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暑期閱讀
天堂沒有入殮師
4.5
19人評分我要評價

天堂沒有入殮師

  • 定價:350
  • 優惠價:79276
  • 優惠期限:2025年06月22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殯儀館裡真實放映的生死課──

16歲成為入殮師,9年入殮經驗,送別5,000具大體。
經歷過分屍凶殺案、送行自己的親人、遭母親活活餓死的小男孩……
她為大體按摩、陪大體閒聊、和大體同睡一張桌子,
這是前往天堂的最後一站。

  ──讓人落淚與唏噓的真實生死故事都濃縮在這本工作筆記中──

  親身經歷|
  真實記錄了一個少女從16歲走到25歲的入殮師之路,從剛入行時的懵懂無知,到獨當一面的全部歷程。

  生死感悟|
  入殮師是大體火化之前,最後一位長時間接觸到的人,這段時間作者透過自己的努力,讓往生者保留最後的體面,跟這個世界好好告別。

  女性命運|
  聚焦三代女性入殮師的共同命運。不同時代,同一個行業的三位女性,在殯儀館裡共同工作、生活,她們的選擇如此相似,卻在時代的洪流中走出了不一樣的人生。

  我是一名入殮師。

  16歲入行,工作9年。我見過各種死法的逝者:凍死的,會保持生前姿勢;溺死的,會泡得浮腫;上吊死的,不吐舌頭而是脖子上留下青紫色的勒痕。我的工作就是把他們恢復成生前的樣子,讓他們體面、整潔地離開這個世界。

  凍死的遺體,肌肉會僵硬,需要慢慢按摩到肌肉放鬆狀態;溺死的遺體,需要抽乾液體,確保體內不留水分。最花時間的是為遺體洗澡,水流小了,沖不乾淨;水流大了,又會沖破皮膚,同時要小心別讓水流進遺體耳朵裡。

  洗完澡後還要剪指甲——手指甲和腳趾甲,因為遺體的指甲會發硬,普通的指甲刀剪不動,所以需要用大剪。清理完,用膠水封住遺體的嘴,避免火化時氣體從喉嚨排出,發出聲音。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抽乾遺體的血液和空氣,擺放好離世的姿勢,送去火化。

  以上,只是身為一名入殮師應該掌握的最基本入殮技能。

  透過遺體了解逝者生前的故事也是我工作中的一部分,尤其是面對一些特殊逝者時,讓我明白安慰生者比處理遺體更重要。這本書中提及的幾位特殊的逝者,就是如此。我不僅為他們入殮,還了解了他們生前的故事,為他們量身訂做了一場專屬的「送別」。

  遺體雖然不會說話,卻教會了我很多。

  *本書所載內容皆由作者親身經歷描述,然各地喪葬形式、分工與細節等,依風俗民情有所不同,或與閱讀者所知不盡相同,特此說明。

真心推薦

  大師兄|《火來了,快跑》作者
  王映之|諮商心理師、《無憾的道別》作者
  李安琪|《打擾了,我是大體化妝師》 作者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許伊妃|送行者
  郭憲鴻(小冬瓜)|人氣YT頻道「單程旅行社」
  劉仲彬|善言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盧拉拉|特殊清理員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依首字筆畫排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孫留仙


  東北最調皮女性入殮師。
  16歲入行,從業9年,經手了5000具大體,除了經驗豐富、技術高超,她還會為大體按摩,跟大體閒聊,必要的時候還和大體睡一張桌子,發明了一套和大體相處的獨特方式。
  她不僅為逝者入殮,還瞭解了他們生前的故事,為他們量身訂做專屬的送別儀式。希望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讓往生者保留最後的體面,跟這個世界好好告別。
 
 

目錄

我的職業是入殮師
逃離被支配的人生
突如其來的告別
我師父是許老大
守在生命的終點
來不及說再見
天堂沒有入殮師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968691
  •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二○一六年十二月六日,凌晨一點多。睡夢中聽到手機鈴聲,我本能地坐了起來。入殮師這個工作就是這樣,需要二十四小時待命,半夜有遺體的話,也得隨傳隨到。

我以為是去殯儀館,沒想到是去一位逝者家裡,而且師父許老大叮囑我,遺體畫面有點慘烈,要做好心理準備。

我有點疑惑:出現場的話,不應該先是法醫,或者醫生,最後才是我們嗎?怎麼反著來了?入殮師雖然有時也會出現場,但在我們小城市機率極低,殺人、車禍在這兒絕對是爆炸性新聞。

說實話,這幾年雖然我沒少見到遺體,也做好了心理準備,但還是被現場嚇了一跳。這幾乎是我職業生涯裡最刺激,也是最不想回憶的一個畫面。

現場在一座樓房一樓的房子裡,房子四十七坪。裡面住了兩家人,共用一個廁所,沒有客廳,只有兩個臥室和一個廚房。踏進屋裡,竟然香香的——薰香混著洗衣精的味道。我猜一定是個女孩子住,而且這個女孩子應該很愛美。牆被刷成了粉色,很溫馨,陽臺栽著不知名的小花,鋪著地毯,還放了一套小桌椅,看來主人經常坐在陽臺曬太陽。

如今,這個女孩就躺在地上,上衣和褲子都沒穿。遺體只剩軀幹,傷口破損嚴重。我倒吸了一口涼氣,難道這個女孩被性侵後遭到殺人分屍?心裡把這個慘無人道的兇手詛咒了好幾遍。

思緒拉回到現實工作中,我想的是破損可以修復,但沒了腦袋,要怎麼還原啊?死者身分很快就確定了,是鄰市一個二十歲的女性,叫寧寧。她在附近一家餐館打工,因為愛乾淨,嫌宿舍人多、吵鬧、髒亂,就自己租了這個溫馨的小房子。遺體被送到殯儀館後的第三天,寧寧的媽媽終於來了。

從寧寧媽媽的口中得知,寧寧七歲時,她爸爸就去世了,當時有不少人勸過寧寧媽媽改嫁,但她不願意,怕再婚的對象對女兒不好,這麼多年,母女二人一直相依為命。出了這樣的事,這位母親失去了精神支柱,在殯儀館裡哭得撕心裂肺,一邊哭一邊喊:「這是哪個沒良心的幹的啊,這樣對待我的孩子,你要殺就殺,為什麼要這麼折磨我的孩子啊!」

我在一邊看著,心裡也很難過,等她沒有力氣哭喊了才過去問她:「您打算怎麼處理?」

會員評價

4.5
19人評分
|
18則書評
|
立即評分
中國稱呼入殮師,台灣稱呼大體化妝師。
我覺得這份工作真的很不容易,
有時要面對支離破碎的遺體,
然後盡力使祂恢復成生前的模樣。

簡體版和繁體版書名一樣,
是由中國的入殮師孫留仙從事此行業多年,
經手了五千具屍體,
寫下的回憶錄。

七個故事、作者和她兩位師傅的人生經歷,
將人生百態、悲歡離合交織在一起。
此書幫助讀者了解中國的殯葬生態與故事。
展開
user-img
Lv.3
5.0
|
2024/12/25
這是個小品故事,距離我們很近,所以很容易心有戚戚焉。作者流暢的敘事,沒有太多的灑狗血,但卻有濃濃的情感,是一部值得推薦的作品。
展開
user-img
4.5
|
2024/12/06
透過遺體了解逝者生前的故事,透過明白入殮師工作的過程以及特殊案例,在生與死之間尋找到生死感悟,也包含無數血與淚編織而成的真實感人故事,一一記錄在這本書中。




聚焦三代女性入殮師的共同命運。不同時代,同一個行業的三位女性,在殯儀館裡共同工作、生活,她們的選擇如此相似,卻在時代的洪流中走出了不一樣的人生。




🤵🏻‍♀️禮儀師,亦稱入殮師
一種冷門的職業,受往生者的家屬或親朋好友委託,負責將往生者從往生當日、告別式、進塔或安葬辦理圓滿。通過長時間的努力,讓往生者能夠以最好的一面向這個世界道別,與逝者的長時間接觸,面對非常多的挑戰以及衝擊性案件,我們都必須好好了解這項工作,尊重並敬佩他們專業精神。




【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慢慢你都會懂的,你就當他們是累了,想好好地睡一覺。】




人生中有許多苦難,每個往生者所經歷的事情都不一樣。不應只想著悲傷和壓制,這可算是一輩子最輕鬆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著轉換想法,雖然不經世故也不會有所歷練,大概就是我們這一生的課題罷了。 




💭學懂人情世故💭
對逝者家屬善意的舉動,如果人家不領情,那你就只是在自我感動,對別人來說是多餘的,所以好心可以有,但也要看人家需不需要。
是有些人情緒在那,不一定會做出什麼事。就算想安撫人家也得察言觀色,挑這時候去,不會有好果子吃的。




許多時間,不單止是在日常生活,尤其在工作上也會體會到:我們並不是要當一個好人,而是要做一個見微知著的有心人。不想要為自己帶來太多苦頭的話,專注做自己事就好。




【我覺得死亡就是另一種睡著了,再也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也感受不到這世間所有的一切,也就沒有了煩惱和憂愁。】




故事結局再來一個首尾相應,強調死亡只不過是睡著了,永遠地睡著。作爲生存於世的人類,所要經歷的實在太多了,我們要如何面對生死,如何在世間好好存活,達到深層次的體會,都能夠在這殯儀館中知道。




送上一首歌的歌詞:
幾多人不捨那離開的
誰都懂說生死都有時
降淚時 又如何避免
留低的與重生的 也在這邊
即使費時一點 即使快樂不輕易
最後仍可遇見
                           ——《留下來的人》C AllStar

/
評價:📚📚📚📚(4.5/5)
易讀性:🔖🔖🔖🔖🔖(5/5)
展開
user-img
Lv.2
1.0
|
2024/11/14
前面幾篇對這本書都是正面評價,但是末學卻持負面看法。

大師兄、盧拉拉、李安琪、小冬瓜也都是從事殯葬業,所寫一系列的書大致都是他們在職業生涯中所見所聞以及自己的感觸,而且從字裡行間還看得出來,儘管學歷並不是非常顯赫,但是文字表達能力卻可圈可點。其他關於殯葬行業的書籍大多數也都能透過文字揭開這個神秘、罕為人所知的行業的面紗。

相形之下,這本書真的不值得推薦!或許末學不喜歡看小說吧,而這本書偏偏大部分是以小說的口吻在敘述孫留仙跟他師父、同事之間的瑣事,反倒對殯葬業相關的知識、反思甚少著墨。假如您對殯葬業這一行很好奇,想一窺其不為人知的內幕,就不用浪費錢買這本書了;假如您喜歡看小說消磨時間,那看看這本書倒是不妨
展開
user-img
4.5
|
2024/10/21
劇透警告

遺體的不言之教

🕯️關於「入殮師」這份職業

來的時候跟走的時候一樣重要,死生亦大矣。

「我的工作就是把他們恢復成生前的樣子,讓他們體面、整潔地離開世界。」

在台灣「入殮師」也被稱為禮儀師,幫助親屬將往生者的後事圓滿處理。此書的「入殮師」比較類似於台灣的遺體化妝師,協助往生者換衣、修復、化妝,將他們打扮得乾乾淨淨。

「凍死的遺體,肌肉會僵硬,需要先抹上精油,慢慢按摩到肌肉放鬆狀態;溺死的遺體,需要抽乾液體,確保體內不留水分。」從這本書上會了解到這份職業的專業度超乎想像,絕不是化妝二字這麼輕鬆寫意。

「透過遺體了解逝者生前的故事也是我工作中的一部分,尤其是面對一些特殊逝者時,讓我明白安慰生者比處理遺體更重要。」除了專業以外,還需有能夠同理活著的人的心情,給予相對應的協助。
﹎﹎﹎﹎﹎﹎﹎﹎﹎﹎﹎﹎

🤍心得——終期於盡

因死亡及特殊行業兩者都是非常吸引我的題材,所以報名此次的試讀活動。不讀則已,一讀動人不已。

試讀章節的主要內容是作者為何成為入殮師、入殮師的工作經驗,以及她與她師父許老大的相處。作者會踏入這個行業是為了逃離家庭,小小年紀的她選了一條多數人連放入選項都不會考慮的職業,死纏爛打讓許老大願意收她為徒。而後認真學習,為了壯膽甚至還睡在停屍間與屍體們聊天。

生命的短暫讓我們一生都在學習珍惜當下這件事,如果我們明確知道哪一天是盡頭,我們會用什麼態度來面對我們的人生呢?或許會做齊規劃,分秒必爭地做我們想做的事、見想見的人,但實際上我們無法得知哪天要闔上雙眼,多數時候還是挺肆意妄為的。渺渺茫茫的未知在入殮師這份職業面前好像都鮮明了起來。

作者的第一位客人是她的外公,她將外公給她的零用錢換成紙錢,一縷縷輕煙飄到另個世界,彷彿訴說著自己的後悔與難過。我們讀者得以透過作者、其他亡者的故事去意識到「終期於盡」這件亙古不變的事。

作者說:「遺體雖然不會說話,卻教會了我很多。」而我們雖然與這份職業有點距離,但透過這本書,我們更接近這份「體面」的職業,所有的亡者因這份職業都能體面地離開。

天堂不需要入殮師,然人間最後的儀式感卻仰仗他們的專業。

談論關於死亡與相關職業的著作不少,然每每遇到這類著作總還是會有新的體悟,「臨文嗟悼」,我想這本著作的存在是再次喚起我們對生命的意義與有盡的不同體悟。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每日e書99元】嚴選暢銷電子書,天天更新、天天都有新發現!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奇科幻小說展
  • 追星語言展
  • 共和國生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