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版編輯簡介
比利.弗萊明(Billy Fleming)
在史都華.威茲曼設計學院的「伊恩.麥克哈格中心」任職威爾克斯家族贊助之董事。他是《不可分割指南》(Indivisible Guide)的共同作者,這本書是為一個積極的非營利草根性組織「不可分割」(Indivisible)而寫。他同時也是「資訊避難所」(Data Refuge)──致力於保存重要環境數據的國際聯盟──的聯合創始人。弗萊明曾在歐巴馬政府的白宮內政政策委員會參與城市政策的制定工作。他的作品見於《衛報》、《休士頓紀事報》、《景觀期刊》(Landscape Journal)、《美國規劃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和《景觀建築期刊》(Journa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他的下一本書預計將由賓州大學出版社出版,題為《沉沒中的城市:美國海岸應變調適的本質和政治》(Sinking Cities: The Nature and Politics of Adaptation Along the American Coast)。他在賓大取得城市和區域規劃博士學位,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取得社區和區域規劃碩士,在阿肯色大學取得景觀建築學士。
凱倫.麥克勞斯基(Karen M’Closkey)
是賓州大學景觀設計系副教授,也是 PEG office of landscape + architecture的共同創辦人,這間公司位於費城,經常獲獎,結合了設計和實務研究。麥克勞斯基最近幫忙帶領史都華.威茲曼設計學院加入由舊金山 Bionic 公司領軍的大型團隊,參與「以設計實踐韌性:灣區挑戰賽」(Resilient by Design: Bay Area Challenge)。麥克勞斯基的著作包括《揭露:哈格里夫斯景觀事務所的景觀》(Unearthed: the Landscapes of Hargreaves Associates)──此書獲頒景觀研究基金會(Foundation for Landscape Studies)的「約翰.布林克霍夫.傑克遜圖書獎」、與 Keith VanDerSys 合著的《動態模式:在數位時代將景觀視覺化》(Dynamic Patterns: Visualizing Landscapes in a Digital Age)。 她是《LA+ SIMULATION》的共同編輯──一本探討科技如何影響當今道法自然設計的書。麥克勞斯基是美國學院2012-13年景觀設計類的羅馬大獎受獎者。
弗雷德里克.斯坦納(Frederick Steiner)
是賓州大學史都華.威茲曼設計學院院長與佩利講座教授(Paley Professor),也是「伊恩.麥克哈格都市主義與生態學中心」共同執行董事。他曾擔任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建築學院院長和Henry M. Rockwell建築席教授。他曾任教於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華盛頓州立大學、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和中國清華大學。他是羅馬的美國學院、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和景觀建築教育工作者委員會(Council of Educator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成員,他撰寫、編輯或合編了19本書,包括《制定計畫:如何參與景觀、參與設計、使用都市環境》(Making Plans: How to Engage with Landscape, Design,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斯坦納在辛辛那提大學取得社區規劃碩士和設計理學學士學位,在賓大取得城市和區域規劃的碩士和博士學位。
理查.韋勒(Richard Weller)
是賓州大學景觀設計系Martin and Margy Meyerson都市主義教授席的教授兼系主任(譯註:於2023年卸任,由凱瑟琳.西維特.諾登森接任)以及「伊恩.麥克哈格都市主義與生態學中心」共同執行董事。他是Room 4.1.3設計公司以及澳洲都市設計研究中心(Australian Urban Design Research Centre)前董事。他在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和伯斯西澳大利亞大學兼任教授。曾獲得許多設計獎項,出版了4本書並發表過許多文章。曾於2012年獲得澳洲國家教學獎,並於2017年和2018年獲評為北美最受尊敬的教師之一。現任景觀設計期刊LA+創意總監,也是國際景觀設計師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顧問團的一員。他近期研究關注全球生物多樣性和都市發展之間的衝突點。