可以選擇而來的,像快樂就是。

人們又怕錯過,錯過一通手機,錯過一場宴會,錯過一次會面,錯過一段歲月,書中有三個場景題,你可以做測試,結果我心理多強壯,全部不怕錯過,痛苦指數最低,因為我珍惜現有,那只是一個觀念,觀念在,快樂在。

每一次失去,背得必有所得,每一次得到,背得也必有失去。其實挺公平的,根本不需要患得患失,以我的想法,珍惜當下即可,你的經驗會讓你有不同於別人的生活,屬於你的獨一無二。

無能的人很難評估他人的話語,一來他能力弱,二來他總是把別人的話語翻譯成自己想要聽的,於是出錯率極高,也就是你常常會看見某些人老犯錯,觀察不靈,判斷錯誤,自以為是,於是一直出錯一直改錯,人生很累。

做一個少出錯的人,因為不出錯不太可能,試著同樣的錯誤不犯第二次,那就要謙遜了,謙遜的人,可以觀其全局,出手穩當,步穩心細,不會一直在錯誤中打滾,人生泰然自若,也就快樂幸福。

最後講誠實,這是我的人生核心,誠實的人會被欺騙嗎?嘿…不會,因為誠實的人看得出誰說謊,並會拆穿而不當,從小到大,我就相信誠實的人絕對是好人,於是我觀察人的標準也會以誠實做指標,當我發現這人不誠實,我就會離去,不喜歡和不誠實的人打交道,完全浪費時間。

騙子和被騙的人其實都是騙子,被騙的人心裏一定有著僥倖的心理,自私的貪欲,天掉下來的達運,於是和騙子的磁場一致,於是走到一起。

去看這本書吧!很有趣,裏面的術語也很有意思,故事多不在話下,對於想要放下恐懼、焦慮、偏見與自戀,找回幸福快樂的你,多讀有益。

書名:如何在黑暗房間找一隻黑貓

作者: 雅各.布拉克 Jacob Burak
出版:寶瓶文化
展開
user-img
Lv.8
4.5
|
2024/10/13
作者在《如何在黑暗房間找一隻黑貓》書中引用了許多心理學及行為科學的研究,這些研究結果是否適用於你我?是否能對我們的生活提供幫助?因人而異、見仁見智。但讀者亦能從書中得到一些觀點,得到不同的見解,讓生活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這是有點難以理解卻有趣的一篇︰〈為什麼聰明人會犯愚蠢的錯?〉。作者提到︰想像大爆炸至今的整個宇宙歷史,都發生在二十四小時之內,我們所知的人類歷史只發生在最後的三百之一秒內。這顯示出了人類的侷限性。如果你不瞭解「均質回歸」,傾向於尋找意義和模式,你一定會對單個不尋常事件,給於過高的重視。這就是為什麼新聞媒體總是報導一些無關緊要的車禍與棒球比賽比數了。現今資訊充斥,我們自信能處理所有訊息和分辨危機,奈何這是錯誤的。過度自信會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決定,然而我們能意識到在智識上的謙遜嗎?

個人很喜歡的一篇︰〈信任遊戲〉—信任與可信度的自我強化循環。作者提到了自己在劇院大廳演出當下想要售出多餘一張票的實驗︰如果將票價打折,時常無法賣出,而造成損失;但相反的他以原價叫賣,卻可以很順利地售出。這是「最後通牒賽局」理論,也是出於彼此的信任。以高信任水準為特徵的人,在情緒和身體上都更加健康。這讓我想到詐騙橫行、假訊息漫天的台灣社會,正逐漸打破我們對陌生人的信任,但我們仍相信在星巴克桌上放的手機不會被偷,掉在路上的錢包會找回來。信任會讓我們得到合作夥伴,健康與長壽。

〈湖的守護者〉—調動個人利益,保護社會資本。作者提出一比二十這個比例的諸多證據,反映在個人選擇上,很有啟發性︰當你的選擇屬於那5%時,無論好壞,你都是特殊的,但你並不孤單,都可以是「湖的守護者」。所以你會繼續堅持自己的理念嗎?

〈承認我們的無知〉—為什麼無能的人,意識不到自己的無能?我們都存在著「認知偏見」,愚人永遠無法準確解讀聰明人的話語,因為愚人會無意識地將自己聽到的內容,轉化為自己能夠理解的內容。

「許多人到了最後才意識到,幸福是一種選擇。」雅各・布拉克(Jacob Burak)
在〈幸福︰剪切並保存〉—我們可以掌握幸福的十條法則,1.深刻認知到幸福不取決於經濟成功。6.控制時間,設定可實現的目標。8.關掉電視機。9.走出自我,去做更重要的事,幫助有需要的人。10.心懷感恩,不以追求幸福為目的。以上這五點是筆者確實可行的,那就立馬來追求幸福吧!

《如何在黑暗房間找一隻黑貓》以〈值得過的生活〉、〈為什麼聰明人會犯愚蠢的錯〉、〈一切都井然有序〉、〈人海獨行〉四大篇章,透過三十二篇文章,教導讀者面對內心的恐懼、認知的局限與偏見,不要再陷入永無止盡的悔恨輪迴中。作者在(尾聲〉—勿忘你我終有一死。「我們應該意識到自己智力的侷限,對偏見的敏感性,了解到自己在宇宙中有限的位置後謙卑行事。如果我們能理解自己與他人何其相似,我們就能秉持著包容、慷慨和接納的態度,這將給所有人帶來希望。重要的是,會為我們自己帶來希望。」也會讓讀者在黑暗房間找一隻黑貓,共勉!推薦精彩有趣的心理學專書。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際迷航記|最終章>>陪你穿越迷霧找到最好的路,心靈導航有聲書/線上課程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情緒溝通教養展(止)
  • GL百合展(止)
  • 五南年度暢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