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人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到各種不同經驗。這些經驗帶給我們形成各種不同的社會認知和行為反應的社會認知基模。有些人一生順遂,但也有許多人在家庭、學校、職場和社會生活中遭遇不幸的經驗;諸如戰爭、自然災害、飢餓、歧視、家庭暴力、霸凌、虐待、性侵害、喪失親密關係等等。不會因為有性別、年齡、種族、群體、社經地位和地域之不同,而在創傷上有經驗區別。
根據研究顯示,創傷除了帶來身體疾病(如身體疼痛、腸胃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對人的自尊和心理健康會帶來終身傷害性和難以抹滅的經驗外,也會帶給個人陷入高危險行為(如使用毒品、酗酒或性關係雜亂),並且表現孤獨、社會疏離或攻擊性的反社會行為,而衝擊家庭、關係、組織和社會系統等各個面向。不論這些傷害是來自人禍或天災,都需要關心和提供協助。
許多助人專業就是源自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然而,助人不能是只有悲憫情懷的慈善行動;這只是一種個人內在動力而已,如何才能有效的幫助來獲得社會認可,則必須仰賴專業知識基礎,提出有理有據的作法。因此,專業知識與技術成為專業的基柱。
由於個人的不適應行為影響個人、家庭和社會發展,各助人專業的發展必然與之不可分割。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創傷影響大腦負責調節情緒和行為的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這一脈軸和內分泌系統,抑制個人情緒、認知等功能發展。
從精神醫學角度或自我心理學來看,童年成長過程中,創傷經歷會使人壓抑不良生活經驗到潛意識中,以固定防衛的形式回應外在刺激,形成不良的自我功能,導致社會生活功能陷入困境。
從危機介入觀點來看,當人經歷到無法應付的外在事件,而處於懊惱、無力和焦慮的情緒崩潰狀態中,如無法立即處理危機,則在一段時間後,會一直處於轉換危機狀態(transcirisis state)中,暫時性壓抑焦慮和恐慌而已。只要出現類似情境,則會引發高強度情緒和再次表現不當的適應行為(James & Gilliand, 2001)。
從認知行為學習理論來看,個人是沒有學習到在情境中的適當行為表現,或在具傷害性壓力情境中,學習到不當的適應行為。
上述各種理論學派也各自發展出各種處理的處遇程序、方法和技術。然而,人不是有創傷或處於不良環境中,就會陷入負面情緒和行為表現;各助人專業領域也發現到,要脫離病理視角,不能只針對個人或家庭的負面社會生活經驗提供治療。
在1970年代以後,生態論的普遍運用和越來越多實證研究,發現人的社會發展與棲息地資源息息相關。對於處於逆境中的個人與家庭,在良好社會支持網絡和親密依附關係的生態環境中,仍然可以協助個人克服壓力和創傷經歷,並有良好的社會功能與發展。早期創傷知情強調要瞭解兒童早期創傷經驗,或急性壓力對成人帶來身心創傷的長期影響。雖然有提及四個「R」的處遇步驟,但處置技術和理論基礎不是整合性的論述。直至2000年以後,復原力理論發展越來越成熟,並從積極正向的視角
來檢視如何修復和整合逆境中的創傷。在本書中即提出應將復原力(resilience)納入,成為第五個「R」。
本書是整合上述各理論視角的論述和實務介入,其創傷知情實務注重安全和信任關係,相信和支持受創傷者能在逆境的對抗歷程中,具有自我選擇和控制的優勢潛能和復元能力之外,也強調社會生活中,建構社會支持網絡在對抗逆境生活壓力和促進個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本書有針對性少數群體、受虐待單親家庭兒童、受戰爭摧殘的軍人與婦女移民、喪親兒童和參與社區幫派等受創傷人群的實務操作程序與方法。每一章在論證理論基礎之後,針對如何培育服務對象有復原力,提出整合醫療、心理諮商、輔導、營養和社會工作等團隊可供操作的實務介入方案或療法。諸如,提出5R的程序、整合調節治療法(Integrative Regulation Therapy, iRT)、認知行為治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遊戲治療、藝術治療、社區支持和營養教育等等各種方法,可運用在不同人口群和學校與社區的服務。
總體說來,本書強調理論與實務整合一致的專業性服務,而非單一專業就能真正協助受創傷者復元。開篇明確定義創傷知情介入的理論基礎,特別強調實務介入的整合性取向,強調創傷知情介入方案需要組織行政和政策搭配,以確保能提供個案高品質的服務。本書特別指出提供服務是人際互動過程,創傷知情實務的督導者就要能肯定人的優勢,並創造正向空間,使助人者能以關係為本來促進受創傷者的復原力,否則就算明辨問題的影響相關因素,但缺乏可靠的實務介入,也只能徒呼負負。
本書雖然是國外著作翻譯,但內容深入淺出,並有實務案例搭配說明,除了對我自己在理論整合和提供實務介入的計畫,有相當大的啟發和助益。此外,本書對重要概念或名詞提供譯註,可以增加讀者對原著所提的名詞,更清楚其脈絡和意義。這是一件吃力並不一定討好的負責任作法,也使本書的可讀性和附加價值更高。我收穫良多,所以樂於推薦給大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諮商系兼任教授 曾華源
推薦序(二)
作為一位醫師,這段時間,我很注意地球另一端的問題。烏克蘭戰爭,以色列進攻加薩...,每天在媒體上看到的,都是關於無人機消滅多少敵軍、飛彈炸毀幾個彈藥庫。社會大眾看見的,不是殘酷的戰爭,倒像是欣賞電玩遊戲影片。
人們關心戰爭,卻鮮少提及,戰禍最悲慘、最無辜的受害者,是飽受戰爭創傷的難民婦女與兒童。身為第一線工作者,雖然我無法親自前往戰地,但我很想瞭解自己能做些什麼?最近剛好閱讀了《創傷知情的復原力實務工作:與兒少、家庭、學校、社區合作》一書,頗有收穫。
書本其中一章,即特別談到臺灣民眾較為陌生的議題:〈戰爭創傷與難民婦女之安置經驗與復原〉。此外,〈支持軍人家庭幼兒茁壯成長〉章節內容和我在臨床經驗看見的情況很有關聯。許多異地家庭的困難,在本章中有許多值得參考的作法。全書內容採用跨專業團隊協力合作的觀點,回到服務對象為中心,很適合精神科臨床醫師、社會工作師、諮商心理師、心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營養師等,需要跨團隊合作的專業人員,作為提供服的共通知識基礎。感謝本書譯者的努力,我在此推薦給各界同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醫院精神科主任 詹佳真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